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漢》第一百二十五章 協理荊州
雖然蔡瑁和劉琮說的只是假設,但劉琮知道這也是蔡瑁內心深處最直接的想法,這讓劉琮十分頭疼!歷史上劉琮便是被蔡瑁等人架空逼著舉州投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了襄陽城。難道真的無法改變歷史嗎?這是劉琮穿越一來的第二個不眠之夜。

第二日,劉表令人將自己抬到鎮南將軍府大堂,強撐著主持了交接儀式。對於劉表讓劉琮協助打理荊州事務,大部分人沒有意見,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劉表疼愛自己的二公子,而二公子這些年的表現也足以服眾。

當然也有人反對,代表人物便是蒯越和伊籍。

蒯越自知已經徹底與劉琮決裂,如今劉琮協助劉表處理荊州事務,不出意外便將會在劉表死後接管荊州。

“將軍,大公子遠在江夏,將軍若是身體不適大可將大公子召回與二公子一起協助將軍處理荊州事務……”蒯越也知道,如今的情勢,想要徹底排除劉琮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將劉琦召回,一起與劉琮處理州內事務,那麽劉琦還有一絲希望。

“是啊,將軍,蒯大人所言極是。如今二公子身兼南郡太守,分身乏術,如果能有大公子在一旁協助,想必事半功倍。”伊籍的想法雖然不完全和蒯越一樣,但同樣不希望看到劉琮這麽快掌握荊州。

“將軍三思,二公子雖然才智過人。但袁本初之前車之轍不可不察。”身為襄陽名族的向朗,被劉表委以臨沮長,也是剛剛回到襄陽。他倒是沒有任何政治傾向,只不過看劉表如此急切的交權給二公子劉琮,便舉袁紹之例勸阻。

劉表豈不知袁紹廢長立幼之禍i,只是輪到自己的時候便又當局者迷。也是劉琦太不爭氣了。l

“表自初平元年入宜城以來,諸位助表平定荊州已經有十七年了。這十七年是大漢朝廷日漸衰微的十七年。幸得有諸位的鼎力相助,荊州才有今日之繁華與安寧。

如今天下群雄紛爭不斷,曹操這些年東征西討統一了北方。對荊揚之地也垂涎已久。表雖有薄名,但垂暮老矣,自知斷不是他的對手。而江東孫權、西蜀劉璋奪我荊州之心不死。如今琮兒成年,在南郡幾年的所作所為想必諸位也是有目共睹。表想將這荊州之地交給琮兒做主並不是一時衝動。

琮兒能征善戰,又有諸位鼎力相助,想必那孫權、劉璋斷是奈何不了荊州。如果有一日表離去之後曹操要一統天下,荊州是戰是降便請諸位與琮兒一道商量著辦吧。表雖有三子,但與那袁本初不同。修兒尚小,尚未成年(加冠)。琦兒雖年長琮兒十余歲,但在襄陽也好,在江夏也好,所作所為想必諸位也看到了。

表雖朝廷欽命的鎮南將軍。但你們或許不知道,琮兒是當今皇帝詔命的禦弟、平南將軍!陛下更是下詔令琮兒聯絡天下漢室宗親以及忠於漢室的諸侯興兵勤王、匡扶漢室.

所以將荊州交給琮兒也是皇帝陛下的希望。還請諸位如往日輔佐表一樣盡心盡力輔佐琮兒!”

如果說前面劉表說得還有點勉強的話,搬出皇帝的詔令足以讓所有人閉嘴!這其中包括極力反對劉琮的伊籍、蒯越,也包括剛回襄陽並沒有預設立場的向朗。甚至連蔡瑁、張允等人都目瞪口呆。

所有都沒有想到,皇帝居然有詔令,劉琮以前雖是皇室宗親,但已經遠得不能再遠。要說皇室宗親劉備似乎更有資格繼承荊州。

但如今劉琮是禦弟,並不遜於劉備,而且是平南將軍,又受皇帝所托,聯絡天下漢室宗親及諸侯。聯想到皇帝上次的衣帶詔,

劉備可是什麽都沒有做便匆忙逃離。劉琮確實是最佳人選,何況劉表是如此信任劉琮。就連蔡瑁也後悔了,後悔昨晚問及劉琮的事情。

劉琮既然有皇帝陛下的詔令,自然有志與曹操對抗。如此一來蔡瑁覺得自己便是關心家族過頭,有點冒失了,如果就此讓劉琮寒心,只怕今後曹操嗎沒來,自己便是會被劉琮疏遠。

劉琮其實也是一百個不情願,劉表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皇帝詔令的事情說了出來,只怕劉表自己也是知道時日不多,怕劉琮壓製不住諸將這才請出了詔令。

既然已經講明了,劉琮便也不客氣:“諸位大人,諸位將軍,琮蒙父親厚愛,暫理荊州。琮雖不才,但荊州有諸位在就不會亂。荊州便是漢室的,是皇帝陛下的忠實支持者。”

一個不算太意外的開場白結束之後,劉表便讓人把自己再次抬回了房間。留下劉琮和荊州一班文武。劉琮雖然想過有朝一日南面相向。

但沒想到來得這麽快,而且真當面對著一班歷史名人時,劉琮難免有點緊張。

不過好在黃權的工作到位,這裡站著的大小官員每個人多多少少有些把柄在劉琮手裡,如果自己代父理政之後仍舊有人不服,他便會及時的拿出來殺雞儆猴。

劉琮犀利的眼神讓襄陽一班文武很不自在,劉表是一個大儒,素以仁義著稱,可這小子別看年紀輕輕,卻不是善茬。所以很多原本沒有立場的人倒是立即靜下心來,劉琮也好,劉表也好,他們只要認真當差便是。

但伊籍、蒯越閑不住,伊籍忙著給劉備通風報信,蒯越則忙著找大公子回來。

而劉表現在雖然已經交權,但並不代表劉琮便是繼祠成功,所以蔡瑁的主要任務便是極力阻止劉琦回襄陽。

劉琮也有自己要忙活的事情,年近了,全程共慶的日子,千萬不能出錯。劉琮便是以整頓治安為名,授權劉磐率領一千騎兵分城幾班在襄陽城內巡邏。

要說劉琮接班最緊張的絕不是蒯越,也不是伊籍。而是蒯建,當年江陵城內的刺殺便是他主使的,雖然也知會了蒯越。但結果卻是刺客盡墨,劉琮安然無恙,雖然後來劉琮剿洪湖湖匪泄憤。但蒯建並不確定劉琮是否已經知曉自己便是幕後主凶,還有那些刺客的家屬莫名失蹤也是讓蒯建大為惱火。

情急之下,蒯建便向蒯越問計,蒯越當然堅決不同意蒯建用強。以自己如今的聲望、地位,就算劉表死後劉琮繼位,自己無非不受重用,但如果再次刺殺不成,便可能面臨滅族之罪。畢竟劉琮的身份絕不是一個南郡太守那麽簡單了。

得不到蒯越的支持,劉琦又不在襄陽。蒯建思來想去,決定單乾,畢竟在他看來。只要是劉琮繼位,早晚會知道自己是主謀,最終還是難逃一死,但如果能夠得手,那荊州便可能是劉琦繼位,劉琦說不定還會感謝自己呢。打定主意的蒯建便費勁心機的尋找第二次下手的人選和機會。

可如今的劉琮早已不是當年在江陵那麽疏於防范了,而且黃權的錦衣衛也無處不在。這個曾經的凶手,黃權自然沒有落下,幾天來的一舉一動都落入眼中。

劉琮在得到黃權的匯報之後也不心急,如今對於蒯建已經是小事,找機會將蒯氏連根拔起,震懾下享襄陽城中那些投降派才是頭等大事。

蒯建刺殺未遂頂多只能將蒯建一人處死,蒯越就算有連帶責任也頂多就是去官下獄。斬草不除根不是劉琮的性格。何況,蒯越多次在朝堂上反對劉琮,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其他人都會認為劉琮是公報私仇。

當然找這樣的機會雖然很難,卻事在人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