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越過塵煙》第七十九章:走進丹巴
  我一覺睡到第二天八點多才醒來。一睜開眼睛,見一個人在我房間裡在看著電視。這個人叫袁海林,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工作。因四川局與長慶油田有鑽探、物探這方面的合作,袁海林作為技術人員,來陝北出差。見他在我房間,我嚇了一跳,說道:“媽呀,你啥時候來的?”

  袁海林說:“我給你打電話打不通,讓服務員開的門,進來一看你喝醉了,你手機呢?”

  這時我才想起昨晚在喝酒前,我曾接了袁海林的電話,說他在來志丹縣的路上,我說你來了之後,到延安賓館來找我。

  袁海林到志丹後,開始打不通我的電話,後來打通了,是一個生人在接聽,那人說話模糊,好像在說胡話,他聽不清楚。聯系不上我,袁海林隻好在前台查著我的房間號,讓服務員把門打開,就進來了

  聽袁海林這麽說,我就想,我的手機誰拿著呢?先去問問趙玉林吧,他昨晚也醉了,不知情況怎樣。我就進了趙玉林的房間,發現趙玉林的嘴唇有明顯的血痂,看樣子像爛了,我就問道:“你的嘴唇怎了?”

  趙玉林說:“哎,昨晚喝多了,我有個毛病,喝多了就咬嘴哩,把嘴咬爛了。”

  我說:“我昨天也喝大了。”

  趙玉林拿出我的手機和手提包說道:“這是你的手機,這是你的包包,昨晚還有人打你手機,叫我去接他哩,我說我大了,接不成啊。”

  我說:“人都來了,是一個朋友。”

  這時候已經是早上十點多,我要求中午請他們吃飯,就不喝酒了,隨便吃點。趙玉林說:“不了不了,我們馬上得走。現在咱們都清醒了,也都是朋友,完了你過來就行。”

  過了一會,他們單位的人從樓上下來了,這時趙玉林就給他手下的人鄭重地說道:“李總,你們都認下了吧?”

  對方說:“認下了,認下了,酒量大得很。”

  趙玉林繼續說道:“李總來辦事的時候,你們不要把臉拉下來,都是朋友,辦事放利索一點。”之後,他們收拾就要走了。

  我說道:“那我就明後天來找你?”

  趙玉林說:“你來之後,要是我不在,你就找這幾個人。”

  我說:“好的。”然後和趙玉林握手道別。

  把趙玉林送走後,我覺得一整天腦子都不太清醒,感覺那場酒把我喝壞了,但過後還是覺得很值得。酒桌見人品。趙玉林這個人實在,酒再大,腦子都清醒,也不失態。

  休息了兩天,我就去志丹縣找趙玉林,正好他在。趙玉林說:“李總,是這,我先給你5口井,你先去幹一下,然後咱們再看。”

  我當即說:“可以。”

  趙玉林就給了我一份設計圖紙,從圖紙上看,是在志丹縣丹巴鎮一帶。

  丹巴比較遠,中原壓裂隊在丹巴井區搞壓裂的時候,跑的是近距離的井,走的也是近路。我對這裡的地形不太了解,所以得熟悉一下線路。由於初次踏上這個地方,我從柳堡繞了一大圈才把井區找見。這個鄉鎮山川縱橫,像動物的肋骨一樣。井區就在坐落在公路附近的半山上,跟我老家的老莊子地形差不多。自然,井區辦公點是幾個窯洞。我剛將車停到院子裡幾輛車旁邊,過來一工人,我問沙建懷經理在不在?工人朝外面貼了白瓷磚的窯洞指了一下。我剛走到門口,就聽見裡面有人在通著話,聲音比較大,好像在罵著人。進了門,就見一個大頭壯漢仰在椅子上,

眼皮朝上,手機捂在耳邊,情緒似乎有點激動。我心裡想:性格再綿軟的人,在這山溝裡待上幾年,性格都變了,尤其是這些管理人員。  在我去之前,估計趙玉林已經給說了,當我報上名字時,他說:“知道,你坐。我知道你來,就等著呢。”

  寒暄幾句,我就拿出圖紙,說我來是先看一看井。他當即站起說:“走吧,我帶你去看看。”

  我發現這個身材魁梧的人辦事很乾脆,是個典型的西部漢子,就提出讓他不開車了,坐我的車。他就叫了助理,我們三人一同去看井位。

  我們一路且聊且走,翻山,過村莊,越是接近井場附近,地理位置越差,有的地方看似有路,又好像沒路,交通要道時隱時現。由於人戶稀少,加上方圓幾十裡山路彎曲,溝壑縱橫,整個村落面貌看上去比較原始。但就在這個狼都會嫌棄的地方,不僅有著生生不息的人和動物,還有石油,有我將要壓裂的油井。

  趙玉林給我的這五個井東一個西一個的,或坐落在山背後,或躲在山旮旯裡,都不在一處。有的井我走到了跟前看一看,有的我就站在山頭上望一望,記個大致位置就行了,到時候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領路和壓裂。雖然趙玉林已經把壓裂的價格告訴我了,但面對這種環境,心裡多少還是有點顧慮,畢竟環境太差了,而且壓裂設備都是大型機械,有的路盡管需要推土機開道,但不能保證就不出事故。小轎車都有翻跟頭滾溝的現象,別說這些笨重的機械。難怪大慶油田這些國營單位的壓裂隊不敢接這活兒,肯定是出於風險的考慮。所以,這個時候,我既考慮隊伍的安全問題,還得考慮工費的問題。如果工費確實能給到趙玉林說的那個價格,那我在保證工隊安全的同時,盡力給人家把活兒乾好。結果沙經理給出的價格和趙玉林說的是一樣的,與長慶油田采油部給的價格比起來,多了2.3萬元,還不含化工等材料費。而長慶采油部還要自己含材料。

  自古以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油田既然在這個惡劣的環境裡鑽出了井,肯定要讓它活起來,立於用武之地。別人不乾,總有人乾的。譬如像我,我一聽這個價格,欣然就接受了。因為我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團隊。對我而言,越是遇到難啃的骨頭,越想啃。我們的團隊也一樣,工人除了江漢來的,其他都是我招收的農民子弟。農民從小與黃土和風沙打交道,怎說也比國營企業的工人皮實一些。只要你一聲令下,多大的石頭,他們都會抗起來的。因此,雖然隻給了5口井,但我堅信,只要我的車隊進入這個市場,只要乾得好的,就不是這五口井了。所以,不能小覷這五口井。

  看完之後,路過永寧鎮時,我們打算在這裡請沙經理吃飯。剛坐下來,沙建懷噌的拿出手機,打電話叫人了,很快,過來了兩個項目經理。沙建懷說道:“去,給咱們拿上兩瓶子酒來。”

  我因前兩天和趙玉林喝得太過量了,這兩天食欲都不振,項目經理拿了兩瓶白酒過來了,我看著心裡就發愁了,心裡想,我的天,這怎喝下去呀。但考慮到沙建懷是常務副總,和趙玉林是平級,人家有這個心意,我不能不喝。沙建懷把白酒倒在兩個大杯子裡,要求我和他碰的喝,我倆就且飲且聊了起來,這個人很健談,聊的都是一些油田鑽井和專業技術上的事,話題很投機。為什麽能聊到一塊呢?因為這些話題都在我的知識范圍內,所以人家說啥,我能應付啥,一般不說外行話。喝到中途,沙建懷要了2瓶啤酒,與白酒一起喝。我說:“咱們喝白酒就喝白酒,不要摻上喝。”

  沙建懷說:“你把你的白酒喝完,我把我的喝完,喝啤酒對我沒影響,就像喝飲料一樣。”

  我一聽這他這麽說,心裡想,人家把啤酒當飲料喝,如此酒量,我能陪得住?但願別再拿酒了,不然,我就要醉臥丹巴了。為了別讓自己醉在這裡,我在聊天之中,不時給沙建懷杯子加酒,他並不在乎,只是沿著他的話題繼續往下說,這種喝酒聊天的感覺挺好。這兩瓶酒喝完後,沙建懷並沒再要,給我感覺,他喝的恰到好處。之後,沙經理和我握手道別,開玩笑地說:“希望你在丹巴這一仗能打好,打成功。”

  我說:“有領導支持,我心裡鼓著勁,沒問題。”完了司機就開著車,我一路暈暈乎乎的回到志丹縣。

  第二天,我派了兩個人,讓他們沿我走過的路線再到井場上走一趟,熟悉熟悉道路,為壓裂隊伍的順利達到做做清障、踩點等工作。

  把前期工作做好之後,我才告訴老薑,說志丹縣有個活兒,需要隊伍過去幹。老薑嫌遠,不願意去。我給老薑承諾:你只要把人帶到志丹去幹,每口給他提成5000元。老薑見我這麽說,就答應了。

  從下士灣到志丹縣街道,需要走七八個小時的路程,我就在志丹縣臨街的一個賓館登記了一間房子,從這個房間的窗子,可以看到街道的情景。我就在這裡等待我的車隊。車不過去,我不放心。在等待之中,我很困乏,想睡覺,但怕睡覺之後看不到車隊,所以就頻頻抽煙喝茶,打發時間。

  終於,在凌晨四點多,我接到了電話,說車隊馬上要到了。我就立在窗前,瞅著樓下的街道。此刻,街道裡行人很少,偶爾有車穿過。街道兩邊的路燈在泛白的晨光中,直勾勾地瞪著白眼。就在這時,我看見我的車隊前押後擁地從街道上過去了,像一支行軍隊伍。我這下放下心了,刷了牙洗了臉,下去在街上找了早點攤,吃了飯,然後又回到賓館,睡了一會之後,才叫上司機,出發去追趕前面的隊伍去。

  輜重車隊在山區的道路上顛顛簸簸地前行,速度當然沒有越野塊。沒過兩個時辰,我就追上了。跟在車隊後面,慢慢往前移動。由於路況太差,我坐在小車裡都抖得不停,別說大車上的人。

  當車隊小心翼翼地翻過兩座山梁時,一個V字形的大溝豁然撐開了我的視線——溝底下清水潺潺,樹木翠綠, 一座紅藍相間的井場坐於草窪上,看起來極有詩情畫意。大家經歷長途勞頓,塵土飛揚,驀然看到此地,恍惚間像進入了世外桃源,美麗的景色一下刷新了大家的眼睛,清麗的微風更使人精神大爽。因此,一到場地,技術員和工人們齊上陣,迅速拉開了壓裂的戰鬥。

  在我們來施工之際,丹巴井區派來了個姓徐的經理,此人管技術,負責現場壓裂。在大家按照程序正在給井裡配料的時候,我和徐經理在簡易的工棚裡面聊起了天。徐經理突然話題一轉,問我:“你給井上用的膠聯劑一般是多少比例?”

  膠聯劑是一種化工原料,加到水裡面,讓沙子和液體能粘到一起。但到底是多少比例,這個我沒有研究過,不知道。

  但是,作為專業搞壓裂的人,應該算個技術專家,連這個小常識都不懂,人家怎麽看待你呢?我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就是裝,也都要裝出來!於是,在這一瞬間,我故意乾咳嗽了兩聲,接著站起來裝作要去吐痰,乘機出到門外,見助理楊軍在門口站著,他是管材料的保管,對一些化學材料和成分比較懂一點。我就朝地上唾了一口,低聲問楊軍:“膠聯劑的比例是多少?”

  楊軍說:“15%啊。”

  我嗯了一聲,進去後就對徐經理抬高聲音說道:“徐經理,我們在下士灣那邊的膠聯比一般是10-15%,你們這還有啥要求嗎?”

  徐經理說:“沒有什麽要求,我們一般也是10-15%。”

  我說:“那就合適著呢,現在正按這個標準配著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