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水滸武松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陷歙州
  這隊宋軍猶如天降,驚的賊軍頓時慌張異常,山前縱火的秦明和李逵,也趁機率部而上。

  統帥龐萬春見難以抵敵,忙帶著人馬落荒而逃。

  至此、宋軍成功過了昱嶺關,一路引軍前進至歙州城邊下寨。

  歙州守禦,正是方臘之叔方垕,乃是方臘親叔叔。

  小養由基龐萬春敗回到歙州,直至行宮,面奏皇叔道:“被當地人透漏小道,誘引宋兵私越小路過關,因此敗退而來。”

  方垕聽了怒罵龐萬春:“這昱嶺關是歙州第一處險關,你讓宋兵度過此關隘,他早晚會到歙州,到時怎與他迎敵?”

  龐萬春不甘心地說:“皇叔且息怒,我願領下軍令狀,引軍出戰迎敵,殺退宋兵。如或不勝,二罪俱並。”

  方垕逐撥與龐萬春幾千人馬,讓其出城迎敵。

  宋軍趕到歙州城下,只見城門開處、小養由基引軍出來交戰。

  兩軍各列成陣勢,小由基出到陣前勒戰。

  宋軍陣中、徐寧舞槍來和龐萬春交戰,兩個鬥不過二十合,那龐萬春便突然敗走。

  徐寧急於建功,縱馬趕去。

  卻不想龐萬春回身背射一箭,怎料徐寧手段高強,竟綽箭在手繼續追來。

  弓弦響處,小由基又射一箭,徐寧頓時墜下馬來。

  城上將領見龐萬春射中徐寧,忙讓城中軍馬,一發趕殺出來。宋軍一時不備,退敗了二十多裡下寨安營。徐寧也身負箭傷!

  武松雖令神醫安道全為其治療,卻不想徐寧連當夜都沒能熬過、便身死帳中。

  龐萬春回到城中,又對皇叔方垕獻策道:“今宋軍敗回,退去二十多裡屯駐,軍馬疲倦、我軍可乘勢今夜去劫其寨柵,必獲大勝。”

  今日賊軍勝了一場,方垕本就高興,又見龐萬春如此說來,頓時大喜道:“我差人與龐將軍同去劫他營寨。”

  是夜、龐萬春帶著眾人披掛上馬,馬摘鑾鈴,軍士銜枚疾走至宋軍寨柵。賊軍跟著龐萬春一聲呐喊,便殺進宋軍營地。

  宋軍營內,早已埋伏的弓箭手,紛紛朝著營寨外射著火箭。

  原來、武松恐賊軍會來截營,便早已在營寨四周散了許多引火之物,隻待賊軍來犯之時,就讓埋伏在四周的士兵、齊齊往營寨周圍射出火箭,四周營寨、頓時火光衝天,賊軍一時間、只能殺進宋軍寨內,亦或是逃遁。

  而殺進宋軍營內,被四周大火堵住的宋軍也會拚死與其一戰,因此、龐萬春當即命令軍隊火速回撤。

  秦明、李逵這些急性子的將領,則率軍從後追擊掩殺,一至趕到城下。

  次日、武松帶著眾將一同再至歙州城下,城中大門敞開,小養由基又帶著人馬殺出。

  宋軍陣上花榮見得,忙對武松言道:“此人射法不在我之下,甚是難以對付,但我若得一人掩護,必能殺死此賊。”

  一旁的沒羽箭張清聽得此話,忙出來道:“那某出馬會會這廝,與你打個掩護。”

  說罷、便直奔龐萬春而來。

  龐萬春也不甘示弱,見對面衝來賊將,舞動兵器直取沒羽箭張清。

  擅使飛石打人的張清、暗暗從口袋中拿出石頭,往龐萬春臉上著的一聲打去。

  這龐萬春從小練箭,只有他射人、哪有人射他!他早已看見張清飛石打來,急忙躲了開去。又順手一箭射像張清。

  張清一個側閃,亦讓此箭落了個空,小由基見裝、眼睛一紅,竟拿出了殺手鐧,

一隻手拿著四支羽箭,齊射向張清。  正當他羽箭飛出之時,卻‘啊’的一聲,落下馬來。

  原來、宋軍陣上的花榮,等的就是這個時機,一箭射中龐萬春頸部。

  霎間落馬的小養由基,頓時斷了氣。

  再說龐萬春這廝,射出的那一手四隻箭,張清雖擅長閃躲,但哪能見過小由基這般功夫!一時閃躲之下,還是有一隻箭射中了其頭部。

  中箭的張清大叫一聲,也隨著龐萬春落馬,兩軍各自收了已方將領屍首,皆無心再戰的罷兵而回。

  在悲傷中渡過幾日後,武松再次引軍至城下,卻見此次賊軍城門不關,城上又突然降下旌旗,軍士也紛紛撤去,看的宋軍眾人紛紛不解了起來。

  那馬軍秦明、步軍李逵,想要奪頭功,皆帶著部下引軍殺入城去。

  霹靂火秦明馬快,趕進城內時,只聽得一聲‘啊’的慘叫,原來是那姓方的、見折了好些人馬,便做了這詐城之事, 將城門裡掘下陷坑,陷坑兩邊又埋伏著長槍手弓箭手,隻待宋軍將領而來。

  馬軍五虎的秦明,縱使手段再高,也無法抵住這般陷阱,霎間死於坑中。

  步戰的李逵因跑的慢,未及至城門,便見秦明身死,嚇得撒腿撤了回來。

  武行者見又折了大將秦明,心中忿怒,急令差遣前部軍兵,各人兜土塊入城,一面填塞陷坑,一面鏖戰廝殺。

  雙方鬥不多時,武松見陷阱已填的差不多,便躍馬當先殺入城中,正巧迎上了方臘皇叔方垕。

  兩人交馬隻三個回合,武松便借著心頭之火,一聲大喝、雙刀之下,剁方垕於地。城中賊軍見狀,忙開三處城門衝突而走。宋兵眾將各自領兵向前追趕,剿捕追擊賊軍。

  賊首方臘在清溪洞中設朝,與文武百官計議用兵之事。卻聽見敗殘軍馬回來報說:“歙州已陷,皇叔等人俱已陣亡。今宋兵已來攻取清溪。”

  方臘得報大驚,當下聚集兩班大臣商議。

  皇帝方臘對著文武百官道:“眾卿各受官爵,今宋兵而來,不知各位有何計策迎敵?”

  賊軍丞相出來奏說:“宋軍正因有皇帝禦駕親征,才能攻無不克,如今國家危及,臣請陛下也禦駕親征,以讓兵將盡心向前。”

  方臘既是習武之人,多年來征戰沙場,才有了今日之位。

  他見丞相所說有理,當即點頭:“愛卿所言極是,連那無道昏君都禦駕親征,朕何能在此獨自享受!”逐傳下聖旨:命各處都督將軍們護駕,都跟他禦駕親征,與宋軍決一死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