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開局把李世民當親爹》第229章李淵最後的牽掛和心願,李世民會不會答應下來…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后!”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攜手從天子座駕上下來。

 微笑著讓眾人平身。

 “根兒,告訴父皇和母后,這火車,從輪台城到長安城,用時幾日時間?”

 此時此刻,李世民最為關心的,還是火車的速度問題。

 而長孫皇后的一雙美目,則逐一打量著稚奴和兕子,若非是這裡有諸多重臣,長孫皇后定要拉住稚奴和兕子的手,好生詢問一番。

 這些年,他倆到底過的怎麽樣?

 不過,看著稚奴和兕子,都明顯長高了一頭,長孫皇后臉上的笑意,越發濃鬱起來。

 青雀呢?

 長孫皇后打量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自己最胖的那個,大胖兒子。

 莫非?

 青雀沒有跟著回來長安城!

 這孩子,也真是的,不知道父皇和母后,惦記他嗎?

 此時此刻,李泰自然看到了母后一雙美目,一直在人群裡尋找著。

 李泰有些懵圈,母后,明明看到了自己幾次,為何眼神,從未在自己身上停留呢?

 難道真如兕子所言!

 現在的自己,就連父皇和母后,都無法認識了嗎?

 “父皇,從輪台城到達長安城,我們足足用時兩日兩夜的時間。”

 “哦……”

 李根話音落地,李世民瞬間瞪大了眼睛。

 這確實是太過震撼人心了,兩日時間而已。

 便可以從輪台城抵達長安城。

 已經超出了李世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圍之內。

 好在有之前三日時間做鋪墊,李世民長吸一口氣後,瞬間龍顏大悅了起來。

 “善,大善……”

 “以後,父皇和母后,想要去輪台城的時候,那真是隨時都可以過去看看。”

 “青雀呢?青雀沒有跟隨一起回來嗎?”

 李世民掃視一圈諸皇子,竟然也沒有發現李泰。

 雖然李孝恭和李道宗,都說青雀瘦下來許多,那也不至於,瘦的自己不認識啊!

 “青雀哥哥,兕子說的沒錯吧?兕子就說,青雀哥哥現在的模樣,就連父皇和母后,都不敢相認……”

 小兕子拉住李泰的手,一番話,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瞪大了眼睛。

 “你就是青雀?”

 “父皇,母后,兒臣就是青雀……”

 “曾經的那個大胖子青雀,再也不見了,現在才是兒臣想要的模樣……”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仔細打量著李泰。

 越仔細看,越能看出來,這位確實是如假包換的青雀。

 “善,大善,青雀這番模樣,頗有父皇當年幾分風采……”

 驚愕之余,李世民不忘自賣自誇一番,惹得長孫皇后都抿嘴笑了起來。

 看到青雀現在的模樣,長孫皇后心裡自然是,最為歡喜的。

 此時,火車上面的煙花還在綻放。

 看著絢爛的煙花,看著這龐大而體長的火車,看著諸多皇子,一個個精神抖擻的模樣。

 李世民自然也是心情大好。

 “根兒,咱們回宮吧,今晚父皇要和你徹夜長談……”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開口說道。

 “父皇,母后。爺爺想在莊園裡面住一宿……”

 “爺爺身體不容樂觀……”

 最後一句話,李根壓低聲音,開口說道。

 李世民聞言,明顯愣了一下,不過很快便恢復了常態。

 “既然如此,今日裡,父皇也留在莊園裡面,讓你母后帶青雀,稚奴和兕子他們,回宮敘敘舊……”

 “承乾,你也留下吧,有些事情,咱們一起商量一下。”

 李世民話音落地,李承乾恭敬的施禮說道。

 “兒臣,謹遵父皇口諭。”

 當火車上面,所有的煙花綻放完畢。

 長孫皇后帶領諸皇子們,一起返回皇宮而去。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自然也齊齊告退而去。

 長樂聞聽皇爺爺身體不佳,則帶著新月一起留了下來。

 莊園裡面。

 李淵曾經居住過多年的房間之內。

 躺在床榻上的李淵,竟然有了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溫暖,讓人全身心的感到舒坦和愉悅。

 李根的房間裡面。

 李世民和長樂,從李根口中得知,李淵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容樂觀。

 長樂忍不住淚如雨下,起身就要去看看皇爺爺。

 “長樂,父皇帶你去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大步往李淵的房間走去,長樂公主帶著小新月,跟隨在父皇身側。

 “父皇……”

 “皇爺爺……”

 “外祖父……”

 李淵在安太妃的攙扶下,坐起身來。

 “世民,長樂,外祖父的小新月……”

 “父皇,您安心調理身體,有根兒在,一定會沒事的。”

 李世民看到父皇眼睛裡渾濁的淚水,模湖了雙眼,自己心裡也甚是不好受。

 “世民,父皇有話要單獨跟你說……”

 李世民聞言,使勁點點頭。

 安太妃和長樂聞言,立即帶著小新月離開了房間。

 “世民,父皇已經時日不多了……”

 “這輩子,父皇活的值,也活的夠精彩了,若不是根兒一直在用神藥給父皇續命,父皇撐不到現在……”

 “世民,現在看來,你繼承大統,坐上帝位是正確的……”

 “這些年,大唐的變化,簡直是天翻地覆,百姓們生活富足,大唐的版圖再無限的擴大……”

 李淵這句話,正中李世民的心窩窩。

 李世民登基之初,之所以如此努力勤政。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證明給李淵看看。

 我,李世民當上皇帝,一定會將整個大唐給打理好。

 打造一個盛世大唐,一直以來,都是李世民的目標和心願。

 如今,終於得到父皇的肯定。

 “父皇,當年的事情,兒臣跟您說聲對不起!”

 李世民坐在床榻邊沿,握緊了李淵的手,開口說道。

 “世民,過去這麽多年了,父皇早就原諒了你……”

 “世民,你知道,父皇因為誰原諒了你嗎?”

 “父皇,兒臣知道,肯定是因為根兒……”

 李淵點點頭,開口說道。

 “世民,確實是因為根兒……”

 “根兒說的沒錯,當年的事情,你也是身不由己,被逼無奈……”

 “說起來,父皇的責任更大,都是父皇不好,在你和你大哥之間,一直猶豫不決……”

 “世民,其實當年,父皇早就有了立你為太子的心思,畢竟,無論文治武功,你都更勝建成一籌……”

 “父皇封你為秦王,天策上將,秦王府更是可以開館納賢,不僅僅是因為大半個天下,都是你打下來的……”

 “還有立你為太子的緣由在裡面。”

 “只不過,後來,父皇也湖塗了,你姐的去世,讓父皇非常傷心和難過,也沒有及時處理和協調好,你們兄弟之間的爭端和隔閡……”

 “世民,父皇知道,後來建成和元吉,針對秦王府,動用了不少小心思和手段。”

 “父皇也知道,那件事情,你也有你的無奈和苦衷……”

 “那一年,中秋之夜,父皇和根兒,坐在輪台城的石滾上面,徹夜長談……”

 “也是那一夜起,父皇徹底原諒了你……”

 “父皇……”

 李世民撲在李淵面前,悲泣起來。

 “世民,當年父皇湖塗,導致了那件事情的發生……”

 “世民,父皇不希望你也和父皇一樣,在最為關鍵的時候犯湖塗……”

 “承乾雖然足夠優秀,可是和根兒比起來,確實差距太大……”

 “諸皇子此次去輪台城,不但頑疾盡除,人人也都願意跟隨他們的大哥,努力上進,刻苦鑽研學業,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世民,莫要再猶豫了,唯有根兒繼承大統,大唐盛世,才能繼續再創輝煌……”

 李世民聞言,使勁點點頭,開口說道。

 “父皇,兒臣謹遵父皇口諭。”

 李世民看了袁天罡所留的遺書後,早有此意,眼下正好也合了父皇李淵的心意。

 李世民自然一口便應允了下來。

 “善,大善……”

 “如此,父皇便安心了,明日裡,父皇回宮,會傳褚遂良,告知褚遂良,其實父皇立世民為太子的詔書,都已經寫好了……”

 “是建成和元吉,得知父皇立世民為嫡的消息,前往玄武門攔截世民的……”

 呼!

 呼!

 聽聞李淵的話,李世民激動的心,砰砰砰直跳。

 這件事情,若是由父皇跟褚遂良來說的話,還真有可能讓褚遂良有所改變。

 十年前,李世民曾經為此,專門找過褚遂良一次。

 言稱要看一看史官的記錄。

 結果呢!

 褚遂良根本不給他看。

 那個時候,李世民便已經知道,史官所記載的,肯定對自己非常不利。

 這對,一直以來,非常在乎和注重名望的李世民來說,是件讓他非常介懷的事情。

 “父皇,兒臣多謝父皇……”

 李世民頗為激動的開口說道。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這一世盡管李世民做的足夠優秀,有些黑點,若是能夠抹去的話,無疑更加能錦上添花。

 “世民,父皇還有最大一個心願……”

 “父皇,希望在最後的日子裡,能夠親眼看到根兒登基大寶……”

 李世民聞言,明顯愣了一下。

 登基大寶?

 自己現在龍精虎壯的,雖然不理朝政,不問政務,可也是實打實的大唐天下啊。

 直接讓根兒登基大寶,那自己可就變身為太上皇了。

 太上皇和皇上,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實際上的差距,李世民太清楚了。

 他和李淵,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淵自然看到了李世民的猶豫不決。

 “世民,早做決斷,對所有人都好,也有利於大唐盛世永昌,更有利於李唐宗室江山永固……”

 “世民,根兒的本事,比你我想象的還要厲害許多,有些事情,你回宮問問青雀,稚奴和兕子,便會明白了……”

 “根兒已經不小了,讓他放開手腳去幹吧……”

 “世民,父皇真不甘心啊,未來的盛世大唐,父皇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了。”

 “不過,根兒給父皇描述的盛世大唐,足夠精彩,也足夠讓父皇心血澎湃。”

 “父皇,一想到那未來的場景,已經足夠欣慰了……”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父皇,立根兒為太子的事情,兒臣會盡快確定下來。”

 “時候不早了,父皇身體欠佳,還是早些休息吧!”

 李世民玩了一手太極。

 先答應立根兒為嫡,至於盡快登基大寶的事情,卻是隻字未提。

 李淵聞言點點頭。

 注視著李世民離開房間,李淵長出一口氣,閉上眼睛。

 世民啊世民!

 有些事情,你現在根本已經無法掌控了。

 還是好好的,做你的太上皇吧。

 …………

 此時此刻!

 太極宮,立政殿裡。

 李泰,李治和李明達,圍坐在母后身邊。

 李明達更是依偎在母后的懷抱裡,感受來自母后的愛與溫暖。

 小兕子畢竟年幼,一別三年多,思念母后,乃是人之常情。

 “青雀,稚奴,兕子……”

 “看著你們現在這番模樣,母后真的很欣慰,也很開心……”

 長孫皇后,一臉母親的慈愛微笑。

 “母后,青雀哥哥最厲害了,青雀哥哥自從身上沒有了肥肉,每日裡都刻苦訓練,而且更是跟隨大哥,發明了許多新鮮物件呢……”

 “母后,稚奴哥哥也很厲害呀,稚奴哥哥以前,總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現在騎馬射箭都能百發百中,上次稚奴哥哥參加輪台城的科舉考試,還高中狀元呢……”

 “不過,大哥說了,稚奴哥哥的狀元郎,不能作數,要留給那些百姓們的孩子們……”

 小兕子一開嘴,就滔滔不絕,惹得長孫皇后滿臉都是笑意。

 孩子們的進步,自然是母親,最大的歡喜和欣慰。

 “母后,其實這都是大哥的功勞,兕子進步也非常大,大哥經常表揚的就是兕子了。”

 “母后,兕子和稚奴,一起參加了輪台城的科舉考試,稚奴是男狀元,兕子可是女狀元啊!”

 長孫皇后聞言,一雙美目閃爍發光。

 注視著李泰,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李泰接著開口說道。

 “母后,當時大哥心情大好,因為兕子的考試成績,遠遠超過榜眼和探花……”

 “大哥言稱,誰說女子不如男,咱們的小兕子就是最好的驗金石。”

 長孫皇后聞言,將懷裡的小兕子抱的更緊了一些。

 “青雀, 稚奴,兕子……”

 “眼下長安城的女子學院,也已經開辦了三年有余了,等到上元節一過,首次科舉考試,也會開始!”

 “母后做為名譽院長,聽了你們的話,現在對此次科舉考試,很是期待呢!”

 小兕子依偎在母后懷裡,突然抬起頭來,開口說道。

 “母后,您知道這個星球有多大嗎?”

 兕子的問題,屬實讓長孫皇后為難了。

 “兕子,這天地茫茫,到底有多大,又有誰能知道呢?”

 長孫皇后開口反問道。

 “母后,大哥他知道啊!”

 青雀,稚奴和兕子,三人異口同聲的齊齊脫口而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