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土司刀客》第7章 初識死侍
  第七章初識死侍

  第二天天剛亮,葉西郎嘉率領一隊人馬和熱貢頭人父子一行匆匆趕往熱貢寨。

  洞波土司、袞戈和七米都送至寨門外,看著他們消失在遠處的山林裡,轉身準備回去。這時洞波土司對身旁的衛兵說:“去給兩位少爺各牽一匹馬過來,我帶他們去山寨北面的禿鷲嶺看看。”

  袞戈回頭看了看一臉茫然的七米故作神秘地笑了。

  一出山寨北門就能看到密林深處山巒層層疊疊由近及遠越來越險峻巍峨。出山寨不過兩三裡就到了山腳,沿著山路蜿蜒蛇行半個時辰左右翻過兩座山梁就到了一處山崖邊。四下裡雲霧繚繞,遠遠近近高低錯落的山嶺就像是浮在雲端裡的仙山勝景。

  沿著懸崖邊牽著馬往山谷雲霧裡再走一盞茶功夫就聽見袞戈輕聲提醒說:“兄弟,咱們到了。”

  順著袞戈手指的方向,七米驚訝地發現前方不遠處竟然有一處天然形成的拱橋,從峽谷一側峭壁邊緣向上伸展,在另一側逐漸向下彎到山崖,橋身內側平滑彎曲,好像一把茶杯柄。這座優美、雅致的天然橋長百丈有余,跨越連接了原本分割獨立的峽谷兩側。仔細看這座天然形成的石橋就能看見淡紫的奇異色彩,而且聽袞戈說等到每天太陽快落山時橋體又變成了紅色和褐色。洞波人相信這真是一條變成了石頭的彩虹。他們認為彩虹是宇宙的衛士,所以把該橋視為聖地,也是洞波寨的禁地。每到過年的時候村民們都會請長老們在橋面上幫忙揮灑隆達、懸掛各色的經幡,以祈求來年的吉祥安康。

  通過袞戈興致勃勃地介紹,七米知道了“彩虹橋”又叫“英雄橋”的由來,以及死侍的大致情況:

  洞波人又把這座壯麗的自然形成之物叫做“霸武佔巴”也就是“英雄橋”的意思,不僅因為它的形狀像橋,還是由於有幸通過這座橋到對面山嶺裡去磨煉三年出來的都是能以一敵十的死侍,會受到全洞波人的禮遇。死侍年輕時是洞波寨主要首領的貼身近衛,負責山寨的安全;到四十左右就都會晉升至長老的行列,一部分負責選定年輕的死侍,並親手調教年輕的死侍各項技能;一部分負責代表土司府監督各山寨的日常事物,確保土司府各項指令有序落實,情急時有先斬後奏的權利;所以即便是跋扈的頭人也對身負使命而又有一身絕技的長老們忌憚三分。

  洞波寨每三年要篩選十名左右這樣的死侍,所有的死侍都只能從山腳下洞波寨裡選拔出來。現在洞波寨有一百五十多名這樣的死侍。

  洞波寨的慣例是死侍必須全力負責主人的安全,除非主人因病或年老自然去世,否則負責安全的幾個死侍必須與主人同生共死。袞戈身邊常年形影不離的就有四名這樣的壯漢。

  死侍由於選拔的條件比較苛刻,訓練十分嚴格殘酷,受到的訓練十分相似,所以不僅平時能以一敵十,戰時結陣則配合十分默契所向披靡銳不可擋。雖然總數不多,可是由死侍組成的這股神秘力量成為了洞波寨一直以來能牢牢控制其領地,並能有效震懾遠近很多土司的主要原因;當然近年來還有這一任土司大人行走江湖未曾一敗的威名加持。

  七米正聽得出神,忽然聽見身旁響起幾聲長短不一的口哨聲,不一會兒對面傳來幾聲回應。

  因為牽馬過橋比較麻煩,所以留了兩人看馬,其余人都在薄霧中踏上“彩虹橋”朝對面走去。

  橋面並不平整,間或長著一些齊人高的灌木,

最寬處十丈有余,中間一段最窄的地方不足三丈,橋面僅有一條供人通過的便道。很多各色的經幡蜘蛛網似的掛滿了兩旁的樹枝,不少經幡從橋面垂下來在橋底輕柔地隨風飄搖。  行至橋中,七米朝四下裡看了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只見橋下雲霧蒸騰深不見底,回望不見伸向對面山崖的橋頭。七米感到有點眩暈,不由得停下來腳步。

  這時走在前面的袞戈將劍鞘伸給他,說道:“別朝下看,跟緊我。”於是兩人一前一後握著清風劍鞘,緩步上前。

  走至對面橋頭,已有幾位穿著灰色長袍的長老前來迎候。七米這才發現原來橋頭兩側高聳的崖壁上很隱蔽地建有幾處暗堡,袞戈說這一處橋頭機關重重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走動。七米不由慨歎道:“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一行人跟隨幾位長老穿過一段狹長的崖縫,就來到一處開闊平整的山林裡。袞戈告訴七米這裡便是禿鷲嶺,沿著山崖邊繞這一片林子跑一圈大約有十裡左右。禿鷲嶺周圍都被百丈深的峽谷隔開,四處均是絕壁懸崖,對外只有“彩虹橋”相連。

  走進林子裡不遠就看見一處開闊的草地,四周還有不少用木材修建的“崩科”小屋。草地中央有二十幾個壯漢正在分列進行對抗訓練。旁邊靠著木屋外豎著一排排武器架,刀槍劍戟各種訓練用的兵器應有盡有。

  走在前面的一個長老用洪亮的聲音說道:“土司大人來看望大家了。”

  所有人幾乎同一時間停止了訓練,很快自覺拍成兩排肅立不動。幾位長老也在壯漢們前面居中站定。

  土司滿意地點一點頭,說道:“老夫平生縱橫雪域十余載,未嘗一敗;可惜前後兩次都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未能參加中原武林大會,實為平生最大的憾事。幸好有雪域蒼狼翁則參加了武林大會,而且取得了第八名非常不錯的成績;我找不著其他人切磋,只有趕到薩欽去找他切磋,與翁則大人前後兩次打成平手。我估摸著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也能排名到前十。”

  土司大人沉聲說道:“再過三年,就又到新一輪武林大會召開之時。我希望洞波寨也能有幾個年輕後生可以參加比賽,並載譽而歸。你們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已經前後在這山崖上練了兩輪時間,我相信你們已經很不錯了,再努力努力就有實力參加比賽替咱們洞波揚名立萬了,也為各自的家族長臉。只要能進入前十拿到名次,我就讓他回來當頭人。大家有沒有信心?”

  眾人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齊聲回道:“有,有信心。”

  “幾位長老辛苦了,等兩天我還要送兩人上來。不管送來的人身份怎麽特殊,來到這裡就是你們的弟子,希望長老們一視同仁嚴加管教。”土司大人說完便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一旁的袞戈和七米。

  土司大人若有所思的問七米:“聽說你射箭還射得不錯,是否願意和在場的幾位比一比?”

  七米想都沒想就爽快地答應下來了。他側首一看袞戈,只見袞戈一臉幸災樂禍的樣子,心裡暗道不好。

  土司大人問道:“有誰願意接受七米少爺的挑戰?”

  隊列裡走出兩個身形矯健的漢子,朝大人鞠躬行禮道:“稟告大人,我們願意一試。”

  土司大人環視一圈說道:“射箭比三樣,準頭、速度、力度。”

  第一場比賽開始:

  第一輪一人三箭,目標距離二十丈外常規靶。三人相視一笑,全都輕松上靶。

  第二輪箭靶移動到四十丈外,同樣都是一人三箭,全部上靶,只是這次射箭速度明顯慢下來了,三人臉色也凝重了不少。

  第三輪箭靶移動到五十丈外,同樣還是一人三箭,七米兩箭脫靶,兩位壯漢全部上靶。

  第四輪箭靶移動到六十丈外,七米知道自己沒法射出那麽遠,乾脆做個鬼臉伸伸舌頭就放棄了,兩位壯漢各射中一箭。

  第二場比賽,比賽所需十五個箭靶由在場的十五位壯漢高高舉起分散在草地上,每隔五六丈左右站一人,圍成橢圓形的一圈。最要命的是按照規則比賽開始時除了第一個箭靶外,這一圈人會舉著箭靶或快或慢的跑起來。等三人聽明白了比賽規則,旁人給每人牽來一匹馬,三人箭囊裡各有十五支箭,為了區分上靶的情況,每人的箭羽顏色都不一樣。要求弓箭手出發後全力策馬疾馳,等跑到三十丈開外的第一個箭靶開始射箭,中途不許減速更不能停下來射箭,起點也是終點,等馬兒逆時針跑回第一個箭靶時結束。

  七米騎馬也是好手,心想這次可不能再出醜了,他快速的思考著對策,靜觀兩個壯漢如何射箭。只見兩人均是箭囊掛在左手下側,輕巧地翻身上馬後,全力策馬奔騰,左右開弓,幾乎箭箭上靶,引來一陣陣喝彩,一個射中十支,另一個射中十一支,每人竟然只有一支箭脫靶,不得不令人佩服。比賽結束策馬歸來時兩人都得意洋洋,舉著各自三支剩下沒有射完的箭在炫耀。

  輪到七米上場時,七米已經拿定主意,將箭囊背在背上。他想比速度自己的確沒有他們快,但是自己必須想辦法射出十五支箭。

  圍觀的人都清楚要在全力奔跑的馬背上高質量射完十五支箭難度確實太大了。只見七米策馬直奔第一個目標,他居然利用馬兒在三十丈距離上加速起跑的這段時間一次性在弦上壓上三支箭,貼近固定靶才松手,三箭穩穩當當的全在箭靶上,引來一陣喝彩聲。在馬兒起跑加速的這段時間他還有規律地擺動肩背盡量保持自己身體起伏和馬兒奔跑的節奏和諧,很快就找到了人馬之間的平衡,於是他全神貫注的開弓射箭,一支支箭隨著馬兒騰躍中身體浮動平衡的點位射出,居然又連射十支箭。

  說是遲那是快,當馬兒離開最後一個靶位跑向終點時,七米兩腳離開腳蹬,兩手在馬鞍上交替一用勁,整個身體倒轉過來,兩腳夾緊馬身,身體後仰挽弓竟然又射出一箭。回轉身體後,七米在馬背上舉起僅剩的一支箭向大家展示。

  除開脫靶的兩支箭和手裡剩余的一支以外,七米一共射中十二支箭。

  土司大人笑呵呵地拍拍翻身下馬的七米說:“有勇有謀很有潛力,不錯不錯,難怪唐五那個老頭這麽看重你,的確是個可造之材。準頭、速度都不錯,目前力量方面弱了不少,但這個歲數不錯了;下山後我殺兩頭犛牛讓你好好補補,要不了多久就能補上。”

  “你可會用刀劍?想不想挑戰一下?”土司大人意猶未盡地問道。

  七米連忙搖搖手說自己真不會舞刀弄槍的功夫。

  “你來試試他們學得怎樣了。”土司的回頭對袞戈道。

  袞戈應了一聲,解下佩劍交給七米,隨手挑了一副圓形的盾牌、一把訓練用的未開刃的長劍。

  袞戈,一手持盾一手持劍側身而立,看著兩排年輕的死侍朗聲說道:“誰願一試?”

  一個身穿紫袍蓄著山羊胡子瘦削精乾的男子上前一步躬身應戰。他手拿一把一丈長短的長矛,後背腰帶上還斜插著一把短刀。

  在雪域,矛和槍一般是不分開來論的。只是矛上少了紅纓,且矛頭兩邊有刃均像刀劍一般鋒利,招式中自然多了劈砍的動作。

  眾所周知,長槍為百兵之王,歷代軍中皆以長槍為主,可見槍法的威力和便利。武諺有雲:“年刀月棍當時槍”,即是說槍法最易學,學即能用,立竿見影。武諺又雲:“年刀月棍一生槍”,則是說槍法易學難精,槍法中的奧秘需用一生來修證。

  在洞波寨,長矛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兵器,這跟歷代土司大人精於槍法有關。融合眾多槍法之要的洞波槍法只有二十一式,但是招招大開大合、大封大劈,都是在實戰中逐步總結出來的真正的戰場槍法,被公認為眾多槍法中最上、最疾、最勝。

  眾人都向四周散開,圍成十丈左右的一圈準備觀賞。

  場中兩人行禮後都各自朝後退了十步左右。袞戈躬身低頭將盾牌舉至眼下只露出一半的頭,用盾牌嚴嚴實實的護住整個身子,刀架在盾牌邊緣緩慢地向前推進。

  山羊胡子則瀟灑的舞起一片槍影,一挺槍大喝一聲“看槍”直奔袞戈而去,“青龍出海”“追星趕月”“鳳舞九天”“橫掃千軍”幾招一氣呵成。山羊胡子知道自己面對的洞波寨少爺可是土司大人一手調教出來的高手自己沒有獲勝的把握,所以完全沒有試探對方的意思,一上手就用上自己看門的招式,招招環環相扣、狠辣無比。

  袞戈早知道對方一定會全力以赴爭取在自己刀下多走幾個回合,也好在土司面前露露身手。他雙眼死死盯著槍頭,手腳一刻也不作停留,一招“蒼松迎客”直接迎了上去。身形一晃接著一招“白虹貫日”直逼得正使出“鳳舞九天”的對手慌忙後撤。山羊胡子倉促間舞出“橫掃千軍”,這一招本是十分霸道的進攻招式,可惜在被逼退時使出,威力也就大打折扣,槍法中也出現了破綻。袞戈等的正是這個時機,身形一閃快速貼近對手,左手舉盾抵住槍身,右手一招“浪子回頭”已經將刀架在對方脖子上了。

  山羊胡子原本想抽出右手去拔出後腰上的短刀,可手指還沒有摸到刀柄,一眨眼功夫就見袞戈已將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看著自己微笑。他暗道一聲好快的手法,就將長槍放下,一鞠躬道:“感謝少主指點,在下甘拜下風。”

  土司大人一拍七米的肩膀問:“七米,覺得這幾招刀法如何?”

  七米神色有點恍惚地回答道:“我不會舞刀弄劍的功夫,可是覺得這幾招刀法好熟悉,似乎在哪兒看到過。”

  土司大人微笑著將七米牽至一旁,說道:“孩子,這刀法可是你父親翁則大人親自教我的。幾年前,我去找他切磋技藝,真是不打不相識,打了兩場之後我們就成為了知己。在薩欽的日子裡,我們天天在探討武功技法,並將各自的絕學傾囊相授。我回來後就將刀法傳給了兩個兒子。真沒有想到你父親沒有傳刀法和槍法給你,看來這個任務得由老夫來完成了。從今往後,你就全身心地學習真功夫,一直到你能勝過在場的所有人時,我才能放心的讓你去復仇。孩子,這個要求你必須答應我。”

  七米吃驚地問:“所有人?包括袞戈、長老們、還有大人您嗎?”

  土司大人神情嚴肅地點點頭,說道:“孩子,老夫不能讓你年紀輕輕就去送死,必須確保讓你好好活著;學藝有成才有將你復仇的誓言付諸實施的基礎,在完成這項考核之前我不能讓你冒險去復仇。”

  七米想到自己復仇的日子遙遙無期,不禁淚流滿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