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開創了無數幻境》第20章將臨
  看著此時翩翩起舞的女孩,她在此刻,似乎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

  所以她才會放下大家閨秀的矜持,在心愛的人面前這樣恣意的綻放自己。

  就如同那在寒風之中,刹那綻放的曇花。

  曇花一現,隻為韋陀,驚鴻一瞥,刹那永恆。

  “反結果,改結局···我該要如何才能順其自然的,改掉那個很難界定悲喜,只能說是荒誕的結局?”楊壽沒有頭緒。

  因為徐柯拍攝的這部《倩女幽魂》從宿命和情感上來說,是嚴謹的。

  亂世的荒誕與無序,這是基調和背景。

  而聶小倩曾經以命護下的妹妹,最終選擇將命還給了聶小倩,這是因果與輪回。

  其中也還夾雜著‘寧采臣’情感的偏移,父親的身死,諸多助陣的江湖人士死亡等外在促成因素。

  楊壽即便是到了最後神威大發,強行將聶小倩和聶小卓都救下,那也只是一種‘自我安慰’。

  這種不合‘邏輯’的改變結果,只會讓幻境立刻終結。

  甚至這也算不上一種拯救,而是一種加速的殺死。

  當然,在當初拍攝時,楊壽也有能力強迫徐柯改結局,強行讓故事的結尾皆大歡喜。

  但這麽做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電影都垮掉。

  “淺白的直觀表現背後,需要深刻的主題。這是徐柯教過我拍攝電影的主旨,有些東西展現出來,更廣大的觀眾未必在意,但這些東西,就是電影裡的深度、韻味,也是回味無窮之處。”

  “否則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為什麽有些人拍攝,就顯得無趣、呆滯。而有些人拍攝,卻成了不滅的經典?”

  “一個受普羅大眾接受並且喜歡的故事,它的結構總是簡單的,甚至可以在過往的很多故事中,找到相似。刻畫故事背後,沒有直接展示的背景,將千篇一律的故事,展現出不同的色彩,才是一個商業導演,需要去仔細考慮的事情。”

  “維系色彩···展現不同,維系色彩,展現不同!”

  思緒裡的內容,逐漸被眼前的美好畫面所完全替代。

  女孩臉上、身上,紗裙下若隱若現的每一寸的肌膚,都像是在發光。

  晨曦對她是如此的偏愛與溫柔,以至於甚至不忍心讓她的影子變得臃腫。

  “怎麽樣?好看嗎?”

  “我特意找七娘學的。”聶小卓背著雙手,衝著楊壽笑著問道。

  拍攝時,楊壽當時笑場了。

  因為中森明菜說的是日語。

  但此刻,他卻感覺到心跳加速。

  “很好看!”

  “寒風濕冷,你先穿好衣服。”楊壽這一個瞬間,仿佛與真的寧采臣完成了同步,拾起地上的衣物遞給聶小卓,掩飾那一刻的慌亂。

  聶小卓的臉上卻閃過一絲失落。

  隨後甜美的笑容,再次出現。

  她穿好衣服和鞋襪,又恢復成那個英姿颯爽的少女。

  再也不見片刻之前的嬌柔與明媚。

  接下來好幾日,都是不停的打探聶文遠被押送的過程與位置,並且提前在斷龍峽附近,做好各種機關埋伏。

  聶文遠被判流放嶺南。

  押送他的卻是京城實力最出眾的千戶。

  這名千戶的實力,與沒有修道之前的寧采臣相仿佛,堪稱是頂尖高手。

  不僅如此,還有一隊大約百人的精兵,這樣的陣勢···講真還真不像是對一個流放嶺南的犯官,

該有的配置。  從電影的角度出發,這屬於導演、編劇,對古史的不嚴謹,不考究,全憑想象。

  也是為了針對營救,刻意增加難度。

  但從實際的幻境出發,這屬於皇帝對聶文遠的‘保護’。

  皇帝也知道國師的危害,甚至有心反抗。

  但國師勢力龐大,壓製住了皇帝,故而皇帝只能被迫將聶文遠流放,卻又安排大批人手一路保護。

  因此,也將國師之後的追殺,變得合情合理。

  斷龍峽位於兩山之間,兩山高聳,猶如巨大刀鋒突起。

  而斷龍峽卻十分的狹窄,僅僅又一條被荒草淹沒的小道可以通行。

  此時左右兩側的山峰之上,早有人手埋伏。

  隻待押送聶文遠的隊伍進峽谷,便會有人從前後截斷通道,避免押送隊伍盡快通過,進入開闊地帶。

  同時,楊壽將會帶領一撥人,做正面強攻,將聶文遠救走。

  後續的斷後工作,同樣由楊壽和聶小卓來做。

  可以說,最危險也最沉重的擔子,都在楊壽的身上。

  看著遠處緩緩行來的隊伍,楊壽的呼吸,不免稍稍粗重幾分。

  “你在緊張?”聶小卓頭也不回的問道。

  楊壽點了點頭,沒有出聲。

  劫囚車一事另有玄機,事實上不可能真的按照現在的計劃而行。

  關鍵在於,劫囚這件事發生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國師的追殺。

  那才是真的要命。

  楊壽綜合了曾經的倩女三部曲,從中各自提取了一部分,對編劇和導演提出建議。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場戲,就是救走聶文遠後,被國師追殺,正好撞見黑山老妖派陰兵迎娶聶小倩那一段。

  國師的掌中佛國與黑山老妖的陰土鬼域碰撞在一起,那天崩地裂的景象,極度刺激眼球,讓觀眾風靡腎上腺素。

  如此這般,三方勢力交織在一處。

  最終引發的是國師、黑山老妖、寧采臣的三方亂鬥。

  如果不是楊壽拍著胸口說‘不差錢’,這樣燒特效、燒經費的戲,徐柯也是不太敢拍的。

  當然,有錢、敢花的前提下,徐柯也很樂意拍攝這類燒錢鏡頭。

  除此之外,這場大戲過程中,還夾雜了聶小倩與寧采臣的再度遇見以及匆匆一面後的告別,二者都在再次見面時,彼此明悟心跡,也為後續寧采臣不顧一切,深入鬼域強搶聶小倩埋下伏筆。

  當然,感情戲···都不重要。

  主要是太素了!

  真想開葷,還得看劇情結束之後,以及劇情結束後幻境還能再維系多久。

  最關鍵的還是那場大戰。

  這必然是一場硬戰。

  也不是‘主角光環’這四個字,就能忽略、無視危險。

  如果經歷幻境,隻憑‘主角光環’這四個字,就能解決一切,那每年就不會有那麽多的人,折在幻境裡了。

  所謂的主角光環,更應該是幻境所延續而來的‘劇情慣性’。

  在這股慣性下,獲得主角身份的人,可以有很大概率逢凶化吉,在一些不確定的選擇中,獲得某些必然的傾向。

  但亂戰交鋒之中,這種劇情慣性,是不可能百分百生效的。

  比如說交手過程中,楊壽本身的能力,沒有跟上設定中寧采臣的能力,出現了施展偏差,被國師或者黑山老妖弄死,那就真的是死了也白死。

  簡單來講就是,拍電影可以NG,可以重來。

  但是經歷幻境不可以,沒有彩排,每一秒都是現場直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