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啟蒙典籍倒也罷了,但縣學和郡學還有秦都學宮、九江學宮所用典籍,為了方便學子學習,卻必須添上標點符號,由少府召集各家各學派,為我大秦各類典籍斷句!”
趙文臉上帶著古怪的笑意,後世所傳的各種典籍,被一代代人不斷解讀,恐怕就連當時寫出典籍之人,都不敢確定自己是不是有這個意思!
隻以儒家來說,一部論語,因為斷句問題,天知道冒出了多少學派出來。
但自己在各地建立學堂,是為了普及知識,可不是為了傳播各派各家的文化,自然要提前將斷句弄明白。
由朝廷大量對各種典籍完成斷句,雖然秦代以前的典籍後世肯定還會有爭論,但秦代以後的,卻絕對清清楚楚。
“不知什麽是標點符號,還請陛下示下!”劉邦一臉的茫然,他也是讀過書的,卻從沒有聽說過,還有一個叫標點符號的東西,需要加入到典籍之中。
趙文將標點符號給劉邦講了一遍,看他雖然已經理解,但卻依然帶著幾分茫然,顯然是對於標點符號不以為然,直接道:“上次我送到少府的李強也了解這些知識,讓他將每個符號給你標注出來,給所有典籍之中加上就是了!”
這些人開始讀書之時,就是從沒有斷句的書籍開始,早已經習慣了沒有斷句的讀法,但趙文可不習慣,而且有了標點符號也更方便知識的傳播,所以給所有的典籍加上標點符號,在趙文看來勢在必行。
“縣以上學堂使用何典籍,還請陛下示下!”看陛下不願在講,劉邦極為小心的低聲問道。
諸子百家各家各派全都盯著少府,甚至不斷有人前來找自己,就是想要將自家的傳承加入學堂之中,但劉邦感覺自己就算是傻了,也絕不會參與到這種事情之中。
諸子百家之爭,與自己有什麽關系,自然是陛下安排什麽,自己印製什麽。
“由法家標注商君書,由儒家標注春秋,在讓當年編著呂氏春秋的那些人將呂氏春秋標注出來,能夠將這三本典籍全部學完,別的不說,當一個合格的官員肯定沒有問題!”
春秋是周代的歷史,周史還沒有編寫出來的之前,是最適合用來學史的,至於商君書和呂氏春秋可是大秦最為有名的著作,就連始皇帝都沒有禁絕呂氏春秋,趙文自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劉邦神情一滯,他是真沒有想到,陛下一言間,居然就將諸子百家隻留下了儒法兩家和雜家,恐怕這個消息一傳出去,要不了多長時間,自己的少府之中就鬧翻天了。
“陛下,軍閣首輔王翦,兵部尚書尉撩求見!”站在外面的楚二進來行禮道。
“傳!”
“你也留下聽聽,畢竟戰後還有大量的事務需要少府參與其中!”
看劉邦起身就要離開,趙文直接吩咐道。
“臣王翦、尉撩拜見陛下!”王翦、尉撩輕步走入,向趙文躬身一禮道。
“免禮平身!”
趙文直接揮了揮手,看向兩人開口道:“你們也知道,朕對軍事所知不多,但錦衣衛和東廠對於匈奴來說,卻是絕對的實力壓製,所以此戰必然是大勝!”
“正是如此!”尉撩一臉的自信。
錦衣衛和東廠的實力他親眼所見,而且數量足足有數萬之眾,這一次陛下可是直接各帶回來一千,有這兩千強者相助,這一戰所需要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打,而是戰後如何接收戰利品了。
“匈奴雖是蠻夷,但只要是人就有畏懼之心,五十萬匈奴,此戰之後,我大秦最少能夠俘獲三到四十萬奴隸和數百萬隻牲畜,
所以臣預計,此戰必須調動輔兵二十萬以上,才能夠順利處理戰後事務!”王翦來之前已經計算過,有錦衣衛相助加上長城軍團現在的戰力,匈奴卻對大秦的一切一無所知,這一戰絕對能夠打滅匈奴所有的膽氣,若沒有二十萬輔兵,別說是掩埋屍體了,就連看護牲畜都不夠。
“此戰完全由軍閣安排,朕帶人直接參戰就是了!”對於不了解的事務,趙文絕不會胡亂插手,軍閣的王翦和長城軍團的章邯,隻這兩位的名氣,就足夠讓趙文放心將一切事務交付。
以趙文現在的實力,如果願意,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軍事著作看完,學會各種軍事知識。
可身為修煉者, 還是一個皇帝,不努力修煉,去鑽研兵法,在趙文看來,這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真要有事,憑他手中的幾位大將,也完全能夠應對,真要是這幾位都無法應對的,必然已經超出了大秦世界的極限,自己就是學會兵法又如何,難道還能夠超過王翦和韓信不成。
與其浪費時間學習兵法,還不如將所有的戰事全部交到手下大將手中。
畢竟在大秦世界,趙文還真不相信,現在有人敢造自己的反!
“諾!”王翦臉上頓時滿是自信,此戰最為關鍵的是陛下帶人參戰,雖然錦衣衛和東廠的實力能夠保證陛下必勝,但偏偏陛下不通軍務。
以陛下的身份到了前線必然掌控一切,若是胡亂指揮雖然不會讓大秦由大勝變成大敗,但卻絕對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但現在陛下將一切交到自己手中,由自己來指揮,這絕對是對自己的信任。
“另外傳旨西北軍團的蒙恬和燕趙軍團的王賁,讓他們聯系當地錦衣衛,我大秦如今需要大量的奴隸和牲畜,與其被動鎮守,還不如主動出擊。”
兩個軍團各有五萬人,實力比秦都禁軍的實力隻高不低,卻一直被動的鎮守一地,這簡直就是最大的浪費!
“諾!”王翦神色微動,但卻沒有反對,現在的大秦,完全有實力幾面開戰,而且還會有大量的收獲,最為重要的是,真正的強軍是打出來的。
兩大兵團加起來足足有十萬人,也該見一下血了,順便還能夠抓一些奴隸和牲畜回來,對大秦來說,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