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蜀山之大道獨行》第三十四章多寶道人金光鼎
  這一招即使是走南闖北多年的金如標也一下子被鎮住,沒想到來者看似臉嫩,卻已然如此身手敏捷,能夠躲得過他這一橫掃千軍腿。

  金如標乃一切武夫,現如今更是起了動武心思,頓時把其他望到天涯海角,隻對莫如一喊道:“你小子可要注意點了,我下面就要動真格的了!若是見了紅,也休要怪老夫。”

  “你老人家倒也不必如此大話,且看看你能不能把我打趴下再說吧,莫要到時候把話說出去,反而丟了自己那張老臉!”

  金如標頓時提起雙臂,宛若是獅子撲食一般,朝著莫如一所在方位雙手揮動,一下子鼓起氣勁十足,莫如一眼神也一驚,接著來一招排雲濤海招數,二人四臂碰撞在一起,猛然間生出一股大力,將莫如一腳下的獅子案板直接震得粉碎,散落一地。

  而金如標也被莫如一的內力給朕退幾杖,雙手發麻疼痛,兩隻手紅腫的如同是大饅頭一般,不動聲色的藏在了背後,然後嘴巴裡卻還嘴硬道:“好,好!少俠好武功,果然是江山帶有人才出,長風後浪推前浪啊!看來我這老頭子也該退出江湖才是了!”

  聽見這老兒服軟,莫如一自然也不會咄咄逼人,隻寬慰言道:“總鏢頭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你這金毛獅子的稱號在江湖上也不是白白得來的!一般人絕非是你的對手,此次我也是帶著胡大人的命令前來追蹤那一批消失的紅貨,還望總鏢頭以實言告知,不然後果你也知曉的!”

  此言一出,那金如標連連歎氣,對莫如一道:“這個我又豈能不知曉?不過那批貨所劫走之人十分神通廣大。業來已成半個劍仙,我等雖武功高強,卻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他這麽一講,反而激起了莫如意的好奇,忙問道,那劫鏢之人究竟是何人?那金如標聞言告知道:“那人在江湖上也有些名頭,作惡多端,又仗著自己武功奇高。可以說的上是無論黑白二道都敬而遠之。又因此人輕功極高,而且當年被數幾位正道高手所維傑卻依舊不死。古人家給他起了個匪號,叫做飛天蜈蚣。他自己又常以道士自居,自言多寶道人!金光鼎是也!他坐下,又有幾個弟子,都是一等一的采花賊分別是獨角蟒馬雄、分水犀牛陸虎、鬧海銀龍白縉!只怕這次那些紅貨落在了他們的手上,想要去回便難如登天,除非有劍仙前來相助,不然的話,那也只是妄想了。”

  背著金如標這麽一提,莫如一的反而想起來了這飛天武功多寶道人金光鼎是誰?他原是蜀中一個道士,後來也不知道得了些什麽機緣,竟然被他練出了一把飛劍,得了些劍術,成了半個劍仙中人,在武林當中創出了一個凶名,而且他還有個好友,乃是青城派矮叟朱梅的大弟子紀登!哪一首朱梅原是一個極盡天仙人物,乃是整部書中一子七真之一,端的厲害!

  不過這金光鼎算是點背,後來在江湖上惹了幾個對頭,無奈之下逃往慈雲寺去拜在了智通和尚的門下,不過卻正好碰見了峨眉群仙來剿滅慈雲寺,他們幾個當時因為排被較小,所以說反而被智通當做仆人般的消遣,幾人氣不過,想要下山去耍些樂子!

  沒想到遇見了,黃山參霞大師的弟子周輕雲,此人乃是峨眉預定的三英二雲之一青索劍的主人!當時便被峨眉眾弟子給絞殺在了樹林當中,沒想到,此次劫鏢之人卻是他。

  雖說此人在全書當中戰績平平,不過他竟然已經練成了飛劍,僅憑這一點便絕不容小覷,

畢竟莫如一可不是周輕雲有參霞大師那般快要接近天仙飛升的人物指點劍術,身邊也沒有峨眉弟子相助,若是想要將那金光鼎給滅了,到反而是一件難事。  就在這時,忽然聽見那金如標歎了一口氣說道:“說來也是慚愧,那金光鼎早些年與我倒也相識,又因為都是同姓同宗,反而倒是廝混過一段時日。他把我的鏢劫走之後,我屢次找他想要討回,他卻咬定那標絕技是不肯還來的,說是要獻給一位什麽前輩,我因又鬥不過他,這方才作罷。”

  “總鏢頭既然知曉那金光鼎在何處,快快說來給我聽聽。”

  金如標告知道:“那金光鼎現在正寓居在杭州西郊龍頭山的一座道觀裡面,四周戒備森嚴,一夥兒道士都盡數被他給收服,與他日夜看守門戶,若想悄無聲息溜進去, 倒也實在是困難。”

  莫如一聽他所說,也點了點頭,其實,憑借莫如一的本事,溜進那間道觀自然是可以,不過若是正面對抗上了金光鼎,只怕要贏的幾率不大!

  就在此時,忽然又聽見金如標說道:“如若是可以將清涼峰龍塘山普濟寺的志觀禪師請來說不準還可以和金光鼎一鬥!”

  莫如一武功雖高,不過畢竟沒有在江湖上混跡多少時日,認識的人也不如金如標多。此時聽金如標的語氣,當中似乎那位志觀禪師本領高強,與那金光鼎不分上下,急忙問詢問出處。

  金如標見自己終歸憑借年齡大這一點略勝於莫如一的見識,好不容易把剛剛在莫如一那裡吃到的拜頭扳回了一點顏面,故此倒也十分殷勤的講述了那志觀禪師的來歷。

  原來,龍塘山位於浙江與AH兩省交界之處,自魏晉以來變多名刹,有印度高僧千歲和尚寶掌禪師在此處駐地休恬,後來到了宋時,又有高僧明瞻禪師在此主持修煉,當時因為他治療了太后的疾病。被當時宋徽宗封為“七祖龍岩大禪師”,又賜金織袈裟一件,到了最後,鎮南王又出錢將龍塘山上造了一座普濟寺,以供明瞻禪師修煉!

  志觀禪師便是現如今普濟寺的主持,據說他曾遊歷名山大川,入嵩山、踏九華等佛教高山,曾經獲得異人傳授,他為人低調,倒也沒人知曉,只不過是當年金如標自AH回杭州之時,路經那裡,遭受到了一夥兒賊人打劫,那一會兒賊人武功高強,幸虧碰上路過志觀大和尚解救這才死裡逃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