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傑是有些糊裡糊塗的吃這一頓飯的,從頭到尾葉天民一個字要求沒有提,除了喝就是吃。
直到酒席散了,馬康縣長特意安排縣裡的車送鄧市長回市裡,他順道也回一趟市裡的家。這才在車上,把今天葉天民白天找他說的事給鄧先傑說了一遍。
鄧先傑先是愣了,然後也明白如果不是自己鬧的烏龍,大概葉天民會說點什麽,但自己這烏龍的場景之後,葉天民就順著自己的話把事都說了。
其實,就是自己以為的在幫助他們相互認真開展工作,可在馬康聽來就肯定不是那麽回事。
可是話都已經說出口了,他不可能改口的,這對於他的形象也不好。
“老馬啊!不是我說你。葉天民是什麽人,整個江都大概就沒有誰比你江安縣更清楚了,你怎麽還是弄不明白呢!”鄧先傑當然不會說自己和葉天民之間的交易,葉天民可以隨時撒手走人的,現在的他還真拿葉天民走人的事,沒有一點辦法。
別的事,那可是黃步生市長牽頭乾的,自己要去幹涉或者阻攔是不可能的。
農業公司這事,要說怎麽乾能出成績,也不是沒有經驗。但這都是別人做出來的經驗,就算江都市做得再好,也只是跟風,對於他這種非常看重業態創新的人而言是不屑的。
所以,葉天民看似不靠譜的農業計劃,他沒有反對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天民集團在江都市的投資,無論哪一個最開始看上去都不靠譜,但結果就是成功了。
一個私營企業和大學聯合,投資研究院,還是分院,怎麽看都是錢多了燒的。但沒多久,人家的研究成果硬生生的推動了整個拉法帝國的電信發展。這其中專利費就是坐著收錢,根本不用做什麽實際產業,就是一本萬利。
一個好好的集團老總居然去一個食品廠做了兩年工人,這是誰能乾得出來的,但是人家就是乾翻了這個廠,你到哪兒去講都沒有人相信。
再說那個什麽夢工廠,誰能知道會火成這個程度!
鄧文傑一邊說,自己也覺得真的是這樣。馬康卻是越聽越不是滋味,一些隱形的收入和自己的前途相比,該怎麽選擇他不傻!
第二天,江安縣召開了農林口、建設管理部門的會議,認真的討論和傳達了江都市關於民生農業公司在江安縣的工作開展配合力度的問題。
並且明確農林和交通建設的相關費用必須要和民生公司的規劃相匹配,哪一個部門私自的將費用胡亂開銷,那就自己拿自己的官職來匯報。
這個討論會議,無疑是給江安縣的相關部門敲了警鍾,也給了很明確的告知,有關民生公司的事是就是頭等大事。
這必須是江安縣農林口的龍頭企業、標杆企業,從管理部門到各級行政單位的配合說到底就是要一路綠燈,誰踩了民生公司發展的紅線,誰就沒有好果子吃。
會議雖然沒有形成決議文件下發,但這個會議精神大家都是領會了。
所以,接下來張震代表民生公司到縣裡查詢,有關農林口的文件、政策支持,沒有誰敢藏著掖著。
但也從中看到,的確很多事縣裡其實自己都不清楚,這些管理部門的人是不會主動去查的。
上面沒有文件直接下發到手上,是不會管的,就算下發了文件,沒有指標考核或者硬性要求,領導也不會特別關心。真關心的工作,不需要自己去提醒,領導都會著重安排的。
至於指導性文件的深入領會,那就更是不可能的。學習文件精神是必須的,但學習之後領會對了文件那當然是好事,
錯了誰來承擔責任?不做就永遠錯不了,這才是正常的工作。
張震以前退休前的工作,當然知道的要比這些縣一級部門的人了解得多,但他沒有義務去普及知識,而是一項一項的將這些都羅列出來。
包括有哪些什麽名目下大約多少資金量?有哪些是由主管部門主導的?哪些是需要企業自行申請的?有哪些是需要項目支撐的?有哪些是固定支持的?有哪些又是臨時性的?有哪些是按人頭來算的......
葉天民看著一條一條羅列出來的項目,也不得不感歎,並非拉法帝國對於農林方面的投入少,而是這些資金的用途偏了。
這邊在整理和編制可利用資金,另一邊民生公司的做法又讓江安縣的領導看不懂了。
從立春之後的三個月,民生公司乾的事居然不是他們認為的發展農業,而是幫助這個村的農戶修繕房屋,甚至還有危房直接推倒了重建,而手續全是民生公司去協助辦理的。
這麽一大筆錢,就像葉天民最開始設想的,墊資是由民生公司墊資的,不過除了有兩家特困的五保戶之外,每家多少還是拿出了一部分錢,這是底線。
房屋修繕修建,勞力大部分都是自己村裡和隔壁幾個村的人,今年外出打工的很少,一是自己家也要修繕,另外絕大部分的錢不用自己先支出,關鍵拿著工資修繕自己家的房子,只要不傻都會知道該怎麽做。
大家都還是非常願意先把自己家裡的安置好之後再選擇外出,因為勞力足夠,施工進度在民生公司特意的安排下,幾乎都是同步進行的,減少了提前完工的農戶外出的機會。
村裡的房屋修繕即將結束前,村裡的道路又開始了建設,勞力的需求同樣不少。
這也是打工掙錢了,和修繕房屋還拿著工資的道理一樣,而且工資水準也是按照正常計算。
當然,除了只能領到縣裡上年度公布的最低收入標準外,別的都用來償還民生公司為自己家修繕房屋的墊資,可這也比在外面上班更劃算。
按照張震的統計項目,羅洋羽就負責落實這些事,而路小過則被直接安排與市裡相關部門協調跑腿的事了。黃亞絲的主要工作還是圍繞村裡的農戶的各項協議的執行情況監控,有縣裡督導,村委也非常負責,一些意外的事情處理也很及時。
這個村的改變,先是在整個鄉裡引起了轟動,很多村開始到鄉裡去谘詢,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然後鄉裡找縣裡,縣裡又聯系民生公司,得知修繕的條件和模式之後,沒有哪一個村的人不同意。
民生公司做事的風格和魄力,開始在江安縣和江都市展露了出來。媒體想要報道,都被宣傳主管部門暫時壓住了,這一波的操作,民生公司走的是史無前例,且獨一無二。
張震都為葉天民暗暗的捏一把汗。私下的時候問葉天民:“葉總,我能看出你是為了農戶,也是真的為農業發展在想辦法。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有可能這一步失敗,被有心的人利用起來,整個天民集團都會為之付出代價?”
葉天民對張震的好心提醒,非常感激,但他必須要做。並非是因為已經開了頭,而是在內心有種聲音在告訴他,這樣做錯不了,僅僅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張震的提醒,也讓他明確一件事,農業這檔子事,他是沒有任何可以借用的信息的,他葉天民因此身敗名裂倒沒有關系,作為一條“鯰魚”,大不了退休。但其他人不一樣,特別像張震、羅洋羽還有幾位農業專家。
在民生農業公司的辦公室,葉天民第一次很誠懇的將未來可能會有的風險告訴了大家, 這個風險不是來自金錢方面,而是人的一種社會形象,或者說名譽。
他膽子並非天生這麽大,甚至剛穿越而來的時候,他更傾向於保守的生活方式。
之所以有現在這一路走來,各種大膽的不計後果的做法,是因為他有來自“鯰魚計劃”的退路,還有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的心態,他必須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沒有誰天生就是膽大的,包括他葉天民。
先“安”家,再修路,民生農業公司的這種負債式生產方式,沒有誰做過。在別人眼中,這些膽大妄為的生產方式,違背了基本的生產規律。
怎麽可以讓農戶沒有“負擔”的生活,再來開展生產?這難道不是培養了農戶的惰性?農戶的積極性從什麽地方來呢?
這些在別人看來膽大妄為的事,葉天民只是做出來的表象而已,他也清楚這樣的風險,可這才是最有效的生產方式的開啟模式。
沒有前期這樣的做法,農戶為什麽要放棄現在的生產方式,跟著你去做真正的農業發展?有了這些基礎在,才能開始他的計劃。
成功還是失敗,誰都不敢說,這個剛開始階段,如果被大力的推廣和宣傳,到底是猝死還是注入了活力,把整個江都市和天民集團完全捆綁的做法,沒有誰有把握,包括葉天民自己。
這,是一場豪賭!贏了,天民集團的收益增加好像也不是會有多大,輸了,那是賠上了天民集團的名聲和葉天民本人的信譽。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作者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