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黃皮膚與大世界》五十、工具普及與職業爆發?
  當狼群的氣味再次散去,部落重新恢復了危險的境地。

  並且,這一次不同於以往,要擔心的地方變得更多了。

  蚊蟲、毒蛇、小動物、怪異的植物、微生物,紛紛開始活躍起來。

  甚至有族人因為不小心被植物的根莖劃傷而當場昏迷,要不是發現及時怕是就要命喪毒根之下。

  不過這些困難卻不能阻止部落發展的步伐。

  隨著時間的推移,嶄新的發展計劃歷經三次調整,總算步入了正軌。

  部落的牆壁范圍也定了下來。

  北至深河沿岸地區、南至兔窩石碑空地、西靠恐怖密林,東貼史萊姆洞穴,面積約為2000畝,涵蓋了幾乎全部空地和少許低矮林區。

  說實話,黎木原本是不想修城牆的,畢竟耗時耗力,還影響對外交互與探索。

  但是,這森林裡的危險實在太多太頻繁。雖然最近幾個事件感受起來好像隔得還算蠻久的。可是當你製作出日歷翻看一下就知道,根本就是一天接著一天發生的。

  這下子,城牆,堅固的城牆,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至少不用擔心一覺睡醒整個族群就崩潰了。

  當然,這只是外部的計劃,真正導致計劃高效實現的,是內部。

  隨著洞穴、大地精人兩個族群的融入,手工製造業發展極其迅速。

  石斧、石鏟、石鋤......分別采用不同的結構和材料製作,真正做到了向專業化進步。

  當然,工具可遠遠不止這些。

  為了提高各個隊伍的工作效率,黎木還把“籮筐”“地籠”等編制技術傳授。

  研究隊的課題最近又剛好來到了“圖形”。

  對於圓形、三角的巧妙運用下,類似“推車”“拖車”一樣的東西誕生了。

  搬運隊擁有了“木輪車“後,效率大幅度提升。

  而卡爾小姑娘不愧是土卡族的族長之女,竟然通過簡單的編制技術,帶領幾名同族發展出了“流星錘”“吊床”“繩結”這些妙用,當然,是在黎木協助之下。

  以往追不上的“森林浣”,直接幾個流星錘丟出去,一旦纏住其四肢,就能輕松捕獲。這種酷似小香豬的動物雖然體型小、跑得快,但是勝在數量多,口感好。最近有漸漸取代“黑鼠”地位的趨勢。

  吊床的出現暫時提供了睡眠場所,讓族人們避免直接睡在地上遭遇毒物襲擊。在居住的木屋完成建造之前,環境總算好轉了點。

  最後,繩結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吧?堪稱萬用技術。無論在什麽崗位上都離不開它。

  還是搬運隊的例子,木輪車配合繩結捆綁木材,效率又是提高了一個檔次。

  不過,也正是對於繩結的大量需求,牙草的作用才慢慢體現出來。

  這種優秀的植物,韌性十足,粗細適中,不論在哪裡都是優秀的“繩索”,就是單個植株短了些。

  捕魚隊雖然成員不多,但是收獲卻比以往好了很多。

  雖然大河中央的“潛淵魚類”沒辦法捕獲,但是也正是因為那些恐怖魚類,導致溪水魚、溪水蝦這類生物在近岸的密度變高。

  數千米的河岸只要下滿地籠,每日的收獲足以支撐族內很大一部分消耗。

  而現在,不光是小型水產的收獲了。當新型石器誕生,魚叉也應運而生,不過說是魚矛更為合適些。畢竟三叉戟那樣的形狀很難加工出來。

  末端纏著細繩,每次出擊後,都能拉動繩子回收,

比起以往的彎腰捕捉、費力回收要高效了不少。  當然,最有意思的不是捕魚,而是養魚。

  溝渠隊這段時間由於任務明確,從未間斷過工作,一直在開挖。

  並且,他們和伐木隊一樣,都是第一批用上“蟹殼”工具的族人。

  對,沒錯,就是那個巨蟹褪下來的殼。

  硬度韌性極高的殼很難加工,要不是先前黎木在兔窩下方發現了“絕剛石”,根本沒東西能切割。

  可就算如此,在沒有相關儀器的情況下,部落內有足夠實力切動的人也只有兩位。黎木、庫庫。

  黎木這麽忙自然不可能去切這些玩意兒,所以任務便轉交到了庫庫手中。美名其曰:鍛煉力量控制力。

  而加工出蟹殼刀後,一般的族人就能借助蟹殼刀切割木頭、石頭之類的工具。這其中,百米級的木頭就是典型的代表。

  如果沒有蟹殼刀加工,這種木頭想要投入使用,怕是要等鍛鋼出來才行。

  有了這麽優秀的材料,蟹殼鏟子自然耐操了不少。

  渠深1m寬1m,塘深3m見方10m,目前渠道共開拓了200m長,池塘也挖了一部分。

  如今,不少未知魚類因為不清楚有沒有毒,有沒有副作用,暫時都被安置在半成品池塘裡養著。

  也許,用不了多久,水產養殖業會最先發展起來。

  關於水的三個隊伍,雖然以上兩隊很熱鬧,但另一個隊伍就顯得有些安靜了。

  水施隊。

  他們的任務其實是最艱巨的。

  不光要把岸邊修理成棧道,還要開辟捕魚口,釣魚台,以及未來可能的港口。

  這樣的工作,時不時就要和深水區搏鬥一番,那下方搖曳的巨影可不是什麽玩笑。

  沒辦法,也正是因為任務艱巨,他們很少回到部落中心聚餐,自然也就沒那麽熱鬧了。

  與之相比,當下的“處理三隊”就像另一個極端,更是如今部落內的主角。

  製作隊、加工隊、處理隊。

  無論是工具製作、食物加工、材料處理,都經由他們執行。

  吃飯、工具、設施,都與他們分不開關系。

  土卡族、洞穴族、森林族,擅長手工作業的族群都在這裡聚集。

  他們經常性會和研究隊、護衛隊、雜物隊等諸多隊伍進行合作和交流,甚至還有機會接受黎木的親自指導。而且,由於生產物件方便統計,也是獎勵制度最明確的幾支隊伍。堪稱部落內的“黃金職業”。

  當然,黎木秉持著人人平等的原則,不壓榨...咳咳,不發揮出全部族人們大部分的潛力,是不可能放棄的。因此,別的隊伍的獎勵並不會少,資源分配也不會減少。

  唯一資源分配有所傾斜的,是探索隊和護衛隊。

  部落內部正在逐漸安穩下來,對外的發展卻一直不曾停止。

  基本上,現在是探索隊開頭,護衛隊訓練完過去收尾,最後繪圖隊、采集隊過去進行信息收集。

  雖然是這麽套流程,不過由於實力限制,並沒有怎麽放開手腳。多半還是在訓練階段。

  但,這種情況持續不了不多久了。推遲的“聯合探索”也該有機會重新搬上台面了。

  這些生產發展的主力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與老薩薩之下的兩支隊伍分不開關系。

  管理隊、統計隊。

  這裡不得不佩服老薩薩的手段。

  他培養出來的這些族人都十分公正無私,並且管理的松緊程度把握得很好。

  很難想象,這些都是短時間內成長起來的管理者。

  當然,部落內也不是所有隊伍都一帆風順的在發展。

  比如,伐木隊、建築隊、儲存隊,種植隊。

  伐木隊面對高度20米及以上的樹木時,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才能砍斷,那些百米級巨木,小幾十人人合抱的粗細,靠斧子一點點簡直折磨。換言之,優秀木材獲取困難、部落面積的擴張困難。

  建築隊呢?

  隊員被拆的一處一處的。

  修路的修路、蓋房子蓋房子、挖地基的挖地基、學技術的學技術、弄設施的弄設施。

  雖然隊員數量不少,但是,它也是第一個出現“小組模式”的隊伍,進度緩慢。

  另一邊,儲存隊、種植隊也好不到哪裡去。

  儲存隊面對每天鋪天蓋地的東西,流水的進出複雜無比,堪比大型快遞中轉站。給處理隊的,給研究隊的,給雜物隊的,儲存起來的,等待搬運的...裡面的隊員每天不到最後,根本休息不下來,哪怕多次調整過隊伍結構,效率很難再有提升。

  種植隊每天灰頭土臉,不是扛著鋤頭,就是在扛著鋤頭的路上。海量牙草的需求、每天的移植要求、還要管理種起來的植物。不懂的東西一大堆,等著黎木來指導,卻被鴿了好幾次。哪怕有了工具,感覺效率也沒提高多少。

  但是,這一切,順利與不順,都是黎木故意而為之。

  【通知】:老薩薩,獲得變異“政務官”職業,潛力極強,管理能力、智慧水平獲得提升。

  【通知】:啵啵,搬運隊隊長,獲得“大力精人”職業,肌肉組織獲得二次發育的機會。

  發展空間還有很大,但黎木的計劃後半段的已經預見了部分可能存在的瓶頸。

  導致原因也很簡單:契機、材料、技術、勞動力。

  為此,只有勇敢大膽起來,才來打破未來可能遇見的屏障。

  ............

  夏季20日,氣溫超過30攝氏度。

  第二次暖流在即。

  聯合探索在即。

  部落大開發在即。

  裝備革新在即。

  蟲鳴開始大規模出現,好在空地蟲子比較少。

  部落通過對於周圍一圈的開發管理後,偶爾還會碰到些落單的精人。

  這時候通常會有探索隊帶回來,進行觀察和改造。

  其中不乏來自它族的奸細。

  不過也多虧了如此,部落人口突破了200大關。

  各類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食物、危險......

  黎木的日子非但沒有變得更好,反而變得更忙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