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乒乓之皓令天下》第14章 超越時代的速度理念
  “為什麽,這是為什麽。”

  其實,從第二局開始,張智敏就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他應該怎麽樣做才有可能贏,才有可能有機會贏。

  這就仿佛是後台思考一樣。

  在他一次次用發球和落點迷惑陳琦的時候,就是他的思考之時。

  他的糾纏給他攢足了時間,讓他在此時,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也是現在唯一的辦法。

  那就是:

  “相信反手”

  相信反手,反手能創造奇跡。

  相信反手,反手能裝在奇跡……

  張智敏一遍遍的對自己說道。

  這是他的唯一優勢。張智敏看著球台,眼神不再渙散,重新堅定了起來。

  第四局開始

  張智敏拿到球,扔起又落下,隨後又放在台面上顛了一下球。

  哈了口氣,擦了擦反手膠皮,張智敏重新堅定了起來。做好了發球準備動作。

  張智敏發球,選擇發了一個正常的正手短,陳琦稍微判斷得不夠精確,選擇擺短。

  張智敏一看,瞬間上步發力擰拉,隨後立刻還原。

  擰的雖然是陳琦的正手位,但是因為速度足夠快,也不好直接拉起來。

  陳琦起板,但是這次,張智敏沒有慣著他,也在也不會慣著他了。

  張智敏直接在上升期反手發力,手腕的從中間甩出,又瞬間捏住拍子。

  球的力量傳遞到膠皮,海綿,力材,面材,纖維。

  就在一瞬間,球板發生形變,形變帶來的力量直接讓球高速飛去。

  此時此刻,他也突然明白了白告許多訓練的意義。

  擰拉後反手連續撕,不只是還原。更是實戰的唯一打法。

  配合上纖維板強大的借力能力。

  陳琦看著如此快速的銜接,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去發力。

  就當陳琦打完一板,想退台的時候,張智敏直接調整重心,一板反手變直線。

  直線快,斜線慢。

  陳琦剛想退台,就被張智敏觀察到變了個直線,他的正手位空檔根本沒有辦法去保護。

  這是意識上的空擋。

  1-0

  “出啊嘞”

  張智敏拿到一分後,也是直接大聲吼了出來,仿佛要把前三局所受的一切委屈,都從心中喊出來。

  陳琦哪裡見過這種架勢,也實在是被嚇了一跳。

  張智敏吼完後,可能是聲音上的落差。所有的聲音好像都安靜了下來。

  寂靜,完全的寂靜。

  反手壓住正手打,多少年,不,從來。有誰見過這種局面?

  過了幾秒,白告才帶頭鼓起掌來。大家也跟著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擰拉後銜接快撕,怎麽樣,沒見過吧?”白告自豪地向著周圍的人解釋這項技術的細節和厲害之處。

  “這小子之前怎麽就不用呢”,白告心想。

  很難想到,這個事情其實白告要負很大責任。張智敏能理解擰拉,台內。但是他其實無法理解如此先進的速度概念。雖然之前依靠變線得過一些分,但是重點一直在變線而不是高速撕拉本身。

  蔡政滑,王超等教練也終於是緩解了臉上的局面。

  “總算,總算是看到我們想要的”

  張智敏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雖然還不夠嫻熟,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也已經足夠用了。

  隨後,張智敏繼續發球。

  陳琦之前其實有思考過,

到底應該怎麽樣揚長避短。  很簡單,調度到正手位。

  張智敏再次發球

  張智敏又是一個反手短,陳琦想了想,還是決定擺短。

  張智敏自然也不會猶豫,上去就是一個擰拉起板。

  陳琦正手反拉,拉了一板薄的到張智敏正手上。

  張智敏平時,只會用很弱的正手勉強拉起來,而此時,已經是解放天性的他則想起了另一個技術。

  直板正膠快攻打法的拍擊。

  這個技術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何敬平的反膠理念多受歡迎,這個就越少。

  但是,拍擊的動作小,確實是非常實用的技術,加上速度快,還原快銜接快。

  說罷,張智敏就直接拍了上去。

  他的球板又正好屬於弧爹膠皮,本身撞擊就很適合,再加上纖維的質量。

  球速真的不比正膠生膠慢啊。

  “啪!”

  沒有摩擦,二跳確實不那麽下扎,但是勝在速度。

  陳琦沒有反應過來。

  陳琦他實在是跟不太上這個速度了。

  2-0

  張智敏再拿一分。

  隨後,許多教練也是叫了出來。

  “拍擊技術,天呐,反膠的拍擊技術!”

  說實話,白告也是很少見到這個技術了。後來,這個技術往往被快帶所替代。

  但是,現在用實在是非常有效!

  陳琦深呼吸,緩了一口氣,想了一下。

  正手還是唯一的突破口。

  拍擊來的球相對於上旋,還是差了很多,也好對付很多。

  陳琦選擇發一個短下旋。這個球發的意外的好,弧線很低,而且旋轉很強。

  張智敏不太好直接擰拉,於是還是選擇老老實實搓了一板。

  陳琦見張智敏沒有上手,選擇劈長。

  張智敏起板,陳琦則是拚命拉了一板正手位。

  陳琦不太敢拉張智敏的反手位了。張智敏的借力和防守實在是太恐怖,讓他根本就不想碰。

  張智敏再次想要去拍擊,但是這次失敗了,直接下網。

  張智敏畢竟是第一次嘗試這個技術,雖然不知道合不合適,但是成功率好像確實不是很高。

  不過張智敏並沒有放棄,剛才他的手感反饋已經告訴他了。

  這球,可以拍!

  2-1

  陳琦再次發球。

  陳琦這次依然選擇發短下旋,張智敏成功擰拉,陳琦試圖調整落點,勉強拉起。

  張智敏又是一板反撕壓住了陳琦的正手位,隨後發動了變直線。

  3-1

  陳琦現在已經找不到限制張智敏反手的方法了。

  從現在開始,角色互換。

  張智敏發到反手短,陳琦直接借力擺到正手,張智敏劈給反手位。

  陳琦起板,張智敏則是借力撕了一板。

  陳琦選擇了退台。

  沒錯,退台是陳琦給出的速度解法。

  你不是速度快嗎?那我就空間換時間。

  沒問題吧?

  打法上理念上完全沒問題。

  但是陳琦忽略了一點。

  他自己的技術能力。

  陳琦根本不擅長中遠台的連續拉。爆發力強但連續性不足。

  這就是陳琦的問題。

  隨著陳琦主動退台,張智敏也是繼續借力打力。

  更長的飛行時間也給了張智敏更好的控制和判斷,根本無法給張智敏造成太大的壓力。

  張智敏再拿一分,4-1。

  王超見狀,看著之前“半場開香檳”的幾個教練,也是說道,“看來陳琦是沒什麽機會了啊”,說的其他幾個教練自然是滿臉通紅,非常尷尬。

  是的,王超說的沒錯。現在是陳琦找不到辦法,被全面壓製了。

  張智敏終於摸索出了他的正確使用說明書,這樣的他,陳琦其實已經無法阻擋。

  張智敏繼續發球,這次,又是一個高拋。

  “咚”

  這次,利用高拋下墜的力量,張智敏在上面搓足了很強的旋轉。

  陳琦勉強將球拉起,正好被張智敏所預判到。

  拍擊,還是拍擊。

  張智敏還沒等球落在台上,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啪”。

  球落台的瞬間,張智敏前臂突然收縮,轉腰向前發力。

  拍擊的速度是很難想象的。球高速的從台子上掉落。

  但是,不摩擦也是顯然有弊端的。

  弊端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過網弧線,另一個就是接球難度。

  向上摩擦的上旋球,過網弧線往往也更強,更容易上台,打出好的球。

  而且同時,在落台後,弧線會下扎,對手也更難去回擊。

  不過此時的陳琦來說,問題在於速度。

  他的動作大,同時銜接太慢,根本跟不上張智敏的拍球。

  這次,當球都已經落台,他都還完全沒有完成還原。

  雖然張智敏的拍擊還有著明顯的漏洞,但是教練已經看出來了。那就是速度。

  領先時代的速度理念被張智敏徹底發揮了, 陳琦根本就沒有見過經歷過如此快的速度和銜接,當他一板衝不死的時候,比賽就結束了。

  王超和幾個教練也明白這一點。看著其他幾個教練還在嘴硬,說這個技術不合理的時候,教練那邊傳來了歡快的笑聲。

  5-1

  陳琦發球,這次,陳琦決定,在上手之前,一板解決調他。

  陳琦的教練並不是王超,相反,他完全不像王超。

  他沒有快速調節自己狀態的能力,也沒有一些扣分的套路和技巧。

  在這種狀態下,他其實束手無策,只能被動地搏殺。

  雖然張智敏沒有限制他搏殺的方法,但是控制的能力足以讓成功率降到很低。

  陳琦發了一個正手短,張智敏擺短,陳琦選擇直接上手挑打。

  挑打,擺短時機的判斷和擰拉不一樣。

  擰拉,其實幾乎多轉的球都可以通過側擰的方式來擰。

  但是挑打不行。

  只要是稍微強一點的下旋,挑打就會變得充滿風險。

  陳琦上手了,腳步伴隨著身體瞬間進入台內,手臂也是銜接著,向前挑去。

  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辦法,球也是成功出台。

  6-1

  陳琦看了看,稍微搖了搖頭。

  如此搏殺的成功率顯然是明顯不夠大的。

  隨後,張智敏也是靠著陳琦自己上手時候的失誤得了幾分。

  哪怕張智敏自己的正手拍擊有幾個失誤,但是依然穩穩拿下了第四局。

  11-6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