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249章 確定的方案(很抱歉發遲了)
大體上來說,設計圖上的船隻倉儲系統被分為幾個大的方面,分別為‘彈儲’、‘能儲’、‘水儲’等。在‘彈儲’方面.....在船甲板上方,計劃中將塞進去四十門420mm主炮、百多門30·60mm對空對海副炮;而在水線之下,雖然此前的方案於涅斯塔這裡出現了異議,但即便不會達到二百多門的程度,也會保有起碼的對水底攻擊手段。所以綜合來看,這艘船的投射能力還是高到出奇。但如果想要將這種投射能力有效的利用起來,那對應的大小彈丸儲備數量便不容小覷。這一點,於圖紙上同樣得到了體現...在每門炮的反應倉之下,都設置了與全自動裝填系統緊密結合的備彈室;一枚枚重彈、或穿甲彈被分成相鄰的兩個部分,固定在像極了工廠中流水線、又形似於彈鏈的藤蔓環鎖裝置上,並跟隨中樞的指令完成裝填。除了這些與反應倉比鄰而建的備彈室之外,船底還有佔據了很多水密艙的儲彈庫,其內部的金屬彈丸在肩負著‘壓艙’任務的同時,亦通過類似傳送帶一樣的結構、與上方備彈室相連。由於,現在使用的大炮所投射的都是沒有‘裝藥’的金屬疙瘩,在殺傷模式受到了限制的同時,卻也有著儲備時不需要考慮殉爆之類危險的好處;因此,在密度、空間布置等方面的設計,就是怎麽方便怎麽來、怎麽儲量大怎麽來,再加上艦船本身所擁有的龐大內部容積,彈丸儲備這一塊兒是相當的無虞。然後是能儲....對於組合成船的這一連串‘半術法構件’,涅斯塔在諸多‘滿意’之中卻又一處‘不滿意’,便是其對‘養分’的高度依賴。‘養分’還不能簡單的等同於‘燃料’,前世也沒有哪艘船會因為沒有燃料,而被削去幾乎九成裝甲防護能力,也沒聽說過因為沒有燃料而不能開炮的。但對於此世、對於這些陸續出現的半術法裝備而言,‘養分’確實會由外至內的影響所有功能,圖紙上這艘船亦如是、‘低能濃縮液’儲備堪稱是它的生命線。也因此,涅斯塔在圖紙上看到了位於船底上方,那從船首至船尾佔據了數百艙室的‘養分池’,以及從艙壁密密麻麻延伸而出的須狀根系。據船牙介紹說,艦船養分總儲量最高可達1.5萬噸;其看似很多,但假若綜合艦船各狀態下的養分消耗來衡量的話,或許就會覺得這只是起碼的必要。首先,因為艦船實乃活體,其光是維持自身活性便需要養分,因此即便靜止時也會產生消耗。於最節能的半休眠狀態時,由於船體本身的巨大、且內部術法植物的數量眾多,艦船已經不具備像是30mm突擊炮、亦或者風刃突擊槍那般,只靠自身內能便可維持的能力,而為了保有術法植物的生機,艦船就需要以0.5噸\/燈時的速度消耗養分。假若不考慮任何其它因素,那1萬五千噸養分濃縮液便可以換來燈時、625天、1.3年的半休眠狀態期;當然,若是艦船停泊於港口,那就可以通過轉換為根系扎地模式,來避免這部分濃縮液的‘無端’消耗。此外,其余小型武器在‘半休眠態’與‘工作態’之間轉換的十分順滑,但當體量放大至如此龐然大物時,便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等待;也因此,一種隨時能夠開啟其余功能的‘激活態’便成為了必要,當該船出於這種狀態時,即便不啟用任何區域圖騰效果,也會被動的按照1.1噸\/dh的速度消耗養分;大致換算後就可以得出,1萬5千噸養分濃縮液可以支撐該船0.59年的激活狀態,但這個消耗在位於港口時同樣可以通過根系扎地來避免。其次,是航行之時的消耗;在不考慮除航行之外任何狀況的情況下,艦船保持最高航速的代價預期會在1.2噸\/dh左右;在加算激活態耗能進行合算之下,便知此時該船能航行6500燈時,總航程約在26.1萬公裡左右。假若換成巡航速度,那便可以按照0.4噸\/dh的動力系統消耗,加激活態的1.1噸\/dh消耗,計算出可航行時間dh、共計32萬公裡。航行中所消耗的養分,大多數都被用在了啟動、並維持鍋爐與蒸汽機相關圖騰的運轉之上,另有一部分消耗則產生於動力傳遞、遠程控制等地方;【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yuanapp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在各個小圖騰積少成多之下,累積成為並不算小少的消耗。再次,還有‘裝甲防護’方面也需要考慮養分問題;停泊時、非戰時艦船可以為無甲狀態;即便在進行低烈度戰鬥時,亦可以靠本身的材料強度,來輕松抵禦大約相當於30mm、60mm穿甲炮所能帶來的傷害;此時,艦船自然不會產生除護甲材料活性維護以外的養分消耗。而一旦啟用裝甲防護圖騰,所立體銘刻在增強了效果的同時,產生的消耗也絕不容小覷;平攤至每平厘米時或許很不起眼,但整艘船又由多少個立方厘米組成呢?當這個消耗數字累積至全船體的裝甲防護層後,便形成一組不容忽視的數字。而為了能夠減少養分消耗,研究所便在設計裝甲開啟結構時,專門分出了應對不同戰鬥烈度的‘輕甲’、‘中甲’、‘全甲’三種開啟模式;它們分別會按照1噸\/燈分、6噸\/燈分、19噸\/燈分的消耗速度,來對應不同的防護需求;沒錯,這回是按照燈分來計算消耗的,所以裝甲防護圖騰通常不會保持開啟。再再次,是艦船骨架強度方面的消耗;再這一點上,因為與裝甲防護相同的‘節能’思路,研究所分化出了無加固、輕加固、中加固、全甲固、重加固五種強度方式,且各自有著不同的應用場景、養分消耗。當艦船處於完全靜止、或者單純的在航行時,由於船體材料的強度足矣支撐其結構與自重,因此既可以采用無加固模式來省下這部分消耗;也可以用0.4噸\/燈分的消耗為代價,啟動‘輕加固’狀態,從而進一步減輕船體結構受損的可能。在計算中,只有當艦船的速度、達到現在根本不可能的140km\/燈時航海速度時,才真正需要開啟‘輕型骨架加固方案’,因為此時的損管消耗或許已經追平了不開啟狀態下所節省的養分。而上位的‘中型骨架加固方案’養分消耗則為3噸\/df,想定中應當於非激烈戰況下開啟,比如主炮齊射需求處在12門以下時;更上位的‘全加固狀態’養分消耗為9噸\/df,適用於有高強度撞擊需求、或者有22門主炮齊射需求之時。現階段技術所能達成的最上位,則是養分消耗達到噸21\/df的‘重型骨架加固方案’,基本只需要在40門主炮齊射時開啟就行,所產生的效果足矣抗衡住那個瞬間所產生的恐怖撕扯。最後,是攻擊與全自動供彈系統的消耗;420mm主炮在陸戰時,於直接從大地汲取養分的狀態下,其發射速度為1發\/20燈分;但改換由‘低能濃縮液’供能時,全功率發射速度便可以被壓縮至13燈分每發,但相應的也要付出5kg\/次的養分消耗代價。203mm炮在陸戰時,其反應倉全功率激發速度為1發\/2燈分;但改由‘低能濃縮液’供能時,便可以用2kg的濃縮液為代價,換取到1發\/40燈秒的射擊效率。60mm炮,在根系接地狀態下的陸戰射速為1發\/2燈秒,但在‘低能濃縮液’供能的情況下,會在消耗0.7kg養分後,保持在1發\/燈秒的實際射擊速率。30mm炮,陸戰根系接地時射速1發\/0.5燈秒,由‘低能濃縮液’負責供能時,可以用消耗0.3kg養分為代價,將自身射速抬升至1發\/0.3燈秒;而在圖紙上所給處的計劃中,全船預計會配置有40門420主炮,估算中齊射消耗大約在0.2噸\/次的程度,每燈時能齊射約4.5次,預期會消耗養分0.9噸。此外,還有150門30mm水下速射炮、至少30門甲板近防炮,它們一個燈時可投射216萬枚彈丸,養分消耗大約在65噸左右;另有60門60mm水下速射炮、20門60mm高平兩用甲板炮,一個燈時可投彈28.8萬枚、養分消耗約為20.16噸;之後,是15門布置在水線之下的203mm穿甲炮,一個燈時投彈量為1350枚、養分消耗約在2.7噸上下。合算所有火力後的齊射狀態,艦船單是反應倉耗能就將達到約89噸,且該耗能還並非攻擊時的所有需要;在攻擊過程中,中樞控制、聲訊索敵、自動化供彈、炮管維護.....這等等相關圖騰,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都會參與進來,並預估會產生以供彈系統為大頭的35噸\/dh養分消耗,此外還得計算主炮齊射時所需要開啟的‘重型骨架加固方案’.....如此一看,噸的預期養分儲備,在這從靜態到動態全部的消耗數據面前,也並非什麽了不得的大數字。而除了彈丸、能量儲備之外,還有軍士們的食物、飲水、單兵武器等生活·戰鬥物資需要考慮,此外還有基於‘燒開水’的蒸汽動力系統,也需要相應的鍋爐水需要備份,這些物資會佔據船體內部的諸多艙室。~~~~~~船牙的介紹至此告一段落,他自己、以及船舶研究所、動力研究所的諸多研究者,此時都頗為期待的看著大議長,想從他嘴裡獲得一個正面反饋。涅斯塔這邊,在看到、聽到、並進行了基於腦力的龐大運算後,雖然覺得這其中還有著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對比河道中央那個‘醜陋胖餃子’來說,圖紙上的方案確實太香了.....於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吟後他開口回應道,“械牙....基於渦輪機的動力系統研發的怎麽樣了?”“議長閣下...暫時還在數據演算·腦內冥想建模階段,但既然這邊的事情對於我來說已經告一段落了,那之後的推進進度應該不會太慢。”“這樣啊....行,我原則上同意你們的計劃,之後上交議會進行討論吧,如果通過的話、就開始協調巫醫們一同分工製造第一艘驗證船。”“哈哈!明白,我這就回去準備模型和材料!”船牙激動的應道。“別著急,不是現在....高等火山蠑螈的捕捉不能再拖了,先造那個單炮管炮艦應急吧。”“啊?真要造那個破爛東西?”“的確很爛,但有總比沒有好....如果還要繼續等圖紙上的這個家夥,那我就是將現有的所有巫醫都調過來,別說幾個月了....一年時間能造出來麽?”“額...第一艘估計是不可能的,有太多東西需要在第一艘的建造過程中進行驗證了,但後續應該會快很多很多。”“這就是了,單炮管炮艇的55l·520mm炮能不能從南方海岸線打到火山群?”“這很輕松~”“假如改換更成熟的70l·420mm炮呢?能不能打到?”“也可以輕松的打到。”“那就用這個方案吧,不但技術完備、改換能量液後射速還能快上許多....所以,現在基礎上的方案改良需要多久?”“很快就能完成,建造方面甚至會更輕松一些,船體內空間的安排也會相對靈活。”“可以,反應倉工廠是現成的、裝甲圖騰銘刻工廠是現成的、船骨架生產沒有問題.....其它所需材料應當也並不複雜對麽?民間的加工精度能否完成生產?”“可以的...”“我知道了,那械牙你這邊,木炭蒸汽機和鍋爐能不能分包給民間工廠?”“可以的閣下,就是‘純粹機器方案’本身的工作效率是真的堪憂....”“具體速度是多少來著12km每燈時、倒車3km每小時對吧?”“是的。”“這個速度還沒有槳帆船快把?靈活性也有不如對嗎?”“是的...”“唉,那個醜家夥能不能用槳帆船拖拽著前進?”“這倒是沒問題。”“那就行....船牙,組裝流水線的思路可準備了?”“已經做了一些....”“哪一套方案?”“額...圖紙上那艘的....”“嘖嘖....你這個家夥...”“嘿嘿...”“行吧,在保留擴建可能性的同時,將流水線方案改一改,先應付一下單管炮艦的組裝就行,沒問題?”“絕對沒問題!”“那就行,你們三個和我一起回去,我要召開臨時會議。”“明白!”之後,研究者們開始繼續此前的各項任務,而芙蕾雅等三位巫醫、則和涅斯塔同乘一輛駝鹿車返回了本部....臨時會議在大約兩個燈時後被召開,並作出了相關‘一次性炮艦’的製造計劃。這一批炮艦將不配備動力系統,全靠現有的槳帆船拖拽著前進,而在計算過後,巫醫們甚至發現這樣似乎還能讓它們走的更快一些....因此,動力研究所會拿著此前搜集到的數據,立刻開始渦輪動力系統的正式開發,暫時停止對此前應急方案的參與。此外,每艘炮艦旁邊會增設一艘、專門裝載養分濃縮液的能量補給船;炮艦的根系將直接伸入其中獲取反應倉、炮管自我修複、自動裝填、以及骨架與外殼的加固圖騰啟動時所需的養分,船身內部其余空間則用金屬彈丸壓艙。攻擊方面,520mm改成420mm方案後,每艘船會沿著中線背負五門主炮炮;雖說那近三十米的炮管會時攻擊方向轉換相對困難,9米直徑的反應倉也會將整個船體變的過分緊湊,但單就火力而言,這樣的方案已經有限的條件內做到了極致。 對於它們的建造,議會給出了五個月時間;此間合計會有三十艘相關零部件,被撒到一個個現有的工廠中生產,然後運輸至圖騰銘刻廠加裝相應的圖騰,最後送至深水港碼頭進行組裝。相應的組裝船塢,則在巫醫們的合力下只花費大半月時間就有了大致雛形,然後在兩個月時間裡被成排的布置於河岸邊。不同於單管炮艦的‘一次性’定位,這些船塢都在建設時考慮過後期的擴建問題。這是因為黑河下遊的水足夠深、河面足夠寬敞,且深水港碼頭距離本部又足夠近;相對於過於遙遠、且有可能被海洋魔獸所騷擾的海港,在考慮過便捷性、安全性等問題後,議會決定將此處當做未來重要的造船基地來進行營造。因此,這些船塢並非隻用一次的樣子貨,等後期根據需求完成了一輪輪擴建後,即便是仍處於紙面上的那艘巨艦,也可以在此處進行建造。新的決策出來後,械牙、芙蕾雅、並一群學者一起,前往月余前新建立的‘動力研究所’開始閉門研究;船牙這邊,則一邊期待著此後大船的建造、一邊安心的開始負責這一批單管炮艦的營造。當這一切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時,在其它方向上也有相關、或不相關的事情在發生....於北方高原,演習部隊此時已經乘上了軌道車,即將踏上返回本部的旅程;於高原更北方,率屬於軍隊系統的情報壓製部隊,正在角蹄種向導的帶領下探索者當年土倫部的進山路線,想要在此前那些林間野路之外,摸出一條適合大隊行走的出山道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