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這條路,聖索菲亞大教堂所有的地方也將保持原來的樣子,避免受到人為的破壞。順著這條路,走過那些今天來先睹為快的遊客們,維大力直接走到了壯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面前。
聖索非亞大教堂是基輔最偉大的標志,也是傳統的東正教的主要避難所之一,歷史可以追溯近千年之久。在12世紀早期,聖索非亞教堂在建築群附近的別列斯托瓦村建成。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娶拜佔庭帝國的安娜公主為妻,正是這一年,這一地區經聖·法拉蒂米洗禮後基督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於1017或1037年(時間有爭議,一般說是建於1037年),在雅羅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這個時期主要的中世紀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聖索菲婭大教堂。
聖索菲婭大教堂長37米,寬55米,高29米。“索菲婭”是希臘語“智慧”的意思,索菲婭教堂的名字取自拜佔庭的聖索菲婭大教堂。聖索菲婭大教堂是希臘教派的象征物,它的圓頂與羅馬萬神殿的圓頂大小相同,只是羅馬萬神殿的圓頂建在圓形圍牆上,而拜佔庭的索菲婭教堂則是在方形底座上加蓋圓頂。
聖索菲婭教堂由希臘工匠和羅斯建築師共同完成,設計以拜佔庭風格為主,兼融羅斯建築的傳統情調:該教堂將拜佔庭教堂的一頭型格局改變成錯落有致的五頭型,四周的牆壁由磚砌成,希臘工匠將砌牆、建築拱頂的技巧、石結構建築的工藝和裝飾教堂的馬賽克制作方法傳播給羅斯人。
11世紀中葉,精通拜佔庭石建築、聖像畫和鑲嵌壁畫技術的羅斯教堂建築師脫穎而出,他們逐漸取代希臘工匠,成為教堂的主要設計師。索菲婭大教堂建成後,很快成為基輔羅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羅斯的大主教住持於此,大公在這裡接見外國使節,簽訂國際條約。據編年史記載,也是到目前為止,除金門(古代基輔城的正門)外,自11世紀以來保存最完整的建築。
1667年,一場大火燒毀了木結構索菲婭大教堂,過了兩年,開始重建,重建後的大教堂外觀是17世紀斯拉夫巴洛克式建築,內部裝飾仍保留11世紀的風格。於是18世紀中期獨特的建築群形成了。他們一直保存至今,未作大的改變。而在教堂內部,現在還保存了繪於十一世紀早期,並且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鑲嵌畫(260平方米)和濕壁畫(3000平方米)創作群。另外還有大量十七到十八世紀的壁畫殘片,是斯拉夫最重要的國寶。
現在的聖索菲婭教堂是一座拜佔庭式建築,牆體是用紅磚砌成的,外面用塗料塗成了聖潔的白色,屋頂是綠色的,還使用了獨特的“洋蔥頭”式屋頂,上面還頂著一個個金黃色的大十字架。雖然這座古老的建築經過千年的風雨侵襲,有些牆壁上還保持著本來的磚石,但在暖暖的陽光的照射下,仍然雄偉、壯麗,像精靈般美麗。
推開沉重的黑色胡桃木大門,維大力再次走進了這個美麗的教堂。轉過紅色實木包裹的門廊後,就是一個金碧輝煌的短廊,這裡是這個教堂最先建造的地方。從20多米高的拜佔庭風格穹頂,一直到地面,全部都布滿了精美的壁畫和鑲嵌壁畫,而這裡也是這裡最核心的基督耶穌的畫像,被四個大天使包圍在中央穹頂中,下面就是用黃金雕飾的主祭壇。
主祭壇分別是三個黑色的小高木台,上面的玻璃罩下分別放著教堂中最古老的祭司用品。
最中間的是一本用黃金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巨大聖經,左邊的是黃金打造鑲嵌各色寶石的聖杯,右邊的是黃金打造鑲嵌各種寶石的十字架,也是這裡最重要的文物。 當然,維大力的婚禮不是在這裡舉行的,這裡雖然美麗壯觀,但是面積只有不到100平米,可容不下婚禮當天的那麽多賓客。這裡其實也早就不作為祭壇使用了,重大節日的祭司活動現在都旁邊的大教堂中舉行了,這也是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
走過回廊, 維大力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真正的婚禮會場,也叫聖女奧蘭塔教堂。這座教堂也是目前聖索菲亞大教堂裡面最大的教堂了,是在17世紀新建的斯拉夫巴洛克式建築,整個教堂佔地1000多平米,能夠滿足800人左右的祭祀需求,也是維大力的婚禮在這裡舉行的原因,夠大。
最前方聖女奧蘭塔畫像在教堂內部和其他鑲嵌壁畫上佔主導地位,高度大約有6米。奧蘭塔站著,雙手舉在一個用寶石裝飾的寬闊的平台上。在她的藍色外套、紫色毛氈與黃金折疊和紅色靴子,她腰帶上掛著一塊白手絹。奧蘭塔畫像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繪畫中獨樹一幟,整個鑲嵌壁畫面積為271平方米,豐富的色彩,令人物形象特別唯美飽滿,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在奧蘭塔畫像下面,就是巨大的白色和金色的鏤空雕塑法門,中間各個窗戶中都鑲嵌著各位聖人的畫像,而前面就是祭台了,金色鏤空雕塑的矮柵欄裡面,放著一張暗紅色的木台,上面放置著祭祀用的物品。除此之外,整個教堂內部都是以白色為主基調,配以繁複的金色雕刻,華美的水晶吊燈裝飾,讓整個教堂充滿了聖潔和莊嚴的氛圍。也難怪以前的皇室都把婚禮選擇在這裡舉行,這確實是一個舉行婚禮的好地方。
維大力來到這裡之後,就發現了幾位老人,和正在給下面長椅上安置白色玫瑰花環,安裝紅色地毯,還有其他準備工作的工作人員。當維大力走到近前之後,婚禮策劃人員和幾位老人,就趕緊的催著他開始了今天的緊張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