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漢:我,光武,隻想苟著搞發明》第二十二章天王之威!戰不過3合
  龐德當即穩住身形,截頭刀蓄力一擊,如萬馬奔騰,勢不可擋!

  “來得好!”冉閔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西北漢子,居然能硬接他強力一擊。

  眼前此人,武藝、勇猛不在劉縯之下!

  打起十二分精神,冉閔感到異常興奮,渾身血液、細胞都在沸騰!

  又聽“鐺”的一聲,龐德的兵器被彈開,而冉閔表現得更加興奮。

  龐德驚愕萬分,他的兵器在方才一擊之下,竟崩開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他手中截頭大刀,可是精鐵加少量精鋼打造而成,可以說堅不可摧,這...

  兩招之內,兵器都殘了!

  這怎麽玩?

  龐德心知不敵,開始萌生退意。

  “我的媽呀,我要回家找媽媽。”

  “仗怎麽打啊,那不是送死嗎?”

  “我再也不想當兵了,此戰過後,我若活著則解甲歸田,回家抱孩子去。”

  嚴尤兵喪失了鬥志,紛紛抱頭鼠竄。眼前一人一騎和他的紅甲騎兵像催命鬼差,盯上誰,誰就沒命;磕著誰,死無全屍!

  西渡的六萬大軍,被冉閔和他的朱龍騎衝得七零八落,被殺、被踐踏及溺死者不計其數。

  這一仗毫無懸念,兵敗如山倒!

  納言將軍嚴尤,驚恐萬分下令道:“撤退!”

  “想走?問過我手中之矛再說。”冉閔出於英雄相惜,並沒有斬殺龐德,反而拍著朱龍馬追趕主將嚴尤。

  嚴尤嚇得魂飛魄散,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氣,拚命拍打戰馬,隻管逃亡,不分敵我擋路者皆殺。

  “騎黑馬,穿紅袍、戴纓盔是敵軍主將!”冉閔在身後緊追不舍。

  冉閔如驚雷般的咆哮在他耳旁炸響,心裡慘嚎:老子這麽倒霉,惹上了殺神一般的主。

  麻蛋,你逼我的!嚴尤摘下頭盔,扔掉身上紅袍,一馬當先衝在隊伍最前面。

  宛城,就在眼前!嚴尤大喜過望。

  經過一片山崗、叢林,視野變狹隘,道路越來越崎嶇。

  不想此時四下裡殺出一支伏兵,讓嚴尤絕望地摔下馬來。

  我命休矣!嚴尤就要引頸自戮。

  “主公是我岑彭,特來救駕。”一將騎著高頭大馬,從人群中走出。

  “原來是將軍,將軍快快救我。”嚴尤劫後余生,難掩內心激動之情。

  “主公寬心,有我在,誰也傷不了你。”岑彭放嚴尤一人一騎離開,帶著人馬封死去宛城的道路。

  嚴尤前腳走,冉閔單槍匹馬就趕上。

  “你是何人,報上名來?”岑彭見此人虎背熊腰,生得威風凜凜,不敢輕敵。

  “某姓冉名閔,知我名者無不聞風喪膽,還不速讓開,否則我手中矛翻臉無情。”冉閔說著,還故意炫耀手中雙刃矛。

  “忒囂張的家夥,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本事?”岑彭使一口長刀,徑劈冉閔顱頂。這一招夠快夠狠!

  “好膽!”冉天王大怒,雙手長矛舞動,如龍似電,直刺岑彭眉心、小腹。

  岑彭招架不住,長刀險些脫手而出。

  “這廝好大的力氣,不是霸王,卻有霸王之勇。”岑彭心知不敵,便令左右拿下冉閔。

  “如土雞瓦狗耳!”冉閔毫不在意,雙刃矛大開大合,每一擊,都似有萬鈞之力,收拾些許雜兵不在話下。

  半盞茶功夫,血流檣櫓,積屍如山。

  “此人真乃萬人敵!”岑彭此次出城,

所帶兵馬不多,五百人已經折了百數人。  正是形勢危急之時,龐德收攏殘兵來支援,兩軍合為一處,把冉閔死死圍困。

  冉閔見敵方主將早已逃脫,再不戀戰,輕松殺出包圍圈,去與劉縯大軍會合。

  ......

  “快,抓緊時間渡河。”劉縯、劉秀在船頭指揮兵馬渡黃淳水,打算跟棘陽兵馬合圍甄阜軍,徹底吃下這支兵馬。

  經劉稷這麽一燒,可用之船只有一百余隻,但足夠四五千人渡河之用。

  劉縯軍剛大勝了兩場,如今士氣很高,想要一鼓作氣消滅甄阜的軍隊,徹底解除對棘陽城及舂陵義軍的威脅。

  甄阜眼見大勢已去,隻得帶領麾下三萬人繞過棘陽,想要往淯陽方向逃竄。

  大將軍王常等人早收到李通情報,此時正是出兵的絕佳時機,劉玄便令王常為將,率領全城兵馬火速追剿甄阜。

  後有追兵,前有豺狼,甄阜方寸大亂。隻讓屬官梁丘賜斷後,他在親兵拚死保護下衝出重圍。

  三萬兵馬在劉縯和王常大軍聯合夾擊下,潰不成軍,紛紛繳械投降,甄阜最後隻帶著500余親兵逃往淯陽,從官梁丘賜卻死在了亂軍之中,也算是為劉縯親族報了血海深仇。

  只可惜走脫了嚴尤、甄阜。

  但此戰從根本上解除了新莽王朝,對棘陽的圍追堵截,改變了歷史走向,也使更始朝得到休養生息、壯大實力的機會。

  ......

  嚴尤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師長安, 新皇王莽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嚴尤、陳茂、甄阜下獄,其余人等連坐,幸虧國師公劉歆等人勸諫,王莽這才沒有大開殺戒。

  “真是飯桶草包,十萬大軍居然被區區幾千人搞垮了,丟光了朝廷的臉面。”王莽散了朝,對著兩個兒子抱怨道。

  王莽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人老之後話多、牢騷也多。

  王莽一生共生育6個兒子、3個女兒,長子王宇,次子王獲因罪被他逼著自殺,三子王安,四子王臨是王莽最看重的兩個兒子。

  王安封新遷王,王臨封統義陽王。

  王安與王臨為了太子之位,一直明爭暗鬥,就差以性命相搏。

  王莽深感自己年老體衰,也想從兩個兒子之中選一位太子,承繼大統。

  “父皇勿憂,想我朝戰將千員,帶甲百萬,何懼賊寇?”老四王臨說道。

  三子王安也搶著發言:“父皇容稟,您給我三萬人,我帶兵去平叛。”

  王臨見老三爭寵,也不甘示弱道:“您給我一萬兵馬,我這就踏平賊寇的巢穴。”

  “好了,還嫌老子不夠煩?”王莽心知兒子為爭奪儲君位,早已勢同水火。

  “老大、老二早不在了,你們兄弟是朕最看重的皇子。大位傳於誰,我自有主張,不要傷了兄弟和氣。”王莽苦口婆心地說。

  “父皇教訓的是!”二子趕忙應道,可心裡不這麽想。

  這才離開皇宮,四子王臨回到王府,便召見最近招募的謀士前來商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