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武俠從笑傲開始》第4章 寶藏與大馬士革鋼
  九年後,雁蕩山玉陽峰上一位身高八尺,略顯健壯,身著玄色袍服的青年正在迎風打拳,端的是剛猛無鑄。

  自兩年前廖原的內功,外功,棍法具都超過了何三七,何三七便不再教導他了。廖原開始遊歷江湖,江南漠北都曾去過。四處行俠仗義,也曾在東南沿海打過倭寇,搏得了一個奪命槍的稱號。這幾年雁蕩山的財政是入不敷出,一年不如一年。

  廖原遊歷江湖時,曾想自己創辦打理產業,但那不解燃眉之急。自己原想把前世的一些東西弄出來,但自己羽翼未豐,恐給雁蕩山惹來災禍,那就得不償失了。

  廖原思忖,金庸武俠世界向來是一脈相承,那不如找找那些寶藏。金庸武俠中有六個寶藏,《連城訣》之梁元帝大寶藏,《碧血劍》之建文帝寶藏,《雪山飛狐》之闖王寶藏,《書劍恩仇錄》之古城寶藏,《鹿鼎記》之八旗寶藏,《白馬嘯西風》之古高昌國寶藏。

  建文帝寶藏曾被徐輝祖藏在徐家老宅,魏國公府內,如今還是大明社稷,這處寶藏只能作罷。闖王寶藏和八旗寶藏在時間上都不符。古城寶藏,他也沒有短劍,沒有藏寶圖,何談找到古城。古高昌國寶藏就是一堆桌椅板凳,沒什麽用處。想來想去也就是南朝梁元帝留下的天寧寺寶藏了。《連城訣》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到大清康熙年間,忽有一位身具高強武功的高僧駐錫荊州天寧寺,無意中發現了寶藏,他將此訊息寫成書信,托人送交給當時天地會廣東紅旗香主吳六奇,請他去發掘出來,作天地會反清複明之用。”

  照此來說,天寧寺寶藏現在還未被發現,不管怎麽樣,先去江陵城看看。

  江陵城南偏西天寧寺。

  天寧寺是一座佛寺,而今正是嘉靖皇帝在位,嘉靖崇道抑佛,佛寺自然是破敗了下來。地處荒僻,年久失修,房屋都有些破爛,寺裡也沒有廟祝和尚。

  大殿上,廖原帶著水桶水盆,錘子鑿子等工具。隨後隱匿身形,在天寧寺周圍轉了幾圈,確保周圍沒有人的蹤跡。大殿上的這座佛像高逾三丈粗壯肥大遠非尋常佛像,如果通體竟是黃金鑄成少說也有五六萬斤,看著那尊面目慈祥的如來佛像。廖原嘿嘿笑道“也不知道那群禿驢要這麽多財寶做甚,如此便宜我雁蕩山了。”

  廖原欣喜之後微一凝思,想起佛像腰間有一扇小小的暗門,而且佛像腹中這些珠寶均有劇毒。廖原伸手拿出一副羊皮手套戴上,幾塊青布蒙在面上。拿起鑿子錘子敲開泥層,把那塊泥完整的拿下來放在一旁。

  又拿鑿子撬開暗門,就一望,只見佛像腹裡珠光寶氣靄靄浮動不知這個大肚子之中藏了有多少珍珠寶貝。

  廖原閉著氣拿起水盆水桶,打滿水,又拿出了豬鬃毛的刷子。拿出一些珠寶來,在水盆裡刷洗,衝洗。

  廖原來回衝刷了幾遍,確保將珠寶上的劇毒給洗沒了,幸好這不是後是的劇毒,只是些生物毒素,倒是能洗乾淨。

  洗完之後,廖原收好一包袱的珠寶。將工具藏在天寧寺內,把水盆水桶焚毀,灰燼鋪在江陵城外的路上。

  又將暗門關上,把那一片泥塊複歸原位。確保萬無一失之後,出天寧寺,前往江陵城。

  晚上又回到天寧寺,確保沒人跟蹤。如此幾天,並沒有人發現異常。廖原返回雁蕩山。

  雁蕩山金雁堂。

  廳內三人正在交談,燈火搖曳間照到三人臉上。其中面有喜色的兩人正是何三七李南師兄弟二人。

  何三七對這個徒弟說不出來的滿意,兩年前武功就已經超越了自己不說。這回更是帶回了這麽大的一個寶藏,足夠雁蕩山發展百多年了。李南更是對廖原無話可說,本來他對主要培養廖原還有一絲隔閡。但這次,隔閡蕩然無存。

  廖原將包袱交給何三七之後,又說了些天寧寺寶藏的注意事項。就將寶藏的事情全部交給了何三七。

  廖原回山之後,除了指點一下自己的師兄弟,也就是想想自己的武學之路。

  八極拳最是注重氣力,廖原不由地想起了龍象般若功來。一想便心熱不已,然而此時何三七李南已去了天寧寺,只能等師父他們回來再說。

  過了月余,何三七與李南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珠寶上的劇毒自是難不住二人,李南更是醫道好手。之所以月余才返山,是因為二人將部分珠寶變賣了。

  為了避免有心人的注意,兩人更是在關中,湖廣,南北直隸諸省分別變賣。金佛現在是無能為力,隻待日後再說。

  廖原與何三七說了一聲,便再次下山。

  藏地雪原。

  金輪法王所在的金剛宗早已沒了完整的龍象般若功法門,現在廖原隻得到了七層龍象般若功。再是苦尋無果,遂作罷。

  大輪寺,蓮花寺,那些大喇嘛多是虛有其表之輩,當不得廖原幾拳。

  這一日,廖原正在行走之間。見到一藏民配著藏刀,向他走來。拔出刀就向廖原砍去,廖原抬槍一擋順勢刺出,在他右肩上留了一個血洞。

  本應按著廖原的性子,該是一槍結果了他。卻看到那藏民手中的藏刀花紋有些熟悉,槍頭一挑將藏刀拿入手中。刀的表面有著紛繁的水紋狀圖案,在刀面處水紋狀圖案有時呈玫瑰狀,其間有貫穿表面的條紋。

  這是大馬士革刀,按下心頭喜意,用藏語問道“這刀你是從何處得來的?”那藏民忍著劇痛,連連叩首,回答這刀是他從一個老鐵匠那搶來的。“帶我前去。”

  廖原心想,我自練外功開始,氣力愈來愈旺盛,而今更是練起了龍象般若功。手中的長槍愈發的輕了,希望此次能用大馬士革鋼打造一杆長槍。

  一個低矮的小木屋,一個老鐵匠正在叮叮當當的敲個不停,一個臉上有高原紅的小孩坐在一旁看著老鐵匠打鐵。

  看著廖原二人來到此處,小孩嚇得躲到老鐵匠後面,老鐵匠陡然色變,問道“多吉,你已拿到了寶刀,還來幹什麽?”

  多吉還未說話,廖原剛才看到了這爺倆的變化,將來意與事情經過一說。老鐵匠聽了後松了口氣道“小郎君可是漢人,老朽年輕時倒也去過中原,識得中原服飾。”“見過老丈,小子正是漢人。”

  這時,那個小孩說“波拉,這個漢人是好人嗎?是他把多吉打傷了。”

  老鐵匠將前情往事一一道來,這多吉貪婪成性,看上了老鐵匠家中的寶刀,密謀偷襲將老鐵匠的兒子給害了。

  正在路上行走的廖原被他撞見,多吉看廖原衣著不凡,貪圖他錢財,揮刀就砍,結果不敵。

  聽罷,廖原槍頭一轉,槍頭穿胸而過,多吉命喪。

  小孩子雖然有些害怕,但還是掩飾不住高興,眼中更是泛著淚光,這個多吉殺了他的阿帕。老鐵匠更是連連道謝。

  老鐵匠言道“恩人,剛才您說出這把刀是什麽材質的時候,老朽已知您為何而來。”“那不知老丈可否應允?”

  “小郎君有所不知,我本也是漢人,老朽名為王七六。成吉思汗西征時,打到了花剌子模國。城破之後,成吉思汗本欲屠城,後經一位英雄求情,才免遭生靈塗炭。但難民的日子又豈是好過的,流離失所在所難免,成吉思汗將花剌子模國會煉大馬士革鋼的工匠全部留了下來,給予優待。大元建國後,又被遷往大都,組建镔鐵局,為元室打造镔鐵刀劍。小老兒祖上便是跟隨那批工匠學的鍛造手藝,後來明太祖朱洪武駕坐應天府,趕走了大元朝。我祖上為避兵禍,逃到了藏地,而今業已百多年了。這把刀已是我家最後的大馬士革刀,只因原料斷了來源,也打造不出大馬士革鋼來了。”

  “缺的可是天竺的烏茲鋼?”“小郎君竟然知道,這烏茲鋼本是天竺特有的一種礦產,故而小老兒說打不出大馬士革鋼來了。”

  廖原沉吟了一下,想著王七六倒像是大元時的名字, 應該是真的。“不知老丈,可願隨我回返中原,老丈也可做個富貴閑人,您小孫子也可拜在我師門之下,習學武藝。小子雁蕩山廖原。”

  “敢問少俠客,您可是看上了小老兒這鍛造的手藝?我這小孫子王二三您也願收留?”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絕不反悔。”

  老鐵匠細細思慮,自己祖孫二人沒有值得他圖謀的。祖傳的寶刀也早已攥在了他手中。罷了,此地隻我祖孫二人,無甚牽掛,為孫子奔個前程也是好的。

  “老朽敢不效命。”

  廖原一行三人回返中原,直奔雁蕩山。廖原稟明了事情經過,何三七雖有些疑慮。但見了大馬士革刀的削鐵如泥,不由得欣喜異常,現如今武林之中一把好兵器對一個武林好手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立即將那祖孫二人好好安置。安排王二三拜在廖原門下,更是將大馬士革刀還給了他,並更名為王璟,時年八歲。

  何三七安排人手經雲南入天竺,購買烏茲鋼。半年時光,購買烏茲鋼百多斤的人已回到了雁蕩山。

  老鐵匠王七六給何三七鍛造了一根鐵棍,給李南鍛造了一把刀,均是大馬士革鋼的。

  鍛造廖原的長槍最是費力,六十斤大馬士革鋼的長槍,槍頭還可拆卸,槍頭在為槍,槍頭去為棍。廖原很是滿意,將此槍取名為八極槍,槍名八極槍,槍法八極槍,端的合適。

  後來闖蕩江湖,還因為大馬士革鋼的緣故,廖原還得了一個花槍廖原的諢名。

  自此,雁蕩山愈發興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