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周隋之際》二十八 雄主崩殂
  崔澈、裴秀是在城門口與楊玄感、竇威碰的頭,竇威躺了三天,屁股上的傷早就好了,也沒有奴仆真敢對小主子下狠手。

  來的路上,竇威沒少安慰楊玄感,顯然也是知道堂兄給招親設門檻,讓同窗好友受了不小的打擊。

  而崔澈微笑著與自己打招呼,也讓竇威不清楚對方是不是在強顏歡笑。

  “阿澈,你也莫要沮喪,家宴時我堂兄還誇讚過你,他說你為人聰慧,行事得體,若有朝一日懂得收斂鋒芒,當成天下偉器。”

  竇威模仿著堂兄竇毅的口吻,家宴上的評語本不該拿來在外邊說,但他實在擔心好友就此消沉,況且也不是貶低之語,這才出言鼓舞。

  只不過崔澈早就釋然了,他已經領悟到與其陪伴竇家女一起長大,倒不如躺在穆家姐姐懷裡說些心裡話。

  “文蔚無需為我擔憂,當日也不過是應玄感邀請才答應下來,澈年方六歲,一心向學,又怎會分心男女之事。”

  竇威見他神情不似作偽,終於放下心來。

  四人結伴去往書院,沿途說說笑笑,然而崔澈心中一直在思量竇毅對自己的評語。

  莫不成真應該收斂鋒芒。

  崔澈穿越之前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文科類大學生,還未遭受社會的毒打,許多事情難免思慮不周。

  而竇毅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他的評語也引起了崔澈的反思,自己此前種種行徑,都是為求揚名,但是否操之過急。

  也許真該緩上一緩,沉心向學,充實自己,否則名聲越大,但真實才學卻不能跟上,名不副實,終有丟人現臉的一天。

  就在崔澈認真反省以後,又聽竇威說起了前日求親失敗的那些國公家公子,當他講到隨國公的二公子時,崔澈一時還真沒有反應過來普六茹英究竟是誰。

  但轉念一想,才記起楊廣本名正是楊英,也讓崔澈忍俊不禁,原來比自己大了兩歲的楊廣也在竇府吃了癟。

  回到書院,拜過了先生,眾人又回歸了日複一日的學習生活,而崔澈受竇毅點撥,也少了許多別的心思,真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別看他在書院眾人之中年紀最小,入學最晚,但功課很快便追趕上了一眾師兄,惹得先生徐文遠大為驚奇,卻也沒有誇獎,就是擔心這少年驕傲自滿。

  而崔澈等人在渭水書院求學的時候,外界並不平靜。

  在北周與南陳爭奪淮北的戰事中,起初,南陳大將吳明徹數次擊敗北周徐州總管梁士彥,兵圍彭城(江蘇徐州)。

  這也是楊堅被火速從河北定州調往淮北亳州的原因,而楊素也隨郯國公王軌往淮北,穩定局勢。

  在此期間,楊素得以與楊堅交好。

  而朝中關於廢立太子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宇文邕固然對太子不滿意,卻一直沒有采取行動。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宇文邕雖然才三十五歲,但身體一直不好,建德四年的時候,他派遣十八萬大軍伐齊,接連攻克三十余城,卻因病不得不班師回朝。

  在次子不賢,其余諸子年幼,自己身體又差的情況下,宇文邕哪敢廢棄太子。

  當初堂兄宇文護攝政,威福自專,接連廢棄、殺害宇文邕兩位兄長,可給年少時的宇文邕留下不少陰影。

  他可不想廢長立幼,再給幼子留下一個權臣輔佐。

  於是廢儲之議,便這般擱置下來。

  與此同時,領三千騎投奔突厥的高紹義,

在佗缽可汗的支持下即北齊帝位,統屬流亡草原的北齊遺民,並與營州(遼寧朝陽)高寶寧相勾結。  突厥這樣的做法,無疑觸犯了宇文邕的逆鱗,這位剛剛統一北方,虎視天下的雄主便也有了北伐突厥的想法。

  當初面對阿史那皇后的隱忍,不過是為了一展胸中志向,如今北齊已亡,也無需再與突厥虛與委蛇,而暫未展開行動,不過是淮北戰事焦灼,勝負未分而已。

  建德七年(公元578年)二月底,淮北之戰終於有了結果,王軌、楊素奔赴彭城救援,阻斷陳軍退路,恰逢吳明徹患上背疾,行動不便,更難以指揮。

  於是讓蕭摩訶率騎軍突圍,而吳明徹身邊部眾隨即紛紛潰散,自己也在走投無路之下,為周軍所擒。

  戰事以北周全取淮北之地而告終,陳軍將士陸續被俘者三萬余人。

  宇文邕聞訊大喜,甚至封吳明徹為懷德郡公,官拜大將軍,只是吳明徹心懷故國,始終鬱鬱寡歡。

  而對於此戰的功臣,更是不吝獎勵, 主將王軌進位柱國,拜徐州總管、都督七州十五鎮諸軍事。

  楊素也得以獲封治東楚州事(江蘇宿遷),其弟楊慎為義安侯。

  淮北戰事的終結,也使得宇文邕終於能夠將北伐突厥的構想付諸實際。

  三月上旬,周主宇文邕下詔放免奴婢,所謂放免奴婢,與趙文、張武、妙容等人無關,而專指北周境內,有西魏、北周之人,在過往與關東政權東魏、北齊以及江南政權南梁、南陳對峙期間,被兩方擄為奴婢之人,盡皆放為良人。

  三月二十五日,宇文邕下詔改元,以建德六年為宣政元年。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四月二十三日,突厥入寇幽州,殺掠士民。

  曾經親密的兩方,早就應北齊滅亡,而關系破裂,宇文邕早就有意要尋突厥人的麻煩。

  如今淮北戰事平歇,南陳短時間內無力北上,又聽得突厥殺掠邊民,於是宇文邕於五月二十三日,親率諸軍,兵分五路,討伐突厥。

  在其中,最尷尬的便是北周皇后,突厥公主,阿史那氏。

  當然,軍國大事,誰又會在乎一個婦人的處境尷尬與否。

  然而一如三年前,宇文邕在伐齊途中因病班師,此番北伐,離京僅四天,五月二十七日,宇文邕在途中又一次病倒。

  五月三十日,宇文邕自感命不久矣,下詔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並從長安喚來自幼相伴長大的宇文孝伯,執其手囑托後事。

  六月初一,宇文邕病情加重,當夜,一代雄主於返回長安的途中駕崩,時年三十六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