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水滸武松指點江山》第四十四章我武松、不介意被打上佞臣的標簽
  “嗯、確實有點與眾不同的味道。”抿完一口後的趙佶稱讚道。

  武松今日登上這進士樓,剛剛與那幫進士豪飲了一會兒,便頓生壯志凌雲心,現在已經有些賣醉的他,竟將這陌生人當好友似的問道:

  “兄台可知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這事,做為皇帝的趙佶當然知道了。只見他笑著回答:“當年漢武帝打匈奴、將國家財物耗盡,在桑弘羊等人的建議下,將鹽鐵收為了國營。後來歷朝歷代、都看到了這項措施十分地掙錢,所以便將鹽鐵官營都定為了國策。”

  武松聽完微微一笑,隨即自抖了一杯:“嗯、對,不過那天武松若是在朝為官,必將建議當今聖上將茶葉也收為官營。”

  “茶葉?”

  “嗯、對,這茶葉可不亞於鹽鐵啊!若為官營,定將大掙一筆。”武松說著便揚起了衣袖,好似在指點江山一般。

  趙佶聽到這話,卻大不以為意,他作為皇帝、雖然無能,但該知道的東西、他也是全知道的,畢竟腦袋的記憶力還是很強的!皇帝那些個七七八八的事情,他爛熟於心。可這茶葉,有那麽大用處嗎?

  徽宗皇帝一臉驚疑地問:“這鹽需要在海邊曬製,這鐵更需要開采煉造,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做的事情,但是這茶、卻是每家都可以種植的,若是收為官營,恐怕難以與鹽鐵相比吧?”

  武松一聽,這人確實是聰明,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鹽鐵都取之於大自然,官府變為官營,利益很大。而茶卻需要種植,官府國營的話,也就掙個收購轉賣費而已!

  不過武松卻哈哈笑道:“兄台不知,雖然茶葉官營、只是在我大宋境內掙了些轉賣費,但我大宋北方、還有那西北的各遊牧民族,皆是逐草而居。他們無法種植茶葉,若是將茶葉賣到各大遊牧民族,那就掙大發了。”

  “遊牧民族??”宋徽宗一愣。

  遊牧民族的習性,他這個皇帝還是清楚透頂的。畢竟那遼國、無時無刻不讓弱宋頭疼!

  自己欽點的榜首,居然能說出這種無邊際的主意,也讓他一時間鬱悶了!

  “賢弟啊!他們連菜都不吃,又怎麽可能喝茶啊??”

  武松知道,這不是那些、不喜歡吃蔬菜水果的古人可以知道的事!即使哈哈笑道:

  “這倒也是。但兄台可知,他們吃的全是肉製品、奶製品,一顆菜都不吃,這樣子的飲食,難免會導致腸道問題、體內積食便秘。

  雖然蔬菜水果、這些去火吸油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解決這樣的問題,但蔬菜水果保存時間太短,還沒有運到那邊便會發霉腐爛!而茶葉就不同了,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聽武松這麽一說,趙佶還是不敢相信地問道:“這茶葉,真的如賢弟說的那般?”

  武松點點頭:“那是當然!遊牧民族有他們自己國家給提供鹽鐵,但是這茶葉,卻只能由我大宋提供給他們,就如那絲綢一般,因此、不掙一筆才怪!

  那絲綢還是上等人才能穿呢!下等賤民都是:羊皮襖一類的粗麻之物便可,但這下等賤民,也需要飲茶來解決積食便秘啊!

  所以,只要讓他們知道茶葉的好處,此物便會成為這些遊牧民族的讀品!”

  “好!”趙佶聽罷,高興地拍案而起。

  “若真如武賢弟說的這般,那我大宋子民,可真得感謝武賢弟了啊!”

  看著這位仁兄起身尖叫,武松也站起身來謙虛道:“豈敢豈敢,

武松受當今皇上隆恩、欽點了榜首,若無皇上的慧眼識才,我武松恐怕連站在這、跟兄台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啊!”  “哈哈哈哈,武賢弟真是太謙虛了。”趙佶摸著胡子、笑地合不攏嘴。

  自從他當上皇帝後,還沒有誰拍馬屁、讓他如此高興過呢!最重要的是,此人還不知道自己是當今皇帝!

  精明的武松卻是在京城、逢人便說皇帝的好話…雖然這是佞臣的行為,但武松卻毫不介意!

  “還有,只是朕…嗷,只是為兄天天喝這茶,好像沒覺得有如此神效啊!”高興了一會兒的徽宗突然發問道。

  “哈哈哈哈,兄台乃富貴之家,整日水果蔬菜吃著的,身體代謝十分好,哪能感覺到這種效果呢?”

  “嗯、也對。”

  這下子、武松的妙論,更是讓皇帝趙佶、在心中拍手稱快了。

  想想那些朝中大員,一個個拿著朝廷俸祿,卻一點主意都沒有,這武松、竟頭一次見到自己,便給他出了這麽好的主意。而且現在、他還不知道自己是皇帝!

  正在兩人熱聊之時,忽聽小童叫喊:“號外號外,蔡羽蔡公子又出大作了…”

  兩人抬頭望去,便見那蔡羽站在台上趾高氣昂著,受著一幫‘巴結廢材’們的追捧。

  “武賢弟,你是當今聖上欽點的會元,不防也上去做一首如何?”宋徽宗笑著說。

  “也好也好。”武松點點頭,隨即起身離坐。

  走到台上,看著下面的那些個進士、美人、家仆,他隨口而言:

  大宋風光, 千裡煙火、萬裡桃花。

  望京城內外,紅燈綠塔。

  山河錦繡,豔麗無邊。

  江山如此妖嬈,引無數豪傑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嬌、教主道君,隻識彎弓射大雁!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好,好詩詞…”

  台下一幫進士與嘍嘍們喝喊。

  一旁的蔡羽,雖想指出些毛病,但又不敢亂指!萬一不小心,殿試的時候、武松將這佳作拿出來告自己一狀,也是扯不清啊!畢竟這是宣揚當今皇帝的佳作啊!

  武松知道:不管在什麽地方、說皇帝的好話,都不會錯的,當然了,只要不是在‘梁山好漢’面前說便可。

  宋徽宗趙佶在台下、聽到後面的句子,頓時眼前一亮。隨即摸著胡子狂喜:將他如此並列,這武松、真不愧是自己欽定的會元啊!

  這首佳作,讓趙佶聽得很是過癮。再加上茶葉的智慧,倒讓他趙佶感到:這武松、真是既聰明機智又學識淵博啊!

  “我大宋自從‘教主道君’皇帝即位以來,國泰民安,天下富足,當今聖上、完全可以與以上幾位相提並論啊!”趙佶身邊的太監王伍吹捧道。

  “是啊是啊,當今聖上乃九天下一人耳,文治武功,較那秦皇漢武毫不遜色。”其他太監跟風吹捧著。

  “你們幾個是什麽人,今日進士樓來的都是進士,你們是跟誰來的?”

  蔡羽看著這幾個生面孔,連忙發問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