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鷹揚三國》卷6 群雄逐鹿 第74章 適逢其時
黃塵滾滾,蹄音如雷,一支騎兵正在一路向北疾行,沒有曲蓋麾幢,沒有華麗車駕,軍前卻有兩名騎士一人手持八尺節杖,一人手持金黃大鉞,彰顯出這支騎兵統帥的尊貴身份。

 “稟大將軍!”一名騎兵迎面疾馳而來:“前方五十裡,便是五柞亭了!已經發現涼州軍斥侯!”

 “很好!”南鷹緩緩抬手,整支騎兵大隊立即放緩了速度:“繼續查探,可以公開打出本將旗號!”

 “是!”那騎兵迅速撥馬回身,一路絕塵而去。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老話,叫醜媳婦總要見公婆…….不想今日,此話卻是應在我的身上!”南鷹向著並騎而行的玉人微微一笑:“走,見見你的兩位兄長去!”

 馬雲蘿玉唇微動,卻是終於沒有開口,而是輕輕低下了頭去,令人不禁懷疑,這位天下第一的無雙女將也會有近鄉情怯的女兒姿態?

 在謀劃數年之後,南鷹頗為行險的全面發動了一場橫跨大漢疆土的戰役,在打通東西、重奪長安兩個戰略目標終於得到了實現之後,他還有最後一個目的…….徹底解決涼州問題,將涼州、關中和漢中連為一體,相互依托,取得足夠的戰略縱深,為下一步攻略西川和荊州奠定基礎。

 涼州問題已經困擾了大漢上百年,甚至成為了天下大亂的重要成因,這固然是存在著朝庭施政不力、軍隊戰力不強等原因,更多的也是因為涼州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問題。朝庭花了百余年時間,打了好幾次漢羌戰爭,幾乎傾注了舉國之力,也沒有完成平定涼州的宏願,反而造成了今日劃疆而治的現實局面。

 當年,韓遂與馬騰聯手,八萬大軍奇襲帝都,雖說在南鷹手中受挫而回,然而涼州軍卻是名聲大噪,令天下諸侯談之色變。其後,韓馬二人又陸續兼並了王國、李相如等涼州軍閥勢力,收降了梁興、程銀、侯選、李堪、張橫、成宜、馬玩諸部,總兵力號稱十三萬。除了一個獨佔一隅的“河首平漢王”宋揚,韓馬勢力幾乎統一了涼州,馬騰甚至已經佔據了自己的老家,三輔之中右扶風的大部地區,連李郭聯軍都不敢與其爭鋒,整個涼州集團的實力空前強大。

 收復涼州,這幾乎是一個現階段沒有可能完成的夢想。然而,根據渤海軍無處不在的情報網偵察顯示,涼州軍強大的外表下,卻隱藏著重重困境。

 隨著諸胡頻繁侵襲涼州境內,百姓十室九空的亂象不斷加劇,馬騰、韓遂空自號稱涼州霸主,實際上隻掌握著北地、安定、漢陽、隴西四郡以及右扶風、金城、武威等地的部分地區,敦煌、酒泉、張掖等地已經完全脫離了控制,成為鮮卑、氐、屠各等諸胡縱橫馳騁的馬場。可以說,在涼州,馬騰、韓遂的統治地位已經受到了嚴重威脅。

 導致韓馬二人空有優勢兵力卻無力擴張的直接原因,便是糧食問題。涼州本身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是大漢十三州中排名倒數的糧食低產區。天下大亂以來,正如郭汜所言,涼州的尋常百姓幾乎都已流離失所,哪裡還有人從事勞動生產?而自光和五年起,漢中鷹巢方面便始終沒有停止過瘋狂購糧的大規模行動,他們的收購重點雖然放在了三輔和司隸、荊州等地,但也曾進入涼州反覆“掃蕩”,幾乎將民間余糧收購一空。這直接導致了日後涼州軍難以從民間獲得充足軍糧的結果,坐吃山空之下,涼州軍的糧草已經難以為繼,諸部兵馬人心思亂,每日都有逃兵潰卒。

 如果南鷹估計不錯,馬騰、韓遂已經快要山窮水盡,想要活下去,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不惜一切代價強攻關中諸城,掠奪賴以生存的寶貴糧食;二是在足夠的條件下,向朝庭俯首稱臣,換取朝庭的軍需供給。

 想到此處,南鷹嘴邊泛出一絲冷笑。如果長安仍在李郭之手,馬騰、韓遂還真的有可能一鼓而下,然而此時,一切都已經晚了……黃忠與荀攸領一千黑鷹衛已經控制了皇宮,對天子進行了最為嚴密的保護,並配合皇甫嵩的一萬五千大軍全力加固長安城防;兼並了李傕舊部的郭汜正在領著兩萬五千大軍逼近扶風,直接威脅到馬騰的老家。而在北地、安定一線,渤海遠征軍最為精銳的一萬兵馬正與涼州軍遙相對峙。真要是打起來,別說攻佔長安,涼州軍是否能夠佔據上風都不好說。

 所以,韓遂和馬騰只能坐下來談判,形勢比人強,由不得他們不低頭,何況還有馬雲蘿這個關鍵人物居中穿針引線,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韓遂和馬騰已經無法拒絕。

 至於此行的安全問題,南鷹也並不擔心。雖然兩千黑鷹衛分出一半留在了長安,但是身側仍有一千黑鷹衛和兩千原郭汜部下的精銳騎兵,這兩千騎兵的戰力自不必說,其忠誠也不容置疑,只因為他們的統兵之將卻是胡車兒。

 當日虎牢關前一戰,南鷹與呂布率部鬥將,呂布、麴義敗逃歸陣,而這胡車兒卻是死戰不退,令南鷹生出一絲惜才之心,不惜得罪各路諸侯也放了他一條生路。而這位胡車兒倒也確是知恩圖報,且對李傕早生不滿之心,在孫賓碩和郭汜親自出面接觸後,他毫不猶豫的投向了渤海軍一方,並於陣前斬殺李傕,立下大功。

 而頗令南鷹訝異的是,樊稠並非是他安排的臥底,卻也主動出手參與了擊殺李傕的行動,且配合的天衣無縫……當日長安皇宮誅殺董卓時,這樊稠也曾陣前反水,直接宰了董卓的女媚牛輔,十足便是一個牆頭草。然而,有功便要賞,否則便會失了人心士氣。南鷹斟酌再三,考慮到樊稠畢竟是董卓舊部中僅次於李傕、郭汜和張濟的重要將領,且兩次平叛都有功勞,便奏明天子,授了他一個平西將軍的實缺,並令他領本部兵馬三千配合行動,押後三十裡以為後援,這也算是向涼州降將們擺出的一種姿態。當然,南鷹對他也並非沒有防范,他臨時從禁軍中挑選了一千兵馬,交由華雄、司馬直兩人統領,與樊稠軍間隔十裡並行。一旦樊稠有異動,南鷹本部兵馬和華雄兩軍將同時夾擊,消滅樊稠只在彈指之間。

 “大將軍,司馬長史從後軍派人致書!”一名騎兵從身後趕了上來。

 南鷹放緩馬速,展開部下遞來的白帛,嘴邊漸漸露出一絲笑容。這位司馬謹嚴武藝稀松平常,然而說到軍需調度和後勤保障,絕對是一把好手,竟於長安方定的複雜時期,以一介初來乍到之身,於一日一夜之間征調了長安城和周邊各縣的大批糧草。他在報告中詳細表述了糧草數量、來源,以及送抵集中的大致時間,並請求後軍放緩行軍,等待附近各地的送糧隊伍。

 “司馬直說了什麽?”馬雲蘿策馬湊近,目光落在南鷹手中的白帛。

 “司馬直這小子,一代高手啊!”南鷹雙手一拍,放聲大笑:“有了這些糧食,不怕兩位大舅哥不低頭!”

 “胡言亂語!”馬雲蘿玉頰微紅,雙目卻也禁不住透出一絲喜悅:“司馬直此番立下大功,你也應該有所表示才是……聽說他的長子下月便滿十歲,是否要送上一份賀禮?”

 “要送,當然要送!”南鷹嘻嘻一笑:“不過,你瞧人家孩子都十歲了……咱們是不是也考慮把婚事辦了?”

 “滾!”馬雲蘿再也招架不住,徑自雙足一夾馬腹,戰馬如箭般遠遠馳開。然而,任清風拂面,也降不下滿面發燒。

 南鷹落在她的身後,面上的一臉壞笑卻是漸漸斂去,換成複雜深刻的怔然之色。他統領部屬十余年,威望日盛,不敗之名和尊崇地位更是天下皆知。近年來,軍中府中呼聲漸高,盡是提請主公大婚、早立嫡傳的請求,而南鷹皆以種種理由拖延了下來。

 只因馬雲蘿的心思,南鷹早已洞若觀火。雖說她與馬騰政治意見相左,更對其漠視平民百姓性命的行為深惡痛絕, 但並不代表她可以輕易割舍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在這個時代,婚姻大事若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則會引來無數詬病,對南鷹乃至整個渤海軍勢力都是一件大麻煩。而從個人情感說來,長兄如父,得不到至親祝福的婚姻是不完美的。

 所以,南鷹迫切的想要盡快解決涼州問題,不僅僅是解決軍事上的後顧之憂,也是為了能夠讓馬騰和馬雲蘿兄妹盡釋前嫌,重歸於好,令接下來的秦晉之好再無遺憾。

 韓馬二人皆有野心,若是渤海弱而涼州強,即使他們同意以婚姻為紐帶締結同盟,也將是同床異夢,毫無信任可言,且隨時可能背信棄義、過河拆橋。而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大戰拉開帷幕,渤海軍雪藏已久的真正實力已經公諸於世,其地橫跨大漢東西,其部又有十數萬虎狼之師,更兼輔政皇叔的正統身份,佔足大義之名。反觀韓馬二人,外有群雄諸胡虎視眈眈,已成孤立之勢,內有百姓星散將士離心,溫飽難以為繼,更不要說仍有天下正直之士始終口誅筆伐,令政治聲譽每況愈下。哪怕韓馬二人再是利欲熏心,但到底也是審時度勢的明白人,當從己方的前途黯淡看到渤海一方的蒸蒸日上,而何去何從,不問自明!

 一言以蔽之,收復涼州,正是其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