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興漢》第八十七章 提前預熱
第二輪的比試,江夏黃祖對對陣零陵劉度隊,蔡瑁隊對劉琮隊。

黃祖隊佔著絕對的優勢,劉度甚至都沒上場,因為黃祖隊便輕松叁比零取勝,輪到蔡瑁對劉琮,蔡瑁也是一臉苦笑,上午看劉琮對張飛,也是讓蔡瑁大開眼界。一來張飛卻是世之猛將。

而劉琮的表現更是讓蔡瑁無話可說,有這樣一個女婿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至於最終的比賽結果,蔡瑁並不看重,因為如果按照當初的抽簽順序蔡瑁隊只怕早就被劉備淘汰了。

劉琮經歷上午的比賽消耗也是很大,而沒有得到出場機會的甘寧、魏延自然成了主力。

第一局蔡瑁對甘寧,對於甘寧,蔡瑁還是有所了解的,兩人戰了有十幾回合,蔡瑁便找了個機會認輸。接下來魏延、劉磐也是贏得乾淨利落。

最終的決賽,劉琮和黃忠依然沒有出場,不過即便是這樣,黃祖也是毫無辦法。

劉琮隊伍這三個人是頂尖高手,而且年紀都是三十出頭,戰鬥經驗豐富、體力充沛,很快比賽結束。這一次劉琮眾望所歸的贏得了最終的冠軍。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那些外圍開賭坊的只怕是連老婆本都要賠光了。

那些賽前嘲笑劉琮的人也自覺的閉上了嘴巴。整個校場或者說整個荊州文武官場界劉琮的聲望有如火箭般直竄雲霄。那些中立立場的人也紛紛圍攏過來表示祝賀,也有人拉不下臉面便直接向劉表祝賀。

確實,二公子如此生猛,手下也猛將如雲。

劉表比賽前也沒有想到,當初劉琦提出比武大賽他稍加思考就答應了,後來劉琮建議取消比賽他還以為劉琮害怕劉備奪冠會打擊到自己的聲望。劉表當然不能給人指手畫腳的機會,不過就是區區五百金,偌大的荊州還是出得起。

如今劉琮拿下冠軍,劉備第一輪就被淘汰,打擊劉備的同時,劉琮的人望也是空前高漲,這是劉表樂意看到的。但有一個人卻是無法釋懷,那就是大公子劉琦!

劉琮在南郡搞得風生水起,龐統便給大公子出主意找機會打擊劉琮。劉琦想來想去便想起比武這一招,本來劉琦想將劉備攬到自己隊伍當中,由自己出面組隊的,結果劉表沒同意,只是讓劉琦出面代表自己組織比賽。

就算是這樣劉琦也認為只要劉備的隊伍在比賽中擊敗劉琮,那麽當初劉巴在朝堂上將劉備貶得一文不值就是信口開河,劉巴是劉琮的心腹,那麽就代表劉琮也是這樣一個無端誹謗劉皇叔的小人。

所謂成王敗寇,劉琮贏了,大家隻關心結果。賽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劉備輸了更加印證了劉巴的逢戰必敗論。

所以劉巴比劉琮還開心,當然參賽的劉磐、甘寧、魏延三人也是十分開心。唯獨黃忠稍稍覺得有點內疚,還是劉琮幾番相勸才想明白。比賽沒有規定不準用弓箭,而且兩人相距這麽近能夠騰出手來使用弓箭也是要超常的能力的。換了劉琮在對張飛時就絕對不敢再分心用弓箭!

最後的頒獎禮,劉備沒有再出現,第一輪輸了劉備就帶著手下回了驛館。劉琦也是黑著臉主持完儀式。龐統在場下看得也很是不是滋味,只能心中暗暗打定決心,明日詩文大賽見高低。

有人歡喜有人憂,比武大賽在熱鬧中結束了,最終劉琮隊第一,黃祖第二,蔡瑁隊第三。

劉琮除了收獲極高的聲望之外,也將五百金收入囊中,這五百黃金也算是意外之財,對於想乾大事的劉琮來說也是急需品。

比賽結束之後,劉琮便在襄陽城找了個好酒館犒勞眾將,

手下文官眾將都悉數到場,韓依聽說有熱鬧,便果斷舍棄了和韓玄父女相聚。高興之余,劉琮也對第二日的詩文大賽提出了期望,蔣琬對襄陽名仕了解並不多。倒是諸葛亮十分謙遜的說道“主公,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明日詩文大賽與其說是比試還不如說是以文會友。最終結果難以預料,還要看個人狀態和臨場心境。”

“那不行,孔明先生,公子開口閉口便是先生如何如何,明日*比試你可要盡力哦。公子今日*比試為了五百金可是不惜墜馬數次啊,你也不能松懈。”韓依一聽諸葛亮說勝負難料便對諸葛亮有了一絲鄙夷。

韓依這麽一說,諸葛亮很是尷尬,讀書人從來不說滿話,何況這種比賽還真是不好說。

韓依從小就沒怎麽好好讀書,打架她倒是在行,自然很難明白其中道理,她知道劉琮很厲害,但劉琮似乎又很尊敬崇拜自己的手下孔明先生,那孔明先生一定很厲害。

甘寧、魏延等人也是跟著起哄,在這些武將看來,諸葛亮和文聘一文一武執掌南郡,文聘的武略早已的到認可。

諸葛亮的文韜他們直觀感覺不明顯,因而也是簡單的認為這次比試確實是檢驗諸葛亮才華的最好機會。盡管諸葛亮的才華劉琮是知道的,但經這麽多人一起哄,諸葛亮確實還是感覺到了壓力。

韓依更是直接了當“先生,不如你現在就露幾手,讓我們見識見識?”

諸葛亮無奈的看看劉琮,劉琮知道這般粗人雖是不懂風雅,湊熱鬧還是在行的,便笑著對諸葛亮道:“先生也不必過謙,明日*比試的主題無非就是中秋、賞月之類,先生就小試牛刀讓他們過過癮。”

“是啊,先生,你就先來幾下讓我等開開眼。”今日跟著劉琮出盡風頭的甘寧也在一旁起哄。

諸葛亮知道躲不過,便起身說道:“今日*比武主公大勝,亮就獻醜賦詩一首,不過主公你和公琰兄也不能閑著,亮先拋磚引玉,稍後靜候佳作!”

諸葛亮這麽一講,倒是劉琮能夠有點為難了, 像諸葛亮、蔣琬這種文人,根據情境作詩還不是手到擒來。可自己一介軍人,對這個不在行啊,不過既然諸葛亮這麽說,他也不能藏頭縮尾,只能先聽聽諸葛亮的再見機行事。

只見諸葛亮緩步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窗外一群小鳥隨即嘰喳著飛離。諸葛亮略作沉思:“月色初闌珊,漸滿南窗前。推窗聲策策,驚鳥影翩翩。”

好詩,諸葛亮這首雖然簡短卻很應景。

“推窗聲策策,驚鳥影翩翩。先生真是好文采。”一旁的蔣琬不住的拍手叫好。

“公琰莫要笑我,該你了。”

蔣琬看看眾人也不客氣,在屋內來回踱步,不一會便停下來低聲吟道:“秋月動琴弦,桂花起風歌。美酒濕淚眼,皓月照卿我。”

蔣琬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詩歌,大意便是,秋月啊你撥動了我思念的琴弦,桂花你唱起了思鄉的風歌,美酒打濕了鄉愁的雙眼,還好有皓潔的明月照著你我一樣的人。

甘寧、魏延等人無法體會這種意境,但諸葛亮、劉巴等人明白,蔣琬這是離鄉數月有點想家,想故鄉的友人了。劉琮何嘗不想家,他想的不是山東高平,他想的是和諧後世。

諸葛亮、蔣琬想家了還能抽時間回去看看,自己怎麽回去啊……

“公子,該你了……”劉琮聽得蔣琬的詩也是陷入了淡淡的憂傷,韓依不知內情還以為劉琮在沉思了,便湊上來搖搖劉琮。

“哦,我就算了吧,兩位如此意境雅作,我怕說出來破壞氣氛。”

“不行,孔明先說都說了,拋磚引玉,你可不能耍賴!”韓依堅決不肯饒過劉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