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裝突擊》三百八十九 計劃和變化
2205年5月20日。

 短暫的休假讓所有剛剛與親人團聚的官兵依依不舍,但沒有更多的時間休息,遠征軍全體返回工作崗位之後,士氣高昂的遠征軍對半人馬a殘余的外星艦隊展開新一輪的全面圍剿。

 為防止前進基地的悲劇重演,這一次呂劍不敢再把遠望號放在看似安全的後方,而是命令遠望號全程跟隨,與補給艦呆在一起。

 萬一出現危急情況,遠望號將直接進入超光速狀態脫離險境——遠望號是武裝移民船,艦上裝備的武器雖然不能與正經八百的戰艦相提並論,可對付十艘八艘的生物戰艦還不在話下。

 只不過遠望號承載的不僅是將士們的親人,更是所有人心中的牽絆,包括呂劍在內的遠征軍全體官兵,哪個都不希望遠望號與敵軍接戰。

 解除了後顧之憂,將士們奮勇當先,一鼓作氣掃平了敵軍主力,可惜沒能全殲敵人,被數量不明的零散敵軍逃離。遠征軍不得不將清剿殘敵作為整體作戰計劃的補充和延伸,將戰鬥擴展到整個行星系。

 逃跑的敵軍只能算小打小鬧,出動戰艦圍剿根本就是大炮打蚊子,不管怎麽看都不合算。好在北方號已經歸隊,兩個戰鬥機聯隊近二百架重型戰機四處出擊,將四散的敵軍屁滾『尿』流,著實讓吳挺出了一回風頭。

 長達十長點四公裡的北方號空天母艦共搭載四個師的改進型空天兩用戰機和一個師的支援型航空師,戰機總數超過五百架。

 其中的主力機型f-447重型戰機。是f-440的改進型,機身長度達到創紀錄的64.21米,比突擊隊慣用的登陸艇長出二十一米,怎麽看都不是戰機,而是炮艇。[] 重裝突擊389

 新型戰機一改傳統,取消了反衝式發動機和佔據了大量機內空間的轉向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國產磁力引擎及配套的小型聚變反應堆,增加的機身長度就是為了容納新型的動力設備。

 武器裝備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機腹下的武器艙可以快速更換不同的內置掛艙,實現武器的快速轉換。 a型掛艙為兩門激光炮。b型為一門電磁炮。

 原本還有c型微波炮的設計,但戰機對微波的屏蔽並不是很好,大功率微波能夠穿透戰機外殼,沒等烤熟敵艦。就先烤熟了飛行員。因而予以取締。

 北方號第一次大規模出動就嚇了所有人一大跳。領頭的四架戰機躍出母艦後經過短暫的加速,居然一架接一架地消失在七彩微光之中,進入了超光速狀態。惹得眾人陣陣驚呼。

 後來大夥才知道,這四架戰機是尚處於實驗階段的f-447s,加裝了國產型超光速引擎,可惜人類的加工技術比機械文明差了一大截,戰機的最高速度只能達到5.6倍光速,再快就有解體的危險。

 可僅僅是這一項改進,便為逐漸顯『露』弱態的航空兵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長達二十天的圍剿作戰中,這四架戰機的殲敵數量達到北方號殲敵總數的一半兒以上,後經準確計算,四架實驗型戰機的擊墜數達到航空兵擊墜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七。

 這個數據著實讓全體參戰官兵大跌眼鏡。

 不僅戰艦兵吃驚,就連同艦的其他飛行員,也為那四架實驗型戰機上一排整齊的紅『色』擊墜標志眼熱非常——多裝一台超光速引擎,戰機的機動『性』將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換成任何一個人,擊墜數都少不了。

 可惜接規定,只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才有飛實驗型的資格。

 2205年6月10日,歷時二十天的圍剿戰正式落下帷幕,雖然戰鬥涉及半人馬a全部三顆恆星的所有星域,但官方報道沿用了比鄰星戰役這個軍方的戰役計劃名稱,並將其做為人類走出太陽系的第一場戰役載入史冊。

 對此北極熊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堅持認為人類走出太陽系的第一場戰役是由俄國遠征軍打響的沃爾夫359戰役,但慘敗的俄國遠征軍漏光了北極熊的所有底氣,不過俄國畢竟仍是三大航天國之一,最終比鄰星戰役被命名為“人類走出太陽系的第一場勝利戰役”。

 俄遠征軍及沃爾夫359之戰,則被輕描淡寫地一句“人類的太陽系外第一戰”概括,總算給北極熊留下了幾尺遮羞布。

 美國遠征軍雖然仍未有消息傳回,但不管怎麽看,美國遠征軍都沒有一場戰役殲滅三顆骨塚的實力和運氣。

 痛定思痛的俄軍奮發圖強,向先鋒四遞交了新的艦隊圖紙。

 俄國的技術實力並不比誰差多少,只是頑固的意識形態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中國遠征軍的成功為俄方一大批不得志的技術人員敞開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新型戰艦參照中方的成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技術改進,不過成功與否還需要實戰的檢驗,而且短時間內,先鋒四根本沒有為俄方建造新戰艦的余力。[] 重裝突擊389

 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而且美國佬發揮他們一貫的超強想象力,設計的戰艦無論體積還是武器裝備都遠超中方的巨艦。

 俄遠征軍大敗虧輸,下一場再也輸不起,因而他們的新計劃相對保守,艦上設計的武器全部來自於成熟的武器系統,只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威力。

 而美國人則再一次將浪漫的思想發揮到極限,在計劃中提出了各種各樣花式繁多的科幻武器,比如電漿炮、黑洞重力炮、分子裂變炮、反物質導彈等等,中子炮質子炮什麽的,根本就是小打小鬧。

 這些武器在理論上都能成為現實,不過誰也說不準作戰效能究竟如何。

 對普通民眾而言。各國的造艦計劃都是絕密中的絕密,可是對實力強勁的大國來說,即使得不到全套的圖紙,掌握部分數據卻不難。

 俄國的戰艦中規中矩,只能說保守中有提高,但美國人的戰艦就太狂放了,那麽多隻存在於理論和實驗室中的武器居然要全部安裝到新戰艦上,不由地令所有人拭目以待——好用的下一步可以借用拿來主義,不好用的自然有美國人充當實驗品。

 除了三大航天國之外,歐洲各國終於在強大的壓力下聯合在一起。以歐盟為基礎結成緊密的政治聯合體。共享技術和資源,正式加入太空競賽,並向先鋒四遞交了戰艦設計圖。

 先鋒四這股東風,誰不想借上一借?

 先鋒四來者不拒。只是很明確地告知歐盟。必須排隊等待。什麽時候造完了前面的戰艦,才能為歐盟建造戰艦。

 對機械文明來說,人類的實力越強越好。

 可惜所有的國家都不清楚超光速引擎的秘密。所有的戰艦仍然以9.2倍光速為最高速度設計,這些戰艦注定天生不足,短腿兒。

 與此同時,中**方也展開了一番大動作,放棄一直以來隻招募本國公民的做法,天軍面向全世界招募職業軍人,只要條件合適,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加入中國遠征軍外籍軍團的申請,成為抵抗地外文明入侵的一分子。

 入役後的待遇參照中國現役軍人,沒有特殊待遇,但在服役期滿,或者達到一定年限之後,可以無條件加入中國國籍,成為偉大的中華民族中的一員。也可以選擇經濟補償後離開。

 中國的實力雖然領先全球,但是與美俄間的距離並不遙遠,這份通告對美俄沒有多少吸引力,可是對歐洲和其它欠發達國家來說,無異於天上掉下的餡餅。

 看到條件了沒有?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申請,這就意味著各國的現役軍人也可以提出申請!

 對中**方來說,這是吸收全球各國優質兵員的機會,而對欠發達國家來說,何償不是一個深入了解中國天軍的機會?

 這份提案一直秘而不宣,直到公開公布,才為世人所知。

 軍方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

 自2204年年初遠征軍第一艦隊成軍至今,機械文明向中國天軍移交了五批戰艦,共七十艘巨艦,但是成軍滿員的卻只有遠征軍第一、第二艦隊和太陽系留守艦隊。

 其中留守艦隊原為計劃中的第二艦隊,因為不必離開太陽系和母星地球,許多天軍官兵選擇在留守艦隊服役,因此截止目前為止,遠征軍實際成軍的只有兩支艦隊,剩下兩支艦隊的二十八艘巨艦雖然分配了軍官搭好了架子,可是仍有大批崗位缺乏人手,缺額高達百分之四十!

 由於遠征軍走的是精兵路線,所以軍方本著寧缺勿濫的原則,寧可招募自願遠離太陽系作戰的新兵從頭開始訓練,也不願意勉強不願加入遠征軍的現役官兵。可天軍是真正的高技術兵種,從入伍到走上工作崗位,必須經過長期的技術培訓。

 從2200年開始,軍方每年招募兩批志願者,其中士兵在經過兩年的培訓後進入遠征軍服役,擁有技術基礎的志願者則必須接受至少四年的專業培訓後成為遠征軍軍官。

 遠征軍第二艦隊中新培訓的官兵佔到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四!

 沒上過戰場的菜鳥佔的比例太大,第二艦隊的戰鬥力讓天軍總部為之憂心忡忡,可是天軍根本沒有那麽多成熟的官兵補充,況且哪怕是菜鳥,也比沒有要好得多,只能讓第二艦隊在戰鬥中逐漸成長。

 比鄰星戰役開始前,有感於即將到來的嚴峻形勢,軍方原本計劃提前結束培訓,以剛剛結業的官兵為基礎組建遠征軍第三艦隊,以便應對外骨人的威脅,沒想到比鄰星戰役中的第一艦隊一戰消滅外骨人三顆骨塚,天軍頓時打消了提前結業的想法。

 當不成熟的官兵派上戰場,不僅是對艦隊的不負責,同樣是對官兵們的生命不負責,不到萬不得已,軍方絕對不會這樣做。

 中**方其實早有招收外籍士兵的考慮。但限於國情一直沒有實施。這一次直接送到了軍委的會議上,會上讚成和反對的兩方人馬吵成一團,讚成的一方主要考慮的是軍方儲備人才不足,可以快速建立後續的遠征軍艦隊;反對者則憂心敵對勢力會派人混入我軍。

 最後聶劍榮在軍委的會議上拍了桌子:時不我待,寧讓人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人,時代在進步,民族在融合,讓外國人為中國人打仗,讓老百姓的孩子少死幾個有什麽不好?敵人他愛來就來。咱們就不會審查?就不會監視?人家的外籍軍團組建了幾百年。咱們就為了這一點擔心因噎廢食?

 最終決議在舉手表決中艱難地獲得了半數以上的讚成票,而且讚同的前提是不組建純粹的外籍軍團,而是將訓練合格的外籍士兵平均分配到戰鬥部隊。

 這份決議同樣在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軍官們關心的是萬一將來手下多幾個老外該如何管理。士兵們感興趣的是將來隊伍裡多幾個高眉深目。甚至是黑皮膚的大塊頭是個什麽模樣……就是沒人關心間諜的事兒。有個人終端呢,人在哪兒,乾過什麽記錄得一清二楚。想搞破壞?哪有那麽容易?

 哪個時代都少不了漢『奸』,中國人也沒少了出賣軍事機密的,外國人比自己人顯眼得多,到哪兒都惹人注目,反而更加安全……再說了,外籍士兵接觸涉密職務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在確認忠誠度這前,不可能讓他們接觸到軍方的機密。

 小打小鬧的東西,用不著打入我軍內部也搞得清,人家也沒必要費那麽大的力氣。

 僅僅24小時的時間,來自全世界的申請超過二十萬份,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地增加,軍方負責招募的人員頓時忙了個人仰馬翻,不得不緊急借調大量人員才解決問題。

 初步篩選出合格的申請者之後,軍方的情報部門立即開始對申請人的身份背景展開詳細調查,即使來自於外軍也沒關系,這樣的戰士更容易訓練,可以更快地加入軍隊,唯一需要謹慎的問題是申請者的政治背景,擁有華裔血統或是來自於友好國家的申請更容易通過,可能與恐怖組織有關、有可能是他國間諜、有犯罪史等不良記錄的危險分子則予以剔除。

 考慮到火星戰役中美俄移民的慘重傷亡,申請者中與外骨人有血仇的同樣擁有優先權。

 且不說地球上的是是非非,比鄰星戰艦結束之後不久,一份強烈要求為所有f-447戰機加裝超光速引擎的申請與戰報一齊送到了天軍月球總部,申請上有呂劍和遠征軍第一艦隊全體艦長的簽名。

 加裝引擎不是難事,f-447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為後續改進留下了必要的空間。可地球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改進計劃,接到報告之後錯愕不已,經過數次溝通了解,才明白了這份報告的前因後果。

 也是錯有錯著,軍方吃透超光速引擎技術之後,首先試製了幾台小型超光速引擎,目的是驗證技術成果,為接下來的大型超光速引擎設計製造打基礎。驗證完成後,這四架戰機便結束歷史使用,可戰機完好無損,若是扔在實驗室,天價的戰機慢慢地腐朽。於是乾脆將它們與其它戰機一同交給了遠征軍第一艦隊。

 沒想到一戰建功,四架意外得來的戰機居然給日漸凋零的天軍航空兵帶來一線希望的曙光。

 一旦遠征軍的戰機群擁有超光速飛行能力,必將大大提高戰機的戰鬥力,界時地位尷尬的北方號將有機會重新成為遠征軍的核心戰艦,因此吳挺不遺余力地希望促成此事。

 呂劍雖然有心打壓吳挺,但對艦隊增強實力更加喜聞樂見,所以不僅沒有阻攔,反而不斷地添磚加瓦,兩個老對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兩人的關系無形中緩和了不少。

 另外,呂劍向天軍總部提出了補充光速魚雷和安置烈士的要求。

 打了一場大勝仗,呂劍提要求的時候底氣十足,若是天軍總部連這麽一點合理的要求都不答應,以後誰還肯出力拚命?

 艦隊很快就得到了總部的回復。戰機用的超光速引擎可以馬上開始生產,光速魚雷的補充也沒問題,不過遠征軍第二艦隊已經出發,第三艦隊尚未成軍,即使超光速引擎生產出來,短時間內也沒法送到第一艦隊。

 光速魚雷同樣如此,好在第二艦隊齊裝滿員,四顆光速魚雷可以分潤一半兒給呂劍應急。

 安置烈士的要求因為同樣的原因擱淺,氣得呂劍在燕京號上罵了半個小時。

 不就是沒運力嗎?你們沒有,老子有!

 呂劍第一次獨斷專行。命令彭澤湖號立即將艦內物資向太湖號轉移。清空戰艦後,帶上返鄉的烈士遺體及家屬返回太陽系,再將艦隊需要的物資載回來。

 雖說沒經過實驗,但補給艦裝備了二十座聚變反應堆。總功率僅次於主力艦。理論上的速度上限高於34倍光速。而且空艦,速度應當還有一定的加成,必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往返。

 2205年6月14日。天軍總部終於在呂劍提出意見後的第三天同意了返航計劃,空載的彭澤湖號單艦駛離艦隊,向太陽系返航。

 2205年6月15日,中途加速的遠征軍第二艦隊提前抵達比鄰星,與第一艦隊成功會師。

 會師後的兩支艦隊並未統一指揮權,天軍總部高度肯定了呂劍以比鄰星作為人類深入宇宙跳板的想法,決定在比鄰星建立永久『性』的大型前進基地,另外,遠征軍一、二艦隊的下一步任務也同時下達。

 一是駐守比鄰星,為新基地的建立保駕護航,做為太陽系防禦體系的一部分,還要在基地建立的過程中,派出戰艦前往沃爾夫359和天狼星,布置遠程預警體網絡,以便在敵人進入這兩個星系時及時提供敵人的準確情報——外骨人大軍來自於英仙座,恰好位於這兩顆恆星的方向。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機械文明的情況上說外骨人的分布能夠達到五十光年的立體空間,外骨人也不一定非得從這個方向來,所以建立沃爾夫359-天狼星預警系統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繼續完成巴納德星、se 1049-5319、拉蘭德21185、魯坦726-8、se 1541-2250、羅斯154和羅斯248、天苑四等太陽系周邊恆星的預警系統建設,最終將距離太陽系十六光年左右的50顆恆星全部包含在預警體系之內,建立完整的球形預警空間,將太陽系牢牢地守在正中。

 由於超光速飛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這套預警系統的建成時間將大大縮短,也許在建成之後,還會將預警范圍進一步擴展,到那時,人類就能憑借有限的艦隊進行大范圍的機動迂回,抵抗外骨人的不斷入侵!

 二是開赴格利澤581,趕在美國人抵達之前佔據那裡的宜居行星。

 根據中美俄三國達成的莫斯科備忘錄中的先到先得原則,只要遠征軍搶在美國人之前抵達格利澤581,就可以合法地將那裡的宜居行星納入中國領土之中。

 而且佔據位於天秤座的格利澤581只是第一步,距離格利澤581不遠的天蠍座還有一顆恆星格利澤,那裡擁有一顆潛在移居行星的格利澤,兩顆恆星的距離極近,而且都位於南天星圖,方向恰好與外骨人的來向相反,若不是兩顆宜居行星的誘『惑』,美國佬也不會直接派出遠征軍搶佔。

 當年美國人放棄阻擋外骨人的搶佔行為讓中俄雙方很是惱火, 如今有機會合情合理地報復回來,軍政兩方怎麽可能放棄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至於美國佬的反應……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沒有實力就把嘴閉上,什麽時候實力超過中國遠征軍,再來說話不遲!

 不過到那時,中國的佔領必將成為既成事實,美國人除了打落牙齒和血吞,就只有開戰一條路可走……美國人的實力增強,難道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國天軍會停滯不前?

 不管人口、技術還是經濟,美國人統統落後一截,拿什麽與中國對抗?

 ps: 嗯,鋪墊盡量寫得短些……求訂閱支持!

 〖∷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 〗

 安卓客戶端上線 下載地址:

【 注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永久地址:m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