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孤燈下》第8章,大廚劉3
  每逢二月,南門鎮上又是一片熱鬧。

  爺們們都領著自己家的妻兒老小,到這裡來逛燈會。逛燈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到這吃頓飽飯。也不算貴,全家老小在鎮上吃頓好的,還不到一塊錢。過來的老頭跟老太太,老兩口都是手牽著手。俗話說,老伴,老伴,人到老了,就是要有個伴。

  人們都坐在小吃鋪子上,樂呵呵嘞吃個夠。吃飽了,坐一會,抽口煙,喝壺白開水,看看燈火通明的十裡長街,那是又好看又不舍得走。沒辦法,咱不是鎮上的人,咱是農村鄉下的人。等吃飽喝足以後,從哪來還待回到哪去!

  有的人拉著架子車,也有的人趕個毛驢車來逛燈會。大多數人家裡沒有交通工具,都是靠步行走到鎮上。從村莊到鎮上,近的一裡多地,遠的十幾裡地,怎弄,為了去鎮上吃頓好嘞,也只能步行著去。路不好走,有很多都是坡路,有的還要翻過坡去,才能到鎮上。像那些年齡大的老頭跟老太太,有時一不留神,人就從坡上摔下去了。老頭跟老太太們,哪能受得了這麽一摔,往輕點說,把人摔癱在床,往重點說,那些老頭跟老太太們直接沒命。你看,就是為了到鎮上吃頓好的,結果還把命也給丟了。

  每到二月春暖的時候,人們又開始施肥,除草,修路基。肥料用的也很簡單,有大糞,有牛糞,也有羊糞。雞糞跟兔子糞,有時也會把它存放起來,拉到一個地方堆放在一起,誰家的最多,誰家公分就會多點。這時候的肥料跟糧食,都是無公害的,人們把天然肥料拉到一個集體定的地方,人們都叫它人民公社。等人們把它拉到地方以後,人民公社裡的售賣員就會拿筆跟本子記下來,誰家送來多少肥料。送到地方,還不能走,還要把肥料給蓋上。人們都叫它發酵,經過發酵的天然肥,用起來有勁。往地上一堆,然後在拿點蘆草往上面一蓋,基本算是完成了。

  李新建是個積極分子,只要隊裡,或村裡還是鎮裡,只要有什麽集體勞動或任務,李新建都是第一個參加。他在當地的名聲也好,他總是帶著一個熱心善良的心腸,去幫助那些有生活困難的,人民群眾。

  每到這個時候,李新建總會帶頭參加勞動,特別是施肥的時候,南門鎮上加在一起也只有一百多頭牛!像那些體力差的人,他們都會用牛當籬笆。一個人在前面牽著牛,一個人在後面扶犁子,一前一後的施著肥料,發酵過的肥料,也就順著犁子埋進地裡。而李新建就從不用犁子,他不僅是當地的積極分子,他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壯勞力!壯勞力一天十個公分,多嘞時候有時十二個,最多的時候一天十五個公分。婦女跟老頭還有老太太,還有未成年的孩子,他們拿的公分也就低些,一個人一天能掙八個公分。老頭和老太太有的還會比這低些,那是因為有些老頭跟老太太的身體不是很好,乾活慢,還依然參加勞動,就是為了有口飯吃。雖然不怎能吃飽,但也能有些吃的,最起碼自己在家不是一個廢人!話說的沒錯,哪個人不都這樣想嘞,也就那麽回事。人這輩子,難過是一陣,不難過也是一陣,最後該放下的,還待放下。你就算擁有家財萬貫,還是比不上吃頓飽飯!這的人們都是這樣想的,吃飽穿暖才是眼前最要緊的事,比起這些,其他的都不是事。每到開春忙的時候,人們都會到一個地方吃飯,那就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有一個大食堂,我們也叫集體食堂。只要在農忙的季節,公社裡都會提前準備好飯,

然後送過來吃。劉三就在這工作,他是一個廚子,南門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大廚名叫劉三!劉三性格好爽,為人正直灑脫,他從不貪圖集體利益。他媳婦馬金蓮在南門人民公社當銷售員,她不務農,她每天在公社上班一天也能拿上八個公分。這也不錯,又不用下地,也不用參加勞動就能拿到婦女勞動的公分,這已經算很不錯了。他跟劉三結婚十五年,生了三小跟五個閨女。劉三他們家的十二口人,都是靠他兩口子的公分來養。他家經常吃不飽,閨女跟小子天天喊餓,弄的劉三跟他媳婦他倆焦躁不安。劉三他大跟他媽身體不好,常年患病吃藥。只是依靠他倆掙來的公分,來滿足一家人的開支,那是遠遠不夠的。李新建得知他家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帶頭幫助。由於李新建個人實力單薄,他也只能幫助一點微乎其微的事。後面李新建在公社開大會時,主動發動群眾,對劉三他們家提供幫助。這一下感動了劉三,把他弄的熱淚盈眶,他不知道該如何感激李新建的這個舉動,也給自己家解決了吃不上飯的困難。  李新建的二女兒李麗英,是南門出了名的中醫郎中,自從她跟著中醫堂老王行醫以後,她勤奮好學,不久就學成了醫術。“但她從不收費,都是義務行醫。”劉三他大跟他媽都是李麗英跟他們醫病治病,從不收他們一分費用。李麗英每天從李家寨步行到劉家溝那裡跟劉三的大和媽看病。李新建和女兒的這一舉動,感動了他們家的所有人。劉三不勝感激李新建和他女兒,但他又沒有什麽可送的東西給他們。這可沒少讓劉三發愁,劉三心想,這我能給新建哥他們家做點啥嘞?他思慮半天,還是不知道做點啥好。劉三他媳婦靈機一動,哎,對了,我在公社乾的是銷售,我們那賣的啥都有。鹽,醬油跟醋,還有各種小吃和零嘴。不如這樣,咱給新建哥他們家,弄上二斤桃酥和二斤餅乾送過去算了。

  劉三一聽,是呀,你說我怎沒想到這嘞?這人歲數大了,腦子是不中,還是年輕的時候好!

  劉三他媳婦馬金蓮聽後,說的啥話,你才多大歲數,都說自己歲數大,那咱大跟咱娘他倆大不大?

  劉三嘿嘿一笑,妥了,別說了,等明個你把桃酥跟餅乾裝好,我給新建和他家送去。馬金蓮點頭說好!

  這邊的李新建跟他閨女,他倆忙的著不住。忙著給麥苗施肥,早上乾完下午接著乾,沒有歇過一天。李麗英白天在地裡參加完勞動,她晚上還要走街串巷看病。誰家的孩子頭疼發燒了,都找李麗英。可她還從不收費,群眾看她這樣,每戶人家李都很感激。給錢她不要,給她吃的她也不收,南門十裡八村的人都說,李新建他們一家的人真好。上輩子積了多少德,這輩子才成一位好人。人們仔細想想,在南門街道和鄉間胡同,還是當地的老百姓,還真找不上李新建他們家這樣的人。他爹是積極分子,他閨女又是鄉村間的好醫生。

  李新建的媳婦王嘉珍也是個好人,平日裡參加勞動時,只要王嘉珍看到誰乾的比較慢時,王嘉珍都會去幫忙。只因要是乾不好了,公分就少,每戶人家都是依靠這點公分吃飯,要是公分少了,就連往後吃飯都成問題。王嘉珍想到這,她也由衷感慨,為了多吃上幾頓飽飯,每個人都在拚了命的乾!

  第二天下午,劉三的媳婦馬金蓮,從公社下班回家。她手裡拿著提前準備好的桃酥和餅乾,到家後,她就把這些給了劉三。

  劉三拿著桃酥跟餅乾,翻了三道坡,走了五裡多路,來到李新建家。

  劉三一進門,李新建就看見他了。二人見面不是噓寒問暖,而是立即說最近生活過的怎麽樣,還有沒有其他別的困難。劉三看到李新建如此關心他們家的生活狀況,把他感動哭了。劉三說,新建哥,我代表俺一家謝謝你這麽長時間對俺家提供的幫助。當初要不是你,俺家可能吃飯現在都成問題。說著說著,劉三就把他事先準備好的桃酥和餅乾遞給李新建,李新建沒有接下。他說,現在你們家也很困難,你就不要拿這些東西了。你還是把這些東西帶回去,給孩子們吃去,他們現在正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啥的都待跟上。劉三聽後,他並沒有聽從李新建的話,而是把桃酥跟餅乾放在李新建的手上。劉三說,新建哥,你們一家對我們的恩情,令我無法忘記,這也是我和你弟妹商量以後,才決定給你帶點這些。今個你要是不收下,我就賴在你家不走了。李新建看不收下,劉三就賴在自己家不走,他認真思量後,最終還是收下了劉三他們一家的一片心意。

  這時李麗英走了出來,她說,劉叔既然來了,就別走了,剛好你跟俺大你們兩個喝點。李新建一聽,也是,兄弟你今個黑了就別走了,我讓你嫂子去打些燒酒,在弄些菜,今個晚上咱老哥倆喝點。劉三連連點頭,說好!

  隨後王嘉珍拿著糧票去了供銷社買酒跟菜,她一進供銷社,就看見供銷社裡,又添了幾樣新的東西。洗衣裳用的香皂,還有刷鞋的刷子,還有白糖,前後一共添加七八種東西,都是農村從前沒有過的東西。供銷社小李問,嫂子,你來想換點啥?

  王嘉珍說,我想打二斤燒酒,在弄點肉。

  小李說,好。我這就跟你去拿,嫂子。

  王嘉珍點頭,嗯了一下之後,供銷社小李就把酒跟肉拿到了王嘉珍跟前。

  王嘉珍拿著酒肉連忙回家,生怕他老哥倆久等了。“一進家門,王嘉珍便和婆婆劉愛梅她倆在灶火裡忙活著做飯。”炒了兩個大燴菜,裡面都加的有三兩肉,那香味撲鼻,從灶火飄進院裡,從院裡在飄進堂屋。主要是,煙囪裡冒的煙,都飄著肉的香味。王嘉珍和婆婆她們娘倆在灶火做飯,李新建跟他大還有劉三他仨坐在堂屋裡的凳子上,嗑著瓜子,吃著花生米已經慢慢喝上了。李麗英不在家,她去給臨邊李凱家閨女看病去了。李凱家閨女的得是瘧疾,從前這個治不好。就連中醫堂的老王,治這病都很困難。不過,李麗英還好,她精通醫學古法,找到了治療瘧疾的方法。李凱她閨女服了三副藥之後,明顯已經好多了。今天晚上是去看他閨女恢復的狀態很情況,是不是可以停藥了?

  李麗英看了李凱他閨女恢復的狀態後,她當場就說,李梅可以斷藥了。往後不需要在服用任何藥物,她就能恢復過來。

  李凱聽後,他很感激李麗英,從前李凱跟李新建他倆關系要好,如今他們兩家關系也好。李麗英跟他閨女看好病後,李凱給李麗英拿了兩壺燒酒,他說,麗英,這是我跟你大買的燒酒。你回去的時候,把酒帶上,到家後,替我給你大問好。

  李麗英接過燒酒,點頭表示說好。

  飯跟菜做好了,劉愛梅和媳婦王嘉珍,他們兩個端著炒好的菜,放進堂屋裡的桌子上,然後她倆走進灶火裡,去跟那仨爺們盛米湯。李新建跟他大還有劉三他仨,在堂屋裡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前面說的是感動,後面說的讓人起笑。仨人喝好以後,劉三就順著李家寨北坡向南走去,回了自己家。李麗英一進門,看堂屋裡的桌子上的飯跟菜,她瞬間直流口水。她連忙拿起筷子,就著窩窩頭,吸吸呼呼吃著,她吃的真香,平常在家很少吃到這樣的好飯,除非逢年過節……!

  劉三他是本地有名的大廚,他的廚藝在當地,也是排的名的。從前沒有公社的時候,他就在鎮南邊那個大食堂裡炒菜。那個時候不記公分,按的是每個月發多少工資。那個時候劉三他的工資不低,一個月三十幾塊錢,這已經算是高的了。

  後來有了公社以後,劉三就開始記公分,每天出一個工,就是十個公分。“也不容易,從早忙到晚,一天十個公分,確實對於劉三他們一家生活起來很是困難。”

  第二天上午,參加完勞動的人,都去公社那裡去吃飯。從城裡下來的知情,也包括高老師他們都去了這裡。劉三看到李新建時,他說,新建哥,我給你多打點菜,今個來公社吃飯,怎說都待讓哥你吃飽。

  李新建並沒有考慮自己,他先讓所有參加勞動的人先去盛飯。老人跟小孩先盛,敬人敬人,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尊老愛幼。老人們跟小孩盛完飯後,壯勞力跟婦女再去盛。公社準備的飯還行,“南瓜窩窩頭,醬鹹菜,小米稀粥。”人們看到這些吃的,他們是由衷的高興。只因他們在家有時還吃不上這麽好,公社領導甚至群眾勞動不容易,這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等參加勞動的人都盛完以後,李新建再去盛。他盛的時候,窩窩頭也沒有了,只有醬鹹菜跟小米稀湯。就這,李新建吃的很香。吸裡咕嚕吃一肚子。 “喝了一肚子米湯,但這都讓李新建滿臉掛笑的說好。”

  劉三看到這樣,他很是難過,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點啥。他心想,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李新建打飯的時候,自己給他提前留好。不然吃到最後,鍋裡跟桶裡,還有盆裡都只剩米湯跟鹹菜。

  可是,沒回劉三跟李新建留的飯,他都沒吃。是因為他不舍的吃,他每次都會裝進一個盒子裡,等到晚上回家的時候拿回家吃。“家裡人多,李新建幫助了太多人,到最後弄的他家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過著。”有時飯拿回家,在盒子裡捂一天飯都搜了,李新建還是不舍的扔,他說糧食是人的生命,無論好壞,糧食絕不能扔!

  李新建經常吃些發搜的東西,但他從不浪費,就連碗裡他都不會浪費一個米粒。

  舊社會過來的人,都比較珍惜糧食,因為從前沒有吃的,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對於李新建來說,人活著只要有口飯吃,而且還能吃飽,那人活著都是幸福嘞。

  劉愛梅見兒子經常吃搜飯,她很是心疼自己的兒子,於是,劉愛梅每天忍著一頓或兩頓不吃,把糧食省下來給兒子吃。

  從那以後,李新建每天晚上回家就很少在吃搜飯,而是吃的正兒八經的飯。殊不知,這是自己母親給自己省下的,母親不舍的吃,再把糧食省下來給兒子吃。

  這樣的兒子跟娘,在南門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榜樣。人人都在向著他們學習,但是,他們唯一不知道的是,李新建他們家也有很多困難。他們家也過著經常餓肚子的生活,但他從不對人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