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周隋之際》七十二 誇大成果
  俸祿銳減的怨氣不獨崔澈一人,但楊堅也著實沒有辦法,國庫入不敷出,他為此愁得寢食難安。

  至少在經濟上,楊堅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

  去年三大總管叛亂,擾亂了當地的農業生產生活,使得國庫收入銳減。

  哪一場又不是興師動眾,耗費大量錢糧用以平叛。

  戰後犒賞將士,更是將國庫險些折騰了個乾淨。

  今年二月楊堅代周建隋,京官要賞吧,對外地官員也得有所表示吧,軍中將士更是不能置若罔聞,這又是一大筆開銷。

  若楊堅能夠晚幾年篡國,等國庫有所恢復,自然不會有這般煩惱。

  但如今正是其威望最盛的時候,再晚幾年,誰知道會不會又冒出一個尉遲迥來。

  楊堅才篡國便急著下詔清查田畝、隱戶,說到底就是被糟糕的財政狀況逼急了。

  改革俸祿更是如此,北周時期,高官們的巨額俸祿尚且能夠勉力維持,但楊堅建國以後,對朝臣大加封賞,如李穆宗族百余人盡皆封官,其子孫,就連嬰孩都是俸祿一萬石的一品儀同。

  再不重定俸祿,財政當真要破產,當然,楊堅及其心腹這一手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削減高額俸祿的同時,提高了最低收入標準,施恩於下層官員。

  如七、八、九品的下層官員固然人數眾多,每人也增加了幾百石的收入,可其余但凡六品以及六品以上的官員,收入砍得可太狠了。

  澈哥兒從四品,原本4000石,被活生生砍成了960石。

  假設崔澈五十年後致仕,官位再未提升,每年少他3040石,累積下來,就得被楊堅抹去他15萬2千石粟米,這誰遭得住。

  一顆不滿的種子就此埋下,與格局無關。

  畢竟澈哥兒勤勤懇懇,殫精竭慮,給他們楊家打工,結果楊堅這個當老板的隨手就讓他工資縮水四倍。

  這要還能笑得出來,那真是群眾喜迎油價上漲。

  總管府一眾幕僚更是哀鴻遍野,沒錯,他們大部分都是七、八、九品的小官,看似屬於得利人群。

  但作為隨晉王出鎮並州的官員,哪個不是大有前途,他們這群人,升官快得很,要不了幾年就能竄上去,誰又稀罕在卑官階段一年多拿的幾百石。

  雖說崔澈在人前並未把俸祿被大幅削減的不滿表現出來,在工作上也始終保持勤勉的態度,不曾懈怠,但心裡著實是在滴血。

  楊廣也察覺到了總管府一眾幕僚們士氣不振,但他也無可奈何,朝堂上主管財政的官員愁得夜不能寐,整天的掉頭髮,實在是變不出錢糧來。

  要是王朝中期,少了錢糧大不了找泥腿子伸手,苛捐雜稅一頓攤派,也能解燃眉之急。

  但從來沒有聽說過國家草創,不施恩於民,反而剝削百姓的。

  楊廣隻得在官舍裡召開宴席,撫慰僚佐。

  晉王還是那個人人稱讚的賢王,眾人也不敢對長安城裡的楊堅有怨言,於是協助楊堅搗鼓出這一套俸祿制度的人就成了背鍋對象。

  不僅是並州總管府幕僚,但凡六品及以上官員,沒少在背後謾罵內史省官員

  內史省負責決策,這個鍋當然得他們來背,也就澈哥兒逃得早,否則作為八舍人之一,也得跟著兩位主官虞慶則、李德林遭人埋怨。

  只是有得必有失,給皇帝背了黑鍋,也不是沒有回報的。

  當然,李德林除外,沒辦法,由於反對屠戮宇文氏,

在楊堅看來,李德林便不能與自己同心。  時間一天天過去,並州總管府下轄二十四州田畝清查與括戶陸續完成,但數據提交上來,卻惹得崔澈頗為生疑,總感覺這數據不大對勁。

  鑒於後世文獻中的隋朝官方數據嚴重摻水,崔澈有心仔細核對。

  隋朝官方數據注水到了何種喪心病狂的程度,人口不能具體統計,但可以拿田畝舉例說明。

  隋朝開皇九年,墾田4940萬頃,而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也就是人口達到峰值的這一年,有田1430萬頃,不足隋朝開皇九年三分之一。

  到了隋煬帝中期,田畝數據更是達到駭人聽聞的5585萬頃,是2015年中國耕地面積兩倍以上。

  而朝廷是要根據這些虛假的數據征納稅收,田稅以外,還有人頭稅、戶稅等等。

  數據可以虛報,但國庫收入不能少,最終不還是轉嫁在了泥腿子們的頭上,世家大族們可不受這份委屈。

  原本派去各州督促的總管府書吏,是擔心各地州郡官員不肯盡心辦事。

  只是沒想到他們為了政績,太過用心。

  得到書吏們回報,崔澈終於確定,這份清查數據, 無論隱戶,還是田畝,摻水都十分嚴重。

  在廂房裡猶豫許久,他終於還是找到了楊廣。

  “子澄是認為各州刺史弄虛作假?”

  “不敢欺瞞殿下,據書吏回稟,許多州郡存在誇大之詞。”

  崔澈回答道。

  “子澄是想徹查此事?”

  楊廣皺眉沉吟道。

  崔澈心中一緊,他當然明白其中關節,見楊廣如此模樣,便不再堅持:

  “澈此來只是告知殿下此事,至於如何行事,但聽殿下吩咐。”

  楊廣這才舒展了雙眉,此間早已屏退佐吏,只有他們二人,楊廣不懼與崔澈實言:

  “其中真偽,我並不在乎,重要的是能拿出一份讓父皇滿意的答卷。”

  說罷,在記錄有清查數據的公文上蓋下總管印信。

  崔澈了然,地方州郡官員虛報數據自是為了收獲政績,而楊廣又何嘗不是要向楊堅邀功。

  至於底層百姓因此背上沉重的負擔,誰又在乎。

  朝廷還等著要錢咧。

  當今天子,那可是輕徭薄賦的好人,沒見給每一畝田地,每一個丁口,訂下的稅額都不高麽,至於百姓們實際上承擔了多少稅額,史書可不會寫上去。

  崔澈拿著公文走出正廳,找了一名書吏命他找信使送往長安。

  多漂亮的一份答卷,想來楊堅與朝堂諸公都會滿意的。

  崔澈知道不可能會有人拆台,否則開皇九年的誇張田畝又是怎麽來的。

  只是長史廂房,崔澈低頭看著自己這身四品官服,陷入了沉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