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漢》第一十八章 商定討逆
“他這廝是要造反!我說當初在夷陵城郊怎麽會被山匪埋伏,而事後他又不管不問,如今我們拿回秭歸可算是被他恨上了,大人,還請速速下令,我們這就率兵前往江陵,定將吳巨那廝捉來!”甘寧聽到張博所說,再看看劉琮一臉愁容,便自告奮勇。

“是啊,大人,吳巨在戰場上不救我等就已經是大罪一樁,這秭歸遭山匪他作為一郡太守難辭其咎,明知道我軍新敗還抽走縣兵,明顯是要將夷陵拱手相讓。如此多的證據表明他跟那些山匪肯定是一夥的,還請大人下令,我們定能活捉那廝!”魏延緊跟著甘寧也表態。

甘寧和魏延的態度倒也在劉琮的意料之中,畢竟甘寧和魏延是劉表的帳下,隸屬襄陽,這吳巨造反,他們有義務平叛。

“大人,此事事關重大,是不先稟明鎮南將軍,如果吳巨造反,我等隻怕兵力不夠,是不是派人向襄陽請求援兵,讓文聘大人前來?”王忠見兩位表了態,知道自己也攔不住劉琮做任何決定,隻是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是啊,那吳巨既然有心謀反,自然有準備,我們雖然有兩千五百人。和江陵城內守軍差不多,但若是強攻隻怕毫無勝算。但是如果放任吳巨,隻怕江陵城內兵卒會越來越多……而且到時候吳巨若是見沒有勝算,一口咬定自己無辜,我等該如何處置?”劉凌說的其實也會劉琮擔心的。

劉琮其實心裡早就想殺向江陵,將那吳巨趕出太守府,隻是在眾將面前又不能太表露,王忠、劉凌的擔心卻是有道理,劉琮貴為二公子可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將自己的大好前程毀於一旦。

“大人,事不宜遲,吳巨謀反已經證據確鑿。援軍自然要請,但如能在援軍抵達之前對諸位大人來說也是大功一件。至於那吳巨,依下官來看並不難對付。下官以為吳巨雖然年過半百,卻不不是有智謀之人,副手霍俊、王威皆是有勇無謀之人。

大人只需用計穩住他們,然後率兵前往突然發動攻擊。大人站在正義的一面,江陵城內雖有守軍數千,但現階段並不見得完全聽命於吳巨,若是時間拖久了,那便難說……”張博見劉琮手下眾將態度不一,便又開始調動情緒。

“你們以為如何?”劉琮又看看甘寧和魏延等人。

“誠如張大人所言,不能再給那廝時間,不然江陵城更加難攻!”甘寧想了想:“要不我率部從水路發動佯攻,大人率大部隊從陸地進攻,兩相夾擊。”

“不妥,我不人馬本來就不多,再分兵實在單薄。大人,就算暫時不能拿下江陵城,也要盡快切斷吳巨與外界的聯系,等到襄陽援軍抵達再做打算不遲。”魏延盡管也想和甘寧一樣立刻衝到江陵城下殺敵立功,但王忠的話也提醒了他,盡管江陵城沒什麽名將,但畢竟有城牆做掩護,但他也堅持認為不能再給吳巨時間。

討論了大半個時辰,黃權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雖然各抒己見,但有點基本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證據表明吳巨反相已明,應該盡快控制局面。這就是劉琮想要達到的效果,吳巨謀反是張博提出來的,眾將領商議之後確定的。

將來萬一有人拿這事做文章,劉琮也算是個說法,至於如何取江陵,劉琮昨晚已經想得差不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吳巨,不管吳巨信不信,他和張博兩人度各自休書一封,簡要向吳巨匯報了劉琮等人收復秭歸和暫住夷陵的情況。

劉琮更是提出,手下將士勇猛,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希望太守能夠親自接見他們,以鼓舞士氣,

同時也震懾郡內那些不安分的小股山匪勢力們。劉琮提出三日後自己親率大軍前往江陵縣城。同時劉琮也沒讓甘寧、魏延等人閑著,散會後第一時間讓諸將回營操練士兵,隨時準備出發前往江陵。

盡管形勢刻不容緩,但劉琮也不想冒險,這支部隊裡有近五百人是新兵,五百是山匪和家丁收編的,做不到操練,起碼得讓他們識得旗語等戰場基礎號令才行。

待到眾人離去,劉琮便隻留下黃權一人。

“你調查得情況如何?”

“大致和張縣令說得差不多,隻是就此判定吳巨必反是不是有點倉促了?……”

“你糊塗了,難道等到他登高樹旗那一天才行動嗎?”劉琮知道黃權擔心什麽,但自己是自己一定要改變劉表那種溫爾文雅的作風。

“可是將軍那裡……”

“這個你不用擔心。父親享譽荊州,不願意落下什麽罵名。隻是現在是亂世,是講究實力的時代。你要記住了,那曹操逐袁術,攻呂布,驅劉備伐袁紹都不曾有什麽明正言順的理由。那吳巨先不說他謀反,就是前些日子在戰場上不救我等已經是死罪。

我們不能容忍這樣的人留在荊州,留在身邊,何況還是南郡這樣的要害之地。不然今日是南郡失控,明日武陵、零陵、桂陽、長沙等郡都會仿效,到時候父親的將令還會有幾人聽從。反與不反,他吳巨必須讓位了。與其讓他心懷怨恨,不如讓他死個明白!”

“屬下明白,這南郡太守是該換個忠誠之人了。”黃權聽得劉琮執意要掌控南郡,頓時明白了。這二公已經是南郡都尉,此番討伐有功,南郡太守空缺……看來以前真是小看了這二公子啊。這二公子看著年齡和自己差不多,謀劃其事情來卻一點不含糊啊。現在已經在為將來繼承大位做準備了。

那邊張博也按照劉琮的意思給吳巨修書一封,詳盡相近匯報了劉琮等人行蹤,並提及如今劉琮歸來,即將返回江陵,還希望吳巨將先前帶走的三百縣兵調回夷陵以恢復夷陵正常秩序。

兩份公文先後送達江陵,吳巨看了兩份信雖然沒有懷疑,但卻十分鬱悶, 本來一步一步算好了,誰料這膿包二公子竟然翻盤了,秭歸順利拿下,那夷陵自然也在劉琮等人的掌控之中,看來這獨立之事要押後了……

至於劉琮提出率兵前往江陵,吳巨並沒有引起重視,因為劉琮和張博來信都說劉琮如今剩下不到一千人,剩下的要留在夷陵養傷。這劉琮本來就是南郡都尉,吳巨沒有什麽好理由拒絕他率兵進城。到時候隻能等他帶人進來之後再將其控制,說不定又自己能夠增加一千余人。

吳巨雖這樣想,但並沒有表露,而是在太守府衙公堂上將兩人來信公布,並開始安排迎接劉琮等人凱旋。無論如何,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戶曹主薄劉巴就分到一個好任務,專門負責接待劉琮等人進城事宜。

話說這劉巴,漢末荊州零陵A陽(今湖南邵東),字子初,是荊州世家名人,少年時就很有才乾,祖父劉曜,蒼梧太守。父劉祥,江夏太守、蕩寇將軍。

靈帝末年,黃巾起義失敗後,劉祥被任命為江夏太守、蕩寇將軍。漢獻帝永漢元年(189年),時孫堅舉兵討伐董卓,因為南陽太守張谘不給軍糧,就攻殺之。劉祥與孫堅同心,南陽士民因此怨恨劉祥,舉兵攻打他,劉祥與他們交戰,戰敗身亡。

劉表也素來不喜歡劉祥,劉祥陣亡後,就拘禁了他的兒子劉巴,想要殺他。苦於沒有借口便數次派遣以前劉祥所親信的人騙說劉巴:“劉州牧想要害你,我們一起逃離這裡吧。”再三勸說,劉巴就是不應允。該人回報劉表,劉表於是不殺劉巴。後來劉表接連征辟劉巴,還舉薦他為茂才,劉巴都不接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