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周隋之際》七十九 戰事再起
  回到城中官舍的時候,已經是黃昏。

  曾經的並州總管府,如今更名為河北道大行台,但也只是換了匾額,還是原來的衙署。

  李雄、李徹都搬進了官舍,只有王韶因是太原人的關系,住在了外邊。

  崔澈與李雄將馬匹交給奴仆牽去喂養,才在官舍大院裡道別回屋,就被聽說他回城的楊廣派人給尋了去。

  原來是楊堅再發詔令,以秦王楊俊為河南道大行台尚書令、洛州刺史,統領河南軍政。

  如此便也能夠理解為何是年幼的第四子楊秀鎮蜀,而非楊俊第三子楊俊,畢竟對於北方王朝來說,河南的重要程度還是要高於蜀地。

  “你可知南朝始興郡王?”

  說過正事,楊廣便與崔澈談起了趣聞。

  始興王陳叔陵崔澈自然清楚,非著名的南北朝摸金校尉,平生最喜掘人墳墓,盜人墓葬,與墓主人的骸骨肘脛一並作為自己的藏品。

  當然,他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卻是此前的靈堂行凶。

  哪有人奪嫡不把藥刀給打磨鋒利的。

  崔澈對陳叔陵的了解遠比楊廣更詳盡,但他還是故作不知,聽著楊廣將發生在建康的那場鬧劇娓娓道來。

  楊廣盡來心情大好,或者說自從來到並州,心情就沒差過。

  此前北方僅有二王出鎮,他與楊秀不可避免的就要被拿來比較。

  楊秀時年十歲,還是個少年郎,行事奢侈非法,屢屢被其仆射元岩勸諫,如今雖然所作所為有了改觀,但也是忌憚於元岩,並非真正從善。

  而楊廣行事,自然讓仆射王韶無可指摘,也讓他備受楊堅的喜愛。

  對於這些皇子來說,父親的喜愛比任何事都要重要,而楊勇卻實實在在沒有把楊廣當成威脅。

  楊勇嫡長子的身份使得他的地位太過穩固,從隨公世子,到隋王太子,再到如今的隋朝太子,一步步走來順暢無阻。

  相較於與十四歲的楊廣勾心鬥角,他更願意將時間耗費在妻妾身上,生下楊家第三代長孫。

  楊勇忙活著造人,楊廣的婚期也將臨近。

  年初的時候,楊堅夫婦為楊廣在西梁選妃,方法也很質樸,便是佔卜。

  別以為用佔卜選妃過於兒戲,北魏末年,高歡、賀拔嶽等一眾梟雄侍奉的爾朱榮,就因為修鑄金人,用來佔卜自己能否篡位,可金人死活造不起來,這才迎立了好女婿,北魏孝莊帝元子攸,最終落得個權臣被皇帝刺殺的結局。

  也許是那卜者隻卜凶卦,西梁一眾公主參選,可佔卜結果卻都是凶卦,西梁小朝廷的天子蕭巋這才想起了自己在宮外還有一個女兒,於是將她接回宮中,命卜者再卜,才終於得了吉卦,被聘為晉王妃。

  這位晉王妃本是出身高貴,但因為生在二月,為父母不喜。

  當時的江南習俗認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於是蕭巋將她送給六弟蕭岌收養。

  似乎是為了驗證這一說話,才收養不到一年,蕭岌與其王妃便先後去世,蕭巋見狀,更是不敢認回這個女兒,晉王妃蕭氏便由其舅父張軻收養。

  張軻名為外戚,但由於西梁小朝廷舉步維艱,他也落得家境貧寒,晉王妃自小便得忙活家務,沒有一點嬌生慣養的壞性子。

  聽說未婚妻子容貌美麗,性格溫良,楊廣也是喜愛得很,畢竟攤上獨孤伽羅這樣一位母親,若想奪嫡,便得獨寵正妻。

  楊勇與正妻元氏成親多年,

元氏卻始終未有所出,他便將精力放在了妾室身上,故而招致獨孤皇后不喜。  身為人子,楊勇哪不知曉母親喜好,但就是兩個毒蘋果,總得吞下一個。

  要麽做個無後的太子,要麽惹母親不快,他只不過是低估了與獨孤伽羅疏遠的後果。

  說來也是,哪有母親因為兒子寵愛側室,便厭惡的道理,兒子又不是女婿。

  就在長安城裡準備楊廣婚事,隨時召他回京完婚的時候,漠北草原,已經按照收繼婚的習俗,下嫁給亡父侄兒的千金公主時常進言,勸說起了突厥侵隋,為北周宇文氏復仇。

  國仇家恨豈能淡忘!

  才坐上汗位不久的攝圖也有意通過一場對外戰爭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二人一拍即合。

  攝圖於是與眾臣道:

  ‘我是周室的姻親,如今楊堅悖逆篡國,我若是不加以製止,又有何面目再見可賀敦。’

  可賀敦即為可汗妻子,指的便是千金公主。

  攝圖打著為宇文氏復仇的名義,再度集結部眾,試圖南侵。

  消息被傳回中原, 北境再度被戰爭的陰雲籠罩。

  攝圖既然是要立威,自然不會是小打小鬧,恰巧歸附不久的營州刺史高寶寧叛亂,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

  楊堅對此頗為憂懼,於是下詔,命邊境增修要塞屏障,加固長城,又以上柱國陰壽為幽州總管,抵禦突厥,伺機平定高寶寧叛亂。

  又命官升右仆射的虞慶則領軍駐防弘化(今甘肅慶陽),防備突厥從靈州道、原州道方向進犯。

  至於楊廣、崔澈等人所在的山西之地,軍事由左武衛將軍李徹全權負責。

  不過楊堅還特意下令,命崔澈掌李徹大軍後勤事。

  顯然澈哥兒由於給尉遲迥妥善處理後勤的關系,在楊堅眼中得了個精於後勤的評價。

  此前虞慶則將往並州,因為他與高熲的關系,楊廣與崔澈商議,待他既不熱情,也不冷淡。

  而如今在晉陽的三位重臣王韶、李雄、李徹卻不同,自是多有拉攏。

  崔澈向李雄討教騎射,也並非只有他一人能夠教授,其實也是代楊廣籠絡他,而李雄對此也心知肚明,否則他一個兵部尚書,難不成真的是閑得慌了,要親自教授崔澈。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積極響應,例如李徹。

  也不知道是恃才傲物,還是覺得太子楊勇更有前途,李徹雖然沒有拒人千裡之外,但對於楊廣的好意,卻始終保持了距離。

  不過作為鐵杆晉王黨的崔澈卻還是盡心盡力為李徹調派軍需,保障供給。

  畢竟真要是前線出了意外,受苦難的可不是一兩戶人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