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仍在講道。
或許在四個弟子的眼中,這場景雖然神妙,但也只是浮於表面。可在蘇葉的眼中,這卻逐漸變得迷幻了起來。
周圍的景象顯得愈發模糊,唯有那“道法”近乎永恆。
在這種如夢亦幻的景象之下,蘇葉竟然開始逐漸有了種接近“醉生夢死”的感覺。
他的意識與天地元氣合而為一,到後來,心中甚至連老者講述的“樂調”都沒了,最終趨於平靜,以至於入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虛無,就仿佛是睡著了。
不過,蘇葉並不是真的睡著了,而是陷入到了一種“悟道”的境界。
他在專注於領悟,以至於,忽略了時間和空間。
《述異記》記載,晉時王質在山中看到仙人下棋,回過神來,已是滄海桑田,斧柯爛盡,不知過了幾許年代。
而如今的蘇葉,也是類似於此。
等蘇葉再次回過神來時,已是兩個半月後了。
他“醒來”時,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張“圓滾滾”的老臉。
那是老者的臉。出現在眼前,似曾相識,就仿佛他第一次與其正視。
蘇葉下意識地擺動魚鰭,向後“跳”開。
老者笑了:“想不到,為師第一個遇到的‘同道之人’,竟然是一條鯉魚,而且恰好是在鍾山之中……看來,這果然是緣。”
蘇葉翻了翻眼球。
他看了看周遭,凝神靜氣,很快,眼中的場景開始緩慢變化,逐漸從“圓滾滾”的失真畫風,變得“正常”了起來。
蘇葉這才確認,自己並沒有做夢。
如今的他,已能夠看到幾分“造化”的真切。當他凝神時,便是以“心眼”來觀察這個世界,因此,趨近於人的視界。
雖然,在修行道路上,他還是屬於初入門。
即便有老者講述了修行之道,但要真正掌控造化,卻也絕非一朝一夕便能夠輕易做到的。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大為激動。
自己,這便算是步入“修仙界”了嗎?
蘇葉最不缺的便是時間。他在此之前,渴望得到的,比起悟道之心,其實更多的乃是護道之術。而如今,悟道之心他已擁有,那“護道之術”,料想也不會很難得了。
他一時不由得放松了下來。
但是。
仿佛是隱約看出了蘇葉的想法,亦或者是有所誤解。那老者輕輕撫須,誡告道:“徒兒,你僅用了兩年便得了道心,雖未通透,也實屬天縱之資。”
“然而,凡造化者,亙古而存,玄之又玄。所謂天外有天,道之一字,路漫漫而修遠。如今你只不過是初窺門徑,要走的路,還很長。”
“莫說是你,就算是遠古曾存在的無數大神通者,早已悟破了高岸深谷之困。但亦有不少,在歲月之中漸漸迷失,最終一身修為如泡影破滅。因此,你切莫因此便驕傲自滿。”
蘇葉聽到老者前面的話,還並沒有怎樣當回事。但當他聽到了老者後面所說的,卻猛然心中一驚。
是呀,自己如今的這點明悟,其實什麽都算不上。如果不秉持著求道悟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態,甚至在漫漫歲月中,很容易便會迷失。
轉生輪回,無胎中之迷。這固然是自己最大的優勢。
但,如果因此而放棄了“超越”之心,那自己剛剛所得的道心,便又一次被“限制”住了。
到時候,就算能夠得到所謂的“護道之術”,可“道心”已不在,
所護的,莫非是“邪心”? 往往活得太久了,便會忘記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了。
這一點,蘇葉也曾經有所聽聞。世界上難免會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懼死貪生,隨著壽命的接近,終於不擇手段地只顧去求長生;而另一種則是覺得生命純粹的毫無意義,沒有絲毫樂趣,更因為活得太久失去太多而終究恐懼。這兩種,都是名為“長生劫”的心劫。
隨著歲月,活得越久,這兩種心劫便會被愈發放大,直到徹底迷失本心為止。
因此,“道心”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不畏生,不懼死。
想通了這一點以後,蘇葉的求道之心更堅定。同時,他面對自己的輪回,也終於有著平常之心了。
輪回,既不是上天給他的恩賜,更不是上天降下的災厄,而是一種“緣法”。
不過,話雖如此,蘇葉卻還想問一件事情。
他面向老者,抬頭望了望天,又低頭看了看地,最後盯著老者,眼中一副求知的模樣。
這或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老者卻看出了蘇葉的想法。
這鯉魚兒的修為不夠,還未能開口說話。但這可能也是好事,畢竟,言多未必無失。
“徒兒,你是想問,如今你已明悟了道心,我也講述了道法,那又為何不教導你具體的道術?”
蘇葉點了點頭。
老者雖然提示了道心的重要性,可到底還是沒有指明一條正確的修煉之路給他。
道心,是明道之心。
至於老者所說的“道法”,則是“造化道”本身的法義,也就是他在講道之時,蘇葉聽到的“樂調”。
至於“道術”,就是具體的道路了。老者到現在還沒有傳授給他具體的修煉法。
雖然在之前的講道中,老者也講到過一些“餐霞食露,修心練氣,周濟水火,調配陰陽”的方法,但那些方法,最多只能算是如何利用天地元氣的基礎法。
所以蘇葉如今想要問的,便是“真傳”。
就好像是孫猴子習得大品天仙決以後,菩提祖師傳授的七十二變與筋鬥雲一般。
老者卻笑了笑,道:“徒兒,這適合你的道術,需要你自己去悟,我是人,也不知道鯉魚的道該是什麽呀!”
“?”
蘇葉歪了歪頭。
老者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耕民的道,是收獲之道;醫者的道,是救扶之道。琴師的道,是樂調之流轉;屠夫的道,是骨脈之紋絡。人與人的道尚且不同,遑論是魚兒?”
老者的話,蘇葉能聽懂。
實際上,事到如今,他也知道了。造化道和自己想象中的修仙之道不一樣。
造化道沒有什麽內丹外丹之分,也沒有什麽築基、金丹、元嬰的境界。就算有,也不適於每一個人。
造化道是一個整體的象征,是一個大的概念。造化道的修煉基礎便是觀測與干涉,也就是“道心”。
至於道法,也只是將整體歸納,把無限的可能擺在聞道者的面前而已。
可是,話雖如此。自己一條池中魚,怎麽找到自己的道?
老者顯然也不想為難蘇葉,他看了看天傾池,說道:“徒兒,你的道在哪裡,為師確實不好說。但是,這天傾池或許會是一個契機。”
此話一出,蘇葉微微一怔。
天傾池?
莫非,這池水中,有自己的“道”?
他想起了池底的刻痕,想起了池水的靈韻,甚至想起了夜晚間的星空之美。不過,就在這時,思緒確被打斷。
“好了。”
老者拿出了一些肉松、米團之諸的餌食:“徒兒,你這一場悟道,花了兩個多月。如今大夢初醒,肚子是否餓了?”
蘇葉聽聞,果然感覺到了自己早已饑腸轆轆,也不知這兩個多月未曾進食,是如何支撐到現在的。
於是他連忙張開嘴,老者又笑了起來,目光慈祥地將餌食緩慢地投入到了天傾池中,讓蘇葉“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遠處。
樹蔭之下,四個弟子偷偷地打量著這一老一魚。
“師父真是太過分了,不讓我們靠近天傾池,結果自己天天偷偷去喂魚!”
女童薑兒哼了一聲,心中極為不滿。
自從那一日過後,四個弟子對蘇葉的好奇之心,可以說已經是要滿溢了出來。
同時,也更加確信了,老者講道引發的這般異象,多半是和那錦鯉兒有關。
尤其是,結合鍾山的一個傳說,他們很願意相信蘇葉乃是“龍神”的轉世或者化身了。
對於女童和男童這般孩提來說,如此神奇的故事,那誘惑力之大,自然是難以想象的。
而對於大師兄楊兒來說,則另有著一種想法。
“若你們當中,有任何一人能夠明悟道心,則老夫自當為其講明這所謂的‘天地之道’。”
他想起了老者曾經說過的這些話。
在此之前, 楊兒請問天地之道時。老者說過,只有“他們”中有人能明悟道心,老者才會開講造化道。
但是,自己明悟所謂的“道心”了嗎?
很顯然,並沒有。
至於自己那其余的三個師弟……大概,也沒有吧。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麽是“馮虛禦風”的仙道之法。
再結合那天的異象,他已經猜到了。
那真正“明悟道心”的,十有八九,便是那條錦鯉兒!
這是楊兒萬萬沒想到的,沒想到,自己竟然輸給了一條魚……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師父是何等人也。卻獨獨對一條錦鯉兒如此上心,再加上傳說所言、古籍所載,以及那“道心”之說,先天具有智慧,能夠領悟到道心的錦鯉兒……楊兒愈發覺得,恐怕,這錦鯉兒十有八九真的是那位龍神“帝君”的化身了!
既然那錦鯉可能是那條龍神的化身。那,這種事情卻也正常了。
說不定,若是真的想要領悟仙道,也當要去請教這條“龍神”帝君。
楊兒患得患失。
他的這種心態,老者當然也察覺到了。不過,及至如此,老者已沒有指正的意思了。
不如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青年”的緣法。
正如他所說的,每個人的道都不同。每個人的緣法,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在沒有明悟“道心”的時候,很多時候,緣法便決定了那人的道路是什麽。
或許四個弟子的緣法,並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這“鯉魚兒”身上,也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