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諸天第一從武俠開始》第36章 神州9鼎
蒼龍七宿的秘密最初並非七國共有,而是周王室獨自享有的秘密。
  武王建國後,周公姬旦發掘於七件玉佩於綸城,秘密研究多年卻一直沒有堪破其中的秘密,但其精通先天八卦,卜算之道不遜色於薑太公分毫,也並非一無所獲。
  他為易作爻,算出了這秘密與蒼龍七宿有關,誰能堪破這秘密,就能掌握征服天下的力量。
  周幽王八年,姬宜臼太子之位被廢,褒姒的兒子姬伯服被立為太子,姬宜臼逃回了申國,幽王率軍討伐申國,申國聯合繒國和西戎抵禦,雙方交戰周幽王戰敗被殺,隨軍的太子伯服也被殺。
  幽王崩,宜臼自立為平王,但大臣虢公翰又在攜地立幽王之弟余臣,是為周攜王,周朝進入二王並立時期。
  平王和攜王爭奪正統,無所不用其極,大肆出賣周王室的土地和利益用來收買周邊強國。
  平王母族出自犬戎,出身不如攜王,因此最初諸國最初支持的是攜王,為了能夠獲得諸侯支持打敗攜王,平王不僅割讓了大量土地給晉秦諸國,還把蒼龍七宿的秘密泄露給了晉、鄭、秦、齊、燕等五大國。
  關系蒼龍七宿秘密的七個玉佩,周平王隻保留了一個,而把另外六個都交給了五國,其中晉國國勢最強,得到了兩個,其他國家都得到了一個。
  後來歲月流轉,春秋時,周王被楚國所敗,不得不交出了最後一個玉佩,三家分晉,最強的趙國和魏國瓜分了晉國遺留的兩個玉佩,韓國見鄭國國勢衰落,起兵滅掉了鄭國,奪走了最後一個玉佩。
  曾稱霸一時的齊國由於田代薑齊,丟失了蒼龍七宿的玉佩,成為了戰國七雄中唯一沒有蒼龍七宿秘密的國家。
  話說到這裡,伏念完全明了,顏路手中一定有齊國流傳下來的玉佩,這也是錢恆找他的原因。
  “其實七王之所以一直沒有研究出蒼龍七宿的秘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顏路挑眉道:“是什麽?”
  “當年周平王雖然交出了六個玉佩,卻在玉佩上留下了一層極為隱秘的封印,只有最純正的姬王室血脈才能打開。”
  “原來如此,怪不得諸國始終參不破這秘密。”
  顏路正色道:“國師解釋了蒼龍七宿發現的過程,可這並不是它真正的秘密,您的猜測究竟是什麽呢?”
  錢恆澹澹道:“你們知道中土第一王朝的鎮國神器是什麽嗎?”
  “九州鼎?”
  說話的聲音蒼老而豪邁,且有一種澹澹的灑脫。
  一個老人踏進大廳,直視錢恆,眸子中溫潤如玉,散發著瑩白光輝。
  他鶴發童顏,面色紅潤,一身儒衫卻穿出了仙風道骨的感覺,彷佛是神仙中人。
  他正是儒門的精神領袖荀子,活著的聖人。
  “大禹治水乃鑄九鼎,鎮壓諸世妖邪,功成飛升而去,他也是上古時代最後一位飛升之人,而他的兒子啟以九鼎為根基,創造了夏王朝,綿延四百余年,最後為成湯所破,只是成湯後來並沒有找到九鼎。”
  錢恆微微拱手,笑道:“荀子不愧為當世大賢,我只不過稍稍提醒,您就猜到了答桉。”
try{mad1('gad2');} catch(ex){}  荀子沉思道:“如果說蒼龍七宿的寶藏是九州鼎,可能性的確不小,只是九鼎的作用是鎮壓妖邪,就算獲得了它,似乎也並不足以爭霸天下,為何周公會說,獲得了它,就有著爭霸天下的力量呢?”
  “荀子可知道當年為何洪水泛濫,生靈塗炭?”
  “史書記載,有絕世妖魔無支祁興風作浪,呼風喚雨,導致江河泛濫,莫非,這和無支祁有關?”
  錢恆澹澹道:“一千八百年前,大禹擊敗無支祁,卻奈何不了它的不死之身,於是把無支祁鎮壓在九鼎之中,想要慢慢耗光它的精氣神,一點點的磨死它,不過無支祁魔功蓋世,即使經過了近兩千年的鎮壓,依然沒有死。”
  “八百年前,周公起卦時,很可能算到了無支祁,卻由於九鼎的隔絕,並不清楚裡面是什麽東西,只是感覺到有一股可以橫掃世間的強大力量,因此才下了這個錯誤的判斷。”
  荀子皺眉道:“國師的語氣篤定,彷佛親眼所見一般,莫非您的術算之道還要超越當年周公?”
  錢恆輕輕一笑,“超過周公還差一些,不過荀子猜的不錯,我的確從某些渠道看到了當年大禹鑄造九鼎的過程,所以才說,猜的八九不離十。”
  荀子見錢恆沒有多說的意圖,也沒有追問,話題一轉道:“不知國師是否願意與老頭子下局棋?”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yeguoyuedu】
  “當然沒問題。”
  伏念立刻命人準備棋盤,很開棋盤就擺開。
  荀子道:“國師不遠千裡而來,不妨執黑先行。”
  錢恆也不客氣,撚起一子,直入天元。
  氣氛立刻凝滯起來,伏念幾人更是大氣都不敢喘。
  所謂天元,是直接下到棋盤中央,近乎於讓人一子,在很多棋手看來,等於於赤裸裸的歧視,連荀子都想不到錢恆敢這麽下。
  除非是棋力勝出不止一籌,這樣下才有勝算,而荀子酷愛下棋,棋藝堪稱天下無雙,生平難尋一敗,正常來說都沒有幾人能夠下的過他,更不用說起手天元。
  他修養深厚,也不生氣,笑眯眯落下一子,“國師勢在必得啊。”
  錢恆幾乎沒有思考,立刻落下一子,“棋藝其實我並不算精通,不夠最近卜算之道有所進步,棋力長進不少,不然也不敢與大師對弈。”
  兩人邊下邊聊,落子的速度越來越快,沒一會兒棋盤就布滿了黑白棋子。
  伏念幾人靜默觀戰,他們清楚,雖未明說,可這盤棋決定著儒家之後的選擇。
  作為儒家真正的話事人,關乎生存的重要決策只能由荀子作出,連伏念都差一點。
  錢恆想要拿下儒家,荀子想要考究一下他的布局和心性,因此才有了這盤棋。
  在荀子看來,棋力與棋風與一個人的智謀和心性息息相關,一個人的棋風與他的風格和行事難以分開,一個心思詭秘的人,不可能下出堂皇正大的棋。
  此刻兩人大開大合,寸土必爭,場面上看起來不可開交,讓旁觀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
try{mad1('gad2');} catch(ex){}  錢恆和荀子兩人展現的棋力,都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張良估計自己上場,此刻多半已經被屠掉大龍,投子認輸,此時他才清楚,平時荀子與他切磋,根本未盡全力。
  而強大如荀子,在錢恆天元開局下,居然隱隱落入了下風,若是荀子沒有神之一手扭轉局勢,收官階段勝算不足四成。
  又是三十手,錢恆的速度依然如初,可荀子卻越下越慢,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後才落子。
  好不容易下完一子,荀子感歎道:“國師棋藝的確勝老夫一籌,若非開局自廢一子,現在老夫已經輸了。”
  錢恆嘴角勾起微笑,啪的一聲吃掉了白棋三子,“我不過是仰仗術算之術,論真正棋藝,比大師還是差點。”
  “這我倒是認同,術算畢竟不能取代人算。”
  荀子輕輕撚起一子,落如棋盤,頃刻間局勢大變。
  這一子落下,白棋突然轉守為攻,相互聯通一氣,之前被吃的三子赫然是故意送出去的死棋。
  張良緊繃的肌肉舒展開來,他已經看出,隨著這一子落下,荀子的不僅扳回了局勢,而且還壓製住對方邊角的一堆棋子,錢恆想要翻盤,可謂難如登天。
  “大師果然老謀深算。”
  “過獎過獎。”
  荀子完全放松開來,以他的經驗,對方已經不可能反轉,頂多垂死掙扎,試圖在官子階段奮力一搏,不過對方想不到的是,他最強的就是官子,落子時如巍峨泰山,不會出現半點差錯,在年輕時,他就沒有在官子時被人逆轉過。
  錢恆的落子依然快到極致,彷佛根本不用思考,再次落下一子。
  “大師即使不算學術,隻憑棋藝,也足以稱為棋聖。”
  荀子突然猶豫了一下,他有些看不懂錢恆剛剛落子的意圖,這一手實在超乎常規,大違棋理,讓人一頭霧水。
  遲疑半餉,他決定不管對方的怪招,按照自己的棋路走,堂堂正正以勢壓人。
  “棋藝不過是小道,用來陶冶性情不錯,可也僅此而已。”
  錢恆笑而不語,繼續落子,依然是荀子看不懂的棋路。
  荀子也不再糾結,繼續按部就班布局收官。
  七八手過後,錢恆突然落下一子,把之前的怪棋全部連成一氣。
  荀子童孔驟縮,錢恆這一手,近乎匪夷所思,居然在不可能間盤活了已經被他逼死的一堆黑棋,甚至反過來包圍了白棋。
  黑棋只要再走幾步,就能直接吃掉大半白棋,而他沒有任何還手的余地。
  到了此刻,勝負已經沒有任何懸念,白棋大敗虧輸,而荀子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錢恆究竟是如何反敗為勝的。
  猶豫半餉,他放棄了抵抗,直接投子認輸。
  “國師算無遺漏,老夫甘拜下風。”
  他頓了一下,問道:“只是老夫不懂,國師最後幾步究竟是如何下出來的?”
  錢恆微微一笑,“很久之前,我看過五局對弈,這是其中一名叫阿爾法的棋手的手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