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老將凶猛》一十三.江東來使
  在劉志和趙雲各令一支人馬北上之後,夏口又恢復了暫時的平靜。

  而劉備此時可謂是躊躇滿志,雄心再起,他雖然已經年過四旬,但是他興複漢室之心始終如一。

  恰在此時,有一個好消息傳來。

  江東派了使者不日即將前來江夏,劉琦聞訊立刻派人來請劉備和諸葛亮前去。

  劉備沒有騎馬,而是同諸葛亮一起坐著馬車前往江夏。路上諸葛亮對劉備言道:“主公,劉琦此人不堪大用,若想對抗曹操。主公還需要把江夏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是。”

  “這,如今劉琦侄兒好心收留我們,而我卻要奪他的基業,實不忍也。”劉備臉色難看的說道。

  諸葛亮臉色一正道:“非常時期,主公切勿再猶豫了。若是此時不能下定決心,待下次曹操來攻,主公何以抵擋曹軍?最多就是以後善待劉琦就好了!”

  劉備臉色數變之後,頹然一歎道:“一切交由軍師安排即可。但有一條千萬不可傷了我那劉琦侄兒的性命。”

  諸葛亮點頭道:“此事主公放心便是,之前我已聯絡過伊籍先生,他會負責勸服劉琦的。到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動用軍隊。”

  劉備聽了心裡好受了不少,他默默地點了點頭,默許了諸葛亮的行為。諸葛亮見劉備興致不高,也跟著不再言語,閉上眼默默的盤算著拿下江夏之後應當如何行事。

  一路無話,一行人就來到了江夏城中。江東的使者明日才會到來,於是劉備率先到了太守府裡。

  劉琦熱情的接待了他和諸葛亮一行。席間,劉琦突然開口道:“叔父,我思前想後,這江夏還是應該交給叔父鎮守。小侄能力有限,恐難以抵禦那曹賊啊!”

  “這,賢侄說的哪裡話來,那曹操來攻自有我去抵擋。這江夏是賢侄的,此話不要再提了。”劉備斷然拒絕道。

  劉琦聽了劉備的話,頓時感動道:“我知道叔父不忍奪我城池,但若要沒有叔父在此這城遲早會被曹賊奪去,到了那時我還有個面目去見父親大人啊!”

  劉琦說著看到劉備張口欲言,頓時一擺手道:“這樣吧!江夏太守依然是我,但是我麾下的人馬全都交給叔父統帥,包括明日那江東使者,也有叔父代為接待好了。離此不遠有一處黃家別院,本是黃祖所有,如見並沒人居住。叔父若不嫌棄就搬去那裡好了!”

  一口氣把要說的話全都說完了,劉琦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

  劉備看著劉琦的表現,像是真心的讓他過來接手江夏的軍隊。於是他起身道:“既然賢侄你已決定了,那我就暫且接了這統兵之責。待擊退了曹賊,我一定把江夏原封不動的還給賢侄。”

  劉琦聽了欣慰道:“叔父有心了,此事不急!那明日江東的使者就交給叔父接待了。”

  見劉備點頭應稱了下來。劉琦頓時高興了起來,後院有新進送來的兩個美女,一些俗務全都推出去了,自己就有大把時間陪伴美人了。只是劉琦並不知道美人也好,伊籍也罷全都是諸葛亮安排的。為的就是讓他乖乖的把軍權交給劉備。

  此時目的達到了,劉備和諸葛亮一起告辭離開了太守府。自今日起,這太守府就如同擺設一樣了。

  劉備和諸葛亮來到黃府別院之後,立刻便開始了調兵遣將。夏口重地不能沒人鎮守,劉備思來想去把關羽留在了那裡。

  然後他吩咐張飛和趙雲即刻帶兵前來江夏和自己匯合,在這之前他把跟在身邊的劉封派到了水寨統領水軍,

並且監視江面準備迎接東吳的使者。  如此一來,北上襲擾曹軍的人馬就只剩下了劉志那一支了。

  到了晚上,城中的將士基本上都知道了劉備接手軍隊的事,期間沒有任何人有異議。在這些人看來,一百個劉琦也是趕不上劉備的,況且劉備在荊州數年仁義之名早已深入人心了。

  當天晚上,伊籍前來劉府拜訪劉備,劉備大喜遂命人設宴招待伊籍。伊籍早得了諸葛亮的保證,在成功勸服劉琦之後他順利的加入到了劉備麾下,成為了劉備的行軍司馬。

  轉過天來,江東已給劉表吊孝為名,派出了使者魯肅前來江夏。劉封看到江東的船只靠岸,立刻派人前去稟報劉備得知。

  時間不大早已準備好的劉備帶著諸葛亮和伊籍親自趕來迎接江東使者。 然後熱情的把他迎進了自己的府邸。

  魯肅乃是江東水軍大都督周瑜的好友,此人頗有俠名,而且非常有智慧。江東之主孫權派他前來,吊孝是假觀看劉備虛實是真。

  劉備吩咐擺宴為魯肅接風洗塵,魯肅一看這架勢就知道那劉琦不過是一傀儡,這江夏現在是劉備做主了。他既來之則安之,也不提吊孝的事了。一心想看看這劉備究竟如何?

  席間,劉備和諸葛亮頻頻舉杯,魯肅笑著與他們同飲。酒至半酣,魯肅放下酒杯道:“我聽聞使君新近被曹軍大敗,不但丟了新野,連帶著自己險些被曹軍所擒,不知是否真有其事啊?”

  諸葛亮和劉備一聽頓時對視一眼,心道:果然來了!這個時候劉備並沒說話,諸葛亮清咳了一聲道:“好叫子敬知曉,我軍之前卻有一敗。然我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再者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借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裡,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