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裝突擊》五百一十三 星門
一個好主意難倒了一群人,艦橋裡一個個愁眉苦臉地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半點合用的主意。

 甭說是本國的戰艦,就算是散漫的美國人,也不可能在戰艦上飼養沒用的動物,因而附近的友軍完全指不上,除非從本土運送。

 可這地方雖然比巨人星和格利澤581近得多,但也有十幾光年的距離呢,就算天鷹號速度快,跑一個來回也得四個多月,第三艦隊已經失蹤了二十多天,再等四個月豈不是要了人命?

 “要是那些傭兵沒交出去就好了。”剪刀咂摸咂摸嘴說,“我說頭兒,第一艦隊現在到哪兒了?咱們能不能聯系聯系,弄兩個傭兵過來?”

 葉飛臉色一黑:“你倒是夠狠的,一張嘴就是要人,那些冷凍起來的傭兵,哪有合用的?”凡是手上有血債的傭兵,沒等送上天鷹號就讓他下令殺了個乾淨,交給第一艦隊的都是身家清白,哪能用來做實驗?

 剪刀摸著腦袋訕訕一笑:“我不就是說說麽!要不還是問問吧,說不定加航的戰艦上帶著巨人星的活物呢!”

 “誰敢啊!”葉飛氣不打一處來,“那可是外星生物,哪個膽大包天敢運活的?”

 “那完了。”剪刀徹底沒話說了,“我算想不出辦法了。”

 “算了吧,你想出來的也不是辦法!”獸醫揶揄了一句,突然嘿嘿一笑:“都換個表情吧,這有什麽難的?你們忘了底艙有什麽嗎?外面那麽多生物戰艦。咱們培養幾隻骨狗不就行了嗎?”

 大夥同時一愣,葉飛疑惑地瞅著獸醫,“底艙裡還有剩下的?”他還當獸醫帶上艦的克隆細胞全都用光了。

 “有一點,不是很多,做個實驗又用不上幾隻。”獸醫笑著說。

 “那好,這事馬上去辦!”葉飛當機立斷,決定了下一步的計劃。

 外面到處都是生物戰艦的殘骸,不過那些殘骸全都被宇宙的低溫凍得堅硬無比,弄回來之後必須先解凍,才能開始培養骨狗。

 “這下好。又有得等了。”剪刀撇了撇嘴。“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等什麽等!”葉飛立即反駁,“做個實驗而已,又不是送骨狗進骨塚,長到能用的程度就行了。用不著長成。”

 獸醫一聽這話笑了。他還想著怎麽能讓骨狗長得快一點呢。這下用不著費那份沒用的心思了。

 骨狗的培育工作在獸醫的帶領下立即展開,與此同時,搜救艇的改裝工作也交給到了工程艦。

 搜救艇是有人飛行器。骨狗的智商又達不到駕駛搜救艇的程度,況且就算骨狗能夠做到,也沒那份美國時間教骨狗學習駕駛,必須進行一定的改裝才能使用。

 好在加裝控制系統並不麻煩,不過搜救艇的結構比無人機複雜多了,萬一控制信號失誤,搜救艇就有可能回不來了,工程艦上的幾位工程師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控制系統。

 解決了眼前的大麻煩,葉飛心情大好。恰好在這個時候,穿越蟲洞的無人機到了返航的時間,屏幕上的畫面慢慢地後退,直到在一片白光中徹底返回。

 從進入蟲洞到勝利返回,屏幕上的時間恰好是十分鍾。

 葉飛登時一愣:“誒,這時間不對吧,怎麽是十分鍾?”

 “十五分鍾!”何建肯定地回答。

 剛剛討論如何完成生物穿越實驗,大夥的注意力都從屏幕上挪開了,包括何建在內。

 “看這兒!”葉飛指了指屏幕上的時間,“我也記得是十五分鍾,但是無人機上顯示的只有十分鍾!丟掉的五分鍾去哪兒了?”

 眾人再呼啦啦地圍了上來,看完之後面面相覷集體失聲。

 缺少的五分鍾肯定是穿越蟲洞的時間損失掉了,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人想不到這一點,但是誰也沒能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

 “蟲洞內部的時間是靜止的?”剪刀覺得這個答案有那麽點不可思議,但也算不上什麽。

 葉飛噝噝地倒吸一口涼氣,頭疼地搓搓臉頰:“我還以為蟲洞就像一層膜一樣,穿透了就能到另一邊,照這麽看,蟲洞還真是一個洞!”

 “嗨,研究這些幹什麽?要我說,不如把這種事交給內行來乾,咱們這些當兵的,還是甭瞎摻和了,打咱們的仗就完了。”何建這句話憋半天了,總算逮著個機會說了出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咱們就沒有一個搞研究的,有必要裝這個大尾巴狼嗎?”

 葉飛苦笑:“理是這麽個理,但是明明知道蟲洞就在眼前,搞不清楚心裡跟貓抓一樣,它難受啊!”

 “那我也沒話可說了。”何建無奈地吐了口氣。

 葉飛歎了口氣:“老何倒是提醒我了,咱們不懂,找懂的人就完了唄,阮鵬——”

 “了解,馬上聯系總部!”阮鵬動作飛快,“還是直接找國防聶將軍?”

 “不找他找誰去?我上哪兒找懂行的人?”葉飛反問道。

 “明白!”阮鵬答應一聲,很快接通了通訊。

 這麽一會兒天鷹號已經和聶劍榮通話好幾次了,如此頻繁的通訊,甚至令通訊中心值班的通訊參謀產生了一絲不妙的預感。

 無名星域戰役不是剛打完嗎?這又是什麽地方開戰了?

 “首長!”見聶劍榮的次數太多,葉飛已經有些麻木了,他用最快的速度把情況說了一遍。

 聶劍榮馬上表示盡快找天文方面的專家參與進來,但他並不抱多大希望。因為蟲洞一向隻存在於科幻作品中,人類一直以來只是推測宇宙中存在蟲洞。可是即沒有理論根據也沒有實際研究,哪怕把全世界最頂尖的天文學家全都找來,也不一定能說出個一二三,說不定還會因為觀點不同而上演全武行!

 科學研究這片戰場上的戰爭每天都在發生,特別是在仍未證實的科學理論方面,理論對立的嚴重程度堪比冷戰。

 聶劍榮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人類在這方面完全是一片空白,理論功底深厚的專家不是沒有,可這東西到底是怎麽個情況壓根兒就沒法說,所謂的理論功底深厚。等於說已經形成了固有的一套理論。套用現有的體系解釋未知的現象實在是有些冒險,萬一誤導了天鷹號,造成戰艦的損失該怎麽辦?

 考慮了足有半個多小時,聶劍榮下定決心。既然人類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不如找機械文明問一問。

 葉飛這邊並不知道聶老將軍的考慮。天鷹號原地等了兩天之後,六個骨狗的胚胎已經長到了四十多公分長,盡管包裹在胎膜下看起來有些脆弱。但已經可以勝任這次的任務了。

 獸醫親自將六個仍然附著在生物戰艦肉塊上的胚胎送進改裝好的搜救艇。

 搜救艇以常規方式慢慢飛向蟲洞,最終沒入光芒之中,所有人的心都在這一刻揪了起來。

 稍候片刻,搜救艇飛出蟲洞,艦橋立即通過搜救艇內的監控系統看到了六隻胚胎,艇上臨時安裝的監測系統將六隻胚胎的情況送回戰艦,獸醫研究了幾秒之後宣布一切正常!

 但是葉飛很快就發現搜救艇上的時間記錄,來去也是十分鍾的時間,天鷹號的記錄是十六分半!

 “怎麽會這樣?”這個發現將實驗成功帶給葉飛所有喜悅全部衝掉,“多出來的一分半鍾是怎麽回事?難道蟲洞的通過速度還與質量有關?”

 “不可能吧?”獸醫下意識地反駁,可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麽可能?

 何建傻愣愣地發呆:“你是說第三艦隊到現在還在這個洞裡,一直沒到對面?”

 這個猜測太可怕了,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葉飛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不得不宣布暫停一切探測行動,等待總部的指令。

 幸好沒多久聶劍榮就把通訊發到了天鷹號上,葉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本土方面的研究結果,可他注定要失望,那些專家根本就說不出個所以然,猜測倒是有一堆,但沒有一樣靠譜,另外所有知情的專家聯名向軍方提出近距離研究蟲洞的申請,不過軍方以蟲洞所在區為前線為由暫時拒絕。

 與此同時,聶劍榮也帶來了一份好消息,他從機械文明那裡得到了一些與蟲洞有關的資料。

 資料證實了之前的一些猜測,蟲洞的主動擴張確實與磁力有關,或者說蟲洞和超光速引擎一樣,都與磁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第三艦隊之所以被吞噬,問題就出在磁力引擎之上。

 以機械文明的了解,蟲洞的確可以算是一個洞,通過蟲洞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與進入蟲洞的物體質量無關,但與進入時的速度有很大的關系,第三艦隊是被蟲洞卷進去的,通過蟲洞的速度肯定快不到哪兒去,如果第三艦隊是全速衝向蟲洞,此時此刻恐怕早就到了對面。

 蟲洞能夠提供天然的、便捷的星際遠程運動,但天然蟲洞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宇宙中的數量並不多,哪怕機械文明在宇宙中跟蹤外骨人一千多年,途中也隻遇到過寥寥幾個蟲洞而已。

 而且蟲洞本身並不像黑洞一樣處於穩定狀態,一旦形成蟲洞的因素消除,蟲洞就會突然消失,因此通過天然蟲洞進行遠空航行絕不是個好主意。

 這個消息令所有人的心頭為之一緊,不過這個世界永遠是平衡的,天然蟲洞形成之後,可以通過一系列手段令蟲洞的狀態穩定下來,

 機械文明向人類提供了一份圖紙,利用這份圖紙建造的星門能夠維持蟲洞的狀態,避免由於蟲洞自身的衰竭導致消失。

 星門建成之後,甚至能夠通過常規飛行的方式任意移動!這個消息對人類來說簡直就是天生之音,完全可以將蟲洞拖回太陽系!

 唯一的麻煩就是蟲洞的另一端同樣需要建造一個星門。否則即便星門建成,也有可能因為另一側的蟲洞消失而導致失效。

 界時星門將變成一個隨機傳送門,進入其中的飛行器,誰都不知道會抵達什麽地方,而且永遠不可能返回。

 聶劍榮最後總結道:“葉飛,給你的新命令就是守在那裡,不讓任何無關勢力接近,我們已經和機械文明達成一致,他們將幫我們盡快把星門建起來。”機械文明始終跟隨外骨人,因此並沒有掌握任何一個蟲洞。建造星門的技術對機械文明而言與雞肋相差仿佛。

 不過機械文明與人類隻達成了對抗外骨人的協議。機械文明幫助中方建設星門的協議並不在這個范圍之內,為此中方不得不與機械文明展開新的談判,為星門的建設付出足夠的代價。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是機械文明在與人類接觸之前發現超光速撞擊的毀滅性。人類能否與機械文明達成同盟實在不好說。

 幸虧機械文明的信用還算過硬。沒有因為人類實力足以對抗外骨人而解除協議。

 話說回來。以中方目前的實力,根本不具備建造星門的實力,若是沒有機械文明的幫助。恐怕星門連框都沒造出來,蟲洞就已經自行消失掉了。

 繞著直徑二十公裡的蟲洞建成一座環形星門,其中的工程量自不必多說,而且還是雙份!

 中方為此付出的代價堪稱天價,即使把整個國家賣掉,也難以還清。好在機械文明要的並不是眼前的利益,協議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機械文明可以隨時隨地地使用建成後的星門。

 必須說明,蟲洞的後面就是一片新的星空,那裡有無數等待開發的處、女地,只要把星門拉回太陽系,就能源源不斷地從蟲洞另一側獲得無限的資源,這一點對國家未來的發展舉足輕重!

 太陽系的資源本就有限,加上近些年來機械文明為建造戰艦進行的無限制開采,根據測算,全太陽系有開采價值的礦藏將在不足一百五十年內全部耗盡,而且這個時間還會隨著日後的消耗漸漸減少。

 到那時只能從太陽系周邊的各個星系補貼本土,但超遠的航程將帶來極高的運費,直接導致運回太陽系的資源價格飛漲。

 試想從比鄰星運回太陽系一船鋼鐵,哪怕用天鷹號這樣的高速飛船運輸,單程也要花費二十天的時間,飛船的磨損折舊,花費的人工和燃料全部加到鋼鐵之上,最終鋼鐵的價格會達到什麽樣的程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花費高昂的代價開采太陽系剩余的貧瘠礦藏,但成本不會比遠程運輸好到哪兒去。

 有了蟲洞,就可以將對面的星門拖到某個星系之內,開采出的礦藏直接送回太陽系!

 不過眼下來看,能夠從蟲洞另一側得到的也僅僅是資源而已。

 這是因為蟲洞的對面處於星雲內部!

 星雲通常被認為是恆星的溫床,也有一部分是超新星爆炸產生,但無論哪一種星雲在宇宙尺度的時間上都與穩定無關,換句話說,星雲內的是被恆星爆炸肆虐過,要麽是剛剛形成年輕恆星。

 這兩種情況都缺乏產生生物的穩定條件,因此發現生命行星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倒是宜居行星有一定的出現幾率,但也需要經過長期細致的行星改造才能進行移民。

 綜合來看,付出的代價遠遠比不上未來產生的長遠利益,因此哪怕付出極大的代價,中方仍然與機械文明達成了一致。

 其實機械文明需要的同樣是蟲洞另一側無限的資源!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紅矮星。

 宇宙中百分之七十的恆星都是紅矮星,這種恆星的質量小,燃燒速度低,理論上的壽命長達數百億年,幾乎和宇宙的年齡一樣長。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恆星的光和熱是由物質聚變產生的,氫聚變產生氦,當氫聚變結束之後,恆星內部的氦由於恆星收縮 產生的壓力和溫度被點燃,恆星進入氦聚變階段。

 在恆星質量足夠的情況下,氫、氦、碳、氧、氖、矽等元素依次聚變,但是因為鐵聚變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恆星的聚變最終將止步於鐵聚變。

 因此,大多數恆星在熄滅之後,產生的重元素極少,而宇宙中的重元素,如銅、金等,基本上來自於超新星爆炸。

 或者可以這樣說:沒有超新星,就沒有重元素!

 超過恆星總數百分之七十的紅矮星都是不可能產生重元素的天體,質量小於太陽八倍的其它恆星同樣不能進入超新星階段,就是說,宇宙中絕大多數恆星的周邊不具備產生重元素的條件!

 人類和機械文明走的都是科技路線,科技發展對重元素極度依賴,二者的發展都離不開重元素,換句話說,宇宙中的生命行星或者宜居行星或許有很多,但是符合人類和機械文明需要的資源星系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多!

 幾百年來人類的戰爭基本上都是為了爭奪資源,而未來,走入深空的人類仍然要為了資源而奮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