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靈氣複蘇:大秦斬神司》第3章:天師下山
  龍虎山上,張九維和張懷義跪在祖師殿前,一起哭喪著臉!

  “師兄,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四大天師之一的張懷義有些茫然無措。

  當年張道陵離開之時,曾經給他的兒子也就是第二代天師張衡留下一句話“天魂不滅,吾運不熄”。

  現在魂燈滅了,依舊意味著龍虎山氣運將盡,大劫不期而至!

  張九維神色凝重,身懷天師度的他,遠比張懷義知道更多的辛秘,也正因為如此他更知道這件事帶來的可怕後果。

  “師兄你莫不是知道什麽?”

  張九維瞥了眼自己的師弟搖了搖頭,一副不可說,說不得姿態!

  因為這件事足以關系到整個修煉界甚至整個天下蒼生的嚴重事件,容不得他泄露!

  但張九維越是如此,張懷義越是好奇,共同生活了近百年時光的師兄弟兩人,彼此之間甚為熟悉,掌門師兄現在這副模樣,顯然是知道些什麽。

  “掌門師兄,莫非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師弟你就不要問了,這件事關系重大還不到開誠布公的時候,你先下去吧,容我再思考思考,記住魂燈熄滅的事情不要聲張,即便是門內弟子也不得議論”、

  張懷義也是第一次見到掌門師兄如此凝重,所以便不再多問默默退出了大殿。

  天地人三魂對於人有著不同意義,人魂代表著當世,死了魂魄也就消散了;而民傳說中的魂魄轉世,其實是地魂的轉世。

  人死之後天地人三魂分離,人魂消散於天地之間,地魂則留守屍體前七天,七天之後若非枉死則會進入地府,若是枉死者便會遊蕩在人世間成為孤魂野鬼。

  而天魂則比較特殊,死後則會升入天空,化作天星。

  然而修道之人的天魂已經轉化為元神,若是天時地利人和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等同於永生不滅的。

  張道陵於東漢順帝九年突破天人境,按理說其元神已經到了不滅的境界。

  凡人修行分為九境,分別為隱元境、洞明境、瑤光境、開陽境、玉衡境、天權境、天璣境、天璿境、天樞境。

  再往上這位天人,天人者仙也!

  自始皇帝封印天門,人間修士不得飛升,自此便只有地仙,再無天仙了!

  因此成為突破天人者則為人族至強者,目前修煉界人間最強者便是張九維,公認的半步天人!

  但拒坊間傳聞,因有天師度在身,張九維可以隨時躋身天人境!

  走出祖師大殿的張懷義神色凝重,滿腦子想的都是祖天師魂燈熄滅的畫面!

  而張九維則是站在後崖看向驪山的方向,喃喃自語道“不行,這件事事關重大,我還是再去查看一番為好”。

  於是張九維重返祖師殿,取下張道陵的魂燈,以一滴精血滴入天燈之中,口中默念法訣。

  一縷微光從新燃起,化作一個拇指般大小的火苗,被張九維一把掬在手中。

  魂引,正一天師府秘法,知魂索引!

  真身數十年未下龍虎山的大天師張九維,這一日下山了!

  .......

  驪山主峰,雲遮霧罩!

  凡人肉眼不可見之處,便是始皇陵的真正入口!

  緊跟著一個身穿道袍的老人出現了,不是別人正是龍虎山天師張九維!

  張九維滿臉愁容,若無必要他是真的不想來這裡!

  雖然身懷天師度的他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系,但心中更對的卻是對始皇帝的同情,

歸根結底始皇帝陛下並未做出損害人族之事。  張九維來到驪山腳下,昨晚和鬼谷子王詡一番大戰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是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謀,而他以元神之體是無法進入皇陵的。

  突然眼前的一幕讓他震驚了!

  “這,這是佛門金身境強者留下的遺兌”

  金身境強者!

  要知道,自從神遺之門關閉後,天地間的靈氣是越老越少,修行也是越發艱難。

  就算是現如今的佛門稽首也沒有達到金身境,這裡居然有十幾尊金身境的強者。

  張九維沉默不語,除卻昆侖和瑤池,天地間恐怕沒有人比他知道更多的辛秘了,這些人全都是來鎮守皇陵的佛門高人。

  於是走上前去,打了個揖首!

  “這些人全都是自願圓寂的?可是為什麽?”

  走進了,張九維才發現了一絲蹊蹺!

  佛門僧尼之死稱為圓寂,而道門則是羽化!

  佛門一身修為全在真骨血肉舍利之中,所以一般大德高僧死後經常會留下不朽的金身;道門則不同,道士之死稱之羽化,死後肉身歸還天地,不留一絲一毫。

  佛門講四大皆空其實未空,道門則順其自然,才是真的自然!

  張九維站在十六尊金身之前,心裡開始揣摩其中的關鍵,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仔細查探之下,試圖想要從在座的金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現如今人族修士越老越少,一些傳承都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失傳,這些佛門高人說不定還留有傳承。

  他作為道門第一人自然不會覬覦佛門功法,不過若是能得到一些佛門傳承,再將之回贈給佛門倒也不失為一番功德。

  只可惜,並沒有向他想的那般有什麽傳承留下,只是在蒲團前有著一塊度牒!

  是各位高僧的身份信息!

  “本座慧可,禪宗二祖”

  “本座僧璨,禪宗三祖”

  “本座道心,禪宗四祖”

  “本座弘仁,禪宗五祖”

  “本座神秀,北禪宗六祖”

  世人所知的禪宗六祖乃是慧能,而神秀則是北方禪宗的領袖,二者一南一北。

  二人雖然都是弘仁的弟子,所修也都是達摩祖師的禪宗,但卻有不同。

  神秀的北宗所講求的是踐行漸修,功行圓滿即為佛;而慧能則是講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二者殊途同歸,只是對悟性有高低之分。

  世人皆知慧能的修為要遠在神秀之上,只是這裡並無慧能的金身,、慧能的金身則供奉在南華寺六祖殿內,供後人瞻仰。

  “本座法海,金山寺主持”

  得天授命,於大宋仁宗四年入驪山看守皇陵!

  “這就是法海禪師”

  張九維大吃一驚,這可是當年的佛門第一人,真正得道高僧!

  有鑒於當年一部《新白娘子傳奇》迅速將法海禪師的知名度推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當年播放的時候自己可是一集都沒有拉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