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裝突擊》一百五十六 目標骨塚
  突擊隊的編制調整絕非一時的心血來潮,整整八個師的龐大編制在極短的時間完成重組,無論速度還是效率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之後幾天,大量戰艦和飛船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抵達土星基地,除突擊隊之外,大量的艦載航空兵和戰艦兵差一點將土星基地塞爆!

  大量兵員的抵達,滋生了大量的治安問題,都是氣血方剛的年輕人,一言不合,難免大打出手。

  基地方面的人手異常緊張,根本抽不出人力維持秩序,不得不將突擊隊員派出來充當憲兵。

  可是憲兵這個活哪是什麽人都能乾的?突擊隊員一向眼高於頂,第一天上崗,就因為犯事的士兵不服從指揮而大打出手,打傷了十幾個戰艦兵。

  穿一身鐵殼子,再打不贏還不如買塊豆腐一頭撞死。

  軍隊裡打架是常有的事兒,但是敢跟憲兵伸手的還真不多見,更難得一見的是憲兵居然毫不猶豫地“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種事可大可小,挑刺的戰艦兵挨處分是跑不了的,至於打人的突擊隊員……不疼不癢地訓斥幾句,就算完事了。

  關鍵在於突擊隊員的身份是憲兵,更重要的是打贏了。

  而那幾個戰艦兵,挨處分的表面原因是違紀,實際上,卻是因為打輸了,丟了所在部隊的臉!

  看似毫不講道理,實際上卻是軍隊的一項傳統,但凡士兵打架,所屬部隊的主官第一個問的都不是為什麽打架,而是誰輸誰贏。

  只要沒造成嚴重後果,贏了的即使挨處分,也是不疼不癢,打輸的倒是免不了打掃一個月的廁所。

  趕上主官心情好,沒準還要“鼓勵”一句:“下回再打輸,老子罰你掃半年!”

  甭管究竟是怎麽個過程,出手狠辣的突擊隊員很快控制了形勢,雖然私下裡的“對決”無法禁絕,但公開的“拚搏”卻在幾天之內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

  然而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源源不斷的飛船運來了大量的物資,除去士兵和裝備之外,還有大量的武器零件。

  運輸武器零件的飛船不必停靠基地,而是直接靠近仍在建設中的巨型球體,將船上的零件全部卸下,就地組裝,安裝到球體之上。

  僅僅幾天的工夫,原本光禿禿的球體表面就布滿了巨大的激光炮鍋,就像一夜之間長出了一大片金屬的蘑菇。

  蘑菇的叢林之下,遍布林立的導彈發射架,密密麻麻如同草叢。

  當所有的武器安裝完畢,球體開始進行全面測試,對激光炮鍋的反射鏡進行微調定位,歷時三天后,完成調試的武器全部收回球體內部。從表面上看,就是個巨型金屬球。可是實際上,它卻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第一座太空要塞。

  它有一個不公開卻也沒有刻意保密,且古韻十足的代號:聖劍。

  不明就裡的人也許會奇怪,為什麽中國人建造的要塞會起個西方的名字,因為這個名字會令人聯想起聖騎士和傳說中的石中劍。

  然而中國上古傳說中,也有一把聖道之劍,那就是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傳說是天界諸神賜於軒轅黃帝擊敗蚩尤,內蘊藏著無窮力量,斬妖除魔的軒轅聖劍。

  傳說雖不可信,但這個一個代號,其中的含義不言自明。

  聖劍要塞建成之日,

八千突擊隊員進駐基地,隨後,八個天軍航空兵師和二十二個空軍航空兵師進駐地塞。  除此之外,控制要塞的戰艦兵也達到創紀錄的兩千四百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從海軍抽調而來。

  沒有時間磨合,沒有時間熟悉,所有官兵就位之後,聖劍要塞立即出發,提前半年飛向預定攔截軌道。

  經過十幾波導彈和幾十波小行星的持續轟擊,骨塚仍然沒有改變航向規避襲擊的跡象,骨塚肯定擁有移動的能力,但是移動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外骨人定可挨導彈,也不願意改變骨塚的航向。

  就算是個高中生,也能計算出骨塚的運行軌道,攔截骨塚的計劃立即提上日程。

  伴隨要塞的,是以中美俄三國艦隊為主,其它國家的戰艦為輔的聯合艦隊,除183艘巨鯨艦外,聯合艦隊戰艦總數破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艦隊。

  其中不乏以商業飛船改裝而來的薄皮餃子。

  這支艦隊, 已經拿出了人類所有的家底。

  巨鯨艦隊返回時,葉飛看到了要塞幾乎有土星基地三分之一大小,但那只是因為視角問題產生的視力錯覺。實際上,聖劍要塞大概是土星基地五分之一大小,直徑大概十六公裡,是巨鯨艦的二十二倍。

  這樣龐大的要塞,比上百艘巨鯨艦擠在一起還要龐大得多,耗盡了土星基地歷年積攢的所有材料儲備還不算,甚至不得不拆掉基地一部分不重要的結構,才堪堪滿足需要。

  由於體積和質量過於龐大,要塞根本無法裝備引擎,為了讓它運動起來,設計師在要塞表面臨時加裝了上千台一次性脈衝震爆引擎,引擎陣列將逐步啟動,逐漸將巨大的要塞加速至每秒一千公裡以上,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飛越五十個天文單位的遙遠距離,在冥王星軌道之外迎擊骨塚。

  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禦敵於國門之外,同樣適用於星際時代。

  建成要塞僅僅只是第一步。

  三千要塞兵,將在未來的三個月裡熟悉整個要塞的運作——由於趕工的關系,聖劍要塞沒有應用過多的電子控制系統,而是以簡單易修理的機械結構為主,電子系統為輔,一旦電子系統失效,所有的功能都可以改為手動操作。

  同時,伴飛的艦隊也要與要塞進行不間斷的合成演練,確保戰鬥力的發揮。

  2195年六月十七日,要塞一次性點火成功,在二十台脈衝爆震引擎的衝擊下,聖劍要塞緩緩飛離土星。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