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我成了賈璉?還好有系統!》第90章 儒門與道門!
  白鹿書院,故稱白鹿洞書院,位於江右廬山五老峰南麓。

  “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慶!”

  宋代時期朱熹重建書院,並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

  從那以後這裡就是理學最核心的傳統地盤之一,如今連這裡都被心學一脈執掌,可見理學至少在這個時期的確是勢弱了!

  白鹿書院坐北朝南,為大四合院建築,布局相當考究,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禮聖殿、朱子祠等坐落在樓閣庭院中。

  雖然如今執掌書院的是心學門人,但朱熹的的確確是位儒門先賢,是儒門史上極少數達到四階半聖修為的前輩高人。

  陸文宇擔任山長之後雖然狠狠清理了一批理學門人,但也未曾動朱子祠分毫。

  理學這一門學問,至少最初朱熹在的時候的確是非常有可取之處的。不然哪怕當時身為大儒的朱熹,單憑個人魅力也絕對吸引不到那麽多追隨者以及支持者。

  只能說後來者在闡述和引導理學的行為理念時出現了偏差,導致了社會階級極度固化,禮法殘酷至極的社會現象,甚至出現了連續幾百年強迫女娃兒纏足裹腳這種不可理喻的的社會性行為!

  理學提出的繁複無比、超高標準的道德要求更是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達到的,可是沒有人會願意自曝其短,這就導致了理學派系當中必然會誕生大批量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賈璉一直認為,這也是前明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

  白麓書院山長屋中的茶室,年逾七十的陸文宇,與十五歲的賈璉相談甚歡。

  特別是聽了賈璉對理學的批判,陸山長心裡更是在想:果然不愧是老張的外孫,也是我心學的堅定擁護者!不過這個老張頭怎麽沒讓外孫讀書養氣,居然讓他學了道門那神神叨叨的煉神之道?

  特別是知道賈璉如今已經煉神養氣圓滿時,陸山長更是痛心疾首,這麽一塊舉世無雙的良材美玉居然白白送給了道門,真是虧死了!

  “心學就不一樣了,咱們從來不用那種常人不可能達到的道德標準去要求他人,小子最佩服陽明先生的那句‘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哦!小友對此句如何注解?”

  “何需注解?若是要像注解論語一般逐字逐句摘抄注釋,那豈不是顯得陽明先生太沒水平,我等只需心存善念、心存良知即可,哪有那麽多需要注解之處。”

  “哈哈哈哈~好!好小子…”

  “……”

  “……”

  …

  陸山長侵淫學問大半輩子,的確學識深厚無比、智慧深遠,賈璉若不是時不時拋出幾個來自後世的新奇觀點,和陸老的天早就聊不下去了。

  這會兒,趁著陸老講得口渴,喝口茶的時機賈璉連忙轉換話題,說自己如今已經進階煉神養生境,初步具備了自保之力,外公張雎早年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讓自己讀書養氣,現在他在煉神之道上陷入了漫長的緩慢增長期,所以想像陸老求教儒門修行之道,一來是觸通旁類,二來是若是讀書有成今後也好給外公一個驚喜。

  陸山長眼底閃過一絲無奈,遂開口給賈璉講解起來。

  原來所謂讀書養氣,重點也在於一個“讀”字。也許是真如傳聞中所說的一般,孔老二可能當真曾是老子的徒弟,儒門和道門最初的修行方法竟然大同小異,起初都是靠朗讀/念誦來修行超凡之力的!

  只不過有些不同的是,

相比於道門,儒門的養氣修行入門要求要簡單些許。千年以來無數大儒孜孜不倦的注釋各種前人經典,為的可不光光是名!  這些大儒們寫出並得到流傳許可的經注,可都是真真切切能夠輔助讀書人踏入養氣境的典籍!

  只不過就如同《黃帝天機經》一般,經文與經義都只是次要的。這些典籍該用什麽樣的口音去朗讀,在什麽時辰,以什麽樣的姿勢去搖頭晃腦的朗讀才是重點!

  當然,這些要求苛刻的秘藏經典,都屬於儒門極為高深的傳承,想要接觸這樣的傳承秘典,首先你得從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等流傳甚廣的入門級基礎書籍中悟出來、養出來那一絲絲浩然正氣,入了最起碼這道門才行!

  像是榮國府的政老二那般,無法從蒙學書籍中養悟出浩然正氣,之後更是一腦袋扎進了四書五經的各種經義、教條之中,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皓首窮經的酸腐之輩罷了!

  想要正常接觸儒門修行,最起碼的便是要養出那一絲絲浩然正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便是這個意思了!

  而道門與儒門的差別,就在於道門更像是一群煉金術士,依靠靈材外物承載自身的【神】之力,傳說煉神四階更是能將道器融入己身,成就長生不老,只是這個境界有沒有人成就過一直是個未知的問題!

  儒門則是需要自幼以特別的朗讀法門震蕩鍛煉人的五髒六腑, 同時在眾多蒙學經典中找到一句屬於自己的開悟之言,養悟一絲絲浩然正氣,此為第一境養氣境入門!

  在之後就是以日漸深厚的浩然正氣結合更高深的練髒技巧凝練出一顆“文膽”,此為學士境界。

  此境界已經可以催動文膽中凝聚梳理的浩然正氣,以千古流傳的經典詩文為咒語施展術法以及禦使儒門的靈器了!

  賈璉心想這力量的表現形式怎麽這麽像【法師】呢……

  靈器當然也是儒門先賢仿造道門煉神之器的成果,只是鍛造更艱難,催動起來消耗也極為龐大,所以流傳並不廣。

  而戰力上,學士境界能匹敵道器術法一般的養器境煉神之士,略高於武道後天境。

  可是要凝練“文膽”,突破養氣境進階學士,對儒門修行者五髒六腑的強度要求極高,這也是儒門讀書人普遍講究大器晚成的重要原因。

  似林如海這般十來歲就悟得一絲浩然正氣,但到如今年近三十都沒有把握凝練文膽的存在,儒門歷史上比比皆是。

  當年老爺子賈代善不願讓賈璉入儒門修行,外公張雎也並未強求,就是因為如此。

  而陸山長之所以無奈,是因為浩然之氣的來源乃是人身之中【氣】之力與少量【神】之力的結合,賈璉已然煉神有成,又能再有多少【神】之力用來養悟浩然正氣呢?

  卻不想賈璉卻喜出望外,要消耗【氣】、【神】之力?這有什麽,勞資可是開掛的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