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裝突擊》一千二百八十一 分體式飛碟
垂直機動是戰術規避動作中的一項術語,指的是戰艦的規避軌跡垂直於敵艦或者敵方武器的飛行軌跡,通常使用在對陣超光速武器的情況下。[

 葉飛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碟族什麽時候也發展出了超光速武器。

 碟族襲擊新紐約星的時候壓根兒就沒使用過超光速武器,只是用力場武器將美方艦隊逼進死角,否則湯姆將軍也不會大大咧咧地帶領艦隊直接包圍第二行星。

 只是碟族發展出了超光速武器還沒有什麽,重要的是碟族在襲擊新紐約到美方反擊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隱忍!

 碟族能在這個時候展開反擊,肯定是早有準備,說不定這個星系的坐標,都是碟族為了吸引美方跳入陷阱而故意泄露出去的。

 說什麽飛碟都安置在地下,第二行星的地下到底有沒有飛碟都不好說!

 葉飛的喊話通過公共通訊頻道即刻出現在所有戰艦之內,沒頭蒼蠅一樣混亂的美軍戰艦立即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迅速展開,表現出了良好的戰術素養。

 進行垂直機動的美方戰艦大多成功地脫離了敵人的衝擊區域,然而之前的形勢實在是太混亂了,所有的編隊都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亂,並不是所有的戰艦都及時地收到了這條通訊,幾艘來不及規避的戰艦依然不可避免地承受了滅頂之災。

 急於逃生的美方戰艦陣形徹底打亂,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釋放偵察設備。命令艦隊立即全面介入!” 關鍵時刻,葉飛當機立斷,“易琪,恆星方向,跳過去!

 數十個確認信息瞬間匯集到葉飛的腦海,與此同時,新源號向著敵人出現的方向進行了一次超光速機動。

 位於星系外圍的第6軍戰艦接到葉飛的命令之後並沒有衝動地衝進星系,而是原地發射偵察衛星之後,才飛入星系的中部空域再次發射偵察衛星。

 這個時候,第二行星背向恆星一側約五光分的位置。一隻飛碟忽然間由虛轉實。接著大批的飛碟出現在距離第二行星五到十光分之間的距離,總數少說有七八百隻。

 絕大多數飛碟脫離超光速之後及時減速,很快就穩定下來,但是也有極少數飛碟失控一樣或橫衝直撞。或上下翻飛。或方向速度不變地繼續飛行。

 這些飛碟聚集起來數量不少。可是分散在以光分為單位的空域之中,還比不上撒進大海裡的一把沙子密度大。

 飛碟脫離超光速後迅速集結在一起,正常飛行的飛碟三個一群五個一組地用力場將失控的飛碟重新控制住。穩定狀態之後,正常的飛碟向失控飛碟中輸送了幾個人,大部分失控飛碟稍候恢復正常,只有極少數飛碟無法恢復,不得不完全放棄。

 如果人類一方看到這一幕,馬上就能猜到那些失控的都是撞毀了美方戰艦的飛碟,其內部的乘員很可能因為劇烈的撞擊而出現了傷亡,所以補充人員之後,才能重新控制住那些失控的飛碟。

 借著碟族調整的短暫時機,美方剩余的艦隊及時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艦隊不再聚集一處,而是進行了大面積的疏散,撤離第二行星的同時釋放了大批偵察衛星。

 編隊撤離沒準會再次遭到碟族的重點襲擊,分散逃離的機會更多一點兒。

 同一時間,新源號飛到距離第二行星十多個光分的位置,由於脫離超光速的位置是通過艦載計算機計算敵人的航跡嚴格測算出來的,因此戰艦剛剛穩定就通過光學系統看到了大約一光分外聚集的大量飛碟,數量少說有數千隻。

 這些飛船與以往任何時候看到過的飛碟都不一樣,它們不再是傳統的飛碟式樣,而是分成兩種,一種是上下對稱,兩頭冒尖的模樣,比傳統的飛碟扁圓的樣式豐滿了許多;另一種是兩面凹陷,麵包圈一樣的寬邊盤子形,好像一個被頑童摳掉了中間部分的酥餅。

 幾隻傳統的飛碟上下兩邊突然浮起兩個小飛碟,一下子變成了酥餅麵包圈,大家這才明白為什麽會有兩種不同型號的飛碟出現,也明白了超光速襲擊美方艦隊的到底是什麽。

 葉飛覺得碟族搞出這種飛碟,很可能是因為在早些年的戰爭中吃了動力衝擊艦太多的虧,才想出了這麽個怪異的辦法。

 通過畫面上的比例可以判斷,若是那些大飛碟的直徑仍然在五公裡左右,那麽小飛碟的直徑大致在一公裡出頭,充當動力衝擊艦足夠了。

 發現敵軍的葉飛立即將敵人的坐標發給了湯姆將軍。

 如果可能的話,他更願意將敵人的位置發給自己的艦隊。可是雙方的直線距離只有一光分,新源號看到了敵軍一分鍾之前的影像,敵軍一分鍾後也會看到新源號的影像,必須趕在敵人發現新源號之前完成進攻,才能保證殺傷效果。

 而且這裡距離第二行星太遠了, 根本就沒布置偵察衛星,必須向敵人所在的坐標派出幾艘偵察艦,為己方火力指引目標!

 這樣危險的工作,還是交給友軍去辦的好,葉大司令相信,急於報復的湯姆將軍肯定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果不其然,接到葉飛的通報後,險些喪命的湯姆將軍斷然指揮艦隊揮師而來,艦隊剛剛飛抵新源號附近,十幾艘偵察艦便一股腦地飛向敵軍坐標。

 超光速飛越一光分的距離只需要一瞬間,當偵察艦突然出現在敵軍附近的時候,美軍各艦已然做好了發射磁能導彈的準備。

 同樣做好進攻準備的還有葉飛的新源號。

 美軍戰艦發射導彈采用的是傳統的陣列式,特點是結構簡單容易維護,缺點是單位時間的導彈發射數量較差。新源號采用的方法是外翻式,即打開艦表的模塊化裝甲,將安置在艦內的導彈巢通過機械臂直接送到艦外,通過錯位安置的方法,艦表最多可以同時安置八個導彈巢,一次性投送二百枚磁能導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