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第九十章 意外收獲
蔣琬等人滿臉崇拜的說道:“公子果然深藏不露啊!”在蔣琬看來,劉琮昨日那首靜夜思已經是上等佳作,只是沒想到今日在他人的逼迫之下居然還能做出如此好詩來。

蔡琳也是讀過些書,雖然他和劉表一樣,無法完全體會劉琮的詩中意境,但劉琮這首詩的氣勢、韻味都超越了其他人。只是最後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讓蔡琳有點醋意,她不知道劉琮想要表達對誰的思念,但卻是很令人羨慕。

劉琮念出這首詩之後,當然也想到過眾人的表情,所以此刻他很淡定,開玩笑,蘇東坡都忽悠不到你們,那可真是活見鬼了!

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三名評委一致決定要定劉琮為這次中秋賽詩大會的魁首。司馬徽便上前征詢劉表的意見。

劉表當然沒什麽意見,詩文大會本來就是玩的成分大一點,劉琮能力壓群芳他自然高興。不過一旁的劉琮聽到之後連忙阻止:“琮只不過是拋磚引玉,事先琮就不打算參賽,如今還是讓其他人發揮吧,我就不參評了。”

雖然劉琮不參評,但劉琮這首詩,注定是今日中秋賞月的焦點,乃至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怕是無人能及了。但劉琮一再說自己是純熟表演,其他人才是參賽的,要求比賽繼續。

劉琮堅持不參評,眾人隻得作罷,在劉琮的刺激之下,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也是挖空心思紛紛再賦詩一首。

最終諸葛亮憑借超常發揮奪魁,龐統、徐庶次之。其實在劉琮看來,蔣琬的文采不亞於諸葛亮,不過相對三位評委來說,蔣琬是陌生的粉嫩新人,自然比不上諸葛、龐統等人受歡迎。

但不管誰奪魁,這一晚,大家隻記住了二公子劉琮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沒出幾天便有人將其改編成曲配合樂器唱遍全城,這是後話。

詩文大賽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劉備等人料想不到,他實在想不明白,半年前還渾渾耗耗的二公子,今日之後可就是徹徹底底的文武雙全、享譽荊州了。自己這也算是弄巧成拙,幫著劉琮出名啊。不過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就像昨天比武大會,自信滿滿的讓關平第一個出場一樣,他的決定是錯誤的,不但幫助劉琮贏得空前的人氣,自己還有小人的嫌疑。

就連以前老是懷疑韓玄、劉度等人為了奉承自己而在公函中對劉琮大加讚賞,現在劉表深信,自己的這個兒子確實是勇猛過人,才思敏捷。

勇猛到張飛不敵,才思敏捷到短短片刻便是作出如此佳作。蔡瑁等人自然不會放過給劉琮造勢的機會。

當然,荊州諸郡的太守和有名的武將都在場,親眼見證了劉琮的勇武和才華!

相比劉琮的日月光輝,大公子還真成了容易被人忽略的螢火蟲!

這些太守們個個都是人精,尤其是和劉琮有過交往的韓玄、劉度和金旋不斷的在劉表面前稱讚劉琮的過往事跡。劉表架不住蔡氏的嘮叨便在中秋後的第二天再另外賞五百金,並上奏朝廷表劉琮為平南將軍。

漢末以至魏晉,征伐頻繁,戰事日增,故設立名目繁多的將軍稱號,即為雜號將軍,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將軍名號。

大將軍: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秩萬石。東漢末年,其位在三公之上,時漢朝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另以袁紹為太尉,袁紹以太尉位在大將軍下,故“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兩級:大將軍、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列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列於九卿,高於其他臨時設置的雜號將軍。

中郎將: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如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黃忠就是鎮南大將軍劉表的中郎將。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衛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征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征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鎮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劉表便是欽命的鎮南大將軍。

四安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列於上卿,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安將軍之下。大致上五六品,三國時期各國都不一樣。

劉琮平秭歸、討吳巨、剿洪湖賊其實都算不上什麽大功勞, 但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將軍多如牛毛的年代,大部分人是自封某某將軍,然後一一封賞屬下。而劉琮有了這個平南將軍的稱號,今後甚至可以月經管轄荊南諸郡的事宜,實在是荊州之內劉表、蔡瑁之下,實實在在的三號人物了!

劉表以鎮南大將軍之尊,荊州牧的身份表劉琮為平南將軍太稀松平常了。也不存在朝廷準不準的問題,如今的朝廷實際上是被曹操一人控制了,為了穩住各地方諸侯,只要他們不稱王稱霸,曹操一般都會準的。因為官職這東西是好東西也是雙刃劍。

一個沒有地盤沒有能力的人自封為大將軍必定會成為笑話,地盤不夠,能力不夠就算自稱皇帝也是笑話,就好比袁術。但劉琮沒這個問題,如今的荊州,要問誰是州牧有人回答不出來,要問誰人氣最高,非劉琮莫屬。

劉琮雖然不需要什麽將軍名號壓製眾將,但如果能夠得到朝廷的冊封,劉琮自然可以往下分封屬下。

同時這也是一個信號,大公子劉琦至今是閑官。二公子半年前輩任命為南郡太守,如今更是被加封為平南將軍,兩相比較,眾人自有分寸。

兩場比試下來,劉琮不光賺得名聲,還被封為將軍,最重要的是,得了一千五百黃金。這些錢是劉琮覬覦已久的,現在終於沒有旁落!

還有一個令劉琮高興的是,趁著比武大會和詩文大會,對手松懈的空檔,黃權已經派人打探到先前在江陵刺殺劉琮的那些人的家屬,並已經成功營救出他們,準備安置在公安。當然黃權走的人不知鬼不覺,對手也暫時無法懷疑到劉琮頭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