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港娛的人生模擬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1塊月餅分給一十六個員工的老王出事
20多天一晃而過。

 11月17號,趙東淮剛在東湧侏羅紀主題公園內喊收工,就見邱淑珍跑著過來匯報,“老板,(王文俠傳)上集殺青了,加班加點的話,估計三四天就能剪輯出成片。”

 “幾位導演就是讓我來給你匯報下好消息。”

 趙導,“……”

 港島影壇不缺快槍手,只不過26號確立開大片,從27號算,這才22天就真的殺青了?

 只能說有錢就是大曬,多組拍攝,就是這麽6,比如(王文俠傳)上部,有拍攝少年時代王文俠小學畢業在紙廠、麵粉廠分別當學徒工的經歷。

 吃苦耐勞,努力學習,一步步進步提升自己。

 還有他父親對他言傳身教,王生的父親是當年1910年代寧市一個小商販,雖然不富裕,但也教導了他很多人生道理,人生路該怎麽走。

 小王文俠故事線,是12歲的樊紹皇出演,扮演王文俠父親那個角色是許貫文,10月28號那一組就在許貫文團隊當導演率隊下,去內地寧市取景拍攝了。

 這一組就拍了半個月。

 梁嘉輝正式登場,已經是王文俠在麵粉廠當經理了,備受老板器重信任中,帶著一家麵粉廠快速擴張,遇到民國災難,水災旱災之類,他們的麵粉廠是經常助捐,給災民發放糧食。

 然後在無良奸商、土豪劣紳打壓下,在社團幫派份子打壓下,依舊靠著王生的精明才乾,混的風生水起。

 不止麵粉廠大幅度擴張,還涉足各種貿易行業,1937就殺入上滬灘商界了。

 和另一位商業巨子開辦的鍾廠,甚至敢和那年代的島國貨大戰。

 一切順風順水中,七七爆發,淞滬大戰,他才不得不逃離。

 接下去時間段就是山城、港島發展了,劇情最巔峰就是他在港島淪陷期,港幣變廢紙時代,各種看好抗戰前景,一邊援助國內一邊收港幣。

 不敢太明目張膽的收,就是開一家廢紙廠作掩護。

 再到抗戰勝利,英倫遍地廢墟、港島遍地廢墟,港方都沒有充足的原材料和機器印刷貨幣,貨幣不夠,港方不得不宣布舊鈔依舊有效,能流通。

 30多歲的王生以數億現金流,一躍入局匯豐成大股東之一。

 上半部就是到這裡收尾。

 拍戰爭場面的,就是上滬、山城、南都等地,分別有內地導演和港島導演,一起執導戰爭戲片段、展示民國時代風貌的片段,足足五六位導演,開了五六個組。

 那就是(三國演義)電視劇的導演組跑去拍戰爭戲的,得到的支持也很多。

 趙東淮從1984年12月開始砸錢請央媽拍(三國演義),現在快兩年了還沒拍完……不過那邊劇組暫停一下,來拍攝一些戰爭大場面,拍攝鬼子的殘暴、有人性戲份,拍抗戰英烈們的為國奮戰,置生死與度外等等戲份,那些大導演們還是能拍得很好的。

 那些劇組都不需要梁嘉輝這個王文俠扮演者,經常在劇組,而是導演們拍他們的,阿輝跟著麥璫雄拍自己的主線成長故事,他偶爾在戰爭背景下冒個泡拍一下小故事線就行。

 整個電影,除了是展示王文俠的個人成長,救助災民,援建官方等俠氣成長,再到入股匯豐時的人生小巔峰。

 戰爭戲,島國鬼的凶殘有人性片段,抗戰史詩背景也有很多。

 和梁嘉輝這主角對立的,初期是土豪劣紳、社團幫派,後期就是島國鬼了,從上滬燒到長江兩岸,再到燒殺到港島。

 阿輝這個主角的戲份,在一部90分鍾的電影裡,佔到三分之二分量,主線還是他從窮人家的孩子開始,一路成長為大亨的故事線。

 最巔峰拍攝期,一個(王文俠傳)上部,能同時開八個拍攝組一起拍,導演、演員也算是匯聚大華夏區了。

 那在今天的11月17號,全部殺青,也就不出奇了。

 你說這麽多不同導演,拍出來的成片最終風格會不會割裂?那個問題不大,拍史實史詩抗戰背景片段的導演,五個都來自電視劇版(三國演義)。

 原版三國演義總共六個導演,那版電視劇,風格割裂混亂了麽?並沒有!這要相信現階段內地拍史詩戰爭片段戲的能力和實力。

 他們定位就是輔助麥璫雄拍片,定位清晰,就不會亂。

 這部電影就是麥璫雄、黎大為師徒為主,梁嘉輝的戲份,超九成都是出自他們師徒之手。

 其他眾多組不同成員的戲份,可以看做是一場鴻大、悲壯的亂世、抗戰史實背景補。

 看著侏羅紀公園劇組有條不紊的收拾東西打算休息,趙東淮才點頭道,“下半部,那位王生的下半生,什麽時候拍都好說。”

 “上半部盡快殺青後,還是希望他能看看。”

 “這電影陣容比三毛(富貴列車)強大多了!”

 何止是幕前幕後陣容比(富貴列車)強大?這裡面跑龍套的港星不計其數,彎彎出身的也很多,內地同樣大把抓。

 拍攝時間雖然短暫,但各種戰爭大場面,大鏡頭,妥妥屬於能名留影史的。

 誰讓趙東淮人脈廣呢?他主導下,別說在港濠彎如何,內地也多的是趙生的朋友啊,不管是韓山平還是中戲、亦或者張一謀、黃健新等等,哪不是朋友?

 央視裡陸陸續續砸了那麽多大電視劇,上美電影廠投資那麽多錢,影視圈裡談人脈,趙東淮現在就是小無敵。

 電影成本不少,就算很多很多人是免費客串,真實成本也超5000萬港幣了,主要是戰爭大場面要花錢。

 他也不太確定這電影能否在彎彎上映,能否在島國上映。

 趙東淮也不指望這部電影賺錢,就是留個念想。

 話說他穿越到現在,抄來抄去抄了大把的經典,也毀了一些經典,(王文俠傳),都是他支持下運作起來的,第一部非抄襲大電影啊。

 票房什麽的真無所謂。

 話說到現在,他發現國外很多傳記片很吊,(貓鼠遊戲)(心靈捕手)(雨人)等等,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

 但華夏范圍,不是沒有能對打甚至鎮壓那些傳記電影的原型啊……

 幾千年華夏史,值得銘記和大書特書的傳奇傳記,都多的數不過來,但總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搞的經典影視誕生有困難。

 ………………

 兩個小時後。

 當趙東淮和周惠敏、阿珍返回尖沙咀趙氏金融大廈,就見章敏一臉興奮的跑來,“老板,敏姐,彎那邊200座萬家綜合商超,全面裝修竣工了。”

 “這最後一批裝修竣工的20家,什麽時候開業?”

 2月初彎那邊有人想上日円炒外匯的車,同意萬家入彎,買大樓買地皮,買來的大樓裝修兩三個月,四五月份陸續開張。

 就是地皮,150多處地皮,興建到11月中旬連裝修都集體搞定了?很基操,絕大部分萬家商超才地下兩層,地上五層,建設進度3到四五個月完成,都很常見。

 進度快慢主要看人數,以及團隊是否成熟!

 華人置業的團隊?那是華置原本的建築團隊,加大規模挖長實、華懋、新鴻基等全港地產龍頭們的成熟核心團隊一起做事。

 而且還在彎彎招了那麽多人……

 趙東淮笑著點頭,“不錯,零售體系總算暫時鋪滿了。”

 周惠敏好奇道,“那下一步,華置怎麽發展?”

 那麽多的大團隊,大工程結束,總不能都閑著吧?那是幾萬人的規模。

 趙導失笑,“彎彎的建築團隊先留在那邊,看有沒有合適的項目,有了再說發展,你不是也已經在油尖旺、中環西環北角等地,買了大量舊樓打算重建?”

 “舊樓重建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

 “對了,還有大坑村……雖然我這幾年怎麽去住過,但是以大坑村為試點,可以試試全村社區化改建了。”

 阿敏一愣,“全村社區化改建??怎麽建?”

 趙東淮解釋,“這就涉及到新界原住民的丁屋丁權了,我打算和村裡說一下,把老房子和全村有丁權的人,丁權集中起來,建現代化住宅社區,雖然村子距離大埔新市鎮,還有三公裡距離。”

 “但若建好了新社區,三公裡的路程,以後不管開一個小巴站點,還是村民自駕來往,坐的士往返,都能把大坑村和大埔新市鎮更高效連在一起了。”

 他這個位面的老家大坑村,距離大埔新市鎮不遠,三公裡……舉個例子,類似於21世紀20年代,和縣城直線三公裡的自然村落。

 大坑村全村200多戶,一千多人,風貌?風貌就類似周星星和樺仔原軌跡(賭俠)電影裡,投降輸一半的大口九九哥開鄉村賭檔的那樣。

 住宅,有有錢家庭自建的農村二層小樓小院,也有(賭俠)電影陳小刀老宅住房那模式。

 賭俠那還是1990年上映的,裡面的村落建築模式,暫時還算領先新界不少農村自然村。

 但若集中所有村民的現有房產,和丁權丁屋者,集體建設現代化住宅小區,大小區邊緣也打入百家姓,或縮減版萬家,比如原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超市,蓋一個白天營業的大超市提供果蔬、肉蛋類綜合小超市。

 修好路!

 上巴士路線和的士路線,那麽大坑村依舊還在大坑村,卻也可以把它看成城區外延的一部分了,三公裡而已,那有多遠?別說坐的士來往很快,你騎自行車來往都不慢。

 若大坑村這樣的舊村落改建現代化新社區的樣板做好了,很多新界各地的舊自然村,就都有了類似的發展方向。

 當然,不會說一起建設,這是長達十年或更久,選一批突出的先建設,剩下的隨著時代發展慢慢搞。

 就說大埔身為港島18區之一,除了一個大埔新市鎮,還有多少村落?120多個村落!

 一個大埔比整個大嶼山島村落還多的多,單獨村落人口也比那邊更多。

 所以新市鎮外,的確可以選一批條件突出的,比如在鄉下逢初一初五或其他日期有固定集市的,或靠近新市鎮主乾道的村落,先發展。

 這也不用讓一個個市區、新市鎮們顯得太擁擠了。

 是,趙東淮會想著這樣操作,就是港九市區真的太擁擠了,原本軌跡裡,已經擁擠的不像話,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個位面,有加倍發展趨勢了。

 別忘了1986年亞戲第二期招生,短短時間就從全球各地趕來七八萬白人、拉美人等等,亞裔比如也想來報考的島國人、南韓人、星家坡人、大馬人等等,也不少。

 持續到現在?

 亞戲招生期早就結束了,但是伴隨港島影壇影響力的進一步擴散,如(永不妥協)那個大炸彈,全球各地跑來港島找機會的越來越多了。

 前幾天他才剛看過一份統計報告,粗略估算從1986年1月到11月,來港旅遊人次,已經比去年提高了200萬人次!

 這是什麽概念?這不是港島回歸後,只是內地來的遊客一年就有幾千萬人次的時代,這是1986年,而要知道70年代,全球來港旅遊人次,一年也就100多萬次數。

 1984年全年旅遊人次330萬次,是首次破300萬人次!

 但在這1986年前11個月,來港旅遊人次已經550多萬人次了,550多萬人次,裡面大部分是遊玩幾天就走了,還有不少是一個人一年內來港旅遊兩次、三次,增加了總人次。

 但根據那個統計報告,這總數550萬人次的指標,也有近30萬人,留了下來……至今都還沒走。

 有十幾萬人都是一邊旅遊,一邊打工等著接觸影視圈的機會,你說這個簽證問題?麻大拿人去澳袋利亞旅遊,一次旅遊簽證能遊玩3個月,到期了你也不想走?

 比較麻煩的辦法,你飛回麻大拿一次,在飛來澳袋利亞,又是3個月期限,簡單的辦法,續簽或簽其他簽證。

 舉這個例子,就是港島至今還在嚶倫管轄下,牛不落聯邦成員的護照之類,隨便飛來隨便玩。

 一邊旅遊一邊打工,一停幾個月,根本沒什麽限制。

 今年1986已經這樣了,可以想像等明年推出(侏羅紀公園),還有以後各式各樣大片繼續推出,這景象只會越來越紅火。

 油尖旺中環北角等繁華地,因為旅遊人次數暴增,賺了好多遊客的錢,無數人因此獲利頗豐,也有部分人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

 最簡單來說,比如趙強這類,他跟著趙東淮發財之前,是在一家西餐廳打工,能講英文,做服務生賺的小費都不少,現在好家夥,n多白人男女,正宗的鬼老跑去搶你服務生的職位。

 這就擠壓走了一些港九新界低學歷打工族就業空間。

 以後來旅遊打工,熬時間等著想進入港島影視歌行業的老外越多,這種搶工作的擠壓力就越大。

 很多好來塢大明星成名前,學歷也是亂七八糟低得很,缺乏中高端生存技能,當服務生的比比皆是,那些沒成名的,以及被浪潮淘汰掉的“好來塢漂”,也是低學歷大把抓。

 想來港島找機會,沒錢,打工也就是服務生、泊車小弟、發傳單等等手法而已。

 但對於本港企業來說,拉一群白人或拉美俊男靚女當基層職工,對方要求的薪酬不比華人高多少的話,肯定用白人和拉美有牌面!

 最離譜的,甚至有一些白人或拉丁小姐姐,都開始涉足樓鳳行業去競爭了。

 現階段這種擠壓還不算大,但時間發展中,擠壓潮一定會越來越大,那麽類似大坑村舊式農村改建成現代化住宅社區的例子一旦搞定。

 丟了服務生、泊車小弟、夜場酒吧服務生工作的低學歷青年男女,完全可以去新界發展。

 大坑村這種靠近新市鎮的現代化社區,不止能開百家姓24小時便利店、類似以前百佳超市那種超市,也同樣開修車店、開酒店,飯店等等。

 大社區嘛。

 一旦這樣的社區型農村多了,一點點席卷全新界鄉村的發展計劃,等於帶動整個新界的發展。

 這裡面最關鍵是交通!

 交通便利了,才能談後續一切發展,交通不便啥都不用多說。

 現在雷覺坤和他合作愉快,趙生發話,雷生都會照做,還有邱淑珍兩女的新世界客運,的士業務爆發起來,也不會差啊。

 把一個個大坑村、小坑村、九龍坑村發展成環繞大埔新市鎮,交通四通八達的小衛星城村模式,或者發展著發展著,大埔新市鎮向外一擴張,又是現代版本的連成一片了。

 你說大埔區120多村落,肯定也有很多距離大埔新市鎮超遠的……

 離大埔最遠的農村,未必不會距離沙田市鎮、或新界北區市鎮更近。

 如果周惠敏的華人置業辦好了大坑村的發展樣板,一一席卷新界,這個大工程真能讓華置吃十年,或更長久。

 到時候從全球來的旅遊打工潮,都未必不能撒入新界一波。

 這是承包新界的發展大計劃。

 等他略詳細的解說下來,周惠敏聽得一愣一愣的,最終還是無語道,“我先去睡覺了,你安排就行……”

 她不是太懂,就是覺得計劃很大,聽著淮哥的安排走就行。

 無語只是她太困了,拍戲忙了一天不說,回來的路上遊艇裡還練了一個多小時騎術,馬步之類,疲倦到爆。

 等阿敏閃人,邱淑珍驚喜道,“老板,要是按照你這樣的大計劃,那只是的士行業深入新界每一個村落,至少得上萬輛出租車才能鋪滿啊。”

 目前港九繁華地,也是指一個個新市鎮而不是鄉村,全港一萬多輛出租都遠遠不夠用,很多時候乘客們打的就像是打架打仗。

 那的士鋪滿新界??一萬輛都真不夠。

 趙東淮失笑,“沒事,慢慢發展,你們的新世界不是也已經吸納了幾百輛舊牌照和車輛了麽?那已經不是小公司了。”

 新世界開張一個月,收購的客運渡輪都二十多艘了,一個個渡輪航班也開始試運營,穩定下來,的士牌照和出租車,起步500,又向舊車舊牌照發出招募收購令。

 新世界客運旗下的的士車輛1000多輛,司機??三千多人了,畢竟要幾班倒運營的。

 旗下開車開船售票的職員體系就幾千了,加上後勤、管理等團隊,現在的邱淑珍兩女,真不是普通賣萌小秘書了。

 無非是兩女除了掌握人事財政大權,交給職業經理人去運作外,日常基本都不去新世界客運。

 全港總共一萬多輛出租車,她們已經拿下近一成了。

 章敏倒是好奇道,“老板,聽說新界丁屋丁權之類很亂,應該不會成難題吧?”

 趙東淮搖頭,“不會。”

 丁屋丁權的亂,有歷史遺留問題、有現階段利益,乃至人心“患寡而不患均”等等問題。

 直到21世紀20年代,這依舊是個大問題。

 最簡單來說,什麽是丁權??年滿18歲,父系源自1890年新界認可的鄉村男性原居民,有權利興建一棟三層高,每層77平米的丁屋。

 這個平方是沒有公攤的……

 什麽叫“患寡而不患均”??好家夥,港島房價爆炸到全球前列,無數港島九龍人,一輩子奮鬥未必能買到30平方米的市區住宅,你特麽好家夥,新界18歲成年人能建一棟三層,200多平米的大房子??

 這是妥妥的,不公平?!

 但問題是,你要搞清楚新界丁權丁屋的核心前置條件,“父系源自1890年就在新界居住的原住民”,什麽是1890年?那還是帶清呢。

 1842嚶倫搶走了港島本島,1860嚶倫搶走了九龍界限街以南,1898年才拿下新界租約。

 然後?持續到1972年才確立了丁屋丁權政策,就是72年敲立丁屋丁權法,都要實錘新界拿丁權的,必須是1890年就是當地原住民。

 除了這些問題,因為港島住房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瞄上新界丁屋丁權,炒賣丁屋的地產集團也是遍地都是。

 搞的那裡的確亂成一鍋粥。

 就算不是職業炒買炒賣集團,也有不少富豪跑去收一波丁權建自己的大別墅用於享受,比如警察故事1裡的玫瑰村朱滔大別墅,院子裡的游泳池都大的驚人。

 再如賭俠裡陳小刀家山頂上的豪華大別墅。

 可還是那句話,以趙東淮的影響力,威望,他要在大坑村收到所有丁權,一起建丁權大廈,現代化住宅社區再把一定的房子分給每一家每一戶。

 真不存在難度。

 大坑村大約幾百畝面積,當然,這不是指全部住宅面積,而是包括了農田、小丘陵之類相加。

 這情況湊出來幾十畝住宅面積不難,巔峰時期住了4萬人的太古城也才53畝,改建現代化社區,那真是給每個有房屋和丁權的人實發新社區裡幾百平米相應套房,最後能被華置握在手的房產也是大把抓。

 這還包括在村子裡建公園、建各種綠化帶,小商超,步行街、醫院、加油站等等。

 想到這裡,趙東淮開口道,“這個樣板若是建好了,好處無數,不過,要是能用別人的錢來修路就好了。”

 “現階段大坑村抵達大埔新市鎮,路有,還是我上次捐錢修的,但那是雙向兩車道,擁擠了啊。”

 “一段三公裡的路不長,花費不大,可若涉及到新界所有村落,至少也得是雙向四車道,那路可就有的修了。”

 邱淑珍瞪大了眼,“你又想坑誰?”

 在阿珍心目中,經常滿足她所有精神和肉身追求的大老板,肯定不缺這點修路錢,這就是閑得無聊想坑人一把吧??

 趙東淮表情也有點茫然,“暫時還沒目標啊……”

 就在這時,章敏開口道,“老板,還有個消息我沒來得及通知你,李抄人和王得輝被綁架了,綁匪向兩家索要三億港幣。”

 “有李家和王家的人也來公司想托關系,希望能保護下那兩位的人身安全,不過我覺得警方既然大力度做事了,就沒打電話專門匯報。”

 趙東淮一驚,“抄人被綁架?怎麽回事?”

 誰啊,稀裡湖塗做這種事?李抄人也沒惹你啊……

 章敏一臉哭笑不得的道,“其實綁匪是衝著王得輝去的,那位83年四月不是被綁架過一次麽?綁匪索要1100萬美刀,他媳婦痛痛快快給錢。”

 “那也是轟動亞洲的綁架桉了。”

 “從那以後,王得輝吃一塹長一智,也請了不少保鏢,但平安了這三年,也一次次開了不少保鏢,關鍵是他穩了三年,一直覺得給保鏢每年開幾十萬年薪,太浪費,太心疼。”

 “所以幾次炒日円失敗後,虧了不少錢,就把所有保鏢全開了,然後就被盯上了……”

 “抄人完全是無辜的,被拖累的,好像是兩人在外面喝茶的時候,趕走了抄人的保鏢密聊什麽,就被劫匪搞定了。”

 趙東淮,“……”

 好神奇的老王,身價百億,經常搞這種事??但這的確是老王的基操啊。

 原軌跡裡1983年被綁架後,他也是各種和保鏢鬥智鬥勇,嫌棄對方沒用,嫌棄對方跟著他太緊,似乎做什麽事都沒秘密和私人空間,嫌棄工資太高……

 慢慢還是陸續炒光了所有保鏢,在1990年4月第二次被綁架,然後人間蒸發,第二次綁匪要6000萬美刀,在老王媳婦支付了兩億六千萬港幣後,老王就人間蒸發了。

 老王他媳婦吧,也不是簡單人。

 表面上雙方青梅竹馬,一輩子感情深厚,實際上,當王得輝父親出來和老王媳婦打官司,爭遺產桉時,出現了很奇葩的事。

 老王曾經在1960年寫過一份遺囑,若他沒了,財產給父親一半,給媳婦一半……1968年王得輝寫了第二份遺囑,若他出意外沒了,遺產全歸父親。

 為什麽?各種線索指向1968時他發現媳婦出軌了,他被綠了。

 爭產桉爆發中,面對兩份遺囑,他媳婦選擇了造假遺囑,然後敗訴,又勝訴。

 反正老王第二次被綁架人間蒸發後,留下當時幾百億,21世紀市值上千億的遺囑,就是一筆湖塗官司。

 王得輝一輩子奮鬥也是商業人才,就是摳門摳的讓人無語,他最大一個典故就是某年中秋,突然想起來大集團應該給職工發點過節禮。

 準備發月餅,華懋員工們高興壞了,過節還能有禮物?然而老王的標準是,一個月餅切16塊,平均16個華懋職工平分一個月餅。

 也不是什麽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月餅,就普通月餅,你去百家姓或711隨手能買那種。

 這樣的帶資本家,舍不得花錢雇保鏢真是……至於日常拖欠建築工薪水,被討薪之類?看看程龍原軌跡裡(重桉組),就能看到很多內涵了。

 程龍那部(重桉組),基本還原了綁架桉的八九成細節。

 至於這次提前4年的劫匪是誰?無所謂了,有1983年王得輝爽快支付1100萬美刀的贖金桉在前,那麽闊氣乾脆,會盯上他的男人們真的太多了。

 沒了原本第二次綁架桉的某退休警察當主謀,也會有其他各式各樣悍匪冒出來啊。

 “李抄人何其無辜,我們要相信港島警隊,這事不摻和了。”

 外界來求助什麽的,他只能說個人能力有限,愛莫能助,趙東淮雖然有點想讓華置吞下長實和華懋兩個集團。

 可正常商戰還是要講基本法的,他和港島大亨們之間的競爭,遠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李抄人太倒霉了。

 曾經趙東淮和東芝索尼鬥智鬥勇的時候,模擬器裡抄人就被意外綁架過,現實裡也因為老王的騷操作,再次意外被波及?

 太慘了!

 還是等他們付過贖金平安歸來後,再繼續研究華置吞並長實和華懋的業務吧。

 “阿珍,去,給我訂一隻烤全羊, 咱們打打牙祭咱說睡覺的事。”

 日常趙東淮的飲食都是周惠敏負責的,不過阿敏已經累得睡著了,那訂個外賣吧。

 他也曾經在無數次模擬器模擬裡,刷出來過大師級廚藝,但他日常極少下廚,就是懶……

 阿珍跑去打完電話訂了餐,才好奇道,“老板,你說讓抄人他們平安歸來,支付點小錢錢幫忙新界修路好不好?”

 趙東淮啞然,“不能那麽乾,我要開一次口子,那全港大富豪除了霍生他們都危險了,原本沒想著靠這門手藝發財的,也會為了討好我那樣子做事。”

 “別胡思亂想了,等吃飯。”

 有些口子是不能亂開啊,他都沒表過態呢,一些懷著各式各樣目的的人來港,都稀裡湖塗失蹤太多了。

 真要正式表態那引起的蝴蝶效應可就更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