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洪荒之最強佛祖》四百三十七.摘龍珠,觀音惹禍
唐僧被這一龍尾抽飛後,慌得孫悟空急忙丟了行李,飛到半空之中將唐僧給抱住,讓其避免摔倒在地上。

 孫悟空把唐僧送在一地坐下後,前去尋來一擔行李。他將行李擔送到讓僧面前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蹤影,只是吃了我們的馬。”

 唐僧道:“徒弟啊,沒有了馬吾等如何去的西天啊?”

 孫悟空聽了唐僧之言,卻是擺了擺手道:“放心,放心,且等我去看看。”

 說完之後,就見孫悟空一個跟頭,跳在空中。

 神通:火眼金睛。

 用手搭在眼簾之上,四下裡觀看,卻是不見那白龍蹤跡。

 隨即按落雲頭,對著唐僧說道:“師父,那白龍四下裡卻是尋不到,想來是進入了水澗之中。”

 唐僧道:“徒弟呀,那廝那般巨大,山澗之中哪裡能夠存活?

 想是藏匿在了什麽地方,你再仔細看看,總歸是一匹寶馬,還要馱著我前往西天,怎麽能讓其拜拜吃了。”

 孫悟空聽了唐僧之言,不由的皺了皺眉,不過依舊開口道:“師父你是不知我的本事。

 我這雙眼,白日裡常看一千裡路的吉凶。

 像那千裡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何期一條白龍,我就看不見!”

 唐僧道:“但那馬被他吃了,我如何前進!

 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

 說著話,淚如雨落。

 孫悟空見他哭將起來,不由的心中暴燥,大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象!

 你坐著!坐著!

 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唐僧聽了孫悟空之言,急忙伸手將其拉住道:“徒弟啊,你去哪裡去尋他?

 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

 那時人馬兩亡,怎生是好!”

 孫悟空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沒有志氣!

 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就在孫悟空正自生氣之時,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聖莫惱,唐禦弟休哭。

 我等是觀音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護取經者。”

 唐僧聞言,慌忙禮拜。

 孫悟空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認上一認。”

 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加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孫悟空道:“今日先從誰起?”

 眾揭諦道:“丁甲、功曹、加藍輪次。

 我五方揭諦,惟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左右。”

 孫悟空道:“既如此,不當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將與日值功曹和眾揭諦保守著我師父。

 等老孫尋那澗中的孽龍,教他還我馬來。”

 眾神遵令。

 唐僧這才放下心,坐在石崖之上,吩咐:“悟空切要小心些。”

 孫悟空一臉無所謂之色的道:“隻管寬心。”

 說完之後,束一束綿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手持著金箍鐵棒,抖擻精神,飛到澗壑上空,半雲半霧之間,在那水面上高叫道:“潑泥鰍,還我馬來!

 還我馬來!”

 卻說那白龍吃了唐僧的白馬,伏在那澗底中間,潛靈養性。

 只聽得有人叫罵索馬,他按不住心中火發,急縱身躍浪翻波,跳將上來道:“是那個敢在這裡胡亂喊叫?”

 孫悟空卻是一見了他,大吒一聲:“休走!還我馬來!”

 輪著棍,劈頭就打。

 那條龍見到孫悟空攻來,也是張牙舞爪來抓。

 他兩個在澗邊前這一場打鬥,來來往往,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於水內;

 深潛澗底,再不出頭。

 孫悟空罵聲不絕,他也隻當做自己耳聾。

 孫悟空見其如此,也是無可奈何,隻得回見唐僧道:“師父,這個怪被老孫罵將出來,他與我賭鬥多時,怯戰而走,隻躲在水中間,再不出來了。”

 唐僧道:“是否是他吃了我馬?”

 孫悟空道:“你看你說的話!

 不是他吃了,他還肯出來招聲,與老孫鬥過一場?”

 唐僧道:“你前日打虎時,曾說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

 這孫悟空乃是一個不吃激的性子。

 唐僧搶白了他這一句,他就發起火來,開口道:“不要說,不要說!

 等我與他再見個上下!”

 說完之後,這孫悟空拽開步,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

 那孽龍在於深澗中,坐臥不寧,心中思想道:“這才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

 我才脫了天條死難,不上一年,在此隨緣度日,又撞著這般個潑魔,他來害我!”

 你看他越思越惱,受不得屈氣,咬著牙,跳將出去,罵道:“你是哪裡來的潑魔,這等欺我!”

 孫悟空道:“你莫管我哪裡不哪裡的,你隻還了馬,我就饒你性命!”

 那龍道:“你的馬是我吞下肚去,如何吐得出來!

 不還你,便待怎的!”

 孫悟空道:“不還馬,那就看棍!

 只要打殺了你,償了我馬的性命便罷!”

 他兩個又在那山崖下苦鬥。

 鬥不數合,小龍委實難搪,將身一幌,變作一條水蛇兒,鑽入草科中去了。

 孫悟空拿著棍,趕上前來,撥草尋蛇,那裡得些影響。

 急得他三屍神怎,七竅煙生,念了一道咒語,即喚出此方土地、本處山神。

 那土地與山神出來之後,對著孫悟空行禮一禮,開口道:“山神、土地見過猴王。”

 孫悟空道:“伸過頭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

 二神聽了不由一愣,旋即開口笑道:“大聖莫要玩笑,有何事尋小神。”

 孫悟空聽了二神之言,旋即想到這二神並不歸天庭管轄,自己這個齊天大聖是天庭封的。

 旋即開口道:“我且問你二人,這鷹愁澗裡,是那方來的怪龍?

 他怎麽搶了我師父的白馬吃了?”

 二神道:“大聖自來不曾有師父,原來是個不伏天不伏地混元上真,如何得有甚麽師父的馬來?”

 孫悟空道:“你等是也不知。

 我隻為那誑上的勾當,整受了這五百年的苦難。

 今蒙觀音觀音菩薩勸善,著唐朝駕下真僧救出我來,教我跟他做徒弟,往西天去拜佛求經。

 因路過此處,失了我師父的白馬。”

 二神道:“原來是如此。

 這澗中自來無邪,只是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

 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做同群之鳥,往往身擲於水內。故名‘鷹愁陡澗’。

 只是前些年間,觀音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去,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他只是饑了時,上岸來撲些鳥鵲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

 不知他怎麽無知,今日衝撞了大聖。”

 孫悟空道:“先一次,他還與老孫侮手,盤旋了幾合;

 後一次,是老孫叫罵,他再不出。

 因此使了一個翻江攪海的法兒,攪混了他澗水,他就攛將上來,還要爭持。

 不知老孫的棍重,他遮架不住,就變做一條水蛇,鑽在草裡。

 我趕來尋他,卻無蹤跡。”

 土地道:“大聖不知。

 這條澗千萬個孔竅相通,故此這波瀾深遠。

 想是此間也有一孔,他鑽將下去。

 也不須大聖發怒,在此找尋;要擒此物,隻消請將觀世音來,自然伏了。”

 孫悟空見說,喚山神、土地,同來見了唐僧,具言前事。

 唐僧道:“若要去請觀音菩薩,幾時才得回來?

 我貧僧饑寒怎忍!”

 這般說著,只聽得暗空中有金頭揭諦叫道:“大聖,你不須動身,小神去請觀音菩薩來也。”

 孫悟空大喜,道聲“有累,有累!

 快行,快行!”

 那揭諦急縱雲頭,徑上南海。

 孫悟空吩咐山神、土地守護師父,日值功曹去尋齋供,他又去澗邊巡繞。

 卻說金頭揭諦,一駕雲,好似空間折疊一般,眨眼之間就是到了南海。

 卻是巫族祖巫,帝江祖巫出手。

 那金頭揭諦按下祥光,直至落加山紫竹林中,托那金甲諸天與惠岸轉達,得見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道:“汝來何乾?”

 揭諦道:“唐僧在蛇盤山鷹愁陡澗失了馬,急得孫大聖進退兩難。

 及問本處土地山神,說是觀音菩薩送在那裡的孽龍吞了,那大聖著小神來告請觀音菩薩降這孽龍,還他馬匹。”

 觀音菩薩聞言道:“那白龍本是西海敖閏之子。

 他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龍庭判他死罪,是我親見龍王,將他討了下來,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

 他怎麽反吃了唐僧的馬?。”

 那觀音菩薩說著就是,離了仙洞,與揭諦駕著祥光,過了南海而來。

 那觀音菩薩與金頭揭諦,不多時就是到了蛇盤山。

 在那半空裡留住祥雲,低頭觀看。

 只見孫孫悟空正在澗邊叫罵。

 觀音菩薩讓金頭揭諦喚他來。

 那金頭揭諦按落雲頭,也沒有理會唐僧,直至澗邊,對孫悟空道:“觀音菩薩來也。”

 孫悟空聞得,急縱雲跳到空中,對他大叫道:“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麽生方法兒害我!”

 觀音菩薩道:“我打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

 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麽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孫悟空道:“你弄得我好哩!

 你既放我出來,讓我逍遙自在耍子便了;

 你前日在海上迎著我,傷了我幾句,教我來盡心竭力,伏侍唐僧便罷了;

 你怎麽送他一頂花帽,哄我戴在頭上受苦?

 把這個箍子長在老孫頭上,又教他念一卷甚麽‘緊箍兒咒’,讓那和尚念了又念,教我這頭上疼了又疼,這不是你害我也?”

 觀音菩薩聽了這話,不由笑道:“你這猴子!

 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

 再似從前闖出禍來,有誰前去理會?

 須得製得住你這個魔頭,你才肯入我瑜加之門路哩!”

 孫悟空道:“這樁事,便算是罷了;你怎麽又把那有罪的孽龍,送在此處成精,教他吃了我師父的馬匹?

 此又是縱放歹人為惡!”

 觀音菩薩道:“那條龍,是我親奏龍王,討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

 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

 怎到得那靈山佛地?

 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孫悟空道:“像他這般懼怕老孫,潛躲不出,如之奈何?”

 觀音菩薩對著那金頭揭諦道:“你去澗邊叫一聲‘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有南海觀音菩薩在此。’他就出來了。”

 那金頭揭諦去澗邊叫了兩遍。

 就見那小龍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像,踏了雲頭,到空中對觀音菩薩禮拜道:“向蒙觀音菩薩解脫活命之恩,在此久等,更不聞取經人的音信。”

 觀音菩薩指著孫悟空道:“這不是取經人的大徒弟?”

 小龍見了道:“觀音菩薩,這是我的對頭。

 我昨日腹中饑餒,果然吃了他的馬匹。

 他倚著有些力量,將我鬥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

 他更不曾提著一個‘取經’的字樣。”

 孫悟空道:“你又不曾問我姓甚名誰,我怎麽就說?”

 小龍道:“我不曾問你是那裡來的潑魔?你嚷道:‘管甚麽那裡不那裡,隻還我馬來!’何曾說出半個‘唐’字!”

 觀音菩薩道:“那猴頭, 專倚自強,那肯稱讚別人?

 今番前去,還有歸順的哩。

 若問時,先提起‘取經’的字來,卻也不用勞心,自然拱伏。”

 孫悟空歡喜領教。

 觀音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

 那龍即變做了一匹龍馬。

 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

 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而就在觀音菩薩準備教悟空領他去見唐僧之時,一道身影卻是出現在了觀音面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