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水滸武松指點江山》第五十二章 殿試、昏死了蔡羽
  想要伺候皇帝,第一步便是要學習禮數!

  更重要的是:宦官宮女們,還會教授她們:龍的傳人,真龍天子、上天之子等等……讓她們以能夠服侍聖上、被皇帝蹂躪為自豪。同時、還會以她們的家人為警告,嚇唬媚媚們切不可逆天而為!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免得在榻上、不配合皇帝,和皇帝打起來,那就糟糕、有辱斯文了。

  明朝那個道袍皇帝,在睡夢中,還差點被宮女們給勒死!

  幸虧女人力氣小,外面士衛又及時趕到,才保得一命。

  “老哥哥、老哥哥,我看你多年都不曾說什麽話了,這最近、怎麽聖上一提到那武松,您就來了興致了啊?”

  王老太監正往后宮趕去,身後的跟班小弟、忍不住地問道。

  這老太監朝著小弟望去,突然笑道:“似武松這種百年一遇的奇才,哥哥我今日、幫他在聖上面前說點好話,等他日、此人輝煌騰達之時,也可以幫襯著點老夫啊。這武松、乃是咱家那死去的‘結義大哥’花公公老鄉,我若不幫老鄉,豈不是一個沒有感情地動物嗎?”

  老奸巨猾地王伍,對徒弟說來說去、也沒有說:自己剛在武松身上下了賭注。

  畢竟、教徒還得留一手嗎!

  “那武松若真能成為朝中官員,小人也願意‘為他作聖上的耳目’”小太監在師傅面前唯唯諾諾地說道。

  “嗷、難得你有此心。不過、你一個公公家的,如此作甚啊?”

  “嘿嘿、這不都是跟師傅學的嗎!我們這些個做公公的,想要在老家辦點事,讓老家人受到點照顧,還不得看朝中官員啊。難道我們還能指望著那皇帝?”小太監一邊跟著王伍、一邊說著。

  “你小子、倒是學的挺快,這都明白了。”

  ……

  殿試如期舉行,一個個貢生、皆低頭往大殿而去,雖然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進皇宮,但皆不敢交頭接耳,四處張望。

  武松和蔡羽並排而入,可謂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他蔡羽已經輸給武松兩次了,這次、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絕不能再輸給這個王八羔子,鄉巴佬!

  這鄉巴佬雖然擅長寫瘦金體,但是殿試、都是皇帝開口問話而已,並不寫字。

  這鄉巴佬寫情歌也絕對,居然能將蘇軾的《水調歌頭》改成歌曲,可這回、皇帝老兒也不會讓他寫什麽情歌的!

  有了這兩點,他蔡羽不信,自己還贏不了這鄉巴佬!

  一行人皆到殿上候了一會兒,便聽得一個熟悉地怪音:“皇上駕到。”

  在皇帝面前,所有人都不可以抬頭仰視,若是抬頭看著皇帝,那就是在‘犯天顏’!

  眾人用余光瞧著皇帝、看其大概落座了,便在地上三呼‘萬歲’。

  用眼睛余光、微微瞄著皇帝的這幫貢生,都吃驚了起來:這皇帝、好像進士樓裡的那個土豪哎!還有身邊的宦官,也很像。

  他們雖然不能、也不敢抬頭看皇帝,但還可以側著點頭,微微地看向那幫宦官,只是越看越感到驚訝。怎能如此相像?

  這蔡羽和武松,兩人都和那趙土豪有所交集,一見這皇帝貌似那趙土豪,皆不住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掃射著龍椅上的那人,卻是越瞄越驚訝。兩人額頭皆不住地冒著汗水!

  尤其是那蔡羽,越發地覺得:身體在打顫。那趙土豪、若真是皇帝,那自己這輩子的官運,可就算是到頭了!

  正在大家驚魂不定之時,

皇帝趙佶說話了:“以往都是考那些個陳詞懶調,古之聖賢之書。這回、朕想考考各位貢生詞曲歌藝。”  下面地眾人,皆屏住呼吸、聽著皇帝說話。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那蔡羽、一聽要考詞曲歌藝,立刻傻了!這不正是:那武松所擅長的嗎?這狗皇帝、存心在幫那武松啊!

  這幫考生、從小便學習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這倒也難不倒他們。但他們的那些個陳詞懶調,怎能跟武松相比。後世的武松,生在那個流行音樂時代,唱過上千首歌。可謂是隨手拈來!

  這可把武松給樂壞了,這昏德公,莫不是給自己走後門吧?自己的歌曲填詞能力,他是見識過的,那一首《花好月圓夜》,足以冠絕古今。

  此刻的昏德公,看著身體發抖的蔡羽,惡狠狠地說道:“蔡羽、聽說你是蔡京的侄子,朕不知你文采如何,來、給朕唱首自己寫的歌吧!”

  “臣、臣,臣罪該萬死!陛下若是先考臣的話,那臣便在此獻醜了。”

  不待蔡羽開唱,昏德公又張口道:“得了得了,朕看你說話都說不利索,這要是真唱起來,指不定比那烏鴉還難聽呢!”

  “啊…陛下、臣有罪,臣有眼不識泰山!臣也是一時糊塗啊!”地上的蔡羽、連滾帶爬著向前叫喊。

  聽昏德公這麽一叫喝,蔡羽立刻想起了:他嘲諷皇帝是‘不會叫的公雞’那句話了。

  “蔡羽、朕看你不僅是有眼無珠,你還喪心病狂、狗膽包天!”昏德公一邊走下龍椅,一邊罵著。就差沒上前踹上一兩腳了!

  ‘咯噔’一聲,蔡羽一個抽搐,昏倒在了金鑾大殿上。

  一旁的武松,看著這家夥:也不知是真暈死、還是假暈死,他也略感害怕了起來。畢竟自己、可是破了他昏德公的女人啊!

  “錘子的!這麽快就沒出息了,便宜了你這狗頭。來人,拖下去吧!”昏德公惡狠狠地說道。

  看著被拖下去的蔡羽,武松雖然一臉震驚,但擦了兩把汗,便也不怕這昏君了。

  就算這蔡羽沒有暈,他昏德公看在蔡宰相的面子上,也不能將他怎麽樣!頂多就是痛打十大板子,然後讓他給自己做奴才唄!

  總不能殺了他吧?畢竟、這時候的昏德公,權力已被那幫朝臣架空了一半。

  而且最重要的是:弱宋的皇帝是很有意思滴,並不像其它朝代的帝王:想殺人就殺人!

  弱宋:不僅他們的太祖定下了:1.保全柴氏子孫,2.不殺士大夫,3.不加農田之賦。

  而且到了這昏德公時,就連權力、都被朝臣架空了一半。還號稱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直到昏德公父子被朝臣逼去金營談判。。

  趙匡胤因為黃袍加身,篡了柴家江山,因而嚴令後世子孫:“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同時又嚴令:“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

  尤其是這一條規定,基本被設置成宋朝的基本國策。北宋期間、很少有文人被處死。

  後來宋朝皇帝重視文人,也是因為這一條規定。覲見的大臣們提出意見、皇上不得不聽, 小小地書生、可以直接將自己的意見上書給皇帝,因而宋朝的皇帝、被文人們壓製得死死滴。

  到了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就不按套路出牌了,直接殺死了兩個上書之人,改變了文人自大的趨勢。

  這三條嚴令之後,還有一句: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後世趙家男兒,一旦違反了以上兩條規定,就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太祖趙匡胤的思想、非常完整,在設置規定的同時,還將違背的處罰都想好了!

  那宋欽宗趙桓在位之時,由於觸犯了戒律中的規定,直接被上天罰去金國做俘虜了。也就是後來的“靖康之恥”!

  但是高宗趙構,在違反規定之後,並沒有受到什麽實質性地懲罰,只能說:斷後就是對趙構最大的懲罰了!

  這斷後,也是影響趙構後半生地重大生理問題。

  因為有這些認識在身,他武松並不怕昏德公,自己頂多不能為官,或者被貶去嶺南、也就是兩廣之地為官唄!

  不過、只要這昏德公敢這麽乾,他武松在被逼無奈之下,必將反了!

  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響當年、那張元在殿試時被黜落,自視才能難以施展的他,遂決心叛宋投夏。畢生以‘滅宋’為已任!

  想想那楚國伍子胥,被逼逃奔吳國,帶著吳軍親自滅了楚國……

  天下、自古便是有德者居之,皇帝並不是非得它大宋趙家來當!

  “武松、蔡羽病倒了,你下一個吧!朕今天非常期待你的歌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