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漢》第一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
命令一到蔡府,部隊也整合好了,全是些蔡瑁親信任隊長、軍侯的部隊。蔡瑁早有心理準備加上昨天之事之後,便也不再猶豫率兵前往沙羨接替黃祖。

伊籍也被擢升為郎中。一人被殺,兩人擢升,在外人看來這是劉琮為了安撫襄陽元老。其中的苦衷或許只有蔡瑁和伊籍本人才會明白。

蔡瑁走後,魏延等人便立即奉命接管了蔡瑁留下的部隊。這些部隊中大部分屯長和軍侯是沒有傾向的,這也是劉琮放心留下的原因。張允則被任命為偏將軍,但已經沒有實權。

三日之後黃祖率兵抵達襄陽,至此劉琮的計劃第一步基本完成!

誅蒯越、放逐蔡瑁。襄陽城頓時主戰派佔了上風!

劉琦在新野聽聞蒯越被抄了滅族也是坐不住了,他原本以為頂多就是蒯建下獄、蒯越去官。沒想到自己的弟弟這麽狠,在劉琦看來這事自己和蒯建是主謀,蒯越甚至還勸阻他們兩人來著。

蒯越都被滅了族,自己如果被劉琮逮住是什麽下場?劉琦不願意想也不敢想。

無路可去的劉琦便想到暫時在劉備的庇護下混著,對於劉備來說,這樣一個大公子在自己的地盤上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情。尤其是劉琦上次說的事情,雖然劉備思前想後還是放棄了。

但是如果哪天曹操南征,劉琮倉皇逃離,或者投降,自己擁戴劉琦為荊州牧不是順理成章麽?所以劉琦提出來避難,劉備自然一應應承。

倒是蔡氏和蔡琳被劉琮的雷霆手段嚇到了,雖然蔡氏平時比較嫉恨劉琦,但真的等到劉表死了,劉琮順利繼位之後,蔡氏對劉琦的各種厭惡都隨之消失了。反過來還拉著蔡琳一起勸劉琮。

“琮兒,不管你們過去的恩怨如何,他畢竟是你大哥……”

“二娘,放心,父親臨終前有交代,只要他今後不再犯我,我不會要他性命。”

“那你嶽父那邊……”

“這段時間確實是要委屈嶽父了,不管二娘和琳兒你們放心。我以父親的名義起誓一定會善待蔡氏宗族。頂多一年,少則半年,嶽父到時候想留在江夏還是回到襄陽都隨他喜歡!”

在劉琮的計劃中,確實等到半年之內打退曹操的第一次南征之後,便是要大力建設荊州,重點便是放在江夏郡,到時候只怕蔡瑁不肯離開。不過跟女人過多解釋無用,今後只能好好的哄著這娘倆了。

蔡瑁抵達江夏後,黃祖便領兵來到了襄陽,根據劉琮的吩咐,黃祖的大公子黃射留在了沙羨,成了江夏郡的長史。隨後諸葛亮、蔣琬等人也來到了襄陽。劉琮南郡的核心成員就只有李嚴駐守,甘寧因為率領水軍需要沿長江東進而後進入漢江因而晚到了幾天。

等到人員就位之後劉琮便召開了新一屆班子會議,向朗、韓嵩和伊籍被應邀參加。站在一群比自己小十多、二十歲的年輕後生面前,伊籍不禁感歎自己和蒯越是多麽的不識時務。

會議當然以對抗即將到來的可能的曹操南征。

文聘、甘寧和黃祖的主要任務便是抓緊操練士兵。如今從江陵帶來三萬五千士兵,加上襄陽城原本留下的一萬五千和黃祖從江夏帶過的一萬余人。共計步騎四萬五,水師一萬五千余。李嚴沒有讓劉琮失望,升任南郡太守時從秭歸帶來士兵兩千人,這樣一來,萬一開戰,江陵還能支援前線三到四千人!

黃權的責任便是收集情報,主要是來自許都方面曹軍的一切動向。目前這種情形下,孫權是難以組織其像樣的進攻,何況蔡瑁在江夏也不是虛設的。

伊籍和韓嵩以及蔣琬的責任便是安撫襄陽城內百姓的情緒。

要對抗曹操,襄陽便不能亂。伊籍以前雖然親劉備,但劉琮認為只要自己給予機會,相信聰明人都能看清楚形勢。當然這項工作蔣琬似乎更擅長。加上一個和伊籍名望差不多的韓嵩,劉琮不用擔心事情被搞砸了。諸葛亮則被要求加快兵器生產,尤其是以皮甲和鐵片混合製造的混合軟甲。沒辦法大面積推行鎧甲之前,這個便是過渡,根據劉琮的設想,最起碼騎兵隊四千人要搞出兩千套。然後是步兵方陣至少兩千套。當然再給弓弩手配上一千套戰鬥力就會更強。

為了保證人手,潘睿也被南郡調到襄陽隸屬諸葛亮。

分配完任務,劉琮便帶著文聘、魏延、黃忠等人渡漢江北上查看地形。一行人大清早出發,一直到中午時分。看著廣袤的衝積平原,劉琮很是鬱悶。

因為從許昌經葉縣過宛城一路向南到新野,到襄陽,除了有兩天小河之外,沒有什麽山川阻擋。劉琮知道當年曹操親率虎豹騎追得劉備拋妻棄子,不得已拿老百姓做擋箭牌。如今新野的劉備肯定是靠不住的了,曹操肯定會派騎兵先行。

衝積平原,或者說從許昌到襄陽的狹長的平原帶,只有快靠近襄陽時才有幾個零星湖泊。走廊西面的兩條漢江支流更是像一個Y子一樣在襄陽匯入漢江。但是河水太淺根本擋不住騎兵!

怎麽辦?當年火燒博望已經讓曹操吃一塹長一智……

一連幾天都劉琮都在江北考察地形,文聘和諸葛亮也明白劉琮的良苦用心,找個相對有利的地形設伏或者設置陷阱也算是打擊敵軍士氣的好辦法。以至於到後來查看地形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文聘、諸葛亮、蔣琬等人只要有空閑便加入這個隊伍。

轉眼來到了五月中旬,劉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便是分兵屯守樊城。魏延、黃忠各率五千將士先期入駐。進入樊城的任務不是訓練,魏延部負責將樊城往北十裡地的成才樹木全部砍伐運回樊城。木材用於製作弓弩設備和大型投石車。 黃忠負責沿途的將石料搬運回樊城進行整修和擴建樊城城牆。

當然劉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想把這些樹木留給曹操。

官渡之間劉曄的投石車就大放異彩。曹操南征想必不會帶太多的投石車,沒有沒有和石料就一時無法組建起大規模的攻城部隊!

襄陽城的駐軍差不多也被劉琮動員起來。襄陽城本來城牆已經夠堅固,但劉琮仍舊不放棄,一來是個襄陽城百姓一個定心丸。二來也是為萬一曹操渡河圍城,也方面固守。而甘寧和黃祖的水師也暫停了訓練在漢江幾時公裡的河道上開挖河道,在南岸修建防禦工事。

這一切要是劉表在世時不可能進行的,別說至今曹操未出動,就算真的已經出動,也犯不著如此勞命傷財。但劉琮知道,南征是一定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做得準備工作每扎實一份,將來對戰就少傷亡一分。

就這樣,樊城和襄陽城,劉琮都親自設置施工圖。樊城的城牆幾乎在一夜之間被加寬了一丈余、加高三四尺。當然最惹眼的還是城牆上的那些木疙瘩,一個都蒙著油布。不是走進根本看不清楚是什麽。

就這樣,劉琮雖說是一州之主,卻是把絕大多數精力放在了樊城和襄陽城的防禦上。

這一日劉琮和眾將又登上了樊城城牆,舉目望去,城北一片狼藉,一些原本高大的樹木被劉琮命人砍伐一光,而且留下的樹樁也是高高低低。劉琮忽然想起什麽一般,隨即對旁邊的人說:“貼出告示,城北的這些樹樁嚴禁砍伐,砍一棵罰錢一萬。十棵以上者以通敵罪直接入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