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漢》第一十三章 滯留秭歸
魏延、甘寧你們二人在俘虜中挑選一些沒有前科的,充入本部,盡快完成建制,如果以前是縣內某族家丁的就給家主一些補償。

黃權,你把所有的騎兵集合起來,繳獲的馬匹配上士兵,給三位大人每人留2騎做親兵,剩下的全部集中到一起,我有他用!”

“諾!”

眾人領命下去之後,劉琮便進入縣衙後堂休息。腦子卻是向著怎麽應對未來的局面。雖然人在秭歸,劉琮不得不為自己將來回南郡、回江陵好好謀劃一番。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劉琮在黃權和一乾親衛騎的陪同下先是視察了秭歸縣城,然後又來到縣城四周,由於秭歸縣還有一半轄地在長江南岸,黃權等人擔心山匪作亂,就不讓劉琮過河。

一行人在江北轉了轉,越看劉琮心裡越是不平靜。

雖說荊州在劉表治下相對平靜,已經有十多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了,劉表本人也不喜窮兵黷武。但秭歸縣的農村還是一付破敗之相,人口也相對稀少。大量的田地都荒蕪了。縣城裡雖然好一點,但比起和諧後世來,落差實在太大。不過破敗蕭條倒是為劉琮將要實行的屯田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那就是有許多現成的荒地可用。

第二天劉琮又在李嚴的陪同下拜訪了幾個大族,劉琮無非是代表父親對各家遭受的損失表示歉意,並承諾不再發生此類事件,也有人提出希望能夠免賦稅一年,劉琮沒有同意,現在離曹操南征滿打滿算都隻有三年了,自己還不知道去哪裡找錢練兵,賦稅哪能說免就免,好在山匪洗劫情況不是很嚴重,幾個大族也表示理解。

三日之後秭歸縣衙,劉琮再次將一乾手下聚集到一起,列席的還有秭歸縣主薄和戶曹。

甘寧和魏延兩人早已完成了劉琮交代的任務,其實不用劉琮交代,隻要編制到位,兩人就是實際上的別部司馬,隻能襄陽一紙任命,那就是千石將領了。

更讓劉琮高興的時,上午襄陽已經有信使過來,表揚了劉琮,並準了李嚴任秭歸縣令,這是一種莫大的信任,也讓劉琮在眾將面前很有面子。

“諸位,李縣令的任命已經下來了,這是官袍與印璽!”

李嚴連忙出列接過官袍和印璽,臉上毫不掩飾的綻放著笑容,其余眾人連忙上前道賀。劉琮又朝甘寧、魏延兩人看了看緩緩的說道:“你們倆不用著急,先在秭歸操練本部人馬,這次戰鬥斬敵立功的按照我宣布的執行,暫時沒有空位的就設一名副職,領正職俸祿,等隊伍壯大了之後再落實職位!”

“諾!”兩人自然清楚,軍中職位不比地方長官,雖然縣令也是秩千石,但秭歸剛經歷動亂,繼續地方長官,李嚴確實是合適人選。而軍中的職位就相對不急,當然甘寧等人也相信劉琮會盡力爭取。

別看劉琮隻是個秩比二千石都尉,但他還有個身份是二公子。

甘寧此戰之前曾無數次想著離開劉表,但經歷這麽一次戰鬥,似乎又看到了荊州的希望,如果將來有一日二公子能執掌荊州,必將是一方霸主。

但是接下來,甘寧就知道自己錯了,自己完全小看了這二公子的雄心。跟著這樣一位二公子,自己的才乾肯定能有發揮的場地。

只見劉琮緩緩對眾人說道:“想必諸位也知道了,這秭歸縣城基本安定了,流民也基本有了安置。投降的山匪也招了五百余人進入我軍,但還有七百人無處可去,我的意見是手上有人命的三天后處斬。剩余六百多人城裡開墾營,在秭歸縣城附近開荒。

水稻至少要趕出三千畝來,

趕不上的,就秋季種小麥,秋季必須開出一萬畝來。人手不夠就在縣中募集民工,衙門出錢,或者用賦稅抵工錢。我承諾的陣亡將士的田地補助需要盡快發下去。這事就由李嚴牽頭,秭歸面臨長江,要多製水車加大灌溉面積。先前跟隨你控制縣城的那些家丁正式轉為縣兵,今後秭歸縣就保持五百縣兵的規模,一來用於防禦敵襲,二來監督那些山匪不服管教。

如果他們當中有膽敢偷懶或逃跑者殺無赦!墾荒的前期費用,我已稟明父親,先調過來一部分,剩下的從秭歸縣今年的賦稅中扣除。”

“諾!”李嚴沒想到劉琮這兩天帶著黃權在城外巡視,卻是為開荒而來。不過秭歸縣這個地理條件要趕在冬季來臨之前開墾出一萬三千畝良田,還真得立即開始不能放松,這個縣令不好當啊。

旁邊的魏延更是舌頭伸得老長,幸虧有這個李嚴,不然這秭歸縣令,公子隻怕會讓自己來當,讓魏延領兵打仗絕對沒問題,要是讓他帶著一群老爺們開荒……

劉琮並不理會眾人表情,接著說道:“這次大勝,俘虜了三十匹馬,我已經檢查過,幸虧裡面有些沒有閹割的公馬,大概有五六匹,我打算在秭歸建立一個小型馬場。這件事的重要性不亞於墾荒,李嚴你要給我重點關注!”

“諾!”

這下連甘寧都吐舌頭了,這個縣令確實任務重啊,主公不是這麽好叫的。

“接下來我們要在秭歸呆上數天,甘寧負責清剿秭歸境內各地匪徒。秭歸縣衙已經有一些線報上來,務必盡快切斷這些人與益州的聯絡。必要時乘船追擊!”

“諾!”

甘寧是地頭蛇,又有江*匪的經驗,這差事交給他比較合適。

“魏延,這些天裡你除了繼續整肅縣城內的治安之外,立即開始募集新兵,我要帶往江陵,越多越好!”依劉琮估計,先前魏延和甘寧兩人收編了近一千山匪和縣中大族家丁,如果能再募集到幾百新兵,基本上這次立功的人職位都有角落了。

“主公,這一下同時開展這麽多項,城中錢糧隻怕不夠……”看著劉琮似乎意猶未盡,李嚴已是滿頭大汗,盡管可以從賦稅中抵扣,但這募兵沒錢是萬萬不行的,募到了就得吃飯。還得分發兵器!

“山匪們佔領秭歸縣城之後就把老巢搬過來了,這次大勝未曾逃脫一人,你們幾個可有什麽收獲?”

“啟稟大人,小人這些天整理庫房,發現比先前多了一千五百金,糧食多了約五千石。”終於輪到一旁的小吏了,眾人才明白劉琮是有準備的。

其實劉琮也是無奈,劉表雖有心,但卻不肯付諸行動,始終認為窮兵黷武非明主所為,但劉琦知道這個亂世靠仁義是解決不了多少問題的,諸侯廝殺時還是要看誰的拳頭硬,秭歸雖然比不得襄陽那麽富庶,但好在剛剛經歷過動蕩,劉琮有機會安插自己的人手,這李嚴就是不錯的人選。

先把秭歸穩定好,再去江陵種田練兵。這是劉琮的初步想法。秭歸和江陵之間還夾著個夷陵,怎麽才能動夷陵呢?

“黃權,這些天你就不必跟著我了,我給你一隊人馬,你好好調查下這次山匪襲城還有沒有其他人助紂為虐的,這秭歸縣城的大族有沒有參與其中,還有我們從夷陵出兵怎麽會被賊兵掌握了一舉一動,那夷陵縣衙是不是有問題,都要認真給我查清楚!”

“諾!”黃權是明白人,先前劉琮說讓魏延募集新兵要帶到夷陵去,縣中的戶曹又有提醒劉琮錢糧不夠,他八成猜到了劉琮想幹什麽。作為劉從身邊最信任的人,機靈是基本要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