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楚定天下》注釋章―各國人口考量以及越國滅亡(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
  元始二年(公元2年)戰國七雄故地人口分布情況【第四版】

  以下數據資料皆來自漢書地理志。

  秦地:總人口7564137人。

  京兆尹,故秦內史。人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人。

  左馮翊,故秦內史。人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人。

  右扶風,故秦內史。人口八十三萬六千七十人。

  漢中郡,人口三十萬六百一十四人。

  廣漢郡,人口六十六萬二千二百四十九人。

  蜀郡,人口百二十四萬五千九百二十九人。

  巴郡,人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十八人。

  隴西郡,人口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二十四人。

  北地郡,人口二十一萬六百八十八人。

  上郡,秦置。人口六十萬六千六百五十八人。

  武都郡,人口二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人。

  天水郡,人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人。

  安定郡,人口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四人。

  弘農郡,人口237977人。

  西河郡,人口232945人。

  朔方郡,人口45543人。

  魏地:總人口6562412人。

  河內郡,人口百六萬七千九十七人。

  陳留郡,人口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人。

  魏郡,人口九十萬九千六百五十五人。

  河東郡。人口722184人。

  河南郡,人口522084人。

  上黨郡,人口96505人。

  東郡,人口219676人。

  潁川郡,人口663292人。

  汝南郡,人口519230人。

  南陽郡,人口194205人。

  濟陰郡,人口128759人。

  梁國,人口10675人。

  趙地:總人口6109269人。

  太原郡,人口六十八萬四百八十八人。

  钜鹿郡,人口八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人。

  常山郡,人口六十七萬七千九百五十六人。

  五原郡,人口二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人。

  雲中郡,秦置。人口十七萬三千二百七十人。

  雁門郡,人口二十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四人。

  定襄郡,人口十六萬三千一百四十四人。

  代郡,人口二十七萬八千七百五十四人。

  趙國,故秦邯鄲郡。人口三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二人。

  廣平國,人口十九萬八千五百五十八人。

  真定國,人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人。

  信都國,人口三十萬四千三百八十四人。

  河間國,人口十八萬七千六百六十二人。

  上黨郡,人口48252人。

  清河郡,人口700338人。

  西河郡,人口465891人。

  朔方郡,人口45543人。

  中山國,人口467656人。

  韓地:總人口3263562人。

  上黨郡,人口193009人。

  弘農郡,人口237977人。

  河南郡,人口1044167人。

  潁川郡,人口1547681人。

  河東郡。人口240728人。

  楚地:總人口9557645人。

  南郡,人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人。

  江夏郡,人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人。

  廬江郡,人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人。

  九江郡,人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人。

  豫章郡,人口三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五人。

  桂陽郡,人口十五萬六千四百八十八人。

  武陵郡,人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八人。

  淮陽國,人口九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三人。

  六安國,人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人。

  長沙國,人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人。

  汝南郡,人口2076918人。

  南陽郡,人口1747846人。

  沛郡,人口1218288人。

  楚國,人口248902人。

  燕地:總人口2833928人。

  涿郡,人口七十八萬二千七百六十四人。

  上谷郡,人口十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二人。

  漁陽郡,人口二十六萬四千一百一十六人。

  右北平郡,人口三十二萬七百八十人。

  遼西郡,人口三十五萬二千三百二十五人。

  遼東郡,人口二十七萬二千五百三十九人。

  廣陽國,人口七萬六百五十八人。

  勃海郡,人口452560人。

  中山國,人口200424人。

  齊地:總人口8459310人。

  平原郡,人口六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三人。

  千乗郡,人口四十九萬七百二十人。

  濟南郡,故齊。人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四人。

  泰山郡,人口七十二萬六千六百四人。

  齊郡,人口五十五萬四千四百四十四人。

  北海郡,人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人。

  東萊郡,人口五十萬二千六百九十三人。

  琅邪郡,人口一百七萬九千一百人。

  甾川國,故齊。人口二十二萬七千三十一人。

  膠東國,故齊。人口三十二萬三千三百三十一人。

  高密國,故齊。人口十九萬二千五百三十六人。

  城陽國,故齊。人口二十萬五千七百八十四人。

  東平國,人口六十萬七千九百七十六人。

  東郡,人口219676人。

  山陽郡,人口80128人。

  濟陰郡,人口128759人。

  東海郡,人口389839人。

  清河郡,人口175084人。

  勃海郡,人口452559人。

  魯國,人口202460人。

  越地:總人口4104893人。

  會稽郡,人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人。

  臨淮郡,人口百二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四人。

  丹揚郡,故鄣郡。人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一人。

  廣陵國,人口十四萬七百二十二人。

  泗水國,人口十一萬九千一百一十四人。

  東海郡,人口1169518人。

  宋地:總人口2007091人。

  山陽郡,人口721160人。

  我一直有個疑問,吳越爭霸,吳越單獨一國在春秋都很有影響力,可越國吞並了吳國,那吳越加一起,竟然在戰國毫無存在感,完全是蒸發了,還不如宋國魯國中山國有存在感,跟三晉任何一國都不能比,那敢問破越之前的小吳國是怎麽把大楚國打成這樣的,從地緣角度來看,如果戰國初期的越國有這麽大的版圖【圖片】而且在楚國的大後方,完全是芒刺在背,楚國的擴張頭一目標就應該是越國,不把越國吞了如何爭霸中原。

  \u0000。

  \u0000司馬遷先生將楚國滅亡越國的時間定在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前329年在位)時,也就是公元前330年前後,但實際上楚國滅亡越國的時間應該是楚簡王元年即公元前431年。先看看《史記

  \u0000楚世家》的記載:“簡王元年,北伐滅莒。八年,魏文侯、韓武子、趙桓子始列為諸侯。”楚簡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431年-前408年。楚簡王元年伐滅莒國,且是“北伐”即從南向北攻打,從地圖上看莒國所在的位置是今山東的莒縣,在江蘇連雲港的正北面,而連雲港已經臨海,所以楚簡王要從南面攻滅莒國,實際上已經隔斷了越國與齊國的直接接壤。楚簡王在越王勾踐之後(勾踐死於公元前465年),而越國在勾踐之後實無強主,直到越王無彊時夢想恢復祖上的榮耀。如果越王無彊在楚簡王之後一百年,則越國已經不與齊國接壤,不可能越過楚國去攻打齊國,且與上述對話的情景完全不符,所以,越王無彊意欲伐齊必在楚簡王滅莒之前。

  \u0000導致太史公將楚越之戰的時間弄錯的原因可能是,他所依據的史料中寫的是“楚惠王和齊宣王”(齊宣公(公元前455年-前405年在位)和齊宣王(公元前319年-前301年在位)是容易混淆的,戰國後期所有的諸侯國都稱王了,所以記史之人很容易將此二人弄錯),因為楚惠王(公元前488年-前432年在位)與齊宣王的時間相差太遠,所以太史公就以為楚惠王應該是楚威王(惠、威音近,易混淆),然後再根據楚威王的年代來確定齊國的時代為齊威王。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太史公詳細列出了越國從勾踐到無彊的王系,共歷六王,潛意識裡感覺每王20年左右也得一百多年,沒想到六王共歷才34年(公元前465年勾踐死,到公元前431年越國滅亡)。其實,“楚惠王和齊宣王”應該是“楚惠王和齊宣公”,他們正好是同時代的,只要將上述對話中的“楚威王”改成“楚惠王”,“齊威王”改成“齊宣公”,以上的對話與實際情況就完全符合了。

  \u0000所以實際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楚惠王最後一年,越國想出兵伐齊,齊宣公派使者忽悠無彊攻楚,正好又碰上楚惠王死了,於是無彊真的立即出兵攻楚,結果被新立的楚簡王一頓猛揍,身死國破,楚國於是乘機侵佔了越國的原來吳國之地,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北上滅莒。

  \u0000再來看看太史公記載的上述對話時的情景與當時的歷史事實是否相互吻合的證據。

  \u00001.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挾滅吳之威北上爭霸,盡得吳之故地,於是與齊國接壤,一度還曾徙都琅琊(在今青島)。之後可能是范蠡之離開,文種之賜死而心灰意冷,於是將原來吳國所侵各鄰國的土地盡數歸還,還都蘇州或會稽。吳楚爭鋒均在今安徽境內,所以此時楚國的勢力並沒有到達東海。越王勾踐死後,越國勢力逐漸衰落,由原來的“橫行於江淮之間”逐漸變為“不能正江淮”,楚惠王於是抓住時機開疆拓土“廣地至泗上”。雖然楚惠王佔了原來吳國的不少土地,但勢力依然沒有到達東海,所以此時越國與齊國還是接壤的。到越王無彊時想恢復勾踐時的榮耀,於是有向北伐齊的打算就是非常正常的。楚簡王滅莒之前的時間裡越國與齊國是直接接壤的,楚簡王滅莒之後的時間裡越國不可能與齊國直接接壤了,這是楚滅越在楚簡王而非楚威王的證據之一。

  \u00002.當時楚國在長江以南的地方只有四邑:讎、龐、長沙和竟澤陵,尚無洞庭、蒼梧和黔中三郡(楚悼王啟用吳起南並百越才有)。長沙,作為地名一直用了幾千年,無需考證,就是今長沙,只是境域范圍的大小會有所改變而已。龐,大家基本公認的是今衡陽。讎和竟澤陵兩個地方目前尚無定論,但毫無疑問,這兩個地方必在龐和長沙附近的地方,否則就不可能切斷無假關也就切斷了此四邑與楚國的聯系。本人認為(見博文“竟澤陵”),竟澤陵為今湖南郴州,讎為今湖南茶陵縣,無假關的具體地點暫時無考,但必在今湖南平江與江西修水之間,因為這裡正好是大山之間的峽谷地帶,是修水與汨羅江相連接的陸路最短處,越國可以通過修水西進,再經汨羅江進一步西進,就可以完全掐斷湖南與湖北之間的聯系,所以“無假關”必在此處。而楚威王時楚國南境早已經有了洞庭、蒼梧和黔中三郡,與上述對話的事實已經完全不相符合了,這是證據之二。

  \u00003.當時的齊國。齊國在齊威王時的實力是非常強大的, 基本沒有哪個國家想打齊國的主意(田忌孫臏時期),當然齊威王與魏惠王徐州(今山東藤縣)“相王”時楚威王心中氣憤(稱“王”了都不跟本王打招呼),出兵攻打徐州,但也僅僅是做做樣子出出悶氣而已。而齊宣公時代的齊國正是薑姓齊國走向窮途末路之時,剛剛發生了令孔子痛心疾首的“田常事件”即田氏專權。雖然田氏的實力不弱,但田氏本身的注意力放在齊國國內,對待鄰國一向是以和為貴,以便到時候取代薑氏齊國時能爭取到更多的“國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引發越王無彊的進攻欲望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旁證之一。

  \u00004.當時的晉國。公元前431年的晉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三晉滅智伯,正在爭取周王室封侯的路上(魏趙韓此時尚未封侯,到楚簡王八年才稱侯),正忙於爭搶晉國內部的地盤,暫時無心參與“國際爭端”,這就是上述對話所反映出來的三晉的狀況。而公元前330年前後的魏國已經非常強大了(龐涓不久前在魏國為將),不但已經被周王室封侯,而且正在著手無視周王室的存在自己稱王了,魏齊是戰國時代最早稱王的諸侯國,能稱王自然是實力雄厚,當然與對話中所言的三晉情況不相符合,這是旁證之二。

  \u0000而且公元前306年楚國明顯是走下坡路,怎麽可能像殺雞一樣免掉了越國,只有可能此時越國已經只剩點渣子了,之前已經被打成渣了,類似於公元前230年的小韓國,我覺得楚國滅越國應該是蠶食,不是像齊閔王滅宋那樣鯨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