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水滸武松指點江山》第九十一章 出征擊遼
  弱宋朝堂,武松破了宋江之後,昏德公欲封其為‘柱國’,見武松勢大的蔡京,安耐不住地出來道:

  “區區一草寇之功,怎可封柱國。”

  朝堂眾人,見武松勢力越加龐大,也皆不願其越做越大。一些昔日地隊友、也跟著隨波逐流!

  看著反對者甚多的武松,謙虛地出來道“微臣只是僥幸降服了梁山賊寇,柱國之受、十不敢當,還請皇上收回聖恩。”

  本欲借著梁山賊寇之手滅了武松的蔡京等人,見這適得其反,老狐狸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皇上、這梁山賊寇一向稱自己為好漢!早就想受到我朝廷的招安了,武太尉此次正好順了他們的願。不足為奇!

  若太尉能助我大宋抗遼、滅一帝兩王,我等甘願供太尉為武柱國。”

  蔡京說完後,底下一幫朝臣極力附和。昔日的一些隊友,也倒向了蔡京的主張。

  人怕出名豬怕壯,目下的武松、年紀輕輕,已位居人臣。怎能不惹的一幫朝臣嫉妒。

  看著底下議論聲一片,昏德公也開口道:“朕也久聞這梁山賊寇早欲受招安,目下契丹人甚是猖狂,而那田虎、王慶、方臘,皆已稱王稱帝。既然眾臣覺得武愛卿平定了這些之後、方可受此冊封,不知武愛卿可否為朕破之?”

  武松此次平定梁山,得了不少忠實將領,人氣聲望俱增,自己若能再平叛以上諸亂,來日黃袍加身、也不會受到任何異議。

  那時、功高震主者,不反即死。天生反骨的武松,一旦壯大自己之後,造反是鐵定的。

  而田虎、方臘、王慶等,更甚於梁山賊寇,蔡京算盤也是打的死死滴,他就不信、這武松能滅的了這些。

  行者卻是反問蔡京等人:“若武松能夠平定諸叛,這柱國是否當之無愧?”

  蔡京點頭笑道:“太尉平梁山,勝在了此寇久欲受招安,而田虎、方臘、王慶等人,皆已稱王稱帝,誓死與我朝廷對抗,他們是寧死也不會受降,太尉若果有手段,那我等情願拜服。”

  殿前都太尉宿元景,則火急火燎地出來道:“聖上、今遼國興兵十萬之眾,侵佔河間所屬縣治,各處申達表文求救,累次調兵前去征剿交鋒,如湯潑蟻。賊勢浩大,所遣官軍,又無良策可退,每每只是折兵損將。惟瞞陛下不奏。以臣愚見,正好讓太尉率良將,直抵本境,收伏遼國之賊。”

  昏德公聽宿太尉所奏,破口大罵樞密院童貫等官:“都是汝等讒佞之徒,誤國之輩,妒賢嫉能,閉塞賢路,飾詞矯情,壞盡朝廷大事!”

  逐親書詔敕,賜武松為帥破遼。其余諸將,待建功加官受爵。

  此次軍情緊急,武松回到家中收拾一番後,便欲啟程。

  又因遼國勢大,逐向昏德公請旨帶走林衝王進,而留智深、阮小二、鄒淵、孫新、樂和、楊雄、楊林、李應、王英等留守京師訓練軍隊。

  攻打祝家莊與梁山時,鄒淵、孫新、樂和、楊雄、楊林、李應、王英都因功受了些官職,以上幾人皆有反骨,武松將他們留守京師禁軍與武卒,也為以後的造反做足了準備。

  那不修政務的昏德公,雖不讓自己帶禁軍、武卒出去溜達,但只要將禁軍武卒的將領換上自己粉絲,便也不怕造反之時、禁軍武卒不停調遣。

  且以上幾人,皆和自己帶的這幫人中的一些人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自己這邊一動,他們不動都不行!

  禁軍與武卒,

除了王進林衝外,皆是朝廷所派之人,他們這幾人、除了接管王進林衝之職外,只能做朝廷所派之人地副官。  雖然如此、武松也是十分地滿足了。待得自己哪天造反,作為副官的他們,搞掉朝廷那幫廢材官員也不成問題。

  目下遼國興兵十萬,攻下了河間府,武松帶著劉光世與張叔夜所部,還有那所謂的梁山賊寇余部,直奔景州而來,與當地正在抗遼大軍匯合,得12萬之眾。

  官軍大帳、武松召集三軍抗遼諸將:“目下情形如何?諸位可一一向本太尉匯報。”

  幾鎮節度使你我相看,皆言:“先鋒張俊更了解情況,可傳他來問。”

  見得這幫人你我相看,武松連連搖頭:如此將領、不輸個精光才怪!

  “那張俊是何人?”武松問著幾鎮節度使。

  河間節度使聞聲出來道:“這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十六歲時便為弓箭手,今為前部先鋒、作戰勇敢,屢建奇功。”

  武松點點頭,料想必是那中興四將的張俊了。

  此人打戰卻是個好手,就是生性貪婪好財。屬於青年憤青,中年兵油、老年王八的將領。

  嶽飛便是他與秦檜等人所害,至今還跪在那西湖畔呢!

  對這種人、武松也沒啥好感。

  “先鋒張俊參見太尉。”一個年輕的瘦個頭進來便拜。

  武松向其撇了一眼,冷冷地道:“起來吧!你既然了解敵情,那就讓霹靂火秦明與你一起做為大軍的先鋒吧!”

  說完此話、行者又突然站起:“好,明日卯時、眾將來帳前集合。”

  眾人得令退下,武松又帶著幾個將領去巡視了一下三軍。

  第二日卯時已過,遲到的有十多個人,大多都是各鎮節度使,最後一個人直到中午才來。

  看著這幫慢悠悠地家夥,武松很抱歉地說:“如此不尊命令,如何能打勝仗。現在,約定好的時間、而有很多人遲到,不能都殺頭,隻殺最後來的那個。”

  幾個節度使都異口同聲道:“太尉何必這樣呢,今後不敢再遲就是了。”

  “再敢相勸者,立斬不赦。”武松對著幾個老兵油喝道。

  於是、行者命令拉過最後到的那個人殺了。設置土壇,用人頭祭奠,號令所屬眾人。

  幾鎮節度使都大為震驚,紛紛害怕起了武松,甚至沒有誰敢抬頭看他。

  三軍水陸並進,直取景州。

  景州城內守城池的遼將,乃遼國洞仙侍郎孛堇相公,手下有四員猛將。

  聞知弱宋差武松來攻,一面寫表申奏遼帥,一面關報鄰近各州。

  兩員遼國戰將、也引兵一萬,辭了總兵侍郎,出城來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