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家父劉玄德》第三百零九章 入獄
這種自嘲是孫權這麽多年從來沒有表現出來過的,讓孫登仿佛見到了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父親。

 同時這種敢於自我揭短的孫權,倒也真的是讓孫登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了。

 孫權輕輕的拍打了拍打孫登的肩膀。

 “這種傳言的確是能夠讓人名聲大噪,無論是想要舉孝廉,還是舉茂才,那都是十分的好用。

 所以這種方法我們這群人都已經用爛了。

 可是這種傳言畢竟他是假的,說的多了,慢慢的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

 但是最恐怖的不是百姓們覺得他們都是聖人君子,而是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就是這種人。

 這天下的君子太多了,可是有幾個人是真君子,有幾個人是打著君子的名聲,藏著那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這些東西,你看不見,也不會有人主動的讓你看見。

 所以你需要這麽一種人,讓他們告訴你真相,也讓他們來時時刻刻的提醒你,你的身邊是什麽人,你,又是什麽樣的人。

 當年的暨豔如此,如今的呂1也是如此,他們的行為不同,目的不同,但是他們對於我們的作用又是十分相同的。

 暨豔為了讓吏治清明,讓朝堂之中的貪婪粗鄙之輩,讓那些假仁假義之徒,讓那些狂妄小人遠離這裡,省的他們禍害百姓。

 呂1是因為朕的心願而去和朝廷大臣作對,去徹查那些家夥。

 他們其實對於我們都是一樣的作用,而一個朝堂,一個勢力,離不開這種人。

 每個人都希望將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現給天下人看。請下載app愛閱app最新內容

 可是每個人又避免不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有什麽難以啟齒的過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你日後要能夠看得見他們的過錯,也要能夠包容他們的過錯。

 而不是,聽從他人的一番話,就認定了你所看到的那些事。

 為君者,當謹言慎行,朝堂有朝堂的規矩,但是你的心中,要有你自己的底線。“

 “兒臣,明白了。”

 陸遜的沉默按理來說應該是讓很多人都想明白這件事情並非那麽的簡單才是。

 但是因為這一次,主事之人乃是丞相顧雍和左將軍朱據兩人,其中還有太常潘濬等人,個頂個的都是位高權重之人,所以一時之間還真就沒有人選擇退縮。

 不過很快他們就被震驚到了,因為他們還沒有商討好如何審判呂1這個罪魁禍首和他的諸多黨羽。

 那作為主審官之一的建安太守鄭胄就被孫權給叫了回來。

 並且在被叫回來的第一時間就先接受了一次審判,而審判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鄭胄,或者說鄭家貪贓枉法,巧取豪奪百姓田壟,甚至中間還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罪名。

 但是這些罪名出現的時候,眾人怒了。

 “陛下,此乃是欲加之罪,萬萬不可....”

 “這位大人說的欲加之罪,是說諸位其實也都有所涉獵?”呂1此時直接站了出來,一句話就將這喧鬧的朝堂給鎮住了,“不過說起來諸位倒也提醒了某家,爾等還真是如此,某家倒是可以前去查一查!”

 聽到了呂1的話,一時間讓朝堂為之一靜。

 雖然說這句話難聽,但是這句話卻是事實。

 孫登當初看到那些罪名的時候他怒了,那是因為他一直站的太高了,對於下面的民生卻是失去了關注。

 但是真正的事實是,這裡面的事情卻是十分的正常。

 奪走百姓土地田壟,拿走百姓的家財,甚至讓某些百姓家破人亡,這些東西說道底,並不是什麽多麽見不得人的事情。

 這裡面的大臣,十個裡面有六個都是江東世家,剩下的四個之中至少有三個是靠著父輩起家的。

 他們對於財富的聚斂是很有共性的。

 所以呂1說的這句話還真沒有冤枉他們,同時也讓他們的心中猛地一愣,一個個的冷哼起來,卻是不敢再多反駁什麽。

 而呂1卻是沒有放過他們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步步緊逼。

 侵佔百姓田產,甚至還逼死了兩名百姓,這些事情雖然不是鄭胄這個太守做的,但是和他鄭家卻也脫不了什麽關系。

 最重要的是,最後的那一條,鄭家曾經和西川而來的使臣鄧芝關系極好,甚至還經歷過某些密談。

 這種模棱兩可的罪名讓人怒火直升,但是在前面那“累累罪行”的襯托下,讓人很容易將這件事情定了性。

 這就是呂1的手段,先用一些無法傷其筋骨的罪名輔以實證,但是在最後能夠一錘砸死他的罪名放在最後面讓人多想。

 而作為佐證的就是之前的那些罪名。

 這就是一種心理的暗示,而呂1很明顯那就是玩的十分的熟練。

 而這種罪名之下,那鄭胄雖然不斷的申辯,但是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實證之下,最後鄭胄也是沒有了任何的辦法再反駁下去,只能被人押入了大獄之中。

 而因為呂1的這一次狀告,江東的朝堂之中也再次見到了呂1的本事。

 在這種幾乎是必死之局中,竟然另辟蹊徑,不想辦法為自己脫罪,竟然將那些負責審問自己的朝臣落了下來。

 甚至率先動手之下,建安太守鄭胄直接被下了大獄。

 這樣一來,滿朝文武看著仍然耀武揚威,仍然倨傲無比的呂1,還有那滿臉怒火的孫權。

 每一個朝臣的心,都落入了谷底之中。

 而呂1的動作卻是並沒有因為鄭胄的入獄而改變。

 他直接進行了後面的事情,在這將鄭胄拉下馬之後,就在顧雍等人拚命的想辦法去解救鄭胄之時,呂1卻是帶著典校衛開始了不斷的審查。

 鄭胄入獄是難免的,但是眾多朝臣卻是沒有辦法,他們不管鄭胄如何,但是必須要將鄭胄保下來。

 鄭胄被下獄了,這或許只是動搖大臣的信心,但是鄭胄若是真的被害死了,那麽誰也不能再遏製典校衛的瘋狂進攻了。

 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必然。

 而呂1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並沒有著急將鄭胄置之於死地,他已經和這群大臣鬥來鬥去太久太久了。

 呂1太了解這些人了,他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麽,也知道自己面臨著什麽。

 所以他並沒有和之前一樣在鄭胄的身上和他們不斷的糾纏,他將鄭胄放到了大獄之後,便將這個家夥送到了孫權的手中。

 他隻負責抓人,不負責審判,而在眾多朝臣積極營救鄭胄的時候,這位呂1統領在幹什麽。

 他用了四天時間,往大獄裡再一次塞進去了四十二個官吏。

 官職最高者,乃是朝中尚書,而官職最低的也是一縣令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