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最佳朱隊友
聽到朱由檢的話,成基命眉頭微皺,剛才他只是想要岔開話題,不想去談論袁崇煥的問題,並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不過現在朱由檢已經問了,他想要不回答都不行。
問題在腦海中急轉了幾遍後,成基命拱手道:“陛下,可以將這十數萬難民分批到周邊各布政使司,讓各地妥善安置。”
其實在處理流民和難民這一方面,朝廷早已有了一套固定的流程,那便是撥糧賑災,等災情過去,再將難民遣回原籍。
不過現在這些難民的情況比較特殊,女真人正在遼東肆虐,若是將他們遣送回原籍,那無疑是讓他們回去送死,這對於朝廷的名聲極為不利,所以只能分批送到各地去。
“那就這樣吧。”
聞言,朱由檢擺了擺手道,對於這個問題,他也沒有其他好辦法,按照之前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這時,周延儒看了看朱由檢一眼後,又扭頭看了一下成基命,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隨後起身出列道:“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可。”
“周愛卿,此事為何不可?”
朱由檢皺眉,這件事若是不能盡快處理好,京師這邊可沒有那麽多糧食養著這十幾萬難民。
“回陛下,臣這幾年一直在各地遊歷,如今各地的賦稅極重,百姓都爭著耕地,根本沒有空閑出來的土地,這些人就算分批到各地,恐怕多數也是餓死的下場啊。”
周延儒拱手回道。
聽到周延儒的話,成基命的眉頭緊鎖,這周延儒的話雖然有點誇大其詞,但卻不無道理,不過這已經是眼下最好的辦法的了。
那十幾萬難民可不全是青壯,其中的青壯只有三四萬人,老弱婦孺足有十二三萬,就算想要將這些人征召入軍都不行,這代表著朝廷征召三四萬人,卻要養十幾萬人,所以只能分到各地任他們自生自滅了。
只是現在周延儒已經提出來了,他們再想繼續裝聾作啞是不行了,畢竟他們也是要臉的,尤其是朱由檢。
“那周愛卿認為該怎麽辦?”
沉默了一下後,朱由檢開口問道。
周延儒拱手道:“臣認為應當將這些難民送到糧食充足之地。”
“周愛卿是說要送到湖廣和江南去?”
朱由檢微微皺眉,湖廣和江南的糧食倒是充足,但是太遠了,按照成基命的意思是分到山西和河南,送到湖廣和江南,這其中要憑添大量的消耗,畢竟那是十幾萬人,而不是十幾人。
“回陛下,臣的意思是送到山東去。”
聞言,周延儒神色凝重道:“這一年來,山東偽齊至少從漕糧中截取了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這些糧食至少為偽齊養活了十幾二十萬大軍,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其任由偽齊壯大,不如將這十幾萬難民送去山東,消耗偽齊的糧食,讓偽齊無法招募更多的軍隊。”
聽到周延儒的話,朱由檢眼中閃過一抹動心之色,這幾年來,偽齊和蘇浩已經成了他的夢魘,每次從惡夢中驚醒,都是夢到了蘇浩帶兵打進了京師,將他一劍梟首的情景。
“周延儒!”
這時,成基命神色陰沉,怒聲道:“以難民為刃,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嗎?”
雖然周延儒這個計策很好,但卻有悖他幾十年來所學的聖賢道理。
而何如寵跟錢象坤則是琢磨了開來,周延儒很有可行之處,一旦成功,那麽絕對可以消耗掉蘇浩那邊大量的糧食,畢竟蘇浩那邊最近一直都在經營賢君的形象,若是將這十幾萬難民趕到山東去,那麽蘇浩為了自己的賢君形象,肯定會收下這些難民。
“成愛卿,何必如此,周愛卿也只是為國出謀劃策而已。”
朱由檢淡淡道:“此事暫且不談了,大家商議一下該如何處置袁崇煥吧。”
聽到朱由檢這話,成基命和周延儒、何如寵、錢象坤等人的臉色都是一變,成基命是憤怒,而周延儒是喜悅,何如寵幾人則是面露異色,朱由檢這番表態已經很清楚了,那便是站在周延儒這一邊。
憤怒過後,成基命輕歎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這是失寵了,到了他該辭官歸隱的時候了。
“諸位愛卿,此事遼東那邊捅出了這麽大的簍子,該如何處置袁崇煥?”
見沒人說話,朱由檢再次問道。
“陛下,袁崇煥欺君罔上,喪師辱國,當盡撤其責,押回京師受審。”
聽到朱由檢的話,周延儒上前一步道,對於朱由檢的心思,他已經摸得相當到位,現在朱由檢顯然已經對袁崇煥相當不滿了。
“啟奏陛下,建奴盡是騎兵,又狡詐似狐,此戰之過,實不在袁經略身上。”
見朱由檢似乎真有意治袁崇煥的罪,成基命只能拱手道:“請陛下寬恕袁經略的罪責。”
“此事等袁崇煥回京後再議吧。”
看到成基命求情,朱由檢也沒有堅持,雖然他對袁崇煥確定有點不滿,但也沒有到非治袁崇煥的罪不可的程度。
沉默了一下後,朱由檢再次問道:“諸位愛卿認為何人可以替代袁崇煥經略遼東?”
聽到朱由檢的問題,所有人都沉默了,遼東已經是一個大窟窿,誰敢撞上去,肯定會摔得鼻青臉腫,連袁崇煥這麽有能力的人扛不住,誰又可以扛得住,哪怕只是舉薦都有可能會被牽連到。
“成愛卿,你覺得何人可以勝任?”
見無人回應,朱由檢只能點名問道。
“回陛下,臣認為孫承宗孫尚書可以勝任此職,孫尚書在遼東多年,對遼東的情況了如指掌,應該可以驅逐建奴,收復遼東。”
沉默了一下後,成基命才拱手道,雖然他已經有意辭官歸隱,但他也不想如今遼東的大好局勢被一些庸才浪費掉,現在朝堂上有能力擔起遼東的,也只有孫承宗了。
聽到成基命的話,朱由檢想了一下後,才開口說道:“宣孫承宗。”
…
兩天后,孫承宗帶著家丁前往遼東赴任。
………
此時的海州衛城外,一場攻城大戰剛剛落幕,大量的明軍攜帶著各種攻城器械緩緩後退。
後面不遠處,袁崇煥、郭欽、祖大壽、何可綱、趙率教等人看著已經略顯殘破的海州衛城,個個心情沉重。
京城那邊的消息已經傳來了,孫承宗上任遼東經略,袁崇煥要被押回京城受審了。
“諸位不必如此,此事確實是袁某無能,實在怨不得任何人。”
看到郭欽等人的表情,袁崇煥平靜道,雖然對於這個結果,他也早就有所準備了,他不願意撤軍回廣寧衛,導致廣寧衛那邊被皇太極大肆屠戮,百姓逃入關內,而他這邊又久未拿下海州衛城,被問罪再正常不過了。
“經略,這個實在怨不得你啊。”
祖大壽一臉的不滿,要不是朱由檢外行指揮內行,非要他們在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進攻,何致於落得如此下場。
“不說這個了。”
袁崇煥平靜地搖了搖頭,這是朱由檢的決定,不是他可以改變的。
頓時了一下後,袁崇煥接著道:“孫老大人也是遼東的老人了,大家都知道他的本事,現在孫老大人上任遼東經略,女真人撐不了多久了,還望諸位可以同心協力幫助孫老大人。”
他在這半年多裡可不僅僅是在挨揍,他還安排了大量的士卒從錦州到海州衛城這兩百裡的距離上修築了二十幾座城堡,每十裡一座,再加上廣寧衛那邊的城堡,後勤已經不再是問題。
而且遼東的百姓大多都已經逃回了關內,皇太極的殺戮戰術已經沒有多大的效果了。
再加上他在海州衛城這邊的長期攻打,女真人的損失絕對小不到哪去,若是可以再給他幾年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將女真人徹底耗死在遼東,可惜朱由檢已經對他沒有耐心了。
“經略,我們明白了。”
聽到袁崇煥的話,祖大壽幾人只能點了點頭,畢竟他們就算不滿也沒用,朝堂上他們也說不上話。
…
又過了幾天,孫承宗在眾多山海關高手的護衛下來到了東昌堡。
………
另一邊,在周延儒主持下,十幾萬難民被一路從京師趕到山東。
紫宸殿。
“你們說大明趕了大量遼東難民進入德平縣?”
蘇浩眉頭緊皺,遼東難民的事情他自然知道,但是他也沒有想到大明會這麽損,不惜損害自己的名聲也要給他添堵。
十幾萬難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想要將這麽多難民安置妥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山東這邊已經沒有那麽多土地可以安置這麽多難民了。
一個難民哪怕是不納稅,想要養活自己也得四畝地,這十幾萬難民就要上百萬畝地,現在的山東根本擠不出這麽多地來養活這麽多難民。
“你們覺得該如何安置這十幾萬難民?”
蘇浩看向周賢、侯遠高、梁學、胡上珩四人,現在內閣的成員只有周賢四人,對於內閣,他沒打算擴充太多。
“臣認為可以將這些難民安置到遼東。”
周賢拱手道:“這些難民本就來自遼東,遼東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講並沒有多大的影響,而且他們也熟悉遼東的節氣,耕種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那就安置到遼東吧。”
沉思了許久後,蘇浩歎了口氣,之前都是他拿捏大明,這次反倒被大明給拿捏了,雖然他也可以將這些難民趕回北直隸去,但是他最近正在營造賢君的形象,若是將這些難民趕回去,對他的名聲很不好。
不過他吃的這個虧也不小,現在已經快到九月了,已經錯過了秋種,這代表著他得養這十幾萬難民到明年糧食收獲的時候,這個將近一年的時間,至少要消耗上百萬石糧食,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
在周賢四人離開之後沒多少久,廖青便捧著一份情報走了上來。
“陛下,遼東傳來捷報,羅都督破鎮江堡,斬建奴一千余人,俘三千余人,還有女真鑲藍旗固山額真顧三泰。”
“黑冰台負責審訊,讓他將所有情報都吐露出來。”
蘇浩擺了擺手道,對於女真的將領,他一點招降的想法都沒有,倒不是不能用,而是招降的話,他會覺得很不爽。
“臣遵旨。”
聽到蘇浩的話,廖青拱手應道。
“對了,商隊那邊從朝鮮回來了嗎?”
這時,蘇浩突然想起了海商船隊,自從陸續有新戰艦下海之後,他便抽調了一部分海船組建了海商船隊,前不久被他派去了朝鮮進行貿易。
“回陛下,已經回來了。”
廖青拱手應道:“這次貿易,我們的人已經留在平壤和漢城那邊開辟了商行。”
“朝鮮那邊對我們的態度如何?”
聽到這話, 蘇浩眼睛微眯,這一任的朝鮮國王可不是什麽好東西,大明對朝鮮可謂是仁至義盡,幾十年前,東瀛入侵朝鮮,將朝鮮打得丟盔棄甲,幾乎佔了朝鮮全境,連當時的朝鮮國王都逃到了鎮江堡。
是大明出了十幾萬大軍,耗費了無數的錢財替朝鮮人擊敗了東瀛人,收復了國土,可是在女真人崛起後,大明讓朝鮮出兵牽製女真人,結果這一任的朝鮮國王三番五次地拖延時間。
直到大明派人進入朝鮮,朝鮮國王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派了幾千人意思意思,而且在臨出發之前還讓領兵的朝鮮將領盡可能別和女真人正面衝突。
“回陛下,朝鮮那邊對我的態度相當客氣。”
廖青拱手道:“只是隨商隊去漢城的使者並沒有見到朝鮮國王。”
“首鼠兩端的小人罷了。”
聞言,蘇浩擺了擺手道,對於朝鮮,他並不怎麽看在眼裡,女真人只派了三萬騎兵就壓得朝鮮低頭上供,如果他想要,就憑羅義手下的五六萬人,打到漢城都沒有任何問題。
只不過他現在的主要目標是遼東,沒必要再開辟朝鮮這邊的戰場,兩邊作戰的話,對大齊的消耗太大了,若是消耗太大,大明那邊撕破協議,那他就坐蠟了。
(本章完)