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再是千年,茶仍是全球重要生活物資之一。尤其是在東方,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達官貴族,待客之一便是沏上一壺好茶。
何為“好茶”?
這個問題,無法回避。
今年4月,我滿心歡喜驅車從昆明奔綠春戈奎鄉,與當地農民合作社簽訂長期合同並先行采購十噸毛茶。一路風雨,天黑定才到得加梅村。社長戴個老花眼鏡,翻完合同,抱個煙筒,反覆了半天終於蹦出來:
“簽不了,我的客戶不會同意。你看這湯色……易武的茶不過也是從我們這裡拉過去的。”
他所謂“客戶”就是供給初製所的村民,約三十多戶,而“易武的茶不過也是從我們這裡拉過去的”這句話在前兩回談合作的事宜,他就反覆說了兩次。這不難理解,你喝下拚多多上9.9包郵的老班章就釋然了。
就這樣,我茶事業第一槍啞了火。
然,這更加讓我橫心茶業必須從種植、采摘、加工到包裝成品全過程控制。直到今年12月初才倒騰出第一款茶。
然,外行的我,內行的你,有覺察出什麽了嗎?
——這裡邊最值得玩味的是“湯色”和“易武”。
經過一年的學茶、喝茶和尋茶,無論是茶城裡的小姐姐還是老茶人,即是翻遍石昆牧先生的三部巨著,品論一個茶的好壞大抵都從茶箐、湯色、苦澀與回甘、葉底等來鑒定,期間夾雜著許多如“茶氣、收斂、鎖喉等”術語,甚至可以精細到舌尖、舌面、上顎和喉頭等部位的感受分析。這著實讓我這種小白聽得雲裡霧裡,找不著方向,不知歸!
在茶山、茶廠和茶城晃悠間,聽得最多一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天下茶,終於普洱。意思是說,一旦你會喝普洱,那麽其他六大茶便不再是茶,如同抽會了紅塔山,便覺泰山之類太淡太乏味。
果不其然?讓時間和余生來檢驗吧。
我之於茶,之於普洱茶,總認為是個私人的東西,如同兒永遠不會嫌娘醜一樣,於是乎普洱世界裡山頭林立、村寨成風,眉飛色舞下,如何識別一個好茶,如何得到一個好茶?
跳脫一切禮法後,好茶只有三種:
第一種,功能茶。縱觀所有茶,茶性相通。喝茶就是過茶癮,有癮說明身體有需要。你可以像蒙古煮奶茶一樣當水喝,也可以跑到恆隆廣場排隊兩個小時整杯奶茶,也可以在辦公室用保溫杯淡定地衝上茶後放點枸杞,還是在茶室中由佳人演繹出秀色可餐的杯杯茶湯……一切高低,紛繁雜擾,不過一樣在喝茶,都是功能茶,無好無壞。
第二種,品字茶。三人圍坐,舉足投手間,追味著茶水的時空分布;數日後,三人再圍坐,能談並追味上回所喝茶,這便是一款好茶。
動可回味,靜能談之,便是品字茶。如對面窗簾,望之悅目,觸之賞心,閉目則歷歷在目,甚至閃出一道道薄紗,忽近忽遠、上上下下、朦朦朧朧,頓生美意,性已相通。
第三種,脈字茶。一人獨飲,泡無定法,卻能明顯覺察出它長於何方、成於何時、滄桑風雨、輾轉何處、終於何時,人茶合一、茶人歸一,觀得生命之脈絡。這絕對是款好茶。
可察覺滄桑幻化,時空變化,摸著生命之脈絡者,方是脈字茶。那是一道門,一經開啟,便超越了時空維度,安靜的感受這滄海桑田、倒帶人生。
來,坐下吃茶。
2021.12.20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