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第一強省》4、旁門左道
  “住手,孔公子乃是大賢良師的使者,爾等不可無禮!”

  隨著一聲雄渾的叱喝,從人群中走出一個黑面虯髯的漢子,手提大砍刀阻止了韓飛龍的手下。

  孔鳴定睛看去,只見這黑臉漢子和宋鐵塔頗有幾分相似,圓臉虯髯,皮膚黝黑。

  雖然比宋鐵塔矮了小半頭,卻是更加渾圓結實,一雙鐵臂撐得衣袖鼓鼓囊囊的,滿滿的肌肉感。

  此人雖然個頭比宋鐵塔矮了一些,但武藝卻勝出許多,適才兩人交手,不過四五回合便磕飛了宋鐵塔的樸刀。

  好在這黑臉大漢心腸不壞,見宋鐵塔兵器脫手,並沒有痛下殺手,反而轉身饒了他一命,也讓宋鐵塔心懷感激。

  韓飛龍瞪了黑臉漢子一眼,沉聲道:“周元福,你莫要多管閑事。”

  “韓軍候,渠帥命俺協助你哨探北海,遇上事情共同決斷,怎叫多管閑事?”

  周元福提刀擋在孔鳴面前。

  “這位公子既然持有我太平道的寶物,就算不是大賢良師的傳人也是使者,我等豈能無禮?”

  “是、是……周渠帥說的是,吾等都是一家人。”

  眼看著對方要起內訌,孔鳴急忙套近乎,又圓滑的沒有承認自己是張角的弟子或使者。

  那是你們說的,和我無關哦!

  韓飛龍露出鄙視之色:“我說周黑牛,你他娘的牛腦子吧?這廝油嘴滑舌,一看就是個奸詐之徒,我若信了他的話才是傻子。不捆綁起來萬一被他溜了,討不來糧食,你擔待的起麽?”

  山羊胡從士卒手裡接過繩索就要上前綁人:“周屯長你往後稍稍,韓軍候也是怕被他溜了,這廝牙尖嘴利,絕非善類,不得不防。”

  周元福手裡大刀一橫,厲聲道:“這位公子就著落在俺身上,若是讓他跑了,由俺抵罪。哪個敢無禮,休怪我刀下無情!”

  韓飛龍與手下幾個頭目對望了一眼,顯然對周元福手裡五十多斤的大砍刀頗為忌憚,恨恨的道:

  “行、行……若是讓這奸徒跑了,渠帥不砍了你的頭算你祖上積德。”

  孔鳴趁著周元福和韓大龍吵嚷的時候給他拍了一張照,又把照片和從視頻裡截圖的張角頭像p在了一起,笑吟吟的展示給眾人:“大賢良師誇讚周渠帥尊師重道,日後定有提拔。”

  這些兩千年前的人如何懂得其中奧妙,只見這個寶物裡面赫然出現了個一模一樣的周屯長,而且和哪位慈眉善目的“大賢良師”並肩而立,有人羨慕,有人驚歎,甚至有更多的信徒跪拜在地懺悔。

  “大賢良師顯靈了,弟子等不敢再冒犯使者!”

  周元福撓了撓頭皮憨笑道:“俺不是渠帥,俺只是一個屯長,但俺不會讓任何人欺辱大賢良師的使者。”

  孔鳴笑道:“周屯長放心,大賢良師說了,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成為一軍渠帥。”

  韓飛龍看向山羊胡,悄聲道:“劉跳澗,這是怎回事?這周黑牛怎進寶物裡面去了,還和大賢良師並肩而立?莫非此人真是大賢良師派來的使者?”

  山羊胡也是疑惑不已:“嘶……看起來這小子有些道行啊!我看十有八九是個練過旁門左道的方士。軍候休要和他囉嗦,直管逼他給孔融修書給我們送糧食過來。”

  韓飛龍點點頭,招呼孔鳴一聲:“不管你是不是大賢良師的使者,反正你是孔北海的兒子。

  若想活命,馬上給你老子修書,限期兩日送三萬石糧食到神樹嶺張渠帥大營,

否則就等著給你收屍。”  山羊胡也跟著附和:“你既自稱大賢良師的使者,又說咱們都是自家人,讓你老子送三萬石糧食接濟一下食不果腹的兄弟,想來孔使者不會推辭吧?”

  “自家兄弟,好說,好說!”

  孔鳴一口答應下來,“馬上給我準備竹簡筆墨,我這就給家父修書。”

  韓飛龍喜出望外:“來人,備竹簡、研墨!”

  趁著黃巾軍忙活的時候,孔鳴走到海子面前,附耳道:

  “待會你去送信,不要管書信裡面寫什麽,直管快馬加鞭找到我爹轉達我的口語。

  先讓母親她們找個鎮子躲起來,然後讓我爹帶幾個隨從快馬加鞭趕往劇縣,打聽一下軍中應該有個叫武安國的武官。

  如果武安國是主將,就讓他帶郡兵來救我,如果武安國不是主將,就擢升他為主將。

  除了武安國,北海郡裡面的其他武官都是廢柴。如果我爹不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就等著給我收屍吧!”

  “小人記下了。”海子微微頷首。

  孔鳴已經完全繼承了這一世的記憶,也捋清了自己之所以出現在這荒郊野嶺的前因後果。

  今年三月,三十二歲的大漢天子駕崩於洛陽皇宮,太子劉辯繼位。

  大將軍何進為了誅滅宦官集團,采納了袁紹的建議,召各地諸侯率兵進京誅滅閹黨。

  時任河東太守的董卓接到詔書後大喜過望,深知自己機會來了,而且河東距離洛陽只有兩百裡的路程,旋即以最快的速度率領麾下三千西涼精銳趕往洛陽。

  也該著董卓飛黃騰達,在他進京之前洛陽發生政變,十常侍剁了大將軍何進之後又被袁氏兄弟誅殺,剩下的閹黨劫了小皇帝上了北邙山。

  董卓率兵奪回天子劉辯,因功被拜為司空。接著他又吞並了何進的部曲,刺殺了執金吾丁原,收了猛將呂布做義子,一舉掌控了洛陽兵權,權傾朝野,乾綱獨斷。

  董卓狼子野心,掌握了大權後提議廢掉天子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眼見董卓權勢滔天,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紛紛出逃,只有擔任議郎的孔融站出來替劉辯說理,反對廢帝另立。

  因為孔融名氣太大,以董卓之囂張跋扈也不敢輕易殺他,便接受了謀士李儒的建議,授意三司舉薦孔融為北海國國相,克日赴任。

  北海國乃是青州人口大郡,土地肥沃,本來是個不錯的風水寶地。

  但張角兄弟死後黃巾余黨進入青州煽動百姓起事,各州郡皆被波及,因此董卓企圖借黃巾之手除掉孔融。

  眼見滿朝文武無人敢拂逆董卓之意,心高氣傲的孔融心灰意冷,無奈接受了北海國國相的職位,帶著自家私兵與家眷向東赴任。

  自洛陽一路向東,孔融率部以日行百裡的速度走了十日左右後進入青州泰山郡,便時常能夠遇見小股的黃巾叛軍,愈向東走,賊兵越多。

  及至進了北海境內, 孔融便命長子孔鳴帶了七八名親兵前面探路,自己帶著五六十名親兵護著家眷相隔二十裡隨後趕路。

  眼見距離北海國治所劇縣只剩下五十裡路程,孔鳴卻沒想到在這荒山野嶺撞上了哨探的黃巾軍,倉促接戰之下被擊中胸膛昏迷倒地,以至於被來自兩千年後的靈魂奪了軀體。

  歷史上關於孔融的記載並不多,更別提作為兒子的孔鳴,完全沒有留下隻字片語的記述,就如同浩瀚滄海中的一朵浪花,轉瞬即逝。

  孔融在十八歲那年,娶了鄰縣大族馮氏之女為妻,第二年誕下長子孔鳴。

  兩年後馮氏又為孔融生下次子孔嘯。

  以孔融之才華與名氣,攀炎趨勢者大有人在。

  就在孔鳴五歲這一年,老爹又納了相鄰的東郡望族程氏之女為妾,後來又生下一子一女,分別取名孔稷、孔鴦。

  群雄討董後孔融坐鎮北海發展勢力,期間曾經被聲勢浩大的青州黃巾圍攻,幸虧得到平原相劉備的救援,方才避免城池淪陷,生靈塗炭。

  數年後雄霸河北的袁紹劍指青州,派遣長子袁譚督率大將顏良、張郃猛攻北海,孔融與之激戰半年,最後僅以身免,妻兒家眷全部被俘。

  悲催的孔鳴被俘後與母親馮氏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全部慘死在袁譚刀下,而孔融則隻身逃往許昌投奔天子去了。

  “做孔讓梨的兒子是真踏馬的慘,作為兩世為人的靈魂,未來我可要保護好家眷!”

  歷史煙雲在孔鳴腦海中稍縱即逝,伸出舌頭舔舐了下乾涸的嘴唇,在心底暗自立下誓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