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215章:遷居(一)
  呂宋島,明人商埠。

  一支幾年不見的福建商船隊駛入了商埠碼頭,商船綱首一下船,就受到了本地商賈的熱情迎接。

  “盧兄,幾年不見,別來無恙!”

  “一切安好,讓各位牽掛了!”

  胡守信跟在眾商賈身後附和,不顯山不露水,顯得尤為低調。

  碼頭上備好了轎子,眾商賈坐上轎,由仆役抬著,晃晃悠悠前往本地首富許家。

  轎隊走上大明街,遠遠便能瞧見總督府,午後的陽光照在總督府屋簷上,仿佛給這棟不到百年的建築籠罩了一層歷史的塵埃。

  明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經停呂宋,於當地見到許多福建僑商,並應僑商請求,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由此,商埠大明街上立起了明朝總督府。

  其後,鄭和又於永樂六年和十五年,率領擁有二萬七千人的大型艦隊分別巡視菲律賓群島的靈牙淵、馬尼拉,民多洛和蘇洛等地區和城市。

  這三次官方巡視大漲了海外漢人的顏面,卻沒想等永樂帝去世後,朝廷再無下南洋的行動。

  旅居呂宋島的漢人起於唐人,當時到呂宋等地的福建人漸多,俗稱番客、呂宋客。

  北宋哲宗趙煦元祜二年(西元1087年),泉州正式設立提舉市舶司後,到呂宋的福建商賈與日俱增。

  元順宗至正十一年(西元1351年)天下大饑,劉福通等率眾起義,福建人百姓不堪泉州統治者回回那兀納魚肉,成批蹈海“過番”往呂宋謀生,其中尤以沿海深滬港阜、金井、安海、東石人為最。

  明初,福建人往呂宋經商者劇增,故《明史·外國四》說:“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

  明朝停止下南洋後,呂宋總督府下轄的漢人與福建的聯系,只剩海商這條途徑。

  這幾年,隨著宋洲的崛起,特別是台南軍管會的成立,無意煽動了一下蝴蝶翅膀,使得呂宋島上的商業處境愈加困難。

  往年按針路下南洋的商船漸漸不走呂宋這條航線,他們大部分選擇直接去安平堡做貿易,或者花錢找海盜買旗幟去金蘭港,呂宋島的中轉港地位顯得逐漸雞肋起來。

  從福建而來的商船是受本地商賈請托,實在抹不開情面,這才有了此次出海。

  許家祖上許柴佬是大明朝廷委任的第一任呂宋總督。從永樂三年至永樂二十二年,二十多年間,許柴佬上忠朝廷,下效庶黎,身體力行,勵精圖治,不遺余力傳播華夏文化與先進生產技術,大興造船、紡織、製陶及農業技術等,促進了明人商埠地的開發,許家因此在本地漢人中頗有威望。

  一行人來到許家大宅,許家家主早已備好接風酒宴,請盧綱首入席後,眾人開始邊吃邊談。

  “盧兄,這兩年想必是發了大財,都不見你再出海了!”許家家主親自斟酒,笑道。

  盧綱首賠笑道:“許老說笑,我哪有發財的命,如今是年紀大了,跑不動船,只能交給後輩打理生意。”

  “既然是交給後輩打理,為何不見商船來此?”許家家主好奇道。

  “許老難道不知夷州被一群自稱是宋末漢人遺民的宋洲人佔據,如今正在大力開發該地,我們這些跑海上買賣的海客,現在都直接去夷州做生意了?”

  “宋洲人?”許家家主有些孤陋寡聞。

  “我早年聽說舊港被宋洲人攻下,

沒想到夷州也被宋洲人佔據了。”一商賈插話道。  許家家主借機向盧綱首詢問:“這宋洲人從何處而來,為何能盤踞南洋各地?”

  “此事我也不太清楚,隻知宋洲人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隨後佔據了舊港,安不納、夷州,甚至在佔城也圈了好大一塊地。如今整個南海,遍地是宋洲人修建的港口、海上隨時有宋洲逡巡的戰船,其勢力不可小覷。”盧綱首感歎道。

  聽得此言,在場的商賈有如坐井觀天的青蛙,互相低聲議論,他們忽然發現外面的世界變天,皆有些茫然。

  胡守信轉了轉杯子,隨後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心裡無比暢快。

  “胡兄,你二弟不是常年去舊港、馬六甲、滿剌加等地做買賣嗎,他沒和提及這些?”身旁,有人向胡守信問道。

  “呂宋與舊港相隔數千裡,兩地來往多有不便,我至今還不知那混小子是生是死呢!”胡守信無奈道。

  “那倒也是!哎,悔之晚矣,怪不得這兩年總有本地船往北邊跑,恐怕早有人發現了北面的商機。”那人懊悔不已。

  酒宴上聊完了一些閑話,終於說回正題,本地商賈希望盧綱首能繼續率船帶大明貨來呂宋,為此,他們願意抬高收貨價格。

  呂宋本地盛產珠璣、玳瑁、乳香、金銀,這些貨物對盧綱首而言,當然也有吸引力,但他還是裝作一副不太情願的模樣。

  最後雙方討價還價,盧綱首保證每年有六艘船運來本地急需的大明貨,本地商賈則保證給一個優惠價格。

  酒宴散去,胡守信乘轎返回自己的宅子,妻子命人備好了醒酒湯,又喚來丫鬟伺候梳洗。洗了把臉,胡守信清醒了許多,他讓妻子先休息,自己獨自去了書房。

  點燃書房裡的油燈,胡守信找出二弟胡守誠幾經周折,托人寄回來的包裹。包裹裡不僅有一封書信,以及一些在舊港購買的禮品,另外還有一份舊港發行的周報。

  起初,胡守信以為周報便是宋洲的邸報,結果一看,才發現與想象的完全不同。報裡不光有官面上的消息,還包括市井八卦、科普專欄、小說詩歌、生意經等,可謂豐富多彩。

  胡守信迅速翻到生意經版塊,又讀起用黑筆圈起的文字,終於下定決心,打算親自去舊港瞧瞧。

  二弟胡守誠在來信中再三提及舊港官府允許商人籌資開辟種植園,這是一次難得的發財機會。原本這段時間,胡守信一直在猶豫,但今日聽到盧綱首之言,終於幫他做出了決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