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周隋之際》二十四 為報君恩
  靡靡之樂,撩人心弦;北裡之舞,纖腰婀娜。

  歌舞伎們陸續退場,燭光搖曳中,兩名婦人款款而來。

  右邊那人四旬年紀,雖是徐娘半老,但眉眼含春,那股子風情撲面,正是北齊太皇太后胡氏。

  身旁那人二十出頭,黛眉杏眼,黑發如瀑,只是雖有妝容精心扮相,卻蓋不住眼裡的一抹憂愁。

  十四天前,穆邪利時年二十二歲的丈夫高緯,以及八歲的兒子高恆被誣謀反,處死於長安。

  曾經貴為北齊太上皇后的她,一朝亡國,無所依靠,竟淪落至此。

  讓崔澈也不由為之感慨。

  穆邪利有傾國之貌,卻被關西權貴視若無睹,或許有人貪戀其姿容,但誰又願意為了女色,得罪關東士族,又惹天子生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上最不缺貌美女子,或許穆邪利曾經北齊國母的身份,在床第之間,更有趣味,但也要看值不值得,並不是所有人都和北魏小高王一般,無所顧忌,明目張膽耍弄皇后與大臣的遊戲。

  且看今日這間妓坊,除了楊玄感、竇威聽聞崔澈父祖被高緯所殺,便帶他與裴秀過來瞧熱鬧以外,其余盡是富商之流,權貴之家對這二人唯恐避之不及。

  妓坊的老鴇還在場間講述規則,關東二位貴人初次接客,以價高者得。

  權貴之家的顧忌,不是他們這些商賈要考慮的,能與如此尊貴人物享一夕之歡,又何吝錢財。

  然而叫價還未開始,一名少年卻走到了場間。

  “阿澈...”

  楊玄感、竇威、裴秀三人不明其目的。

  而在場商賈盡皆哄笑:

  “小娃娃,快回去把,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你來得也太早了些,且晚十年再來尋歡罷!”

  “這是誰家娃娃,怎地還帶了孩子來妓坊。”

  崔澈臉色自若,他向四周作揖,鎮定道:

  “今夜諸君之耗費,皆由崔某承擔,請諸君聽崔某一言。”

  一聽說今晚的消費全由崔公子買單,眾人止住了嘲笑,畢竟誰又不喜歡白嫖。

  就連老鴇也閉了嘴,唯恐打擾了貴客興致。

  崔澈見場間安靜下來,崔澈再揖一禮,才說道:

  “小子崔澈,博陵安平人。”

  此話一出,場下議論紛紛。

  “崔澈?難道就是前些時日徐門立雪的崔澈?”

  “呵,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小小年紀便出入妓坊,想來所謂徐門立雪,也不過以訛傳訛。”

  但崔澈充耳不聞,繼續道:

  “家祖崔公諱季舒,建德二年與同僚勸阻高緯往晉陽,被誣以謀反,棄屍漳水。家父崔公諱長君,與澈之叔父崔公諱鏡玄,不忿暴政,奮起反抗,家中男丁皆受屠戮,僅澈年幼,僥幸躲過劫難。澈與高氏,有滅門之仇,切骨之恨。”

  眾人又一次噤聲,心想難道這少年郎不能手刃高緯,便要拿其母其妻撒氣,要真是這樣,大家夥還真不好跟他爭搶。

  胡氏略顯驚慌,穆邪利更是臉色慘白,擔憂自己今夜不知要遭受怎樣的折磨與羞辱。

  然而崔澈話鋒一轉,又道:

  “天子入鄴,即下恩旨,追贈家祖,又赦免澈與祖母,歸還家財,敢問諸位,君恩如此,當不當報?”

  眾人不解,你逛妓坊與報君恩有何關系,但嘴上還是紛紛附和道:

  “君恩自當報還。”

  崔澈這才朗聲道:

  “當今天子,

乃蓋世雄主,勵精圖治,有混一宇內之心。為君父者,視四方百姓為己出,又怎會與關東士民有折辱之意。  “今日胡氏、穆氏,於長安妓坊以色娛人,關東之民不知真相,誤以為天子逼迫,以作羞辱。澈不忍天子受人誤解,為報君恩,願出資為胡氏、穆氏在長安購置一份體面營生。若其拒絕,澈自當與關東之人解釋,一切皆其自願,非陛下之過也,諸君以為如何?”

  還能怎樣以為,你都把這事跟天子名譽聯系在了一起,誰還敢攔著你報恩,就連老鴇都不敢多嘴。

  “自該如此。”

  “原來小郎君此行是為報恩。”

  “我就說嘛,徐門立雪,如此尊師重教之人,又怎會沉湎女色。”

  崔澈再朝眾人一禮,回身對神色已然恢復正常的胡氏、穆邪利問道:

  “二位是要留在煙花柳巷,皮肉事人,還是由我出資贖買,為你倆安排體面營生?”

  胡氏卻放蕩笑道:

  “昔日在鄴城,我尚要與妃嬪爭寵,才能得一夕之歡。如今來了長安,卻能隨心所欲,盡享人倫歡樂,回想往日為後居然不如今日為娼,小郎君好意妾身心領了。”

  此言讓台下眾人雙目放光,暗讚:好一個娼後。

  崔澈也知道這位胡太后本性浪蕩,他又看向穆邪利。

  穆邪利此時心中天人交戰,好一番掙扎,她看著身旁肆意與場下之人拋灑媚眼的婆婆,心想難道自己真要過這種生活?待年後色衰又該如何?

  崔澈也不催促,只是安靜地望著她,目光輕柔且含蓄。

  沉吟許久,穆邪利終於鼓足了勇氣道:

  “若非迫於生計,誰又願意輕賤自己,但求小郎君勿忘今日之言,妾身願意隨你而去。”

  崔澈長舒一口氣,他行事一直都有目的性,一如徐門立雪,也比如今日替穆邪利贖身。

  做了好事不揚名,那不是澈哥兒的作風,可以預見的是今日之事,將會在他的幕後操縱下,於關東各地流傳。

  雖說在長安遊學,但崔澈很清楚,自己的根在關東,在河北。

  別的不說,北齊那些遺老遺少們,必須記他這份情。

  而一個六歲稚童拳拳報恩之心,也不會引起周主猜疑。

  老鴇原本就是想靠著胡氏與穆邪利這兩塊金字招牌打響名氣,如今眼見要被崔澈拐走了年輕的這面,雖然不能阻攔,但開價著實不低。

  崔澈是富,畢竟帶了十余車財物來長安。

  但他往書院求學,不可能隨身帶上這麽多錢款。

  正想讓老鴇派人隨自己回府,場下的楊玄感、竇威、裴秀三人看出了他的難處,盡皆慷慨解囊,與崔澈兜裡的錢幣一合計,也大差不差。

  澈哥兒向楊玄感、竇威誠摯道謝,聲稱明日就將錢財送往府上。

  楊玄感打趣道:

  “阿澈隻謝我與文蔚(竇威字文蔚),卻不謝韶才(裴秀字),可還是把我等當了外人?”

  說罷,四人相視而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