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宋家一口氣出動了四艘大船,再次載著貨物往澎湖方向而去。
得知此消息之後,不少漁船都出港,遠遠的跟隨這四艘大船。
按照規矩,其余豪商是不能直接出面來窺探航線。
但若是私底下找到了,那麽就算是他有本事,誰都得認。
這些豪商也已經往東蕃行過幾次船,都差不多知道了大概的方位,唯一不確定的是該在何處停靠,才能找到那傳說中的短毛大王。
而這四艘宋家的船,也絲毫不在意這些漁船,他們照常行駛。
只在澎湖借道後,這四艘大船突然就利用逆風和漁船受不了更大風浪的特點,輕松將這些漁船甩掉。
整個過程熟練的讓這些漁船都沒有反應的時間,一個個只能看著大船消失。
只是也有不怕死的,一艘小漁船冒著黑水溝裡那反覆無常的風浪,毅然決然的扎向了那四艘大船遠去從船影。
其余人見狀,紛紛膽怯的選擇了觀望。
他們辦這事,辦成了有百兩的賞銀拿,沒辦成也能拿幾百文的辛苦費,犯不著這麽拚命。
而那艘小漁船在黑水溝裡天旋地轉一會後,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憐憫,居然送來了一陣風助力,將其從這風浪漩渦中給帶了出去。
可是小漁船還沒得意太久,大船上便放下了幾條小船。
不一會兒之後,海面上就多了一艘孤零零的小漁船在飄蕩。
宋德榮目睹了這一切,也是長歎了口氣。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現在漳州豪商,已經開價數百兩,只要有人能夠奉上海圖,讓他們找到那傳說中的短毛大王。
宋德榮知道,重賞之下,這些漁民一定會前仆後繼的不斷奔赴東蕃,找到皮毛肯定是時間問題。
即便是找不到短毛大王,他們也可能遇到其他土著,屆時只要交流開始了,那麽他們也能獲取皮毛。
不過他也明白,那個有城池兵甲的短毛大王,才有可能提供足量的皮毛,何況現在還能出產鐵鍋和脫粒機。
“掌櫃,咱們馬上就過打狗了!”船上直庫來稟報了一聲。
宋德榮點了點頭,起身走向一旁的船艙。
他看到甲板上滿是災民,不由得心裡又是歎了口氣。
現在順帶一些流民或者災民去東蕃,已經成為這些夥計重要的收入。
不少宋家船工,因此非常喜歡跑東蕃,只為了每趟都能額外撈點湯喝。
不多時,四艘大船利用洋流交匯處的水情,成功調轉船頭。
由於是秋冬,所以此時乃是順風,船帆被猛地撐開,飛速的向前駛去。
…………
等再度抵達鹽港時,宋德榮發現遠處建立起來幾個圓柱形的房子,並且有蠻兵在上邊巡遊。
隔離棚子更是增加了不知道多少,沿岸的鹽田,也是增加了諾大的一片區域。
“這次有多少移民?”一位港口的夥計走過來問。
這個夥計一看就知道,是明國的移民。
以災民管理災民,這一手讓宋德榮也頗為感慨。
“總共有五百余人!”船上的直庫立馬諂媚道。
那個夥計點了點頭,開始讓他們將災民送去淨化。
整個過程已經有條不紊,男女分開後,不再是一個個的衝洗。
而是逼著這些災民,爬過一個裝滿石灰水的池子,還不斷有人將災民的頭往水下按。
且也增加另一道淨化的程序,那就是讓這些人喝下一碗湯藥。
宋德榮經過詢問後才得知,這碗湯藥是用來防止水土不服的,還具有一定的防瘧疾功效。
在上個月,瘧疾還是零星出現了,好在大部分是良性瘧,這種良性瘧,發病十幾次之後,基本就能同瘧原蟲共存了。
只不過發病的時候,往往都要痛苦好幾天,營養跟不上的話,人也容易扛不住。
宋德榮等了一會,管事的何二嬸這才姍姍來遲。
“這次怎麽宋掌櫃親自來了?”何二嬸一見面就問。
宋德榮笑著拱手道:“主家有點事,要求見大王!”
“哦,好說!”何二嬸大手一揮道:“待我這邊稟報完後,大王會召見你的!”
“那就勞煩了!”宋德榮又是拱手一禮。
何二嬸笑著安排他在一旁住下,派了個人前去莫城稟報。
宋德榮閑來無事,在房間裡躺著閉目養神。
突然,一陣朗朗讀書聲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起身循著聲音而去。
發現在他住的客居後邊,搭起了一個碩大的棚子,裡頭正有一些災民的孩子,在讀書識字。
而教他們的好像也是個大明人,他正在教的乃是東蕃的新話。
宋德榮暗暗吃驚,站在旁邊看了看後,發覺教的不是什麽四書五經,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這些符號配合著特定的讀法,可以確定某個字的發音。
“真真是驚奇!這短毛大王,居然讓災民的孩子讀書識字!”
不一會兒,一堂課上完,這位教師宣布下課後,便是拿著教案離開,而棚子內的小孩子,也開始了撒歡。
宋德榮靠上前去,對那個老師拱手道:“這位朋友,你可是大明人?”
“正是!”這個老師也拱手道:“學生乃成化四年進學!可惜只是個童生!”
“童生!”宋德榮更驚訝了,“既然是童生,為何淪落到這東蕃來?”
“說來讓朋友笑話,學生自十二歲考上童生後,便一直沒考上秀才,本來家中還有幾畝薄田,可全被我用在了科考上!可憐我爹娘,一輩子未曾享福,早幾年就先後都去了!後又屢屢遭災,家道中落至此,不得已投身東蕃!”
“哎,可惜啊!”宋德榮歎了口氣。
“倒也沒有什麽可惜的,在大明,我已是無立錐之地。而東蕃於我而言,至少我同我的孩兒,現在每天都能吃飽穿暖,等這邊事了,那大王又答應讓我去莫城,到時候給我分田分屋!”
宋德榮愣了愣說:“可東蕃這邊……皆是蠻夷,與我大明風俗迥異!你身為讀書人,飽讀聖賢書,難道就教這些東西?”
“朋友說笑了,聖賢書再好,也不能飽腹啊?況且這拚音句讀,也不見得粗鄙,我靠著拚音和聲調,一個月就領會了奧妙,雖新話說的不怎麽樣,可卻已經能教這些孩子,這不比大明啟蒙要更快更好嗎?”
宋德榮怔住了,一時之間不好如何反駁。
這老師又道:“而且聖賢書也教過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現在東蕃能給我口飯吃,我自當兢兢業業,倘若當初在老家,我有一口飯吃,那我自當會為大明盡忠,可惜,在大明,我得餓死!”
宋德榮臉色變了一下,不知為何,他覺得讀書人流落到東蕃,絕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現在顏政手下已經有了三個童生,這些童生雖然都是科舉功夫不到家的,但是可都是實打實的文化人。
顏政將他們,全部扔去當識字老師,看中的就是他們對拚音和聲調的快速理解能力。
如果不是怕太張揚,他甚至打算直接開價,邀請大明仕途不順的讀書人,通通來為他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