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889章:最後的大會戰(中)
  金千鎰大步走下城頭,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來到城外,還未來得及與宋洲軍官道聲感謝,便看見第二師第一團團參謀拿出一張命令,紙上赫然有經略接伴使尹根壽與大將權栗的印章,命令上要求晉州城防務即日起全權交由宋洲負責。

  金千鎰看完命令,心中雖有不爽,但還是依命行事,匆忙召集諸將前來聽候調遣。

  團參謀見李朝將領到齊,隨即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將徐禮元關入大牢,提拔李忠仁、崔慶會等主戰派將領擔任要職。

  金千鎰聽此,以此時為用人之際,再加上徐禮元是晉州牧使,非朝廷旨意,他們這幫“客軍”無權問責為由,向團參謀求情,希望能給其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團參謀冷冷看了金千鎰一眼,說道:“徐禮元此人並無韜略,連勇氣都欠缺,如何能擔當重任?金海城之戰,此人戰前草率用兵,戰時棄城而逃,此等罪責,若是放在我大宋,槍斃三次都不夠。”

  金千鎰還想再說,卻見團參謀揮了揮手,已有士兵將嚇成死狗的徐禮元拖走,而一眾李朝將領見此,亦無一人開口製止。從這不難看出,徐禮元的表現實在太拉,連李朝將領都看不過去。

  做好人事安排,團參謀又給眾將分配了任務,由金千鎰負責新城東面城牆的搶修,團參謀隻給了他兩天時間。

  待眾將離開,金千鎰又找到團參謀,希望能調徐禮元作為自己的副手,從旁協助。

  “軍令就是軍令,怎能隨意更改?此戰,若不是我軍及時趕到,將軍可曾想過因徐禮元的疏忽,造成的後果?”

  “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一旦城破,大不了在此陪葬!”

  “好一個在此陪葬,將軍有想過城內兩萬百姓的處境嗎?”

  被這麽一問,金千鎰一時啞口無言。

  歷史上,第二次晉州之戰失敗受綜多因素影響,如李朝軍隊中常以出身高低任用主帥;晉州守軍令出多門而互不統屬;援軍與第一次晉州之戰一樣,多數是素質參差不齊的各路義軍,士氣極低,一遇逆勢便率先逃亡(金千鎰所統領的部伍便多是市井之徒)。

  當然,這其中也有金千鎰的個人原因。在能服眾的守將於外城戰死後,唯一幸存且名望足以服眾的金千鎰,並沒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他未在外城東城頹落時鼓舞所屬義軍士氣,而是率先逃至內城,致使同守北門的黃進余部寡不敵眾,導致外城淪陷。其後,金千鎰又未收攏余兵,而在倭軍未到之際與其子金象乾投江一死。金千鎰由此成全了自己的忠義之名,卻將晉州百姓推到了倭軍T刀之下,這份罪責不可謂不大。

  “我接到的命令是守住晉州城,為此,即使犧牲我的性命也同樣在所不惜。徐禮元此人決不能再用,將軍莫要再白費口舌,還是盡早去完成你的任務吧,若不能準時完成,我一樣要拿你治罪。”團參謀丟下這句,便快步離開。

  入夜,駐屯在鄉校處的倭軍,經全軍整頓後,準備乘夜發動夜襲。

  卻不想第一團下手更快,直接在倭軍軍營附近釋放了“火箭彈”,點燃了軍營與周圍的山林。其火勢之大,站在晉州城頭便能看見。

  金千鎰看了眼遠處的鄉校,不知那裡發生了何事,但見城下宋軍並無慌亂,他也就沒再操心,繼續忙活自己的任務。

  為了能盡快修複新城城牆,金千鎰動用城中軍民日夜趕工,無石材,他直接命人拆毀了東門附近的屋舍……在其不懈督促下,

晉州新城東門的一段城牆在兩日之內總算得以勉強恢復。  ~~

  李朝權栗部再度進兵鹹安、控制鼎岩津,意圖非常明顯,是想斷倭軍的退路。而宋軍增援晉州,是要解晉州之圍。

  關於宋軍兵力究竟幾何,宇喜多秀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他得知鄉校屯地被燒後,沒有再冒然行動,只是命鍋島直茂、黑田長政、加藤清正三人領18000兵馬,分兩路擊退李朝軍隊,保障與釜山浦後方的聯系。

  宇喜多秀家的稍許遲疑給了第二師從容進兵的時間,當他獲知宋軍不過15000兵力時,先是震驚,接著隨即大喜,在他看來這完全是送上門的一道菜。

  限於晉州周圍狹小的地形,宇喜多秀家當即將全軍分為六隊,島津義弘領第一隊8000人, 小西行長領第二隊12000人,毛利輝元領第三隊11000人,小早川隆景領第四隊11000人,長谷川秀一領第五隊8000人,自己領第六隊22000人,分梯次向宋軍發起進攻。

  第二師兵力雖不及倭軍六分之一,但地形對己方有利。師長何東來在觀察到倭軍的意圖後,絲毫未慫,旋即采用第二師訓練已久的步炮協同戰術,打算充分發揮宋軍的火炮優勢,率先對倭軍發起進攻。

  “步炮協同”一詞,其實自火炮出現就已產生,其原則是以步兵行動為主,使炮兵火力與步兵行動協調一致,十分考驗一支部隊的時間與紀律觀念。

  在東方,明朝軍隊中,火炮常被用來攻城,並沒有發揮其在野戰中的重大作用,所以很難見到步炮協同的場景。宋洲訓練的炮兵師出於另一個時空拿皇時期的炮兵,自然不可能把火炮的這一作用忘掉,並且在平常的訓練裡,軍官們總結出了一套名為“徐進炮擊”的步炮協同戰術,即按計劃實施躍進射擊,步兵每躍進150-300米,重型火炮將先於輕型火炮炮擊,以避免向後散落的彈片殺傷己方步兵。

  因戰場地形各異,進攻步兵不可能完全按照計劃的速度前進,為了保證部隊嚴密的協同,步兵會使用煙霧彈或其他方式指引炮兵,加快或者放慢炮擊的速度。這種戰術對炮兵和步兵都提出了沿河要求,必須進行大量訓練來達成默契,第二師為此在濟州島訓練了一年之久,已初有成效,不然師長何東來也不敢拿部隊不擅長的戰術進行嘗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