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周隋之際》二十二 求學之心
  雖說北周並齊,長安成了北方的政治中心,但較起真來,長安與鄴城相去甚遠。

  城池年久失修,破敗狹小,汙染嚴重。

  因此,楊堅篡位後,才會下定決心營建新都,即大興城,李淵建國以後,又改大興為長安。

  故而崔澈如今所處,並非後世隋唐長安,而是漢代長安古城,只是崔澈不止喜愛山河,訪古也是他的樂趣,便與裴秀在古城遊歷兩日,直到九月十九,二人才準備拜師求學。

  崔澈與裴秀各自穿了新衣裳,提著肉干等拜師用的束脩,並未呼奴喚婢,崔澈隻帶了張武隨行。

  此行是去拜師,並非比拚排場,再者,長安怎麽說也是天子腳下,治安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有張武隨行足矣。

  徐文遠的書院設在長安城外,渭水河畔,正如之前所言,長安破敗狹小,故而寸土寸金,徐文遠又不是崔澈,隻得在城外選址,遠離了鬧市喧囂,學生們倒也能夠靜心讀書。

  崔澈興衝衝求學,未曾想卻失意而歸,徐文遠對裴秀一番考校後,接受了他的脩禮,畢竟裴秀雖然耽誤了四年,但作為聞喜裴氏的嫡脈子弟,基礎並不差。

  只是對於崔澈,居然連問都不問,便說道:

  “你年紀尚小,當求蒙師,且去吧。”

  甚至都不讓崔澈辯解,便轉身回堂繼續授課。

  對於裴秀來說,不能與崔澈同學,他寧願不拜這勞什子老師,這長安城周遭,難道還能缺得了老師不成。

  正要進門與徐文遠說清楚,卻被崔澈緊緊拽住了衣袖。

  “莫要胡來,你且在此讀書,我自有辦法。”

  交待裴秀安心寄宿讀書,崔澈回到長安城,便命人為裴秀送去衣物、日常用品,而自己也在等待天時,以再訪徐文遠。

  崔澈一門心思投拜在徐文遠門下,並非只為了通過楊玄感與楊素搭上線,以及與未來的李密結下同門之情,也更希望與竇威交好。

  同為徐文遠的學生,竇威名氣當然比不上楊玄感與李密這兩個反賊,但他有一堂侄女,年方八歲,發長過膝,光可鑒人,擁有絕世的容貌。

  雖說比澈哥兒年長了兩歲,但崔澈覺得,愛情這回事,年齡不是差距,他也不是圖竇家姑娘美貌,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國色天香的美人,比長安城裡的教書先生還多。

  就是覺得這女子是個相夫教子的好人選。

  崔建成、崔世民,拿來吧你!

  當然,澈哥兒雖說家世顯貴,但相較於李淵還是小有差距,不過竇家女才八歲,路還長得很,大家都有機會。

  回到家裡,崔澈便命人買回一面孔雀屏風,在等候天時之余,每日以孔雀雙目習練射術。

  自己怎麽說也是個穿越者,等竇家女成年擇婿的時候,權勢比不過李淵,但名氣怎麽說也要讓他望塵莫及,到時候大家公平比試。

  ‘不就是雀屏中選麽,我也能!’

  澈哥兒不服氣道,隨即松手,瞄準雀眼的箭矢離弦,正中雀足。

  崔澈在家中苦等天時接近一月,這期間,封德彝如願拜在李德林門下,裴秀也在偶爾回家的時候,與崔澈說些書院裡的趣事,這讓澈哥兒羨慕不已。

  建德六年(577年)十月十四,此前收獲禮遇的北齊後主高緯,末代天子高恆以及一眾宗室數十人被處死於長安。

  得知高緯被殺,崔澈特意焚香告慰父祖,當初便是這個暴君冤殺他祖父崔季舒,裴秀得知消息,

更是抽身趕回長安與崔澈同慶,兩人與高緯,可謂血海深仇。  十六日夜,天降大雪,車馬難行,這般惡劣天氣,正是崔澈苦等的天時。

  十七日的清晨,大雪還在飄零,張武提了肉干,隨崔澈冒雪出城。

  來到書院外,崔澈接過了肉干,吩咐張武找個地方避雪,自己則聽著堂內的朗朗讀書聲,站立在院外等候。

  寒風冷冽,大雪紛飛,崔澈屹立在風雪中一動不動,身上累積了厚厚一層積雪,隔遠了看,活像個小雪人。

  在遠處觀望的張武實在看不下去,他不明白長安城這麽多大儒名士,自家小公子怎麽就偏偏認準了徐文遠。

  他走近了,想勸說崔澈放棄,崔澈卻狠狠瞪了眼張武,將其打發走。

  崔澈的牙關凍得打戰,雙腿微微顫抖,但他終究還是堅持下來了。

  當書院放課休息的時候,徐文遠走出學堂,一眼望見滿身積雪的崔澈,趕緊召來書院仆人詢問,得知崔澈已經在風雪中等候了一個多時辰,他立即責問仆人為何不速報。

  仆人也很委屈,他幾次想為崔澈通報,但那少年人倔強得很,說是不想打擾了先生授課。

  聽了仆人解釋,徐文遠感慨道:

  “吾有志於學以來,未見有如此尊師重教,誠心求學之人。”

  於是朝崔澈呼喚道:

  “少年郎,且進門避雪。”

  ‘小雪人’聞聲而動,他的雙腿還在顫抖,但每一步都邁得很穩當,人群中的裴秀望著崔澈青紫色的面龐,緊咬牙關,眼噙淚水,他終於明白了一個月前,崔澈所言自有辦法,原來就是這麽個主意。

  但還是強忍著沒有衝上前,方才聽書院仆人說澈哥兒在風雪中站立一個時辰,他不能破壞了崔澈的努力。

  “小子...崔澈,拜見...徐先生。”

  回廊下,少年人被凍得連說話都不利索,卻還是躬身行禮。

  徐文遠上下打量著崔澈,歎息道:

  “癡兒!”

  隨即領著崔澈越過一眾學生,來到一間屋舍,命人燃起火爐,為崔澈取暖。

  見崔澈寒意稍去,才終於考校起了崔澈。

  也許是被崔澈求學之心打動,徐文遠起初有意放水,所提問題要比當日考校裴秀要容易了許多,但眼看崔澈應答得體,才恢復了難度,卻仍然難不住崔澈。

  澈哥兒西行之路也不只是遊山玩水,他還是有抽空看書的。

  年僅六歲,就有不俗的才學,卻能尊師重道,虛心求教,沒有一點浮躁之心,徐文遠對崔澈是越發喜愛,也不出意料的將他收入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