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下北地王劉諶》第39章 向茂伯宅邸盜密
  七月流火,魏蜀吳三國都忙著收割糧草,準備秋後的戰事!

  而位於洛陽的司馬昭,正召集群臣議事。

  這次的會議是沒有高官重臣,而是司馬昭的心腹大臣!

  如散騎常侍賈充、尚書吏部郎山濤、尚書仆射裴秀、西曹屬邵悌、秘書監羊祜、尚書郎劉寔等。

  當然,羊祜只能算半個心腹!

  因為羊祜這人,成分有很大問題,他的嶽父是夏侯霸,姐夫卻又是司馬師!

  這就讓羊祜在司馬師時期不受影響,但在司馬昭時期卻地位尷尬。

  司馬昭很欣賞他的才華,想征他為大將軍府僚屬,可羊祜卻沒有應他的征辟,反倒是朝廷公車征拜時羊祜才應征。

  後來曹奐即位,羊祜甚至不願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調出宮廷任其他職務,結果被司馬昭改任為秘書監。

  此人在魏晉交替之際想要明哲保身,可惜因身份原因注定了要和司馬氏綁在一起!

  明哲保身失敗的羊祜隻得全心全意的為司馬氏服務,他雖然不太看的上司馬昭,可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卻是不錯!

  因此這次會議司馬昭破例的將司馬炎、司馬攸兩兄弟也帶來了!

  司馬炎年近三十,司馬攸卻不到二十,從外表來看司馬攸更加積極向上,不過卻少了司馬炎那種沉穩。

  司馬炎此人光長相就頗有人主之相,比如:發委地,手過膝!

  這可不就是和劉備長相一樣奇異嘛!

  司馬炎也確實常常有仁義之舉,裴秀、石苞、賈充、陳騫等就挺喜歡他的!

  羊祜倒是保持中立,他沒有因司馬師的關系青睞司馬攸,而是客觀的認為不論智謀手段,司馬炎都更合適做司馬昭的繼承人!

  這時,山濤也將情況匯報的差不多了

  “如今長安匯集了近三萬兵,洛陽也匯集了近七萬兵!”

  堂內的邵悌則做了最後總結!

  “前線準備完成,是時候伐蜀了!”

  司馬昭對於伐蜀之事嘴上說的輕松,自己卻謹慎的和同老狗一般!

  比如各地來的軍隊必須先到洛陽,他都接見過一遍,再部分開往長安,接受鍾會訓練!

  說完軍隊,他又問起了各地方鎮

  “各州情況如何?”

  “並州刺史石鑒、幽州刺史孫歷、冀州刺史裴徽、青州刺史魯芝、徐州刺史胡威、監豫州軍事司馬亮、兗州刺史司馬伷、司隸校尉李憙、涼州刺史郭綏皆言各方無事,請大將軍稍安!”

  以上各地一把手,明裡暗裡都是司馬氏的人了!

  如裴徽、孫歷、李憙、石鑒早已投向司馬氏,司馬伷、司馬亮更是司馬昭之弟!

  魯芝曾是曹爽的人,卻被司馬懿饒了一命,如今為司馬氏之臣,倒也十分忠誠!

  胡威、郭綏則是出生名門,兩人雖原則上中立,不參與朝廷紛爭!

  “督鄴城守諸軍事的司馬遂(司馬懿五弟司馬恂之子),都督淮北諸軍事(許昌)的司馬駿(司馬懿第七子),督關中諸軍事的李胤亦言太平無事!”

  長安、許昌、鄴城作為曾經的都城,出鎮的都是司馬昭心腹、親族!

  “至於都督荊州軍事的陳騫,都督江北(江夏郡)諸軍事的王沈,都督揚州軍事的石苞,則言吳國前線有所異動!”

  荊、揚為前線,陳騫、王沈、石苞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司馬昭私人!

  好家夥,這個任命可謂是萬無一失,司馬昭的謹慎可見一般!

  既然各方準備妥當,

想來即使伐蜀出了漏子,也不會有太大的差錯!  可羊祜卻提到了幾件前線發生的事情

  “蜀國增兵興勢,內中似有隱情,不可不防!”

  “且吳國巫縣、秭歸等地也有異動,據探子來報,似是在這些地方發現了蜀國軍隊!”

  劉寔也插口說道

  “我聽聞吳國正調整人事,調往交州,或是交州也發生了什麽情況!”

  一系列不好的消息讓司馬昭眉頭緊鎖,衝淡了之前那些好消息帶來的喜悅!

  賈充倒不像其他人那麽悲觀

  “或許是吳國在交州與蜀國有糾紛,進而引發蜀國軍隊出現在巫縣!”

  賈充的話不無道理,可終究解釋不了如今的情況,羊祜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若是吳、蜀出現爭端,巫縣、秭歸一帶應該是一觸即發,可探子卻說兩國軍隊並無接觸!”

  就在眾人爭論之時,堂內角落處的司馬炎卻小聲與司馬攸說道

  “不論這些消息是真是假,伐蜀都是第一要務!”

  司馬攸亦是點頭同意,還小聲同司馬炎說

  “若是大將軍有命,我一定親往前線,為國效力!”

  早就在關注兩人的邵悌聽到後眼前一亮,心想司馬炎果然穩重,司馬攸也頗為明理,於是他立刻對著眾人說道

  “當務之急,還是商議是否需要讓魏興太守劉欽留駐,以防上庸、新城出變!”

  邵悌還是很懂司馬昭的,巧妙的引導話題,讓眾人的精力聚焦於防備蜀國!

  因此,做上首的司馬昭非常輕松,只需點頭認可邵悌便行。

  幾人見此,也開始談論起布防的事情!

  “劉欽留駐魏興郡為佳!南陽太守司馬順也應盡早準備!”

  羊祜認為,劉欽的幾千人參加伐蜀只是錦上添花,還不如留守西城,若是上庸真的生變,還可及時援助!

  可賈充卻不這麽認為

  “蜀國已有亡國之相,怎麽可能從巫縣、秭歸一帶威脅我新城郡?”

  其他幾人或多或少也是持此看法,這下司馬昭卻突然問起了司馬炎的看法!

  “中撫軍有何良策?”

  面對司馬昭的發問,司馬炎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他本人是傾向穩妥的,不過魏興太守劉欽確實影響不了大局,不如

  “令南陽太守司馬順增兵,萬一...還可及時協防!”

  司馬昭不置可否,繼續問道

  “步兵校尉以為呢?”

  司馬攸到不似司馬炎那般謹慎用詞,反倒是侃侃而談,所說也條理清晰,說的司馬昭連連點頭

  “...”

  “可督令陳騫加緊巡邊!”

  司馬昭沉吟片刻後,兩方的意見都同意了,同時下令

  “劉欽仍按原計劃由子午谷出兵漢中,與大軍一起八月初出兵!”

  議完伐蜀的準備,邵悌卻提起了另外一事

  “若是一階段目標完成,鍾會、鄧艾如何處理?”

  “鍾會、鄧艾...”

  司馬炎心中著實震驚,伐蜀還沒結果,如今卻...

  這讓一向以仁義自居的司馬炎有些接受不了,他心中標榜的君臣關系可是諸葛亮、劉備這種!

  因此,他打算出口詢問!

  “我...”

  可還沒等他開口,司馬攸卻站了出來,說道

  “大人,恐怕此事不妥吧!”

  司馬昭面容發生了細微變動,不過並看不出喜怒,邵悌卻有所反應,趕緊為眾人分析道

  “鄧艾此人,常常居功自傲,而今雖遣師纂為其主簿,可若其一朝得勝,恐會自作主張,打亂大將軍布局!”

  鄧艾一介寒門,得了大功絕對會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此人畢竟是名將,羊祜還是能理解的,於是建議

  “不如密令監軍衛瓘時刻關注征西將軍!”

  “善!”

  “至於鍾會...”

  時人對於鍾會的評論可多了,且大多不太友好!

  如前太常傅嘏評價“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司馬昭的夫人王元姬說他“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鍾會的哥哥鍾毓更是評價“會挾術難保,不可專任”

  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因此眾人對於鍾會的安排都達成了一致!

  之後,司馬昭還不忘提點幾位心腹

  “朝廷無論大政、小政,各親信大臣都需熟悉其中關竅,不過...”

  “事不密則失其身,人不密則失其臣!”

  “望諸位知曉!”

  眾人面色一凜,心中了然,趕緊應喏!

  會議結束,司馬昭在眾人走後,心中卻依舊在盤算兩位繼承人的提議,他看著台上明亮的燭火幽幽的說道

  “在我之後,還需要一位心思縝密之人啊!”

  ...

  與此同時,便有數位同僚在劉寔下值後秘密拜訪。

  他們要麽是劉寔同鄉,要麽是劉寔做河南尹時的部下,大家似乎都很關心朝廷大政,便有客人問劉寔

  “兩位將領能平定蜀國嗎?”

  尚書郎劉寔說

  “必定能擊破蜀國,然而都回不來了!”

  客人問其中的緣故,他卻笑著不說了。

  這些都是劉寔親信,他相信以這些人的智慧還是能明白的!

  此事隱秘,沒有其他人知道,不過...

  可好巧不巧的,其中有一位河南尹丞專管各地民政,而得了鍾會命令的向雄正好在自己的防區內製造了鳳凰祥瑞,為表重視他決定親自前來匯報!

  向雄由於王經之事,弄得基本沒了朋友,因此他在河南尹丞這裡等了許久都不得召見。

  他本意次日再來,卻見小廝領著一位身著質樸、樣貌清瘦、頗有威儀的男子上前!

  向雄好奇,便問另外一位小廝。

  “這是何人?”

  “《鷦鷯賦》的作者,被阮步兵(阮籍)稱為‘王佐之才’的賢才,范陽人張華張茂先!”

  “漁陽太守鮮於嗣薦其任太常博士,大將軍又命其轉任河南尹丞!”

  原來是他!

  向雄自知名聲不如他,可就在他起身要走時,卻又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士子被接見了!

  問了小廝, 卻只是一位世族子弟,無甚名聲!

  ‘怎可如此區別對待!’

  向雄心中暗怒,氣不過的他便以如廁名義,偷偷潛入河南尹丞宅邸!

  可就是他這一個舉動,卻不小心偷聽到了朝廷絕密大事!

  “朝廷意欲對明公不利!!!”

  一探聽到這個消息,向雄立刻放下其他事情,火速傳信給了鍾會!

  注1.《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中撫軍(司馬炎)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注2.《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夏侯霸之降蜀也,姻親多告絕,祜獨安其室,恩禮有加焉。

  .....文帝為大將軍,辟祜,未就,公車征拜中書侍郎,俄遷給事中、黃門郎。

  .....以少帝不願為侍臣,求出補吏,徙秘書監。

  注3.《晉書·卷四十一·列傳第十一》:鍾會、鄧艾之伐蜀也,有客問寔曰:“二將其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還。“客問其故,笑而不答,竟如其言。寔之先見,皆此類也。

  注4.《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也...初未知名,著《鷦鷯賦》以自寄。陳留阮籍見之,歎曰:“王佐之才也!“由是聲名始著。郡守鮮於嗣薦華為太常博士。盧欽言之於文帝,轉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